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零二章 拥挤的远东

既然葫芦岛四舰参战与否不能明显改变大清海军战损,那确实没必要非要等到四舰服役。琉球外的西太平洋无比广袤,被追踪的日本欧洲分舰队必然会以改变航向来逼开大清的追踪。这样一来,在大海上无法进行通讯的日本本土舰队只能估计着进行接应,但大清却可以通过无线电来引导特混舰队进地准确伏击,这样却实比与完成整编后的日本联合舰队正面决战要好的多。

光绪没有当场批准开战,那是光绪必需考虑开战后各国的反应和一但出现吴德仁口中的战损,大清重建海军的资金需要多久到位。在这期间,西方各列强可能有什么样的反应。所以光绪这才下令舰队开始集结,就掉头直奔国务院。外交部、户部、吏部三部尚书早就等着。

十五马力的轿车从军校开到国务院需要半个小时。在整个推演过程中一言不发的李鸿章上了车才说道:“皇上,这仗能不打最好不打。一但出现过大战损,列强就再无顾及了。”

光绪皱着眉头看了眼李鸿章:“甲午年,明明有定镇二舰的优势你就想着要保舰制敌。如今我海军依然保有优势你又要保舰制敌。难道你不知道进攻才是最佳的防守吗?你到底在想什么?”

李鸿章苦笑了一声:“这个道理老臣哪里会不懂。近年我大清洋患皆从海上而来,老臣初建北洋之时想的就是要据敌于海上。自北洋舰队建成之后,十年未添一舰,老臣就是想要扩建一个能容纳定镇二舰的船坞都不得。说到底还是没钱。虽说皇上亲政后开始建船坞、购新舰,还是没能赶上甲午年与日本开战。自大东沟海战后,我北洋虽凭借定镇二舰保住,但劣势已现。老臣就想。一但定镇二舰被击沉,再无力制约日本舰队,即便陆战胜了也与事无补。所以老臣就想着只要陆战能胜。加上还保有的水师舰支,对日本至少是个不败的局面。可谁知……”说到这。李鸿章红着脸尴尬的嘿嘿的笑了几声音:“而如今面临的局势与甲午年何其相似,我大清舰队虽然更加强大,但日本新的联合舰队却比大清海军更强。虽有一战之力,但战事发展哪能事事如意,老臣也是带过兵的也知道些,凡事战前预料最差的情况往往都会发生。战事但有些波折,我大清不能败也败不起呀。洋人对我大清虎视眈眈,刀叉早已是高举。若非甲午年皇上血战田庄台。又有秘密购买的太平洋舰队全歼日本联合舰队。这才让洋人将举起的刀叉藏起,老臣都不敢想一但甲午年战败洋人会如何欺凌我大清。大清盈弱,经不起一次失败了,洋人只不过将刀叉藏于身后,只要大清有落败之像,洋人便会卷土重来。要知道这些都是皇上这些年卖电卖药卖矿卖路,还包括皇上从日本抢回来三亿多两白银,皇上殚精竭虑换来银钱组建起来的海军,一战而亡再想组建还能卖什么?就算是一次惨胜也不行,如今大清已经卖无可卖了。一但出现如吴德仁评估的情况,那我大清海军将一战损失七成的实力,那时再想重组舰队哪里还有银钱。说到底还是银钱呀――”

李鸿章有一点说的很对:历史上甲午年战败后的清国。先有八国联军、后有对华一致政策、东南互保、英俄沿长江划分势力范围……此时的清国如同扒了最后一条内裤的少女,被洋人压在身上欺凌百年。光绪知道,眼下大清如同李鸿章说的一样,不仅不能败而且连惨胜都不行。所以光绪笑了,虽然心底也有些虚但脸上却笑的很自信,多年皇王身涯让光绪真正做到面不改色:“你还没说租租借港口给洋人,这可算是在卖国了。可真要败了怕也只能卖国了,所以我们才不能败。朕之所以让德法意美等国进来,就是想借着洋人们相互倾扎之机给大清留下一线生机。”

