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国家级别的面试

阅卷工作进行到了第三天中午,大臣们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可皇上面前就堆了一堆的卷子。光绪决不是个让他人闲的主,他让各组换阅其它组废黜的卷子,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好卷。光绪相信,运气是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幸运值永远是所有游戏中最优先的加点项。

焦急等待结果的学子们终于等到了大臣们疲倦离开皇宫的日子,再有三天就该放榜了,可今年这榜又变了。第二天就出榜了,但没有公布谁录取了,公布的却是加考名单,凡是上榜的人全部要在二日后进宫重考。加考的也许是朝廷更看重的人,但人数却与往年上榜人数要少的多仅有二十三人,所以没有参加加考的也只能等到这些人加考考完,再看结果。

太和殿还是那个太和殿,虽然现在皇上议政都在养心殿内进行,但太和殿依然还是这个国家最核心的大殿,因为只有在这间大殿内才有资格举行国家级别的庆典。所以无论决定朝政之所在哪里,太和殿永远是这个国家最尊贵的殿堂。

在内侍的引领下,谭嗣同跨过太和殿的门槛。大考的时候自己只能在前面广场上远远的望上一眼,那时多么希望自己能穿上官服堂堂正正的走进来。可当第一次踏入这间大殿之时,却是加考。但谭嗣同依然有信心自己最终有有一天会穿着官服走进来的,特别是当他看见皇上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时,信心就更足了。

大殿内,光绪高坐在龙椅内。台下,总理李鸿居中而坐。各部尚书分官职列于两侧,成半圆而坐。而这半圆的圆心上就排着一张孤零零的桌椅,这就是加考人员的座位。

谭嗣同不亢不卑的谢谢过内侍,拜见完皇上与众臣,在得到允许下才施礼坐下。温文尔雅又彬彬有礼的谭嗣同在礼节上的一丝不苟立马获得了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文官的点头赞许。

李鸿章见谭嗣同坐定。便开始问话:“谭嗣同,看清楚你面前的卷子。确认一下是否是你所定。”

谭嗣同低头看了看,确实是自己所写,自然回答称是。李鸿章面无表情的说道:“看你卷上内容,与康有为在甲午年山海关前的公车上基本一致。本官知道你在上海之时与康梁相从过密,如今朝廷抡才大考之上。你的试卷上竟全是他人之意。本官很想知道这是为何。”

谭嗣同张口就要回答,却听见皇上那没有丝毫感情的话:“想清楚再回答,这很重要。”

本想说话的谭嗣同停了下来,他在想皇上这句话的意思。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清日渐颓废。在一干忠心老臣的努力下,十年洋务换来国力蒸蒸日上。原以为大清即将中兴的谭嗣同却看见朝鲜战场上一败图地的淮军才明白。十年洋务不过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可风云变幻。皇上的亲军异军崛起,皇上以身为饵,田庄台一战而败日本陆军,秘密组建的太平洋舰队更是打到了日本本土。战胜后的皇上没有骄傲自满,而是埋头实业发展工业,再没有早些年那鼓吹自己。谭嗣同在这里面看到的是实干。他不屑与还是少年的人一起进大学堂就读,他决定参加科举,决定投身官场报效国家。在他进京赶考前,他特意去了趟上海。做为在大清影响力最大的,也最为普通百姓欢迎的《时务报》,也是皇上一手操办的。他想见见孙先生,听听他的教诲。没想到的是,孙先生不在上海去了广州,结果他只见到了总编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交谈一番后三人格外投机,特别是秉烛夜谈之后。三人对当今国势无不振奋。打败日本的大清已经获得洋人的尊重,现在是大清更上一层楼的时候。康有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更是深度剖析了当今大清的弊病,谭嗣同无不称赞。可是,皇上亲自将康有为指派到上海后。就再也不联系他。这让康有为大有有志难伸之意。无奈康梁的主张无法传到皇上耳中,只有拜托他向皇上进言。

就当谭嗣同入围春闱,欲报效国家之时,太后发动宫变囚禁皇上。他但相信,皇上一定会再次执政,所以今年春闱他依然参加。果不出他所料,当俄国毛子企图侵战我东北大地时,皇上再次亲领新军与俄国决战于东北大地。大胜,又是大胜。谭嗣同满怀信心的参加皇上第一次主持的大考,在最后一题的选题上,他仔细思量过后,还是决定将康有为的主张做为题目,因为他也认为当今大清必需要进行的一些改制。

想到此处,谭嗣同说道:“此卷虽是康先生之主张,但草民亦是认同。”

“既然认同,那就是自己的主张。你既选题为总理,为何题中未写明你若为总理当如何实现这些主张。”坐在一旁的翁同龢问道。

“无法写,也写不出来。”

“为何?”

