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1983年,分家!【6000字】

第258章 1983年,分家!【6000字】

在如今这个年代,耕田还不像后世一样全部机械化,不管是犁田还是爬田,都需要耕牛才能玩得转,因此这个年代的耕牛也被农户们视为“农家宝”,基本都是等耕田老了死了才会宰杀食肉。

可见耕牛对于农户来说有多重要了。

然而,没有提前搭好能够遮风避雨牛棚的农户,在这低温、霜冻天气出现并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的耕牛被慢慢的冻死。

一头,两头,三头……

前世,根据博白县志的记载,今年全县一共有2549头耕牛被冻死,全县农民可谓是损失惨重。

这一世,虽然邓世荣提前发出了预警,但他的影响力也只是覆盖邦杰大队,出了邦杰之后还受他影响的,就只有那耶村的亲戚朋友以及少数性格谨慎的人了。

其他地方的人,邓世荣是影响不到的。

所以,除了邦杰大队的耕牛安然无恙以外,其他大队基本都有耕牛被冻死,区别只在于被冻死的耕牛数量是多还是少而已。

如果只是冻死一些鸡鸭啥的,那当然溅不起多大的水花,但现在冻死的是耕牛,而且冻死的还不是一头两头,平均下来一个公社被冻死几十上百头耕牛。

消息传开之后,自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全县“哀鸿遍野”的时候,那耶村乃至整个邦杰大队,众村民对于九叔(公)的感激已经达到了巅峰,他们都清楚如果不是九叔(公)提前示警,让他们都提前做好了防冻准备,那搞不好现在被接连冻死的耕牛中,就有他们家的那一头。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邓世荣天天都能收到上下二三村那些村民们送来的土特产。

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这都是村民们的一片心意。

……

转眼,阳历的1982年便划上了句号,迎来了具有特殊意义的1983年。

就在这一天半夜,那耶村发生了一件大事,目前全村最高寿的一位老人突然病重,还吊着一口气的时候,被他的儿孙们打着手电筒紧急抬到了阿祖公厅。

现在天寒地冻,原本老人就只剩下一口气,他的儿孙们刚把席子铺好让他躺进去的时候,他便悄无声息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在博白境域,举办丧事有一套习俗,各地的差异不大。

人死了,先由亲属用香巾洗擦尸体,换上寿衣(生前赶制出来的新衣服、新鞋子、新袜子,人老了之后,这些东西都是由老人的女儿提前准备好的,如果没有女儿的就由其他亲人准备),黄麻缠身,尸体口衔银币或铜币,手捏饭团,然后用木板抬至阿祖公厅,蚊帐笼罩尸体,设香案,点上长明灯。

然后亲属在厅堂墙边铺席于地,跪坐嚎哭,晚间也需就地而眠,这就是所谓的“守孝”了。

当然,这是在家里正常死亡才有的待遇,如果是在外面遭遇横祸,这种死法是没有资格进阿祖公厅的。

这大半夜的,闹得动静这么大,除非是睡得很死的人,要不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邓世荣被吵醒后,便知道走的是谁了,如果按辈分来说,对方是他的族侄,出生于清朝末年,今年已经83岁了,这两年身体一直不怎么好,这个时候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知道怎么回事后,邓世荣便回去继续睡觉。

生老病死,这是谁都没办法避免的事情,对于已经死过一次的邓世荣来说,他早就已经看开了。

在六七十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丧事一切从简。

不过,现在已经是1983年了,古老的丧葬规矩自然而然的又死灰复燃。

首先是请师傅佬(道公班)“打蘸”,为死者超度亡魂,时间长短视丧家的财力而定,短者一夜或一日一夜,长者三日三夜或七日连宵。

于是,接下来的三天三夜,整个那耶村都沉浸在那特殊的哀乐与哭声之中。

至于死者出殡的时间,博白境域不同的公社有不同的规定,根据双旺境域的规矩,凡是喜事皆是上午,丧事皆是下午,也有些公社的规矩是相反的。

三天后的下午,死者出殡,棺面铺盖红布,全家号哭。

在抬棺抬出阿祖公厅后,孝子需要钻棺底三次,名曰“架桥”,道公念经引路,长孙(没有长孙也可以是其他晚辈亲属)捧灵牌,送殡的亲朋袖缠白布(有些地方缠黑布),撑挽联为前导,呜锣击钹,鸣放鞭炮,沿途撒纸钱。

