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

对于即将迎娶清国公主为王后之事,李熙心头总有些不安。虽说上国皇帝说只要他不废世子,那李坧就是铁定的未来朝鲜国王。可是李熙却没有这份信心。

随着清国公主成为朝鲜的王后,在朝鲜的朝廷上一定会有清国的势力。先是父亲后是妻子,身为朝鲜国王的李熙却没有一天真正掌握朝鲜。男人再软弱,也是有权利欲望的,他不想再被清国王后做为傀儡。再说一但王后有了子嗣,谁敢保证这位清国的王后不会为了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而对他仅有的这个儿子下手。说不定还会是上国皇帝亲自下的旨意。所以李熙决定,为李坧计,为朝鲜计,绝不能上清国公主怀上子嗣。

第二天一早,李熙送别了腰酸脚软却心满意足的三位清国将军,并且笑嘻嘻的还说,有空常来。刘盛休的第七师本来也是要移防至平壤,但却被李熙借口汉城初定,还须清军协助安防为由留了下来。

不是在沉默中死亡,就是在沉默中爆发。沉默了多年的李熙因为没死成,所以还是爆发了。就在送别清军的当天,李熙大锁全城。金玉均、鱼允中、洪英植、朴泳孝等以他父亲大院君为首的开化党人被锁拿一空,并果断的以勾结日本颠覆国家的谋反罪名于当天处决,其家人或杀或贬为奴隶送到了茂山矿厂。而他的父亲大院君李昰应更是被强行从家中接出软禁在内宫之中。从此朝鲜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他的名字,直到他抑郁而终。

不仅如此,整个朝鲜在日本统治已经混乱不堪,尤其是朝鲜南部。那些被日本人任命的官员纷纷挂官而去,导致失去管理的各地骚乱频起。李熙一面从现有的官员中选派人员出任地方,一面向清国求援请求上国派出部分官员协助。以图尽快恢复朝鲜局势。

刘盛休最终还是留在了汉城,只因为李熙下令没收所有日本人的财产,并驱逐所有日本人离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上国证明朝鲜的忠诚。所以光绪只得下令刘盛休暂驻汉城。因为这时必需要有一支清国的力量做为威慑,李熙才能放开手脚对付日本。对于来自日本的质问。李熙也学着光绪的模样就是不见。

同时,光绪下旨朝鲜,却一句没提关于日本的事。到是在发给李熙和刘盛体的旨意中也再三强调:第七师留驻汉城期间,尽全力帮助朝鲜按大清军制训练朝鲜军队,出于宗藩关系,大清提供部分枪弹。一但朝鲜局势趋于稳定,第七师当尽快返回平壤驻防。在另外一份写给李熙的旨意还特别说明:大清虽为朝鲜之宗主国,但宗主国驻兵藩属国首都实不合仪制。没人知道的是。看到这份旨意的李熙抱着李坧哭了一宿。

山县有朋得知朝鲜的变故,长叹了一声。李熙的举动,让日本在朝鲜的多年努力化为灰烬。只得下令调集国内已经不多的货船将在朝鲜的军民尽快接回来。

光绪得知后,也不由长叹。说起杀伐果断,李熙还是比朕强呀。

“皇上宅心仁厚,实为一代英主。只是我大清为朝鲜付出良多,如此就放弃朝鲜是否不妥呀。”李鸿章有些忧郁,活干完了却转手送给了别人,太亏了。

哈哈,光绪一笑:“是不是英主还是留给后人评说。但实在算不上是宅心仁厚。清日之间必定还要一战,万一我海军战败,那朝鲜就成了中日陆战的主战场。到时让朝鲜人去打头阵。朝鲜人死的越多对我大清越有利。当然,我们知道就好可别说出去了。另外朝廷应当出台一些鼓励向国人到朝鲜工作生活的政策,以填补日本人离开后的空缺。还要让刘盛休尽快训练朝鲜军队,咱们大清人的命可比朝鲜人金贵着呢。”

“欲取先以,皇上可是掌握了真谛。之前有一批在俄国人那里缴获的枪械,因为不和我军制式只能放在仓库里,老臣这就知会朝鲜派人来取。白送他们枪械,总不能还让咱们往里搭运费吧。皇上放心,老臣定能办的妥当。”

“你老李办事。朕自然放心。聂士成的第六师到哪了。”

“已过山海关,今晚可进驻丰台大营。”