“因为要实现这些主张,需要与国内外局势做配合,只有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恰当的行为才合适。而草民自认为实际上并无这样的眼光,故而无法写作。”

“具体一些。”光绪说话了。

“是。”谭嗣同抱拳说道:“就单说‘下诏鼓天下之气’这一条,看似简单,只需拟好激昂之诏书皇上用玺便可实施,但草民以为不然。诏书用词越是激昂,那诏书就需要用更大的胜利或是更大的耻辱做铺垫。对于国内来说自然百无禁忌,但我大清还没强大到可视洋人于无物之地。若用词过烈,必将引来洋人不满进而结我大清不利。而用词过软,又起不到鼓天下之气的作用。更不用说,这迁都。迁都不是皇上和各位大臣换个地方理政就行的,这涉及到筑城、衙门的调整、大学堂以及科研院的搬迁,更有安全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兵如何练、这法该如何变,不仅要让国家安定。还不能引起洋人对抗。这并非草民在纸上能写出来的。皇上为天下主,一意而决兴衰。然而做为总理,实则是真正执行皇上决策之人。不仅要辅佐皇上纠正皇上得失,还要安定天下集天下之力以振兴中华。单是让天下人吃饱穿暖就是头等大事。草民之所以如此答卷,也只为皇上为总理及诸大人提个意见而已。草民以为要真正振兴中华。此四点必将要一一做来。但如何来做,何时来做,做到如何地步?草民自知无此能力,但求为国为民尽一份心力而已。”

谭嗣同说完就恭谨的坐回椅中,他将心中所思所想已经完全呈上,至于如何判定。他认为已经不重要了。

李鸿章左右环视,见其它大臣再无问题便起身奏道:“臣等已无问题,请皇上决之。”

光绪点点头,依然面无表情的说道:“有想法是好的,但更应当去努力实现它。至于对错,你不去做又如何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对是错。但是你不去做那就一定是错的了。再说。谁又敢保证朕的决意都是对的呢?你先下去,将自己的想法细细写来。朕再做评荐。去吧。”

谭嗣同施礼后退出大殿。李鸿章这才说道:“下一位。”

整整一天,一件朝政没管,就是询问着一位位参加加考的学子。终于,到了太阳即将下山之际,只剩下最后一位――谭嗣同。

“草民以为,如今大清赢弱。实因洋商过多。洋商采购我大清原材料,雇佣我大清百姓,制成商品后再卖与我大清百姓,却将所获之利皆带回本国,此于大清毫无益处。若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办法。如此我中国才可真正强盛。”随后,谭嗣同将自己新做的试卷在大殿内大声读出后,这才恭呈皇上御前。

光绪接过内侍呈上的卷子。粗粗浏览一遍后问道:“谭嗣同,你也是科举上来的士子。却如此公然提出废科举,不怕天下士子将你唾骂?”

“若为我中国强盛,草民在所不惜。”

“那你说说,如何才算是强盛。”

“外有强军可镇四夷。内有钱粮可安天下。”

光绪淡淡一笑:“大道理都是这么说的,谁都知道也都能说得出。但强军也需要钱粮支撑,说到底钱粮才是关键,而这钱粮却是一府一县所缴纳之赋税。朕观你卷中所列之事皆以家乡浏阳为例,若朕任你为浏阳知县,你当如何让浏阳富庶起来。”

“草民自当兴修水利,鼓励家乡百姓开荒种地。引导当地富户建设工厂,与相邻县府协调产品销售,发展浏阳自有的优势商品。”谭嗣同话到此一顿:“草民现在只想到这些。若皇上不弃任我为一任知县,定向朝廷多缴纳赋税,以振兴中国尽一份心力。”

“衡量一个地方的富庶程度不是看他上缴了多少钱粮,而是需要综合性的看当地百姓的实际收入。鸡鸭的多寡,粮食的总产量,教育的程度,商业的兴盛,有多少工业厂房,甚至人流量的多少,人口增长的速度,新生儿的成活率都要考虑,最后才轮到上缴的赋税。富庶是一个整体的提高,并非单纯的向百姓要钱粮,百姓富庶了,自然缴上的赋税就会更多。如此中国才必定会强盛。且不说你的说法错对,至少是不完善的。”

光绪的一席话,不仅让谭嗣同耳目一新,就连李鸿章等人也豁然开朗。纷纷起身应道:“臣等受教。”

“谭嗣同你先回去,发榜前这几日就在京城四处看看。自明洪武帝建北京城以来,还是有不少古迹,知古方能通今。待发榜后,你便前往史部叙职。朕就委你为一任浏阳知县,望你回去能实现理想也造福一地百姓吧。”

“皇上不可。”李鸿章施了一礼:“自汉代以来,官员需遵守籍贯回避制,我大清亦是如此。谭嗣同虽才学可为一任知县,但还请皇上另行安排。”

