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低调做人

纸笔已经送来,做在桌前的光绪帝一阵火大。穿越就穿越吧,反正穿越文也看了不少,可穿谁也不能穿成光绪呀。穿成光绪也成吧,早穿几年会死呀,离甲午满打满算就二年半了,这点时间够干嘛。但现实就是这样,路军已废,海军已老。总还是要做点什么的。

光绪提笔在本子上写下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词“甲午”。

凭着自己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包括了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人物、科技、资源、国内外环境变化,把知道的历史事件一件件的记录下来。以免忘记也便于查阅。特别是甲午事件更是详详细细的写了下来。这可关系到两年后中国的气运问题。这一写便不知时日,没有百度难呀。

天下如棋,想要下好这盘棋,想要扭转甲午战事,就要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海军老旧,买新舰不说钱,就是时间也不够,就算是开回来,也无法形成战斗力。路军呢?恐怕只能建新军方能一战。可建新军的钱从哪儿来,训练、被服、吃用、武器枪弹都须要用钱的。如何说服满朝官员,政治也是个问题,需要在朝堂上立威呀。军队的忠诚可是重中之重,别费了半天劲被老太婆给顺走了。场地也是个问题,不然那老太婆要是以为我要造她的反就彻底没戏了。情报的重要性就不提,那是须要绝对忠诚的人。人员是一切的根本,还须要好好安排呀……

慈宁宫“莲英啊,皇上还没出来呐?”

“回老佛爷,皇上已经三天都呆在屋里,除了让人送个膳食,其它的人一律挡驾。送膳食的小喜子说,这几日皇上只是在写写画画,也不懂写的是什么。对了从昨儿起皇上让人找了很多关于西洋还有东洋的书册。”

“皇上这是要干什么?走随哀家去瞧瞧。”话音未落,门外传来“皇-上—驾-到-”

对于在高位的掌权者,历史给于的评价总是有多面性的,但大都只讲慈禧祸国殃民的一面,甚至把一些与慈禧毫不相干的恶行也加在慈禧的身上。在人们的心目中,慈禧已成为一个昏庸、腐朽、专横、残暴的妖后。也未尽然。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格局,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历代的帝王。在其统治期间,平定国内大小战乱,挽救了清王朝对内统治地位与权威。对维护国家统一还是做出一定贡献。推动洋务运动,特别是在戊戌之后其力度、涉及范围极广的新政则是在她亲自主持下进行的,比之戊戌变法之时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最明显表现为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原来8000万两增至1亿2000万两。此外慈禧个人于早年当政之还是比较知节俭与励精图治。但晚年的慈禧却奢靡成性。对权力也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求,一句“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可见一斑。慈禧虽然熟谙权力场上的帝王平衡之术,但对于治国却无成效,一方面,支持洋务派,另一方面,又扶植顽固派以牵制洋务派。终使之画虎不能反类犬。

光绪走在路上就在想,慈禧出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也是希望国家能够强大的,这点在戊戌之后的新政中可以确认。但无论怎样变革,一切都需要在她能掌控的范围内。如何让她认为建新军对她无害并不加以干涉呢?最好能让她再出点钱就好。就这么想着走到了慈宁宫前。

“儿臣给亲爸爸请安。”依照宫廷礼仪,光绪依葫芦画瓢给慈禧下跪行礼。

“免礼,皇帝快起来说话。身子骨还未大好,不多事休息,怎么跑来了?哀家正说要去看看皇帝。”慈禧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平时躲自己都来不及的皇帝今儿自个上门请安来了。

“有劳亲爸爸记挂了。今儿起来自觉身体已经好了许多,虽尚觉气虚,但已无大碍。这不是已经多日未给亲爸爸请安了嘛。所以就想着过来陪亲爸爸说说话,也尽尽孝道。”光绪恭恭谨谨的回话。

“这话是怎么说的,快来坐下。皇上身子才好些本就该多调养调养。这要是受了风寒如何是好。”慈禧表面上一脸微笑,但心中依然疑虑。

光绪看的出慈禧的疑虑,微微一笑,用深沉的话语说到:“这几日的静养让儿臣想明白了一些道理。”

“儿臣自四岁起进宫,就是亲爸爸一手拉扯长大。儿臣总是想着要做一个明君,一心铺在朝堂之上,却不小心忘了亲爸爸,您一面要*心朝政,一面还要*心儿臣。儿臣不孝呀。”光绪跪了下来:“自儿臣登基以来,在外先有沙俄强占我边疆,再有法兰西挑衅我大清。在内陕甘回变、苗民叛乱。我大清能收回领土,立威于西方列强,安定民心,张显朝廷威严。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亲爸爸劳心劳力方能所成。儿臣不孝,未能替亲爸爸分忧,反而还让亲爸爸心里添堵。要真是儿臣这一病不醒,便再不能报答亲爸爸这些年来的恩情。思量此处,儿臣心中难受呀。如今说出来,心中也敞快了许多。”

慈禧愣住了,出神的望着光绪,这十多年来,含辛茹苦将光绪带大,可随着光绪年龄越大,和自己也越来越生份。表面上对自己恭谨有加,可眼神中却透露着厌恶。自同治帝驾崩以来,国事家事心都*碎了,可朝中清流还传言自己所以立小皇帝就是为了垂帘听政,为了夺权。如今皇帝这么一说,这许多年的辛劳总算是有人肯定了。也感觉到老怀安慰。“皇上今儿是怎么了,说这些让人心酸的话来。只要是皇帝你能明白这些年来哀家的艰难,就不枉费我一番心血了。”