直系子孙则披麻戴孝,孝子手执孝杖扶棺而行,其余亲属随后护送。

从阿祖公厅出殡,沿途要是经过谁家门口,那这一家就得放上一挂鞭炮。

邓世荣家就在出殡的必经之路,他在出殡队伍经过的时候,也放了一挂鞭炮,然后目送送葬队伍离去,心中默念着这位族侄的名字,希望他此去能有机会再活一世,别再像这一世一样福没享到尽受苦了。

……

坡心村。

今天是农历十一月底,张振发一家正关起门来算账。

大概十分钟左右,张守国统计出了这个月的利润,高兴的说道:“爸,妈,这个月,咱家的店赚了436块钱。”

张振发听得眼中一亮,连忙追问道:“老大,你这个数目算清楚了没有?没算错吧?”

张守国笑道:“爸,我算了两遍了,肯定不会错的。”

张母喜气洋洋的说道:“太好了,比上个月又多赚了三十多块钱,这生意是越做越好了。”

张大嫂和张二嫂脸上也挂满了笑容。

虽然她们现在还没分家,这赚的钱都是进的二老口袋,但她们的公公婆婆受到小姑子的影响,每个月都会拿出一小部分的利润来给她们这两个做儿媳妇的私存。

现在她们妯娌俩的小金库,已经存了有两百多块钱了,这是她们完全可以自己作主的私房钱,不管搁在谁身上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就这个私房钱已经比村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媳妇强了。

就只有那些刚嫁过来,父母给了足够的压箱钱,或者是已经分家,自己当家作主的媳妇,手里掌握的钱才能跟她们一比。

张振发从旁边拿起烟筒,从桌上的烟丝袋中扯了一小撮烟丝,一边往烟筒嘴上塞,一边说道:“十二月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一个月,去年十二月咱家店就赚了四百出头,今年恐怕能赚个五六百。”

张守民嘿嘿笑道:“爸,妈,今年算下来,咱家的店赚个四千多肯定没问题,家里的房子是不是应该起新的了?”

张二嫂闻言也笑着说道:“是啊,爸,妈,咱家现在也有钱了,虽然房子目前还勉强够住,但阿萍妹和妹夫来了,住的房间都不太好安排,而且妹夫家的房子大家也都看到了,住得不知道有多舒服,再过来住咱们家这样的房子,还是很不方便的。

所以,我也认为咱家这房子确实应该盖新的了。”

有条件的话,谁不想住新房子啊?

见二哥二嫂起了头,大哥大嫂以及张守军、张守山也都附和起来,一致赞同盖新房子。

张振发划燃火柴,抽了几口烟后,才笑着说道:“盖新房子的事,其实我们两个老家伙早有想法了,打算过完年等天气回暖了就盖,原本想等过年的时候再跟你们商量这个事,既然现在话已经说到这了,那就谈谈盖新房子的事吧!”

张守国点头道:“爸,你说。”

张振发把烟筒放好,说道:“我们打算跟那耶的亲家学习,新房子也盖这种青砖大瓦房,带卫生间的那种,伱们四兄弟一人一座,我们两个老家伙一座,一共五座房子相连,预计需要四千块钱左右,你们觉得这样行不?”

妹夫家的房子是张守国一直为之羡慕的,现在听到父亲也想盖这样的房子,他当即赞同道:“爸,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咱家就应该盖这样的房子。”

张守民也连连点头道:“我也觉得这个想法好,妹夫家的房子住着有多舒服,大家都是知道的,要是咱家也起这样的房子,那在坡心村就是独一无二的了。”

张大嫂与张二嫂也纷纷赞成,四兄弟每人一座房子,虽然还没有分家,但自己的房子也可以由自己作主了,这对于她们来说自然是大好事,别的不说,起码娘家人来了,也有底气留宿了。

张母看向三儿子,说道:“小军,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等家里的新房子盖好了,就可以给你说个媳妇了。”

