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洪灾

“啪”的一声,朝堂众臣均大吃一惊。皇上自当上皇上以来(这句话怎么看起来像是废话),从来没在朝政议事之时发过火呀。大家心里都在想,这李鸿章也是,这么一件小事招呼一声,大家给办了不就得了。还上什么折子。

光绪帝在几乎所有朝政议事之时,从来不发表什么明确的意见。所在臣子都知道,正真点头能起作用的也只有老佛爷。而皇上虽说亲政,可从来都拿不定主意。就是最近半年,除了军校之事外,其它跟本就是皇上拿折子上慈宁宫问话后,再批下来的。而这次不过是江苏境内一件普通的案子。

新近成立的顺风物流货运公司,拖运一批大生制衣厂做的邦威牌的衣服由天津送往上海。大家也都知道这邦威牌的衣服在上海由皇上这么一闹腾,名气上来了,且不说这上海天津两地。现在就连江浙、湖广也有大量商人定购这衣服运至本地销售。这生意好大家都想分杯羹。可大生确指定由顺风物流货运公司待为运送。经过江苏境内,一路卡要收路捐。别人也交了,可这个卡子当官的是当地知县的儿子。就想着要多捞点,强行索要不成,就动手打人。衣服被全部烧了不说,还打死了人。还扬言,就连皇上也管不到地。这下顺风物流货运公司老板林永祥就把案子报到李鸿章这了。

李鸿章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以案发地不在直隶为由上了折子。还直接递到光绪手里。

第一次在朝堂上发火,折子在龙案上拍的直作响:“吃着皇粮,办着皇差。真当自己是地头蛇了。是蛇就给朕盘着。知县好大的官呀,连朕这个皇上都不放在眼里。说朕管不到他那。除非那不是大清的地。妈的,不就是老子是个知县。他妈的,难道他不知道这顺风物流是朕开的吗?”

啥?这下所有的臣工全都蒙了。顺风物流货运公司是皇上开的,难怪皇上到了天津还特意去了大生,原来是皇上盯着这大生的生意。也难怪这么大的生意就交给这么一家新开的公司去办。

“孙毓汶你作为兵部尚书,让你视察丰台大营及京畿周边防务。你这差办的,朕还没罚你吧。别以为朕没去过丰台大营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次派你为钦差,给朕彻查此事。将这个比朕还大的知县还有朕也管不到的那狗屁儿子给朕绑回来。朕要亲眼看看他是不是有三头六臂。办不好就不要回来了。”

“喳。奴才定将此事办的如皇上之意。”孙毓汶心里又摸了把汗。视察防务上的折子,被皇上问了几句就给问穿帮了。给皇上一个“滚”字给踢出了门。就这事连太后都过问了。

“还有,把他家给朕一并抄了。这死者家属的抚恤连着赔给大生的钱就这出了。”

这就对了,大家都这么想。皇上亲自办的事,有哪家不被抄的。这次也不会例外。

“皇上给死者家属的抚恤是多少,还请皇上明示?”孙毓汶小心意意的问。

“你先去抄家再说,看能抄出多少。朕还须与大生确认下要赔人家多少。都是做生意的,朕可是跟大生签了合同的。记着,你别给朕藏私。要是不够赔的,你给朕出。立刻去办,现在。”

孙毓汶走了,可皇上火气还没消。要不要这个时候把折子递上去?礼亲王世铎在考虑这个问题。

“没事就散吧。”光绪心情不太好。

“皇上,奴才有事奏报。”礼亲王世铎想了想还是报吧,这可是大事呀:“山西巡抚胡聘之奏:自闰六月初旬以后,连日倾盆大雨,各处山水暴注,滹沱、汾、润、涂、文峪等河同时暴涨,以致冲决堤堰淹没田庐。另据……忻州、代州……各府州属之阳曲等三十余州县陆续禀报,或因河流漫淹,或被山水冲刷,一县之中被淹村庄自数村至百余村,坍塌房屋自数十间至数百间,压毙人口自数口至数十口,均各轻重不等。永定河道、顺直各属均有呈报。”