“儿臣年少不经事,行事急切了些,少了些考虑。亲爸爸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儿臣总算是明白过来了。”光绪一边说着,一边对侍立一旁的李莲英说到:“李谙达,将福建新进贡的大红袍拿来,朕亲自沏壶茶给老佛爷尝尝。”

慈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光绪摆弄着茶具,片刻,茶香便散了出来。

“一闻香,二观色,三才是品其味。民间素有敬茶一说,今儿我也敬亲爸爸一杯。”光绪恭谨的端起一杯茶。

慈禧看见光绪端起的茶停了下来,脸色一变。

“儿臣泡茶的手艺太差了些,这好茶也让儿臣泡坏了,怕倒了亲爸爸的胃口,这杯茶不吃也罢。”

“无妨无妨,你若是有心,不在茶的好坏。”

光绪跪了下去,恭谨举起茶杯:“请亲爸爸品茶。”

光绪看着慈禧拿着茶杯一饮而尽,心里就明白这手亲情牌打对了。一个老女人,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又无面首。整日应对后宫和朝堂的尔虞我诈。只要是多说点贴心的话,不能说让老太太放权,起码以后办起事来会少了许多制肘。

茶是好茶,可泡茶的手法太差,茶品就差了许多。可就是这样的一杯茶,当慈禧喝下去如同一股暖流拂过心头,往日种种,似乎也轻了许多。心里一片暖洋洋。为了光绪,和自己的亲妹妹彻底翻了脸,自己的亲侄女虽贵为皇后,也如同枯坐冷宫。但愿这场大雨真的能让皇帝明白自己的苦处呀:“你也是个皇帝了,不要老是跪着,坐下来说话吧。”

“我朝以孝治天下,儿臣跪亲爸爸,也是略尽孝道,何人敢说不是。”光绪坐下来:“看来要好好学沏茶了,不为别的,只为每日能给亲爸爸沏上一壶。”

“胡闹,皇帝当以国家社稷为重,老往我一老太太跟前跑算怎么回事。只要你有这份心,哀家就心满意足了。”

“儿臣还年青,对朝局和国家还不甚明了,嘿嘿,还得有劳亲爸爸了。”

出于祖制,也为了避嫌。慈禧已经很少直接查看奏折。皇帝年少,没有经历过什么历练,更谈不上什么经验。朝庭内外大大小小一摊子事,可心里对此还是放不下心来。如今皇上这么一说,到是能名正言顺。想到这慈禧心里突然咯噔一下,装做不经意的问了句:“皇上今儿到哀家这来是想说什么事吧,要是真有难处尽管说出来。”

慈禧语气的变化光绪是听在心里了,对于政治人物,任何变化都会引起他们的警觉。光绪嘿嘿一笑,慈禧心中一冷,果然是无事献殷勤。只听见光绪说了声“亲爸爸,你看这都到午膳点了,儿臣的午膳是不是亲爸爸一并解决下?”

没想到光绪会说这个,慈禧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儿臣也好久没陪亲爸爸用过膳了,就想着过来陪亲爸爸说说话,一来尽尽孝心,二来呢。儿臣这几日静养之时,也看了不少西洋和东洋之书,也知道了些道理,只是细想来似乎对也不对,还请亲爸爸教诲。”等到老太太问起来再回答,还不如先说出来。

“就为了这个?”

“阿,要不呢?等我再编个理由出来——省我那的用度成不?”

慈禧笑了:“哦。合着为省自个的用度,你一皇帝就来打我一老太太的秋风。这孩子。”转头对李莲英说:“莲英,传膳吧。”

气氛一片和谐,好一幅母慈子孝。

第255章 对荷兰宣战第61章 主心骨第410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63章 有钱了第245章 惊天巨案第428章 战略的目的第243章 十年之后抬头相见第166章 海军变革第393章 隐秘之事第415章 胜利的归属第359章 布局北美第267章 被羞辱的英国第254章 一线生机第418章 乱战第300章 四十二章 罗斯福之死第300章 零五章 惊慌失措第41章 洪灾第409章 战争还没有结束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换日第393章 隐秘之事第83章 军制改革第95章 云涌第103章 大清参谋部第212章 残龙军,集结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军出击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国人第222章 “朕求你们了”第283章 **的哀怨第146章 我的世界第392章 朝贡的意义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120章 牛庄之战第3章 各怀心思第348章 光绪的理念第37章 广而告之第248章 别喊口号第61章 主心骨第369章 “喏”第45章 海军准备第9章 新军新学第39章 李鸿章的心思第55章 准备就绪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183章 群斗第179章 再进一步第383章 后继有人第197章 李鸿章的忠心和忧虑第263章 进京面圣第41章 洪灾第286章 海陆之争第218章 捷报频传第52章 国家为重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请和第19章 差事第421章 天火妖娆第256章 大清变样了第10章 夹带里的第一批人第150章 阴霾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条约第6章 朝堂之外第81章 谁上了谁的贼船第414章 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补给第263章 进京面圣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军出击第348章 光绪的理念第135章 火炮轰鸣第21章 八旗子弟第383章 后继有人第264章 回国第123章 断后第348章 光绪的理念第382章 全民备战第356章 日本大屠杀第300章 二十三章 轰炸第256章 宣战的原因第348章 光绪的理念第250章 风起南洋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201章 远东的**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214章 军事总动员第39章 李鸿章的心思第300章 零七章 读书人的节操第399章 豆芽引发的悲剧第106章 宁死不降第300章 二十三章 轰炸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237章 发给德皇的电报第182章 任道而重远第72章 第一次交锋第95章 云涌第57章 局势纷乱第16章 慈禧查岗第44章 皇宫内外第410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92章 血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