光绪点点头:“避籍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坐大置朝廷旨意与不顾,防范地方官腐败,这的实有一些作用。但朕却认为问题更多更大。异地为官,首先就是不熟悉当地环境。要想施政无误至少就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来熟悉当地人文环境,如此方好引导百姓。但大清的知县任期才多少?最多三年。等知县熟悉当地开展工作后,任期就要到了,再换一任官员又要再来熟悉一遍。而且谁能保证这新来的知县能继续前任的政策,如此政策几年一变化,又让百姓如何适应。当地人为官就有这一点好处,他生与斯长于斯。他熟悉当地百姓最急需的需求,他明白当地的主要矛盾。所以当地人为官后就可以很快并有针对性的施政,这对只有三年任期的知县来说可以节省大量前期的时间。至于你们所担心的贪腐问题,你们想想,外地人为官,捞足了三年走了也就走了,任百姓再骂有什么用。当地人反而要顾及这一点。朕相信,若当地人为官,一但因贪腐被革职而失去权柄,朕估计他的子孙后代在当地怕是没有活路了吧。再说朝廷还有这许多言官,再派一位外地言官任此地监察,朕想定是有效果的。”

“可是皇上,避籍为官乃千百年之制度,如此更改怕天下震动呀。”李鸿章还是很担心。

“从目前各地官员的情况看,避籍为官并不能有效的防止腐败。所以朕没说要立刻修改成制,只是想拿谭嗣同做一个试点而已,若效果好就再扩在,没效果就停下。既然发现了问题,那总不能还听之任之吧。总理大人过虑了。再比如这科举,都说要朝廷取消息科举,可一但朝廷真取消了,那天下士子多年苦读也就白费了。所以科举是取消不得的,但咱们可以改变考教内容,让天下士子主动改变所读所学岂不更好?”

与其强迫学子改学,不如让他们自己主动改学。只要让天下士子知道,以后朝廷科举考试内容,那么他们还想再进任途就必然要学科举的新内容。众臣一想皆称是。

光绪又说了:“谭嗣同回乡赴任前先去一趟上海,去告诉康梁。《时务报》乃朝廷喉舌,所言所讲就是要告诉天下百姓朝廷之意图和作为。做好报纸,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朝廷的决心,比下一道诏书更管用。别一天到晚想着进中枢,一个报纸都搞不好,进来能干什么?”

谭嗣同走了,这一天的加考才算完成。但这场特殊的加考意义却不一样,大清的朝堂重臣们第一次感觉到这种各部会考的效果极好,可以很准确的判定一个学子的能力所长。再把他派到他所擅长之处为官,如此方才是社稷之福。李鸿章奏道:“臣以为,这样的加考可以多办几次。”

“当然要办,不仅四年一次的国家抡才大典可以这样。各部各司以至于地方各府均可举行,让学子展其所长言其所志。只要有与之匹配的能力,让会修路的去修路,让懂开矿的去开矿,能治一地的去治理一地。朕看,先草拟一个章程,就从今年回京叙职官员开始试行。”

第239章 忠诚的回报第224章 齐聚一堂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宾改名叫吕宋第250章 风起南洋第244章 下南洋,就从海盗开始第263章 进京面圣第117章 战场练兵第192章 暴风雨的前奏曲第192章 暴风雨的前奏曲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国人第216章 宋庆之死第27章 纷乱第419章 全面进攻第2章 低调做人第113章 焦点第1章 回首百年第58章 第一场雪第284章 皇后的人选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43章 谁是谁的无间道第399章 豆芽引发的悲剧第157章 态度第254章 一线生机第251章 风雨飘摇第163章 阅兵式(下)第44章 皇宫内外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374章 回京第425章 羁縻州政策第120章 牛庄之战第414章 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补给第348章 光绪的理念第171章 我是中国人第293章 皇后驾到第300章 一十章 最后的等待第48章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第291章 “我没有来晚吧?”第184章 冲突第34章 想摸鱼,先搅水第83章 军制改革第356章 日本大屠杀第206章 时不我待第414章 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补给第233章 折子戏第10章 夹带里的第一批人第218章 捷报频传第72章 第一次交锋第161章 马关条约第102章 前进与退路第95章 云涌第251章 风雨飘摇第171章 我是中国人第222章 “朕求你们了”第422章 决战前夕第286章 海陆之争第95章 云涌第429章 表演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187章 旗饷第170章 给美国下绊子第384章 流浪舰队第158章 烦心事第128章 伤员第367章 危机四伏第203章 日俄密约第283章 离别第16章 慈禧查岗第378章 揍他第233章 折子戏第104章 特种初显威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战第10章 夹带里的第一批人第67章 梦里梦外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国的野心第203章 日俄密约第404章 舰炮逞凶第244章 下南洋,就从海盗开始第160章 谈判在继续第419章 全面进攻第216章 宋庆之死第408章 凯旋第8章 最快敛财手段第357章 竞争第171章 我是中国人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进发第253章 我们有枪炮第110章 伤离别第41章 洪灾第134章 偷袭第293章 皇后驾到第197章 李鸿章的忠心和忧虑第171章 我是中国人第146章 我的世界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结局第114章 改变的底气第3章 各怀心思第41章 洪灾第158章 烦心事第371章 由小见大第202章 大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