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四章 商王子祖庚



在位起讫:公元前1192—前1181年。

生卒年:公元前1257—前1181年。

出生地:殷邑(今河北安阳市西北小屯村)。

立都:殷邑。

年号:祖庚元年(庚午,前1191)。

————————————————————————————————————————

商王子祖庚,姓子,名曜,又作跃,号祖庚,殷墟甲骨文作“且庚”。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二十四任王。他的祖父是商王朝二十二任王子小乙,父亲是商王朝二十三任王子武丁,母亲是子武丁的次妃姜氏。

子曜生于小乙十五年(甲子,前1257)出生在帝都殷邑。

子曜是子武丁的次子。子武丁的长子叫子孝己,是元妃韦氏所生。子孝己十几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因他才德兼备又是长子,子武丁即位后就想立他为太子。但他的次妃姜氏从中使坏,让子武丁把子孝己派到乡下去访查民情,并乘机派人将子孝己谋杀于途中,使人向商王报告说子孝己在途中患急病而死。子武丁信以为真,也没有追查,只是厚葬了儿子。

姜氏以为害死了子孝己,他的儿子子曜就可以当上太子,但她想错了。子武丁认为子曜无才少德,难以担当天子重任,一直没有立他为太子。

太子之位始终空缺。

武丁十七年(丁亥,前1234),子武丁的少妃妇好婚后十八年终于生下一子,子武丁高兴极了,因为这一年他已经58岁。十八年来,子武丁几乎每年都求神问卜向祖宗祈祷,盼望他的爱妃能为他生下一子,可是妇好竟然十八年没开怀。于是有人私下议论,说妇好经常征战沙场,杀戮太重,必定会绝子绝孙。

子武丁听了心中很不舒服,但他始终不相信妇好会不能生儿育女,每年仍坚持为她问卜,为她祈祷。或许是诚心感动了天神吧,在他们结婚满十八年的时候,妇好终于怀孕了,翌年春生下一子,取名载。

子武丁

老年得子,把幼儿子载看成掌上明珠。

这让次妃姜氏十分不满,便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劝说子武丁立她的儿子子曜为太子。可是子武丁却告诉他准备立幼儿子载为太子,姜妃气得差点晕过去。

但是这件事不但姜妃反对,子载的母亲妇好也反对,她说废长立幼对国家不利,劝子武丁还是立子曜为太子。

子武丁只好作罢,但仍不肯立子曜为太子。姜妃再三请求,他都不肯答应。姜妃因此忧怨成疾,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姜妃死后,立太子的事也就没再提起。

武丁五十一年(前1200)子武丁的少妃妇好去世,子祖丁又欲立妇好的儿子子载为太子。此时子载已经35岁,是一位勇武多谋的大将军,他牢记母亲的教诲,仍不肯就任太子。他对父亲说:“有兄长在,代兄为太子,那是不义的行为,我宁可到乡下为民也不那样做。”他说到做到,竟然放弃官职,带着家小跑到乡下过起了平民生活。

这样,子武丁在世时一直没立太子。

又过了八年,也就是公元前1192年,子武丁病逝于宫中,子曜终于坐上了王位,这一年他已经六十六岁。他即位后,号祖庚,以庚午年(前1191)为祖庚元年。

子祖庚即位后,果然如他的父亲子武丁预料的一样,是一位昏庸无德的君王。他只知道追求享乐,根本不懂得如何治国。他十分感激弟弟让位于他,便把弟弟子载请回朝中任命为丞相,把朝中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弟弟,自己只是当一个挂名的天子,终日在后宫与妃子和宫女们花天酒地吃喝玩乐,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他的弟弟子载多次劝说,他却毫无改意。

祖庚三年(壬申,前1189),子祖庚率领宗族大臣在祖庙拜祭先王子武丁,忽然飞来一只野鸡落在鼎耳上鸣叫。子祖庚认为这是不吉祥的征兆,心里十分恐慌。他的弟弟祖甲(《尚书,高宗彤日》误作祖己)借机开导他说:“上天监视下民,赞美他们各守其职,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上天赐给人的寿命有长有短,

并非是上天使一些人夭折,而是那些人自己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有的人不行使自己的职责,不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这就犯了违背天意的罪过。上天便以特殊的方式向他发出警告,提醒他纠正自己的行为和过错,您说是不是这样呢?”可是子祖庚虽然表面上很赞同弟弟的观点,而内心里却没把弟弟的话当回事,行动上自然也就继续我行我术,每天上朝只是应付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许多大臣见他如此,也不好说什么,想为治国出主意的也不出了,想为安民提建议的也不提了,大臣们每日上朝点卯后,便家长里短胡扯一气,待到宣布散朝,便一哄而散,各自回家搞自己的事情去了。

