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军新学

太和殿上“恭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光绪心想,几千年的老一套。不烦呀。

“今日朝议只一事,就是这新军统制人选问题。昨日朕与太后商议过,未得其要。今日请众大臣将各自举荐之人与朝堂上一并议一议,看看何人该当是这新军统制。”

这下好了,众大臣为这新军统制人选之事吵翻天。你说你举荐之如何如何得用,我说你举荐之人如何如何差,而我举荐之人如何如何适合。可以说是互揭其短。清流之人引经据典,吵的是不亦乐乎。

光绪心中暗喜,他要的就是这个局面。光绪脸做阴沉,突然拍案而起:“吵什么吵,你们就是这样为朕办差的吗?”

“皇上息怒。”地上跪满了满朝文武。

“既然众卿难以决断,那由朕亲领此军。”光绪怒道:“众卿可有异议。”

忽然人群中有一个站起来:“臣兵部侍郎孙家鼐有异议。”

这好不容易堵上大臣悠悠之口,你丫的出来反对。光绪大怒:“说。”

“皇上乃九五之尊,天下之主。怎可于丘八为伍。有失天子威仪。臣以为皇上可于宫中遥领,另指定一个领军之人。如西方列强以皇室亲军命名即可。自古以来……”

“放屁!”光绪已经不敢让他说下去了,再让他引经据典说上一通,众大臣再一起来个劝戒。到时不论是不是皇上都要听了。更何况老太太可不想让出兵权:“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皇上……”孙家鼐还想说些什么。

“摘下顶戴花翎,扔出宫去。”光绪怒吼。

进来两个侍卫架着孙家鼐就向外走去。犹听见孙家鼐在喊:“皇上,天子不可失威仪,不可失威仪呀。”

“朕之决心决不变更,朕将亲练此军以为国家军队之表率。朕命周勤和欧阳振华为军校帮办,岑春煊总揽军校钱粮之事。翁师傅,朝会后带三人来养心殿见朕。还有何事须朝议。无事退朝吧。”

光绪转身走出太和殿,一众大臣也只好一去离去。走出大门之时礼亲王世铎和孙毓汶对了一眼,若无其事的都向一侧走去。

“今日朝堂之事,孙中堂是如何看呀。”世铎笑着问道。

孙毓汶轻轻拂摸着他本来没多少的胡须:“皇上想重新实权,就必须要的兵权。今日朝堂之上看似皇上为我等争论不休而恼怒,实在是为自己掌军铺垫。如此伎俩尚瞒不住我等,更何况是太后老佛爷。咱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也未尽然,昨个儿老夫进宫给老佛爷请安之时也提及新军编制之事。老佛爷还说到这天下能打仗的军队握在汉人手里。还让老夫细心挑选新军统制之人。依我看,老佛爷也是真想为咱满人建一精锐之师,担心汉人权重呀。”

“如此老夫即刻面见老佛爷。”

“孙中堂且慢,孙中堂不会真想保举贝子载漪吧?”

“难到王爷也真想保那个赵尔丰?”

“西安将军荣禄到是我满人中少有知兵之人,不知道孙中堂意下如何。”

两人对望一眼相视而笑,孙毓汶道:“老夫面见老佛爷去也。”

养心殿内,光绪第一次如此仔细的看着李鸿章,这位掌管晚清全国最大的武装力量,洋务运动坚定的支持者,晚清洋务第一人,在国内外也是享有极高声誉的老者。是如此高挑也是如此削瘦。双眼精光内敛,眼神中透露着自信。略显苍老的脸上依然有着不怒自威的气势。他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到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李鸿章生逢中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可后世很多人只看到他在卖国条约上签字。人说盖棺定论,可他却是盖了棺还未能定论之人。生时劳心劳力,背负骂名;死后亦是毁誉参半。

“皇上?皇上?”柳眉在一旁轻呼:“翁中堂带着人来了。”

光绪对着李鸿章呵呵一笑:“朕一时失神到让中堂大人见笑了,带进来吧。李中堂也坐吧,此处非朝对格局,无须拘礼。”

李鸿章被光绪看的都不好意思,忙谢恩坐下。

翁同龢带着岑春煊、周勤和欧阳振华从外间进来,急步上前跪下问安。

“都坐吧,今日请诸位到此就是商议这新军之事。首先是这钱粮,翁师傅户部还能拿出多少银两出来?”