张守军今年已经19岁,等明年家里盖好房子了,他也20岁了。

这个年纪搁在后世大部分都还在校园读书,就算走出了校园也不想那么早结婚。

但这个年代,不管男女,到了20岁之后,都想结婚了,张守军自然也不例外。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异,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后世的年轻人不结婚,但人家可以谈女朋友,可以很好的解决生理需求,跟真正的夫妻一样生活。

所以,对于结婚,自然没有什么好着急的。

但是,在如今这个年代,想要解决生理需求,除了当手艺人自己挊以外,就只剩下结婚这一条路。

毕竟,这个年代很多已经登记成为合法夫妻的人,在没有摆酒之前,都不一定有机会圆房,而且退一步讲,就算人家姑娘给你碰了,那结婚的日子也得提上日程了,想不负责任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听到母亲说准备给他找媳妇,张守军是一点都不排斥,而是充满期待的应了下来。

一家人聊完盖房子的事情,张母便拿起桌上的钱,各抽出两张大团结递给两位儿媳妇,说道:“这个月你们也辛苦了,这是给你们的,你们自己收好了。”

“谢谢妈!” “谢谢妈!”

张大嫂与张二嫂接过钱,美滋滋的收了起来。

看到老三跟老四伸长脖子看着,张母一人给了他们十块钱,笑骂道:“你们两个省着点花,家里明年要盖房子,还要给小军你娶媳妇,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知道了!”

兄弟俩接过钱,嘴角微微翘起。

这十块钱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了,在村里的同龄人中装装逼还是没问题的。

……

那耶村。

某户人家正在分家,邓世荣作为村里辈分最高的长辈,自然被请来作见证,邓允军作为队长,自然也在现场。

分家的是邓昌新家,他要把大儿子邓斯文和二儿子邓斯武分出去单过。

邓世荣过来的时候,现场气氛有些不对,邓昌新夫妇脸色难看,两个儿子儿媳也都沉着脸不说话,其余几个子女站在旁边也是一声不吭,显然这次分家不是正常分家,而是兄弟妯娌不和,才闹得要分家的。

前世,邓世荣便被请来作过见证,他自然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简单来说,这次兄弟分家,就是邓斯武娶回来的这个媳妇引起的,家里人人都有干不完的活,只有邓斯武这个媳妇,嫁过来没多久,就一直以肚子痛为由逃避家里的各种活。

时间一长,自然就引起了大嫂以及婆婆的强烈不满,这才有了现在这一幕。

然而,邓世荣清楚,邓斯武的媳妇并不是以肚子痛为由逃避家里的活,而是她真的患有胃病,只是没去医院检查过,误把胃痛当成了肚子痛。

直到后面越来越严重,有一天甚至痛到晕倒,被送去医院治疗才知道她患有胃病。

不过,那都是她分家以后的事了。

原本分家,是很多做儿媳的梦寐以求的事情。

毕竟分家之后,头上没有婆婆管着,就可以自己当家作主了。

但那都是嫁过来多年后的事,刚嫁过来的新媳妇,自然不在此列。

现在农村人结婚都比较早,就拿邓斯武夫妇来说吧,他刚满二十岁,他媳妇才十八岁,这么年轻就要自己撑起一个家,换作谁心里不慌啊?

这不是养活自己就行了,接下来生孩子没有父母帮忙,会有多艰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所以,知道是怎么回事,邓世荣自然要劝上一劝,他看向邓昌新,说道:“昌新,你这二儿媳才娶回来几个月,就这样把人家分出去单过,肯定会被人说闲话的,我觉得你还是考虑一下吧!”

邓允军也跟着劝道:“昌新,九叔说得对,你确实要考虑清楚,就算真的要分,起码也过个一两年再分啊!”

邓昌新叹了口气,愁眉苦脸的说道:“九公,队长,你们说的我心里都明白,但这家是不分不行了。”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邓世荣也没有插手人家家事的意思,这种事情不管你处理得有多公正,都会有人不满,所以没必要多管闲事,劝了一句之后,他就不再多话,而是当起了见证人。