子祖庚六十六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二年(《今本竹书纪年》),卒于祖庚十一年(庚辰,前1181),终年七十七岁。死后葬在商王祖庚墓(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尊号商王祖庚,谥号帝祖庚,庙号“祖庚”。

殷墟卜辞中,子祖庚被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

祖庚在位年表(供参考)

公元纪年(干支)……在位时间……大事记

前1191(庚午)…………元年……

前1190(辛未)…………二年……

前1189(壬申)…………三年……

前1188(癸酉)…………四年……

前1187(甲戌)…………五年……

前1186(乙亥)…………六年……

前1185(丙子)…………七年……

前1184(丁丑)…………八年……

前1183(戊寅)…………九年……

前1182(己卯)…………十年……

前1181(庚辰)…………十一年……

………………………………………………………………………………………………………

(本章完)

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七章 周恭王姬伊扈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章 桑 味(伏羲氏16)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章 十任帝沟次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三章 夏王姒不降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焙央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六章 六任帝咣哴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四章 商王子祖乙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三章 首任帝虞舜(三)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己旸珢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二章 黄帝成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一章 伏 纪(混沌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九章 九任帝姜没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八章 雪 河(伏羲氏17)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一章 轩辕酋长姬邦卉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四章 十四任帝姜美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一章 秦 枪(尊卢氏1)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七章 七任帝姜千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十章 十任帝贵尤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七章 黄帝姬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六章 赤 禅(祝融氏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四章 风 和(伏羲氏20)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章 团 暤(伏羲氏15)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六章 黄帝姬常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西周王朝简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章 商王子盘庚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章 黄帝贯俞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二章 苍 芒(无怀氏1)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六章 周穆王姬满(下)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印 枪(伏羲氏11)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十四章 风 和(伏羲氏20)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七章 起 望(栗陆氏2)远古历史到底有多远(卷首语)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四章 周康王姬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六章 伏 安(栗陆氏1)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八章 夏王姒发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七章 少 昊(伏羲氏7)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九章 墙 烁(朱襄氏1)第二部 第二卷 炎帝魁隗氏政权_第五章 炎帝祝融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五章 伏 义(赫胥氏1)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七章 炎帝姜克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五章 五任帝长昼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二章 团 良(骊连氏3)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四章 四任帝香莫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九章 象 团(伏羲氏12)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十六章 夏王姒孔甲(上)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五章 周昭王姬瑕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九章 圭 嬜(伏羲氏14)第二部 第十二卷 帝舜有虞氏政权_第十二卷 第一章 首任帝虞舜(一)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九章 伏 泰(伏羲氏9)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桑甘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九章 商王子雍己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四章 黄帝江阳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三章 帝蚩尤(一)第二部 第九卷 帝喾高辛氏政权_第二章 二任帝沙芙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五十三章 鹏 烁(混沌氏3)《中国远古帝王谱》上架公告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章 羲 暤(伏羲氏10)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己箐第三部 第一卷 夏王朝_第八章 姒少康(下)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_第七卷 少昊金天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八章 八任帝美勾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二章 黄帝姬芒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十五章 十五任帝斯绩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十一章 印 枪(伏羲氏11)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七章 黄帝姬号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十四章 三 那(尊卢氏4)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三章 地 皇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十章 商王子太戊(下)第二部 第八卷 颛顼高阳氏政权_第三章 三任帝焙央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二十一章 节 触(中央氏2)第三部 第三卷 西周王朝_第三章 周成王姬诵(下)第二部 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_第三卷 炎帝神农氏政权简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四章 师 嬟(伏羲氏4)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二章 天皇第二部 第十卷 帝挚青阳氏政权_第十卷 第二章 二任帝姜继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九章 墙 烁(朱襄氏1)第二部 第五卷 九黎蚩尤氏政权_第七章 帝 蚦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六章 燧人氏(二)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二章 黄帝姬芒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三十三章 冠 象(骊连氏4)第二部 第十一卷 帝尧陶唐氏政权_第十一卷 第七章 六任帝姜密(二)第二部 第六卷 黄帝轩辕氏政权_第十五章 黄帝昌块第三部 第二卷 商王朝_第二十三章 商王子武丁(下)第二部 第一卷 伏羲女娲氏政权_第六十五章 达 耳(阴康氏2)第一部 原始初民时代_第五章 有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