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章 黄帝姬常



在位起讫:公元前4383—前4366年。

生卒年:公元前4430—前4366年。

出生地:武安(今河北邯郸武安市)。

立都:下洛(即涿鹿,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

年号:帝常元年(己未,前4382)。

———————————————————————————————————————

黄帝姬常,男,姓姬,名常,号轩辕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黄帝轩辕氏政权的五任帝。他的祖父是黄帝轩辕氏政权二任帝姬蔡,父亲是黄帝政权三任帝姬豕。黄帝政权四任帝姬本是他的长兄。

姬常生于帝豕七年(辛未,前4430),出生在洺水流域的武安(今河北保定市蠡县潴龙河西北)。武安是三任帝姬豕少妃的故乡,姬豕和少妃成婚后,就把她封在了这里,后来少妃便在此地生下了姬常。姬常幼年时便争强好胜,他从小到大一直和母亲生活在武安,很少见到父亲。他对父亲很崇拜,也很羡慕,期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坐上帝位。然而他毕竟不是长子,而且父亲死时他还只有十四岁,父亲不可能把帝位传给他。公元前4416年,他的父亲——黄帝轩辕氏政权三任帝姬豕去世,传位给长子姬本。他看见长兄很威风很神气地坐上了帝位,心中未免有种失落感。姬本称帝后不久,便把他正式封在了武安。

姬常也是个野心很大的人,他被封在武安以后,广结当地豪强,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至帝本执政的晚年时,他把武安城建造的富丽堂皇,其规模已经超过了帝都,并且拥有一支很有实力的作战部队。

姬常虽然有不臣之心,但对长兄姬本还是敬畏和尊重的,所以,四任帝姬本在位执政时,他没有任何不安份的行为,兄弟间正常往来,相安无事。

公元前4383年春天,黄帝政权四任帝姬本突然得了重病,召各宗族国大臣往帝都议事。帝常十分高兴,立刻点起一千精壮士卒日夜兼程赶往帝都。

姬常率军到达帝都下洛后,命军队驻扎在城外,自己带了四名身手敏捷的亲兵护卫,进城入宫探视兄长。

这时早有人向病中的天子姬本报告,说武安侯率领大军包围了都城,不知意欲何为?黄帝姬本闻报大惊,立刻传旨宣召武安侯进见。还没等传旨官出宫,姬常已经带着四名护卫进宫了。大臣们见这四位护卫威武雄壮身带利刃满脸杀气,吓得一个个噤若寒蝉面如土色,无一人敢出面拦截,让他们交出武器。只有

守护宫门的卫士,职责所在,不得不上前拦挡,不准四名护卫进宫。

姬常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宫中的规矩他岂能不知,便让四名护卫在宫门外等候,独自和大臣们进入宫中。

黄帝姬本已经是病入膏肓,脸色蜡黄,连床都不能下了。他在御床上召见了弟弟姬常,吃力地问他为什么要带兵围城,是不是想发动政变。

姬常急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说:“圣上您误会了,臣闻圣上病危,心中万分牵挂,唯恐朝中乱臣贼子乘机捣乱,危害朝廷,祸乱百姓,立刻率军日夜兼程赶来护驾,没想到却惊扰了圣安。圣上尽管放心,臣肝脑涂地,忠心报国,绝无他意。”

黄帝姬本这才放下心来。他招手让弟弟到床边来,说是要把家国大事交托给他。

姬常心中暗喜,以为长兄要把天子之位传给他,急忙跪到他床边,听候懿旨。谁知黄帝姬本断断续续说出来的一番话,却让他大失所望。原来黄帝姬本是打算把天子之位传给他的小儿子姬号,而是让姬常入朝辅佐他。姬常想,我都快五十岁的人了,干嘛去辅佐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我为什么不可以自己当天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赶忙跪下磕头谢恩,然后站起身来转身向殿下群臣传天子遗诏说:“少子年幼,不堪为帝,武安侯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朕归天后,由武安侯即天子位,望群臣一如既往辅佐新帝……”