什么?光绪大惊。惊不是洪灾有多大,再大的洪灾也是天灾,只要尽力去救。让百姓有口吃的,有地方住,对朝政不会有多大问题。惊的是洪水已至,灾害已成,而朝廷却没钱赈灾。那问题就大了,吃不上饭就会导致抢劫,时间一长就会酿起有组织的抢劫,最后就是造反。那钱都到哪去了,都给光绪给花了,军校、学堂,最大的是大清银行。就连最近变卖皇宫物件的钱都花光了,就等着月底各地方税银过日子的朝廷这次真的麻烦了。

“相关人等留下,其它人先散了吧。”一阵无力感袭来,光绪跌坐在龙椅上。

经过半年的政治生涯,虽说光绪还称不上是政治老手,但早已经不是刚来的雏鸟了。光绪知道这事老太太不仅不会帮忙,还会落井下石。她会说皇上已经亲政,由皇上自行决断。然后看光绪的笑话。等光绪到收拾不了的局面,再出来说话。一则张显太后老老佛爷圣明,二则可以将光绪多日来在民间坚立的形象彻底打倒,而且不仅是老太太自己,她还会让人——踏上一万支脚。

养心殿内,光绪就这么想着想着走神了,等听到世铎轻呼皇上才反应过来。

“一时走神了,把情况说说吧。”可光绪绝没有想到这次洪灾会这么历害。

七条主要河流同时暴涨。整个山西省,还包括陕西、河南、河北、内蒙等相邻的部分地区。河水大涨,淹没两岸民田无数。尤其是太原到清徐河段两岸为甚,30余州县受灾。据报平地水深数尺至丈余不等。朝廷初步估算,受灾地区有人口200余万人。

200万人,每天一斤不就半斤粮食,也要100万斤。加上路途损耗官员私分,每天少说120万斤吧。这还只是粮食,再算上安置的材料费用加上……不算了,天文数字吧。光绪想到。

“朕只说一句,这关系到200多万条人命。不要再藏着掖着,把你们能想到的办法都拿出来议一议。礼亲王,你是首辅军机朝中老臣,你先拿个主意吧。”

“朝廷要立即赈灾,可奴才问过翁师傅。”世铎看了一眼光绪:“朝廷仅有不到100万两了。”

“没错,钱是朕用了。朕不要你们告诉朕有多困难,朕要的是办法。安定灾民的办法。”

“朝廷的钱肯定得全部用上,不足的部分,不如皇上直接下旨让各地提前将税银全部解往山西?让户部派人到山西点收?”世铎想了这么个折。不管好不好,总能一解燃眉之急。

有人开头就了办,皇上虽不是从谏如流,但也从不因言获罪。都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当然也有异想天开的。没关系能想就好。其中有几条是比较有可行性的。

先将临近地方的粮食调去赈灾,等过后再由朝廷补足。

灾民的安置也不必费工费力,只须用木材布匹等能防水之物隔出能遮风避雨之所即可。

灾后各地房舍倒塌甚多,木材多见。取暖可就地取材,只须多备火油。

一面发动当地人自救,一面就近调八旗绿营兵救灾。这条提议让清流们大为不屑。八旗绿营兵抢东西肯定就行。不过光绪提出可由新军督促的方法。

就这样商量来商量去也没能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这时站在一旁,被光绪召来听政的三品候补道员唐绍仪说话了:“皇上,修铁路吧。”其实他在一开始讨论赈灾事宜时就想说这话了。可现在朝上都是一品大员,军机大臣。他不过是小官而已。现在众人均无主意。所以他说了。

一时间堂上笑声一片。世铎更是直面斥到:“唐大人,如今正在讨论如何赈灾。你确在说修铁路,你想修铁路想疯了吧。”

大臣们没明白,光绪反应过来了:“立刻召詹天佑、岑春煊进宫问话。”话音未落:“不,直接去慈宁宫。”在说这话时光绪已经有了思路。

慈宁宫

慈禧看完递来的折子,看了一眼下面的人:“皇帝,你既然带着人来了。那就说说你的法子吧。”

“亲爸爸,您看如今洪灾已成,而朝廷赈灾确是有心无力。若灾区民众长期衣食不保,难免不保又是一次杨洪之乱。如今各国欲修铁路,而至今不能招齐人手拖延至今。而各国公使也多次希望朝廷能于以协助。儿臣去了解了一下。主要原因是民众不愿意离乡背井。而如今洪灾如此之大,灾区民众为了生活必会找寻出路。如果此时朝廷能提供一条活路想信没人愿意去做那造反之事。”说到这光绪停了下了,他要确认一下慈禧对于修铁路一事的态度。

