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



在位起讫:公元前3947—前3918年。

生卒年:公元前3973—前3918年。

出生地:育黎(今山东威海乳山市西北)。

立都:海阳(今山东烟台海阳市)。

年号:(乙亥,前3946)。

———————————————————————————————————————

帝旸珢,男,姓己,旸珢(代用字),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少昊金天氏政权的四任帝。

己旸珢的祖父是少昊金天氏政权的二任帝己犬。父亲是少昊三任帝己箐。己箐娶羲和氏女子为妃,于帝箐十年(戊申,前3973)在己箐的别宫育黎生下了儿子旸珢。

己旸珢的童年是在育黎度过的,十七岁时父亲把他封在了海阳,让他独自管理一个区域。他为人诚挚热情,和下属及辖区的百姓关系融洽,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对他的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于是,他在那里修建城池和宫殿,把海阳建成了一个小都城。他的父亲三任帝己箐见他很有管理才能,便把他调入帝都辅佐朝政。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认为他足以担当天子的重任,便于晚年时做出决定,正式立他为帝位继承人。

公元前3947年,少昊金天氏政权的三任帝己箐去世,己旸珢继承了帝位,成为少昊金天氏政权的第四任帝。他即位后,把帝都迁到了他的封地海阳(今山东烟台海阳市),以乙亥年为旸珢元年。

己旸珢执政时,少昊金天氏政权正处于兴旺时期,虽然海浸和洪水给沿海和依水而居的部落居民带来一些灾难,但经过各部落的自救和互助,最终都成功地进行了迁徙和安居,并没有造成更大的灾难。各氏族迅速发展,族国林立,社会繁荣。

此时的少昊族已经发展的十分强大,已经拥有了二十五个分支。

其他族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羲和阳夷日族有十个分支。

昌意(常羲)兔族有十二个分支。

三苗鸟部有十二个分支。

九黎虎部有九个分支。

蚩尤族又分化为蚩部、尤部、邹部、屠部、邹屠部五个分支。

人夷族分化为人部、修部、儵部、条部、巳部、己部六个分支。

犬夷族分化为宿沙、白犬、天犬三个分支。

重氏族分化为老(耆)童、大章、重氏、薰氏、句芒、东氏、中氏、仲氏、榆氏、程氏、温氏、苏氏、芈氏十三个分支。

该氏族分化为蓐收、奎氏、封豕、封稀、防风、大人六个分支。

熙氏族分化为臣氏、巳氏、熋氏、龟氏、鳖氏、鲧氏六个分支。

其它还有女儿国、月母国、莒国、费国、奢比尸国、君子国、天吴(虞)国、青丘国、黑齿国(黑夷)、凿齿国、危国、雨师妾国、玄股国(玄夷)、劳民国(崂夷)、窫窳(yayu)国、始鸠国、中容国、司幽国(奚人)、白民国(白夷)、女丑国、壎民国、葊兹国等。史称百族兴旺,万国林立。

由于少昊金天氏政权施行开明宽松的治理方式,使各氏族得到了充分地休养生息,氏族人口迅速繁衍,不断的立族分支,以族为国(部落)。当时的华北平原、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氏族相当繁荣,可谓族国林立。

己旸珢在位时曾命羲和氏和重黎氏在昆仑山立天表,测日晷,观天象。

己旸珢二十七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旸珢二十九年(癸卯,前3918),终年五十六岁。死后遗体葬在乳山少昊陵,帝号旸珢,尊称少昊,号金天氏。

…………………………………………………………………………………………………

旸珢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3946

(乙亥)……元年……

前3945(丙子)…………二年……

前3944(丁丑)…………三年……

前3943(戊寅)…………四年……

前3942(己卯)…………五年……

前3941(庚辰)…………六年……

前3940(辛巳)…………七年……

前3939(壬午)…………八年……

前3938(癸未)…………九年……

前3937(甲申)…………十年……

前3936(乙酉)…………十一年……

前3935(丙戌)…………十二年……

前3934(丁亥)…………十三年……

前3933(戊子)…………十四年……

前3932(己丑)…………十五年……

前3931(庚寅)…………十六年……

前3930(辛卯)…………十七年……

前3929(壬辰)…………十八年……

前3928(癸巳)…………十九年……

前3927(甲午)…………二十年……

前3926(乙未)…………二十一年……

前3925(丙申)…………二十二年……

前3924(丁酉)…………二十三年……

前3923(戊戌)…………二十四年……

前3922(己亥)…………二十五年……

前3921(庚子)…………二十六年……

前3920(辛丑)…………二十七年……

前3919(壬寅)…………二十八年……

前3918(癸卯)…………二十九年……

…………………………………………………………………………………………………

(本章完)

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二章 商王子外壬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一卷 夏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没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十章 商王子帝乙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姜裘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姜散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喾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章 嬟 移(伏羲氏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一章 商王子小辛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八章 八任帝山叭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十章 二十任帝将肃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二章 天皇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五章 五任帝祁裘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栗陆氏3)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四章 商王伊 尹(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一章 西伯侯姬昌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七章 黄帝姬号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七章 黄帝姬号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八章 附 前(祝融氏3)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上)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魁隗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卷 商王朝简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九章 洛 前(祝融氏4)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五章 商王子太甲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四章 黄帝姬豕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九章 周孝王姬辟方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概 述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八章 嬑 节(伏羲氏8)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八章 八任帝山叭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七章 伯明王寒浞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一)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六章 六任帝住元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姜宜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十一任帝姜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栗陆氏3)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五章 规 辛(昊英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章 太 昊(伏羲氏5)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五章 革 兰(尊卢氏5)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一章 帝 虺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一章 伏 羲(伏羲氏1)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一章 商王子天乙(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八章 因 康(伏羲氏18)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八章 河 圭(栗陆氏3)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一章 史皇仓颉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己箐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五章 五任王姒相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四章 风 和(伏羲氏20)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二章 峙 龙(葛天氏2)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一章 西伯侯姬昌第二部 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_第四卷 史皇仓颉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四章 四任帝姜呛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八章 炎帝榆罔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五章 商王子祖甲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伏羲女娲氏政权简介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一章 盘 古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一章 炎帝神农(二)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八章 商王子南庚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三章 商王子仲壬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二章 峙 龙(葛天氏2)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杜里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三章 节 曲(无怀氏2)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九章 伏 秧(赫胥氏5)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一章 施 公(骊连氏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一章 姒 芒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三章 三任帝姬江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八章 商王子小甲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一章 首任帝颛顼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五章 夏王姒廑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一章 黄帝恚文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四章 首任帝虞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