“回皇上,户部仅能拿出50万两。还请皇上恕罪。”

“户部艰难,朕也知晓。这样吧,就拿50万两,不足由朕内努补齐。另外今后每月户部再拿出20万两。至于翁师傅等人联名上折要求建新学之事,朕也准了。待军校之事定下后,户部再想办法腾挪笔经费用于新学吧。”

“新学甚至比新军还要重要。中国已经强大了五千年,现在的国人还沉睡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曾醒来。可是外面的世界早已是日新月异。思想的落后至使今日之中国亦全面落后。国家要振兴,首先就要改变当前已经腐朽的思想,真正须要的一批真才实干的学者,埋头于建设与生产之中。朕也冀望能从这新学开始,能从中走出一批批有着进步思想的青年,为振兴国家而努力。而军队不过是为这种新的思想保驾护航。是该给这个国家注入新鲜血液的时候了。”这本是光绪个人的感慨,但在周围的人当中特别是李鸿章心里引起巨大波澜,众人脸上皆是一片艳红。此话足见皇上之决心。李鸿章洋务多年,有多少守旧势力羁绊。如今皇上此话一出,可放手而为,再无顾虑。

“方良你师从容闳,不知容老先生现在可好。”光绪问到。

“回皇上,容师傅身子尚好,现侨居美利坚国。”

“容老先生早年为我大清留美学童之事劳心劳力,当为海外中华学子之典范,朕有意于请容老先生回国主持这新学之事,还请方良你代为联络呀。”

“臣代老师谢过皇上恩典。”

“待新学建好,要是翁师傅差事得闲,亦可前去讲学。也不枉自身多年之学识呀。翁师傅先跪安吧。”

第43章 谁是谁的无间道第147章 诸位辅佐,朕之大幸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402章 大海战的序幕第13章 暗流涌动第29章 初见琅威理第428章 战略的目的第171章 我是中国人第353章 中西学术之争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415章 胜利的归属第15章 调教三杰第362章 备战第212章 残龙军,集结第386章 印度洋追击战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抢劫行动(1)第17章 必须的废话第165章 工业浪潮第300章 零四章 终于到家了第300章 零六章 怨念第220章 决断奉天第291章 相对无言第222章 “朕求你们了”第57章 局势纷乱第297章 柔情蜜意第162章 阅兵式(上)第221章 信念第300章 日本舰队回来了第385章 中俄海军的第一次交锋第198章 过年了第385章 中俄海军的第一次交锋第75章 杀人放火时第52章 国家为重第411章 胜利者的权利第41章 洪灾第54章 惊喜连连第63章 有钱了第126章 急转直下第373章 “您说呢?”第300章 二十五章 钱钱钱第145章 噩耗不断第61章 主心骨第128章 伤员第107章 还能退到哪里第300章 一十章 最后的等待第263章 进京面圣第300章 日本舰队回来了第4章 朝堂之上第25章 第一次交锋第237章 发给德皇的电报第254章 一线生机第247章 科举大考第71章 我的新军,我的军第48章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第80章 纷乱第273章 光绪南巡第285章 慈禧的决择第47章 开学之日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宾改名叫吕宋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换日第300章 一十五章 全面进攻第221章 信念第385章 中俄海军的第一次交锋第137章 还差三十米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选择第139章 绝望的十米第30章 定远第61章 主心骨第267章 被羞辱的英国第405章 重炮的轰鸣第271章 用国货,强国防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31章 鹿死谁手第35章 容闳回国第25章 第一次交锋第243章 十年之后抬头相见第204章 参谋本部扩大会议第25章 第一次交锋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100章 一溃千里第364章 我是谁?第287章 天龙八部第274章 李菊藕的见解第262章 风平浪静第232章 进京,需要用炮火开路第300章 二十六章 存亡之道第38章 议事第300章 二十三章 轰炸第66章 夏威夷计划第8章 最快敛财手段第276章 决不让英雄在九泉下流泪第144章 炮击在继续第381章 到东方去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后第218章 捷报频传第205章 疯狂的计划第296章 借力打力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选择第7章 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