“此次对日俄之战。聂士成一仗没打上可是憋了一肚子的火。那就告诉他,朕要他去甘陕把董福祥给朕抓来。一路上收拢残兵、安定地方。明确的跟他说明。他能为朝廷训练出多少合格的士兵,朕就封他多大的官。”

“皇上,这……不妥吧。聂士成跟老臣许久,他的能力老臣还是清楚的。要是聂士成练出十个师的话……”

“那朕就封他当西北军区司令。”光绪出言打断了李鸿章的话,也让李鸿章大惊失色。

皇帝不许诺,但这次光绪许了。董福祥这家伙很精,一听说皇上带兵入关,第一件事就是跑回甘陕。而事实证明他是明智的,光绪一回京不仅炮击京城,还在当天就将太后一党血洗一空。却让提前逃回去的董福祥心惊胆战,只能暗暗集聚力量应付光绪未来的报复。

现在的大清,东北、直隶、两江自然是光绪班底心腹执掌。大清粮仓湖广地区是张之洞的心腹,而张之洞出任直隶总督,也得皇上重用。所以,只要在张之洞有生之年湖广也起不了乱子。两广最多的就是商贾,而光绪一连串的新政都是为开放行商,所以这些商贾是感恩戴德,加上两广总兵刘永福执掌兵权,两广也是安定。另不用说云贵川之地,总督赵尔巽、总兵赵尔丰兄弟两更是以光绪马首是瞻。闽浙一带光绪虽然还来不及插手,但地处两江两广包围,而海对面的的台湾却又是当朝宰相的女婿,就是想乱也不敢乱。唯有这甘陕却对朝廷的旨意阳奉阴违,所以光绪从内心上还是感谢董福祥的,也正因为他跑回了甘陕。所以给光绪进兵的借口。

没捞着仗打的第六师全体官兵,只能看着别的部队加官封赏,他们认为从皇上到兵部都在偏心。憋了一肚子气的第六师才进丰台大营就接到了进兵甘陕的旨意。从海参崴一路南行到京城第六师却一扫疲惫,从聂士成开始到普通士兵如同打了鸡血般的兴奋。全师在丰台大营大吃一天睡上一晚。不用休整,拿着从第一师给的补给,嗷嗷叫的就杀向甘陕。与此同时,兵部下发行文。独立师进兵武昌,第二师进兵呼和浩特,对甘陕形在包夹之势。明知不敌的董福祥一面安排对敌,一面安排往新疆的退路。孰不知,他这样做正合光绪之意。

新疆。这个在汉朝就置于汉西域都护府管辖之地。唐未安史之乱之后,中原王朝就失去了这一带。明朝也没能真正收复回来,直到满清入关。即便是如此,当康熙打下这片土地之时,可笑他还以为是新占领的疆域,所以才会命名为新疆。

光绪就是要把董福祥给逼到新疆去,也只有这样,朝廷才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军新疆。这也是光绪许诺聂士成的原因,如同光绪对李鸿章说的那样: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企图借助俄国人的势力寻求裂土为王之心昭然若揭,朝廷因顾及俄国暂时不能进兵蒙古。但也不能就这么放过他。此次就是要借董福祥之事,在将董福祥逼进新疆之时也让朝廷重新控制新疆,同时对蒙古形成三面包夹之势。必要时可对蒙古进行致命一击。俄国太庞大了,它如同悬在中国头上的一把刀,不能解决这个威胁,未来中国都将受到俄国的制约。而蒙古则是俄国柔软的下腹部,要对付俄国首先就是要收复蒙古,而收复蒙古之前就是收复新疆。至于日本,那是海军的事,陆军的重点则在北方。

李鸿章一面感叹皇上经天纬地的大手笔,也一面请出皇上旨意召集内蒙各部王公进京。在朝廷对外蒙古动刀之前。必需要先安定好内蒙。做为汉人的李鸿章不好出面办理,为朝廷大业计。去职的恭亲王奕?主动接过朝廷的任命,开始办理安抚内蒙事宜。

福无双至。就在光绪在国内大展拳脚之时。遥远的英国传来不和谐的声音。英国宣布,将清国在英国定购的两艘战列舰转售日本,当天就将清国的订购款退还了清国。纵然有心里准备的光绪及朝臣们依然气的跳脚大骂,却一边同声齐力加紧对海军各项物资的储备。

英国消息一经宣布,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清国也从遍地黄金的世界采购商变成了战争阴云密布的地方,这也让世界各地的供货商加快了向清国运送物资的脚步。