“皇帝,你还说这修铁路与赈灾一事有什么关系呢。”

有门,慈禧这会脸上也略显焦急之色。光绪接着说到:“其实就是以工代赈的一种变法。朝廷一面赈灾,一面招为各国招收工人。二则以前以工代赈,朝廷还须要出工钱。而如今出工钱的不是朝廷而是各个铁路承建国来出。对于朝廷而言不仅节省了大把银子,更为重要的是,灾民们在家乡没了活路,现在有活路了,大家都会顺着活路走下去。这些个灾民改由洋人管理。不至于闹出乱子。而朝廷要做的就是,先安抚灾民,并将灾民运送至各国指定的地点。亲爸爸以为如何?”

“这可是200万灾民,修个铁路能安排下这么多人吗?”

“这就要问咱们大清的铁路詹总工师了。”

“回禀太后,皇上。安现在各国提出的计划来算,如果同时铺开,须要至少50万青壮的劳力,按一个青壮带有二个家人那至少可以安排150万人。如果我们将计划以外的一起开工的话,200万只少不多。”

“亲爸爸。儿臣以为,此次赈灾,直接让各地调粮行往。主事之人就让礼亲王世铎出面办吧,户部协助。另外岑春煊为督察使,专司负责保证朝廷安排的每两银子、每粒粮食都能到老百姓手里。以张显朝廷的恩德。”

慈禧又问了问,看众大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同意了。不过留下了礼亲王世铎。等光绪一行人出去后,慈禧才问到:“礼亲王,你也是老军机了。你说皇上这修铁路之事真能赈灾?朝廷真能不出银子?谁出的主意呀?”

“回太后老佛爷。如果洋人那不出问题的话,到真能如皇上所说。出主意的唐绍仪。”

“你说说你们。不是哀家矫情。哀家就瞧这唐绍仪不错,如此得用之人当重用之。你们要为朝廷选拔一批真能办事的官员呀。”

“奴才明白。”

第70章 留下他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190章 未动先谋第210章 坍塌的海参崴第72章 第一次交锋第167章 第三把火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抢劫行动(1)第106章 宁死不降第239章 忠诚的回报第400章 雪原突击战第195章 乙未宫变(下)第175章 日本疯了第212章 残龙军,集结第300章 四十二章 罗斯福之死第282章 都是问题第175章 日本疯了第210章 坍塌的海参崴第300章 一十四章 激烈的拦截战第403章 空军逞能第284章 皇后的人选第275章 深夜茶话第7章 着手准备第146章 我的世界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后的围剿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72章 第一次交锋第112章 遗召第283章 离别第143章 哭泣的江田岛第61章 主心骨第300章 零四章 挑衅?调戏!第260章 英国在南洋被抢走的财宝出现了第396章 中俄大战,一触即发第131章 鹿死谁手第300章 一十七章 胜利的喜悦第113章 焦点第65章 新年快乐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175章 日本疯了第5章 朝堂之下第121章 不抛弃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103章 大清参谋部第55章 准备就绪第130章 突围第18章 夜宴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飞艇的威力第136章 混乱的战局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声第114章 改变的底气第77章 国家尊严第250章 风起南洋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204章 参谋本部扩大会议第248章 别喊口号第216章 宋庆之死第217章 皇上,你的将军还没有全部阵亡第86章 朝局第349章 被蹂躏的美国第410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257章 冲击马六甲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条约第225章 退已无路可退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10章 夹带里的第一批人第16章 慈禧查岗第362章 备战第46章 成军仪式第34章 想摸鱼,先搅水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244章 下南洋,就从海盗开始第33章 赚钱的法子第78章 计较第188章 为了革命的理想第54章 惊喜连连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60章 么蛾子第384章 疯狗舰队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后的围剿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进发第155章 变天了第421章 天火妖娆第57章 局势纷乱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371章 由小见大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118章 海城反击战第277章 汽车工业第255章 对荷兰宣战第85章 李鸿章的难题第161章 马关条约第388章 满清落幕第142章 颤抖的佐世保第425章 羁縻州政策第402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300章 零七章 读书人的节操第380章 斯拉夫人的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