“皇上。租借港口与洋人是老臣自作主张,与皇上无关。但老臣请皇上三思。能不战还是不战为佳呀――”

“你的顾虑朕明白,也不用给朕背黑锅。你想求稳。以发展经济为优先,想等到大清富庶的那一样。可朕想法比较激进,财富需要武力做为保证,否则终逃不了被抢的那一天。你虽与朕意见相左,但却也是为这个国家着想。逆水行舟,如今大清就犹如一艘大船,朕站在船头迎风破浪,你就在船尾帮朕把稳了舵。大清这艘船不能在咱俩手中翻了。”

说完光绪长叹一口气,没想到李鸿章也同时一起长叹。帝相二人相望一眼,却都笑了。光绪在李鸿章眼里看到了疑问,还以为他只是对自己的政策的不理解,光绪并没有多想其它。而对说李鸿章而言,他的疑问是为何皇上非要将军政分划的如此明显。如果今天参谋本部的战事推演有文官参加就不需要来回跑,但这种事李鸿章不会问也不敢问,这是皇上忌讳。他又哪里知道,在光绪看来,各地督抚军政一把抓对中央朝廷产生多大的影响,单是形容他李鸿章“坐镇北洋,遥领朝堂”就是很好的例子。必需要将军政分开,让军政各自独立出去成为支持的两大柱石,至于根柱石的律法,现在还不行。如今地方大动不得,自己班底的朝堂非要拿稳了。

国务院内,光绪将参谋本部战事推演结果才一说出,林启兆一听说对日开战大清海军将有七成战损后,便低下头开始计算起来。良久后他抬头说道:“今天的大清海军在不计原北洋舰队的情况下,是用时四年耗费白银近十亿两才组建而成。一但出现七成战损,想要恢复目前大清海军的实际威慑力,以目前大清岁入增加情况来看,需要至少六年以上的时间和高达近五十亿新币的资金。请注意,我说的相当于现在的海军威慑力。必竟军舰越建越大也越来越贵,而且这是建立在国朝岁入增收情况不变的前提下。一但洋人对我大清进行政治讹诈岁入减少。所需时间将无法估计。”

林启兆说的平静如水,却让所有人都震惊。孙家鼐惊叹道:“就是说连惨胜也不行呀――”

“真的出现七成战损,洋人必定会对大清进行政治讹诈。”做为外交部长的唐绍仪将如今东亚恶劣的局势缓缓道出。

大清陆地周边的国家内。除俄国在将来会有直接威胁以外,而且这种威胁至少要三年以后才会显现。至于其它国家只要是同样数量的陆军战我大清还真没放在眼里。这包括英国陆军在内。所以单以陆军而言,眼下战事需求还不急迫,这也是这些年重海轻陆的原因。但大清周边海上局势却急剧恶化。

日本归国舰队就不说了,荷兰远东舰队去年未已被我摧毁,至今未能重新组建。西班牙远东舰队和法国远东舰队一样,都只有老式舰支,无论排水量还是火力、速度眼下是不足为惧。但损失七成战力的大清海军可就要考虑法国和西班牙的影响了。

实力最强的依旧是英国在香港驻扎的远东舰队,旗舰是英国君权级战列舰的第三艘――决心号。待清日之战有了结果,英国会再决定是否向远东舰队增派舰支;这都是因为俄国,虽然俄国向远东增派战列舰的打算被英国人所拒绝,但英国还是放行两艘俄国重巡洋舰及四艘驱逐舰进入远东,目前已经进入印度洋。

同时,德国也向远东增派两艘新式重巡,目前还在地中海向东航行,目标驻地为大鹏湾,经外交部隐晦的询问后,德国表示可以看情况决定是否出售于大清。本来还有两艘海琛同级战列舰,同样因为英国的原因未能成行。

法国方面没有动静,他们自从十年前就已经将海军战略思想改变为近岸防御。没有向远东增派部队的想法。意大利虽然没有接受我国邀请派出舰队,但却通过外交渠道向我国征询港口租借或使用事宜。目前没有答复。

