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明初废相,开创了将行政机构直接隶属皇帝的先河。作为宰相衙属的中书省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只剩下中书舍人一职,变成一个闲差。宋代的门下省也没有恢复,只是将给事中一职散入各部,依然管封驳。这样,传统的三省六部(元代不计)就变成了六部体制。

在原来的体制下,六部隶属省(隶属于尚书省或是中书省),属于执行机关。虽然权力不小,但地位毕竟不高。现在六部直属皇帝,成为一人之下的最高的行政官职。地位提高了,官阶也提高了,各部尚书一人,正二品,侍郎一人,正三品。他们不仅负责行政事务的执行,而且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如某事属于某部管辖,如果足够重大,那么就由某部负责人尚书或者侍郎主持廷议,与其他各部长官、内阁成员以及科道(御史和给事中)互相讨论。如果所需讨论的事情难有归属,那么就由吏部尚书主持。当需要讨论高级官员任用时,廷议就变成了“廷推”,同样由吏部长官主持。有的时候,皇帝往往将专属于某部的事情派到某部,令其在部内讨论,这叫“部议”。讨论如何惩罚官员,则下刑部议;讨论河工,则下工部议。当然,无论何种“议”,最后都要皇帝定夺拍板。其实,在“议”的背后,司礼监和内阁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一项决策,是否进入廷议和部议阶段,往往看内阁与司礼监的意愿;进入廷议还是部议,往往取决于他们是否愿意让其通过,成为决策法令。如果他们乐观其成,进入这个程序又有利于通过的,那么就进,如果反之,则不进。

六部负责人虽然分为尚书和侍郎,有官阶高低之别,但他们并不是正职和副职关系,只是官阶上有区别而已,对部务具有差不多的发言权,同列堂官,两位都可以单独向皇帝上疏。虽然在处理公务上按惯例官阶低的应该尊重官阶高的,但如果侍郎认为尚书处理不当,可以阻止决策下达,上报皇帝。这种安排,本身就蕴涵着互相牵制的意思。当然,一个部的堂官之间,真正闹到互相告状、走向决裂的情景其实并不多。按中国政治的惯例,一般都在私下尽可能协调好,而避免公开决裂。当然,到了非闹翻不可的时候,侍郎也可以阻挡尚书的意志。

六部以吏部为首,因为吏部是管官的部门,所以权力最大。在内阁存在的情况下,只有吏部还可以跟内阁抗衡一下。在地位和礼遇上,吏部也明显高于各部,吏部的侍郎与各部尚书地位相当,而吏部尚书则高于各部尚书。其次是户部,户部主管全国的财政和户籍。明朝对天下的户籍都有统计,编为黄册,黄册每十年修改一次。地亩也有统计,编为鱼2鳞册。这些都归户部管。明朝地方没有财权,任何一项大一点的开支,都要在户部报销,因此户部权重事繁,事务比吏部还要多。排在第三的是礼部,在明代,礼部的权限有所扩大,主管朝廷礼仪、祭祀、学校和贡举,由于学校和科举制度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这项事务赋予礼部很大的权力,等于是参与了官员的选拔。排在第四位的是兵部。明朝始终处在北方游牧和游猎民族的压力之下,所以,兵部颇受重视。开国之初,吏部和兵部并重,地位一般齐,但后来的皇帝惯于呆在深宫,官僚体系又有文官化倾向。时间一长,兵部地位就下降了。排在第五位的是刑部。刑部负责司法,主管刑律修订,律条解释,组织每年的秋审和诏狱的会审,与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排在最后的是工部。工部负责所有国家工程,包括宫室、道路、城池、河工等等,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实惠的部门。但由于工部在人事和钱财上缺乏自主,加上人们习惯性地对“工”有歧视,所以在各部中地位最低。当时,人们习惯给六部各以一个字命名:吏部曰“贵”,户部曰“富”,礼部曰“穷”,兵部曰“武”,刑部曰“威”,工部曰“贱”。虽然并不很确切,但却很传神。