邓允军等人也一样,大家都只是善意的劝上一句,见起不到作用就不再多说。

接下来,邓昌新就在邓世荣等人的见证下,给两个儿子分家。

分家的过程中,邓世荣他们这些见证人,都看出邓斯武这个媳妇是被婆婆针对了,比如说分谷的时候,说这谷大儿子和大儿媳出力比较多,要多分。

还有分地的时候,说生产队分田地大儿媳和她的孙子都领了一份,所以要多分。

分其他东西也都类似,反正都是大儿子分得多,二儿子分得少。

原本邓世荣他们只是来做个见证,人家的家怎么分,他们也管不着。

但是,当大嫂提出要拿邓斯武结婚时买的一件皮衣出来打价分,而且当婆婆的也同意后,邓世荣就实在看不下去了。

前世的邓世荣也经历过这一幕,这件皮衣是邓斯武用自己赚的钱,花了25块钱买的,真的被拿出来打价分,当时他虽然觉得她们做得实在过分了,但还是那句话,这是别人的家事,最终他和队长他们都没有插话。

可这次,邓世荣忍不住了,出声道:“之前的就不说了,这衣服就没必要拿出来分了吧?再怎么说也是亲兄弟,难道分了家之后就老死不相往来了吗?”

邓允军等人同样看不下去了,如果九叔不出声,那他们也不会多事,但既然有九叔带头,那他们自然要帮腔说上几句。

“是啊,其他的东西怎么分都无所谓,这是你们一家人的事,但一件衣服都要拿出来打价分,确实过了。”

“俗话说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衣服确实没必要拿出来打价分的。”

“昌新家的,这也是你亲儿子啊!”

“……”

看到九公以及队长等人出声,邓昌新的脸上也挂不住了,瞪了老婆一眼,说道:“衣服就算了,继续分其他的吧!”

大嫂闻言心中稍微有些遗憾,但九祖都出声了,她哪里敢多话啊!

于是,略过衣服不提,继续往下分。

半个小时后,邓斯文与邓斯武兄弟在邓世荣等人的见证下分了家,全程这两兄弟都没怎么说话,都是由各自的女人出面。

最终,邓斯武拿到手的,谷有169斤,田地6分,房屋一间,鸡鸭各一只,猪跟牛折成钱,加上家里的现金,一共分得132.6元,架子床一张,被子、席子、锅碗瓢盆等若干,至于山岭则是十份之一。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农具之类的。

分完家,邓允军等人刚离开,邓斯武的媳妇就捂着左上腹部,一脸痛苦的蹲在地上。

看到这一幕,大嫂以及她的婆婆都露出了厌恶的神色,觉得对方又装起来了。

别说是其他人了,就连邓斯武这个当老公的,都没有过问一句,让邓世荣看得暗暗摇头,感觉这媳妇嫁到他们家,是真的倒了八辈子霉了。

他把手中的烟筒一放,问道:“阿八妹,你没事吧?”

陈八妹虽然痛得冷汗都冒出来了,但还是咬着牙摇了摇头,说道:“九祖(曾叔祖),我没事。”

“你看你都痛成这样了,怎么可能没事?”

说到这里,邓世荣看向邓斯武,说道:“你媳妇应该是得了胃病,明天赶带她去县城医院检查一下吧,这病可大可小,你要是不重视的话,有你后悔的时候。”

一直不吭声的邓斯武闻言愣了一下,有些惊疑的说道:“九祖,你说我媳妇得了胃病?”

邓世荣道:“我看她捂的那个位置,就是胃的位置,你媳妇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些,你们家的家事我不想多管,但你媳妇明显是得了胃病,你明天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别把小病拖成大病,知道没有?”

邓斯武连忙应了一声,然后有些惭愧的去扶他的媳妇。

他的家人也都在场,也都听到了邓世荣说的这番话,一个个脸色都非常精彩。

毕竟这次分家,起因就是邓斯武的媳妇“装病”不干活,可现在听九公(祖)的意思,这陈八妹的病似乎不是装的,而是得了胃病,如果这事属实的话,那他们就有些坐蜡了。

邓昌新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不说,化成一声叹息。

邓世荣在提醒了之后,也没有在这多待,背着双手离开了。

邓斯武把媳妇扶回房间休息,有些愧疚的说道:“媳妇,对不起!”