有同样要求的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智利西岸一支由两艘重巡为首的美国舰队正在向圣迭戈进发,跟据美国租借港口的要求和其它情报推断,这支舰队将是美国新的太平洋中队主力舰支,而且目标也将是日本。名义上是访问,但中情局的一份称,美国现在大造对外扩张的舆论,首要的目标的美国门口的西班牙殖民地古巴。而新的美国太平洋中队的真正目的地是菲律宾。

“可以说半年后的的东亚海面上,世界各海军强国的战舰都在此云集。大清那时还能有几分话语权。就看这次清日海战的结果了。”唐绍仪说完坐下了,留给其它人的是面面相遏。

为了争夺东亚的话语权。清日大战不可避免。既然终有一战,那就从现在起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光绪朝的行政效率还是比较高的,被电话电报网络串在一起的地方一接到朝廷的电文就开始动作起来。在宣传部的谋划下,大清国内各大报纸开始纷纷报道即将到来的清日之战,国内情绪一下变的紧张起来。之后兵部的调令一份份的发下去,海岸线各部开始加强警戒,仓库被打开,一车车的弹药被运送到港口开始向各舰装备。户部加快物质调运,民船被征用,整个黄海海面上到处都是运载着军需的货船往来于旅顺、威海卫、那霸与基隆之间。参谋本部也下令海军各舰开始集结,连朝鲜刘盛休部都从驻守的平壤向釜山进发,连带的还有三个朝鲜师……

清国开始战前动员和兵力集结。远在广州湾的郎威理一接到海圻、华海二舰的调令就将清国欲开战的信息报告给英国远东舰队,本来做为清国南洋舰队司令应该随舰北上但被拒绝,他须要留守广州湾继续南洋舰队的日常任务,带队的是副司令林永升。

其实不用郎威理报告,就在同一天的时间里,清国所有巡洋舰以上舰支全体出海、朝鲜陆军开出驻地、货船开始装载军需,傻子也知道清国蠢蠢欲动。而清国发生的一切被很快的传到新加坡,正欲出港回国的日本欧洲分舰队接到的命令却是继续停留,因为司令官山本权兵卫犹豫了。

别看现在的日本欧洲分舰队吨位大火力强,可当清国开始集结的消息传来,舰队上下就传出清国要半路伏击他们的说法。虽然山本权兵卫也相信清国会这么做,必竟各个击破比面对完成集结的日本联合舰队要好的多。山本权兵卫不担心清国的伏击,必竟大海茫茫,只要他肯多绕几个圈的问题。可舰队上下的表情却让山本权兵卫的心掉到了九幽深渊,害怕、恐惧、迷茫……所有负面情况全都出现在舰员的脸上,这样的士气这样的氛围,让舰队如何面对清国的打击。荣城湾的哀伤、江田岛的哭泣,没人呀。就是出现在海峡口的那两艘装备有两座双联装l4o/1o2毫米火炮的驱逐舰,就让住在庞大舰队上的日本海员担心了整整,这让他想起当年他带富山、八岛回国时被堵在海峡口的事。没有合格的海军士兵才是山本权兵卫最大的担忧。于是他只能先下令三艘货船出发随英国商船先行返回日本,舰队则继续停留。

山本权兵卫一面发电报回国,一面亲自与英国驻新加坡领事商谈。二天后,英国政府收到了来自新加坡总督和驻日本公使的电报,电报上用不同的词汇表达了日本国对大英的遵从和恭谨,日本人言词恳切,日本人希望英国人能出面协调,让日本欧洲分舰队能平安的返回日本先。

英国国会对此进行了紧急磋商。英国内阁磋商的内容到不是要不要支持日本,而是如何在不伤及英中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关系上还能让日本欧洲舰队回国。

磋商两日依然没有结论,于是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决定将这个艰难的问题交给驻华公使欧格讷,必竟欧格讷与清国皇帝和清国外交大臣有着不错的私交。但电报还没发出,欧格讷的电报到了。