除了六部之外,还有一个中央部门是明朝的政治运作过程必须经过的一环,即通政使司。通政使司是明朝特有的机构,始设于洪武十年(1378年),职能是接受四方的奏章和臣民的上书。当初设置这个机构,主要是为了架空中书省(宰相),使奏章直接送交皇帝。后来宰相被取消,通政使司就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中枢。它一方面承担着政令上传下达的使命,一方面则确保着皇权的绝对尊严。所有奏章和臣民上书,只能交给皇帝一个人。通政使司有一块红牌,上书“奏事使”三字,通政使司的官员,只要手持这个牌子,就可以随时入宫,任何人不得阻拦。六部和各地督抚,如果不经过通政使司,什么公文都不可能上达,而经过皇帝批朱的奏章和皇帝的上谕,也要经过通政使司下达各个部门。通政使司设通政使一人,正三品,比六部尚书略低;左右通政各一,誊黄通政一,官阶四品;左右参议各一,官阶正五品,办事机构有经历司。

明朝制度还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在永乐年间迁都北京之后,在南京居然还保留了一整套的政府班子。这套班子机构设置完全跟北京一样,有六部和各个监寺。由于永乐是篡位做的皇帝,心里亏,不得不在孝道上做足文章,国都实际上已经迁到了北京,却保留南京政府,以示不改祖制。当然,南京政府虽然部门齐全,但基本上无事可做,管辖范围只限于留都(南京)所属的州县。即使如此,还要受到北京政府司礼监的干涉。所以,人们称在南京做官为“仕隐”,意思是做着官的隐士。 小说.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 最新章节第58章 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 网址:http://www.xoyo100.com/html/5/5157/2535537.html

第28章 科举制度1第55章 绝对王权明第69章 清代的内务府和太监机构第53章 社会等级与政治文化第21章 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的初现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第11章 王霸之道两汉1第30章 唐代的官吏任用考核制度第42章 宋代的地方官制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67章 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2第36章 军阀政体五代十国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体制第75章 清朝政治格局的转换第14章 王霸之道两汉4第11章 王霸之道两汉1第2章 前封建时代第9章 法家帝国秦1第7章 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1第65章 明朝独特的宗藩制度第29章 科举制度2第11章 王霸之道两汉1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9章 法家帝国秦1第12章 王霸之道两汉2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2章 前封建时代第51章 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统第16章 王霸之道两汉6第52章 投下分封制度第10章 法家帝国秦2第16章 王霸之道两汉6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运作第19章 九品中正制和户调式与门阀政治第57章 政治中枢的变迁2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第45章 宋朝的兵制第64章 明朝的监察制度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10章 法家帝国秦2第17章 贵族与皇权三国第40章 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两宋第15章 王霸之道两汉5第49章 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34章 隋唐的司法制度第60章 明代的学校与科举制度1第44章 宋代官员的人事制度第4章 封建时代的确立商第29章 科举制度2第8章 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2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62章 明朝的兵制第29章 科举制度2第69章 清代的内务府和太监机构第9章 法家帝国秦1第9章 法家帝国秦1第71章 清朝的八旗绿营兵制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运作第57章 政治中枢的变迁2第40章 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两宋第35章 中唐决策机制的变化以及宦官专权的原因第13章 王霸之道两汉3第23章 军队私人化的走向第13章 王霸之道两汉3第65章 明朝独特的宗藩制度第38章 失掉了文治精神的文官体系第14章 王霸之道两汉4第65章 明朝独特的宗藩制度第6章 官僚帝国的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第7章 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1第25章 考试帝国隋唐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第73章 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运作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第46章 草原帝国金第29章 科举制度2第57章 政治中枢的变迁2第59章 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第36章 军阀政体五代十国第15章 王霸之道两汉5第56章 政治中枢的变迁1第28章 科举制度1第9章 法家帝国秦1第33章 隋唐的地方政府体制第35章 中唐决策机制的变化以及宦官专权的原因第61章 明代的学校与科举制度2第55章 绝对王权明第5章 封建制的盛世西周第79章 清朝的新政1第12章 王霸之道两汉2第24章 门阀政治的政治文化与门阀政治的末路第36章 军阀政体五代十国第28章 科举制度1第63章 明朝皇室的特务机构第27章 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第50章 元朝的中央行政体系以及决策机制第6章 官僚帝国的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