陈八妹像只虾一样躺在床上,捂着左上腹位置,没有回应他。

邓斯武见状,也知道他的不信任,伤害了他的媳妇,他也不指望三言两语就能把这事揭过去,只能说道:“媳妇,你先在床上躺一下,我出去把分给我们的东西都搬进来,明天我再带你去县城医院做个详细检查。”

说完,见媳妇还是没有回应,他便走出房间,然后一声不吭的开始往屋里搬东西。

另一边,大哥大嫂也在搬他们的东西,只是数量比他们家要多很多。

至于他的父母以及其他弟弟妹妹,则在旁边看着。

原本和睦相处的一家人,经历过这次不公平的分家之后,心中产生的裂痕,恐怕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再弥补回来了。

(本章完)

第350章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第19章 三姐(求追读)208.第205章 这工作就算没有工钱我都愿意干189.又阳了119.第119章 国库券第50章 只要她还没说婆家,你这个媳妇就稳了第478章 台湾偶遇第62章 房子建成,村民们的羡慕第469章 那耶邓氏吃肉,其他村跟着喝汤,也能脱贫致富第382章 那耶邓氏集团,给顾家送人情176.第174章 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第486章 小冬儿,全市中考状元第311章 那耶邓氏,不弱于人第385章 不愧是允衡叔啊,就是牛逼!第515章 那耶村的变化第298章 牛逼他妈给牛逼开门【求追订】第474章 六十大寿135.第134章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第237章 少妇104.第104章 打包饭菜第300章 秦家三兄弟的恐惧【7000字】第55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94.第94章 撮合(求月票)201.第198章 激动的陈家姐妹(求订阅)89.第89章 官永英有喜(求追读)第528章 解决族里的剩男剩女问题第448章 震撼的年终分红第333章 谭张争霸173.第171章 我们两个当嫂子的,都是托了小147.第146章 看看以后还有谁敢说你读书没用第228章 在亲戚朋友面前挣足了面子第466章 销量暴涨,那耶村的变化第438章 族谱单开一页第442章 神剧播出,销量爆炸;出手美钞,富得流油第74章 期中考试第25章 身家创新高第262章 众望所归【6000字】第241章 赚大了第458章 全市第一第282章 春运总利润,二等功军人【求追订】第247章 豪气第333章 谭张争霸115.第115章 1981年第292章 封神的国庆大阅兵第74章 期中考试113.第113章 特色美食157.第156章 每天都在享福第270章 震撼全场【6000字】177.第175章 这一章价值千金,不订阅是你的第415章 卧槽,副厅?老师同学都惊呆了!第12章 隔村煮肉放豉油,我行十里也闻香第479章 时隔百年,兄弟重逢150.第149章 训斥183.第181章 为了生儿子,什么风险都不怕第431章 七座四合院,儿女们惊呆了第319章 那耶邓氏,声名鹊起第54章 财大气粗221.第218章 饭店开业第351章 方便面囤货,火锅店开业第411章 九叔再添孙,邓允嵩表白九月总结509章说明第519章 被全家遗忘的冬子第17章 好吃到停不下来第25章 身家创新高第33章 喝喜酒第322章 通电,再分红,全场震动第483章 老九的威望第319章 那耶邓氏,声名鹊起第298章 牛逼他妈给牛逼开门【求追订】106.第106章 新婚之夜第522章 我还是喜欢你刚才桀敖不驯的样子第249章 大手笔第428章 再次赴京,为三儿子定婚期第421章 邓允珠:你知道我二哥是什么级别吗第360章 那耶邓氏不是在修村路,他们是在修第46章 九叔,你真是太厚道了第392章 邓允衡,县太爷!第504章 邓允恒:我二哥,正厅级!第37章 谢媒礼182.第180章 寄予厚望第67章 博白全县是宝地,种植百果都适宜130.向各位大佬汇报一下订阅情况!150.第149章 训斥第524章 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关系网第477章 爸,是市长给我做的媒190.第187章 邓家第三代,诞生了!157.第156章 每天都在享福173.第171章 我们两个当嫂子的,都是托了小第496章 正科级?在我家吃饭都没资格坐主桌!第382章 那耶邓氏集团,给顾家送人情第261章 九叔当族长【6100字】192.第189章 九叔你这是给我送人情来了93.第93章 就看他们有没有那个缘分了212.第209章 撂下狠话120.第120章 兜底第59章 出远门第359章 暴赚一千多万,祠堂建成【七千字】157.第156章 每天都在享福第388章 宾客的震撼,牛逼的婚车第88章 美味的炸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