“清国同意开放广州湾军港,同意意、德、法、美等国军舰在广州湾军港进行补给、维护以及保养;清国原则上同意将厦门或连云港租借给意大利或美国;清国原则上同意在大清港口对以上四国军舰提供包括弹药在内的一切必需补给品……以上四国正在与清国外交部门进行磋商。”

“哦――见鬼!清国人想要干什么?”索尔兹伯里还没有从巨大的震惊中反应过,就又收到报告。意大利政府知会英国政府,意大利一艘新式巡洋舰将前往远东进行访问。随后又有消息传来,一艘荷兰从法国定购的新式驱逐舰也需要从苏伊士运河通过前往远东。遥远的南美国家智利需要前来远东观摩世界上最大铁甲舰的决战,阿根廷同样认为他们也需要学习先进的海战知识,而且他们都接到了清国的邀请。原本有着矛盾的两国速度最快的巡洋舰正开足马力结伴向远东冲刺。

这时英国远东舰队发来电报,鉴于远东局势日趋复杂,需要进一步增加远东舰队实力来保护英国的领导地位,建议立刻增派一艘君权级战列舰和至少一艘新式巡洋舰,建议将印度舰队移驻新加坡以防突发事件。

索尔兹伯里被一连串的事件惊呆了,美、德、法、西、荷、俄、夏威夷、智利、阿根廷,包括最强大的英国远东舰队和远东本土的清国舰队与日本舰队,当今世界上十二个海军国家将全部在小小的远东海域集合。远东将集中世界上全部最先进的军舰,远东将爆发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战,远东……

索尔兹伯里喃喃自语的说道:“远东,太拥挤了。”(未完待续)

-------------

-------------

第196章 各方反应第260章 英国在南洋被抢走的财宝出现了第90章 中央银行第30章 定远第17章 必须的废话第231章 山海关上的决定第300章 零四章 挑衅?调戏!第24章 纷争四起第377章 9月12日第144章 炮击在继续第86章 朝局第396章 中俄大战,一触即发第43章 谁是谁的无间道第265章 对准英国的军舰,撞上去!第219章 外患未平,内乱又起第255章 对荷兰宣战第417章 邓尼金的忧虑第416章 移民大法第91章 军官培训班第128章 伤员第248章 别喊口号第18章 夜宴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430章 中国的野心第224章 齐聚一堂第237章 发给德皇的电报第225章 退已无路可退第31章 水师操演第131章 鹿死谁手第212章 残龙军,集结第371章 由小见大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结局第420章 夺桥之战第300章 零二章 拥挤的远东第193章 乙未宫变(上)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29章 初见琅威理第190章 未动先谋第300章 四十二章 罗斯福之死第128章 伤员第107章 还能退到哪里第156章 不变的姓氏叫中国第300章 二十三章 轰炸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决心第1章 回首百年第204章 参谋本部扩大会议第183章 群斗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366章 谁主浮沉第364章 我是谁?第125章 决战的序幕第12章 整顿内务第192章 暴风雨的前奏曲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350章 搅局者第43章 谁是谁的无间道第133章 设伏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换日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166章 海军变革第411章 胜利者的权利第125章 决战的序幕第385章 中俄海军的第一次交锋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换日第376章 一个念头第56章 钱的来源第223章 远东政治博弈的开始第121章 不抛弃第9章 新军新学第197章 李鸿章的忠心和忧虑第107章 还能退到哪里第166章 海军变革第177章 寒流第263章 进京面圣第211章 开火第300章 二十五章 钱钱钱第286章 海陆之争第210章 坍塌的海参崴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110章 伤离别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113章 焦点第414章 历史上的第一次空中补给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90章 中央银行第63章 有钱了第18章 夜宴第113章 焦点第410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248章 别喊口号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23章 柳暗花明第252章 大清国的国际抗议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243章 十年之后抬头相见第130章 突围第407章 追击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133章 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