黄帝姬本听弟弟如此假传遗诏,只气得眼睛一瞪腿一蹬,立刻气绝身亡。

群臣明知道其中有诈,都惧怕武安侯的威势,谁敢吭气。

于是,武安侯姬常正式即位称帝,以己未年(前4382)为帝常元年。

姬常即位后,把他哥哥四任帝姬本的儿子姬号封在了汾水流域,并限期离开帝都,举家迁往新的封地。因为姬号的母亲和舅舅都住在汾水流域,姬号也是在那里出生的,所以让他再回到那里去应该是最好不过了。姬号虽然年幼,但他从小聪明,而且能文善武,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少年。他知道叔叔的势力强大,自己还没有本事对付他,心里想: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总有一天我会夺回属于我的天下!他忍气吞声和全家人一起打点启程,迁往汾水流域。

姬常虽然依仗强大的势力夺取了帝位,但朝中有许多大臣不服,明里虽然不敢反抗,暗中却结伙联盟与他作对,黄帝政权内部矛盾日益严重。姬常为了发展和巩固自己的势力,便与炎帝魁隗氏后裔和炎帝神农氏后裔联姻,借用炎帝族的力量来控制本族的敌对势力。姬常封炎帝神农

氏后裔帝鸿氏于江(今河南安阳市),不久,帝鸿氏便在江地建立起一支独立的氏族联盟政权。

姬常执政的最初几年还不错,关心国事,勤于朝政,可是后来就逐渐变了,开始腐化堕落,终日沉醉于吃喝玩乐中,把朝政上的一些大事,全都交给大臣们去做。那些大臣们便乘机巧立名目盘剥百姓,从中取利,社会秩序日益混乱。

这时,被封在汾水流域的姬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势力强大起来,对姬常的统治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帝常十七年(己亥,前4366)春天,汾水侯姬号起兵谋反,兵分两路向都城杀来。姬常闻报大惊。眼见得大兵压境,都城危在旦夕。姬常这才匆匆忙忙地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一人出谋献策。

姬常心中着急,热血上涌,眼前一黑,突然摔倒在地,气绝身亡。

姬常四十八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八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帝常十七年(乙亥,前4366),终年六十五岁。死后遗体葬在涿鹿山(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境内),尊号黄帝。

…………………………………………………………………………………………………

姬常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4382(己未)…………元年……

前4381(庚申)…………二年……

前4380(辛酉)…………三年……

前4379(壬戌)…………四年……

前4378(癸亥)…………五年……

前4377(甲子)…………六年……

前4376(乙丑)…………七年……

前4375(丙寅)…………八年……

前4374(丁卯)…………九年……

前4373(戊辰)…………十年……

前4372(己巳)…………十一年……

前4371(庚午)…………十二年……

前4370(辛未)…………十三年……

前4369(壬申)…………十四年……

前4368(癸酉)…………十五年……

前4367(甲戌)…………十六年……

前4366(乙亥)…………十七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四章 人 皇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二)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六章 有穷王后羿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七章 大 耀(伏羲氏23)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一章 盘 古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上强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八章 六任帝姜密(三)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七章 大 耀(伏羲氏2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五章 商王子祖辛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七章 掮 师(昊英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九章 九任帝姜 孤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六章 燧人氏(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杜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章 昊 嬟(伏羲氏6)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上)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四章 夏王姒扃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四章 随 秦(中央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章 少 昊(伏羲氏7)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一章 西伯侯姬昌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七章 肆 杤(赫胥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章 象 伟(中央氏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佳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五章 商王子祖甲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临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六章 太 河(伏羲氏22)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九章 商王子文丁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三章 枪 兰(尊卢氏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一章 首任帝姜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四章 茜 河(混沌氏4)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九章 黄帝转茸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五章 有巢氏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八章 周懿王姬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七章 商王子庚丁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八章 嬑 节(伏羲氏8)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六章 媒 兰(阴康氏3)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二章 伏 案(中央氏3)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焙央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六章 六任帝姜密(一)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章 昊 嬟(伏羲氏6)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首任帝虞舜(二)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章 炎帝炎居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五章 五任王姒相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沙芙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八章 商王子武乙(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章 罗 秦(有巢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章 太 昊(伏羲氏5)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一章 商王子帝辛(下)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二任帝美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五章 规 辛(昊英氏1)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一章 渭 茂(伏羲氏19)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控卯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宥个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五章 五任帝姜凯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章 十任帝沟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九章 洛 前(祝融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六章 媒 兰(阴康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三章 三任王姒太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七章 七任帝向妹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