还好,这次没有祸不单行。就在英国之后,德国宣布加快清国订购军舰的建造速度,一定会在年底完成最后的工作。而与清国订购军舰同时开建的两艘军舰,也被勒令要求在英国交付日本军舰之前完成,其转售清国的意图很明显。德国一面催促清国尽快派人接收军舰,一面再次宣布德国远东舰队换防,运载迫击炮和手榴弹的军舰从旅顺的当天,两艘最新式的重巡洋舰从威廉港开向远东。

“启禀皇上,麦克金森已经跟据葫芦岛号的实验数据修改好了图纸,葫芦岛船厂四座船坞也已经完成了全封闭改造,奉天钢厂已经开始切割新军舰的钢板。但是跟据麦克金森和造船厂厂的估计,四艘军舰同时开造,即使是已经调集大清全部造船力量,想要造好这四艘军舰也至少要一年的时间,而且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参谋本部会议室内,王士珍向光绪报告着新军舰的进度。

“那也就是说,对日之战明年是不可能进行了?”

“回皇上,是的。”邓世昌接过话来说道:“军舰即使建造好,也需要经过海试。还要经过一断时间的训练,让军官水兵们熟悉军舰,这才能放进战场。跟据海军部的顾及,这四艘军舰在后年四月以前无法投入战斗。除非德国能将另两艘战列舰在英国交付之前交付,否则,海军部一致认为,不能在明年对日开战。”

“参谋本部询问过德国海军部,以目前德国另两舰的建造情况来看,估计到时无法交付。”

“原本想着在日本海军远程归国最疲惫之时发起攻击。既然条件不允许,那就让日本再得意一年好了。后年,必需要彻底解决日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心南下,与英法一较高下。但在此之前也别让他们都闲着。”

而事实上,光绪已经开始准备南下了。大清中央情报局南洋分局的开拓者们已经全部行动起来,就在此时的钓鱼岛西北海域,大清太平洋舰队正在以巡航速度缓缓向钓鱼岛开进。(未完待续)

第360章 军备竞赛第300章 零三章 国朝大事第300章 零二章 拥挤的远东第69章 现在、马上、立刻、NOW第203章 日俄密约第190章 未动先谋第184章 冲突第204章 参谋本部扩大会议第393章 隐秘之事第75章 杀人放火时第136章 混乱的战局第360章 军备竞赛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选择第32章 水师议事第197章 李鸿章的忠心和忧虑第228章 葫芦岛号巡洋舰第133章 设伏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抢劫行动(1)第414章 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补给第249章 国家级别的面试第139章 绝望的十米第395章 老谋深算第270章 海外华人对祖国的忠诚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飞艇的未来第168章 掠夺计划第235章 大 跃 进第263章 进京面圣第219章 外患未平,内乱又起第373章 “您说呢?”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408章 凯旋第243章 十年之后抬头相见第241章 海狼初现第192章 暴风雨的前奏曲第144章 炮击在继续第406章 战斗的意志第355章 八国联军第227章 对日政策第44章 皇宫内外第146章 我的世界第228章 葫芦岛号巡洋舰第4章 朝堂之上第398章 替代无畏号的白起级战列舰第72章 第一次交锋第69章 现在、马上、立刻、NOW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231章 山海关上的决定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战争第2章 低调做人第212章 残龙军,集结第300章 三十五章 纳妃这事还没完了第19章 差事第205章 疯狂的计划第142章 颤抖的佐世保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轮齐射第158章 烦心事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246章 大清的累赘第199章 慈禧过的揪心年第160章 谈判在继续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进发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后第248章 别喊口号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声第235章 大 跃 进第300章 一十三章 第一轮齐射第76章 针锋相对第5章 朝堂之下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138章 最后的电台第14章 视察第16章 慈禧查岗第120章 牛庄之战第185章 哗然第10章 夹带里的第一批人第300章 四十章 一声巨响第300章 四十章 一声巨响第155章 变天了第300章 二十一章 恐惧的种子第416章 移民大法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113章 焦点第268章 你们的中国心第357章 竞争第175章 日本疯了第212章 残龙军,集结第55章 准备就绪第126章 急转直下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战第255章 对荷兰宣战第257章 冲击马六甲第127章 交换第250章 风起南洋第369章 “喏”第203章 日俄密约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后第108章 漂亮的“t”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