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



在位起讫:前4258—前4219年。

生卒年:前4283—前4219年。

出生地:登封(今河南郑州登封市西南)。

立都:刘寨(今河南郑州新密市东南)。

年号:恚文元年(甲子,前4257)。

——————————————————————————————————————————

黄帝姜恚文,男,姓姜,名恚(hui)文,炎帝大隗氏祝融(华盖童子)后裔,因入赘于黄帝族,九任黄帝姬贯俞死后,他被推举为帝,成为中国氏族联盟时代黄帝轩辕氏政权的第十任黄帝。

姜恚文生于八任黄帝转茸二十年(戊戌,前4283),出生在黄河以南的登封(今河南郑州登封市西南),是炎帝祝融氏的嫡系传人,于九任黄帝贯俞十五年(戊午,前4263)入赘于黄帝族。

姜恚文才华出众,足智多谋,入赘以后很快就成了黄帝姬贯俞的得力助手。姬贯俞最初只是让他给自己当参谋,想点子,出主意,料理朝中一些大事,后来见他精明强干,每件事都办的随他心意,心中甚喜,索性干脆就命他代理朝政,自己专心致志地去享受人生,追求吃喝玩乐去了。

姜恚文原本就很有野心,黄帝姬贯俞的行为正合了他的心意,他便乘机广交朝中大臣,树立自己的威望,逐渐架空了黄帝姬贯俞,使姬姓的黄帝政权完全掌握在了姜姓人的手里。

公元前4258年,九任黄帝姬贯俞因纵欲过度,突然间暴病身亡,众大臣纷纷推选姜恚文为新一任黄帝。

于是,姜恚文即位称帝。姬姓黄帝变成了姜姓黄帝。

姜恚文即位后,决定对黄帝政权进行一番大的改造。他首先决定废弃旧的都城,将帝都迁到了刘寨(今河南郑州新密市东南)。

迁都以后,姜恚文认真整治朝纲,执政期间,以宽松仁德的政策治理国家,团结天下各路诸侯,深

得民心。

当时中华大地上约有大小部落上万个,号称万国。这些个部落因处于不同的地域,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的文明,有的野蛮,有的部族甚至还不会用火,仍然过着原始的野人生活,吃生肉,喝生血,男女混居,杂乱交合。以前黄帝族人称他们为蛮人或野人,一度对他们进行灭绝性的追杀。姜恚文执政后,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使人逐渐接近他们,引导他们改变旧习,教他们用火,教他们穿衣服,还教他们捕鱼、种地,使蛮人慢慢地对中原人产生了好感,成了中原人的朋友。

姜恚文在用人上也非常明智,他施行“任人唯贤”的政策,不论出身于哪个氏族,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是德才兼备,便可以得到重用。他的这一政策赢得了各族团各部落大多数人的拥护。

姜恚文二十六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帝恚文三十九年(壬寅,前4219),终年六十五岁。死后遗体葬在大隗(今河南郑州新密市轩辕黄帝宫西南),帝号恚文,尊号黄帝。

…………………………………………………………………………………………………

姜恚文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4257(甲子)…………元年……

前4256(乙丑)…………二年……

前4255(丙寅)…………三年……

前4254(丁卯)…………四年……

前4253(戊辰)…………五年……

前4252(己巳)…………六年……

前4251(庚午)…………七年……

前4250(辛未)…………八年……

前4249(壬申)…………九年……

前4248(癸酉)…………十年……

前4247(甲戌)…………十

一年……

前4246(乙亥)…………十二年……

前4245(丙子)…………十三年……

前4244(丁丑)…………十四年……

前4243(戊寅)…………十五年……

前4242(己卯)…………十六年……

前4241(庚辰)…………十七年……

前4240(辛巳)…………十八年……

前4239(壬午)…………十九年……

前4238(癸未)…………二十年……

前4237(甲申)…………二十一年……

前4236(乙酉)…………二十二年……

前4235(丙戌)…………二十三年……

前4234(丁亥)…………二十四年……

前4233(戊子)…………二十五年……

前4232(己丑)…………二十六年……

前4231(庚寅)…………二十七年……

前4230(辛卯)…………二十八年……

前4229(壬辰)…………二十九年……

前4228(癸巳)…………三十年……

前4227(甲午)…………三十一年……

前4226(乙未)…………三十二年……

前4225(丙申)…………三十三年……

前4224(丁酉)…………三十四年……

前4223(戊戌)…………三十五年……

前4222(己亥)…………三十六年……

前4221(庚子)…………三十七年……

前4220(辛丑)…………三十八年……

前4219(壬寅)…………三十九年……

…………………………………………………………………………………………………

(本章完)

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九章 十九任帝立库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八章 炎帝榆罔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亲义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章 泽 治(朱襄氏2)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二)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八章 节 芒(伏羲氏24)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喾美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九章 汝 信(有巢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二章 团 良(骊连氏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四章 炎帝戏器《中国远古帝王谱》简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共工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章 泽 治(朱襄氏2)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八章 八任帝山叭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九章 姒 杼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上)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章 姒 槐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二章 姒 泄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六章 娍 义(赫胥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卜习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九章 商王子阳甲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六章 炎帝姜来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四章 荷 曲(阴康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骊连氏4)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四章 夏王姒扃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二章 首任帝虞舜(二)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章 黄帝姬常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七章 周恭王姬伊扈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章 泰 望(骊连氏1)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五章 晁 安(伏羲氏13)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姜承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四章 帝蚩啄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七章 大 耀(伏羲氏23)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三章 炎帝节并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六章 帝 螭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二章 十二任帝川壻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印 枪(伏羲氏1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二章 二任帝伊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二章 周武王姬发(下)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三章 商王河亶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七章 十七任帝匡二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祥象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刚歌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八章 炎帝榆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一章 渭 茂(伏羲氏19)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章 女 娲(伏羲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骊连氏4)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八章 节 芒(伏羲氏24)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六章 商王子沃丁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章 师 嬟(伏羲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