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对峙

“还有呢,你继续说下去。”

“大帅,敌军之所以能够使用这种战壕在城外进行防守,以末将看来,主要是敌军的火器凶猛,而且这种战壕可以将对方的人员尽可能的分散开来,以保持其火力的优势和压制力,而城墙虽然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但是毕竟面积有限,敌军难以发挥出自己的火力优势,这才选择在城外和我军交战,并且,一旦城外的防线守不住了,敌军可以向后撤退,一道道防线的节节抵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拿下一道防线就已经会疲惫不堪,这个时候可能还能够勉强的拿下第二道防线,但是想要一鼓作气的拿下第三道防线,只怕是难上加难。”哈伊尔结合了他之前的作战经历,这个时候总结出了这么几点,实际上他的分析已经十分精准了。

哈伊尔的分析使得岳乐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想不到这个人的倒有几分眼光,看来海澄城下的失败也不全是他的过失,还有很多可观的因素,岳乐在心里想到。

不过既然敌军拥有这种战法,那么清军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破敌呢?这个问题让岳乐很苦恼,他的作战经验十分的丰富,不过以往的经验在这个时候面对敌方的这种新的战术的时候还能够适用吗?他的心里没有谱。

就在岳乐带着清军观察中华军的阵地的时候,项玉这个时候已经站在城墙上也在观察对面的清军主将了。

他并不认识岳乐,不过根据情报他自然知道这个人就是清军的主将岳乐,在原来的历史上,康熙年间出现的几个将领之后,除了这个岳乐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将领就是费扬古,不过后者主要是在对准葛尔作战之中表现突出,而前者是在三番之乱之中表现抢眼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岳乐确实是一名优秀的帅才,他不仅能够带兵打仗。而且还有政治上的眼光,对于治理国家也有自己的见解,这在武将之中是十分少见的。

满清入关的初期,顺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恢复生产和稳定民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一举措也带来了满清内部的很大非议,以至于顺治帝在驾崩前夕还下发了罪己诏,将自己之前制定的政策全部废除掉,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帝国内部动荡。加上在之前台南海战的时候,中华军的马尼拉舰曾经攻击过天津,那一次因为鳌拜的不当举措,使得京师震动,大量的百姓出逃,这使得帝国北方的局势十分紧张,各地本来已经熄灭的反清势力又活跃了起来,这些都让岳乐很忧虑。

不过在朝堂之上,这个时候鳌拜只手遮天,他就算是有好的建议也难以呈到皇帝的面前。更何况皇帝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清军第一天没有采取任何动作,仅仅是在城外扎下了自己的大营,根据哈伊尔的建议,岳乐将营地和泉州城的距离提高到了八里,这样的话能够避免遭到中华军的炮击。

除此之外,清军还在大营里面安排了严密的哨兵,严加防守,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劫营。

“从清军目前摆出来的态势来看,他们似乎是不着急着进攻,好像想要跟我们打阵地战。这个岳乐果然与众不同,别人都是想要通过运动战来避开我们的火力优势,而这个人却想直面自己的短处。”张聪对清军的动作不是太明白,这个时候在战前作战会上说道。

“也许清军根本就不是想要和我们在泉州城下决战。而是想用拖的战术将我们困在这里。”赵登明推测着说道。

他这个说法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虽然从理论上来看,的确有这种可能,不过从实际操作上来说,这样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因为清军这个时候几乎是动用了东南方向所有一线和二线的军队了。不仅是福建的军队,就连江西、浙江等地的军队全都给调动了,要是用这好几个省份的十五万大军只为了将中华军阻挡在泉州城下,那实在是太不合常理了。

不说这十五万人的军队调走之后各地会出现的防御空虚的情况,就是这十五万人每天在这驻扎,消耗掉的粮草物资也是非常惊人的,尽管中华军这边四五万人的消耗也很巨大,但是在发动春季攻势之前,项玉已经提前准备了一年的各项物资,而且中华军还有一个清军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便捷的海运条件,无论是从台湾的什么地方出发,走海路只需要不到三天的时间,就能够将粮草和各类作战物资运抵厦门一带的前线,这样一来不仅运输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减少了很大一部分在路上的消耗,而清军则没有这么便利的条件,他们只能通过陆路运输,这样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粮食在运输的过程中的消耗也是非常惊人的。

因此清军不可能在这里跟中华军耗下去,所以赵登明的说法让很多人都感到不以为然。

项玉和张聪对视了一眼,两人用眼神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项玉缓缓开口:“赵将军你为何要这样说,可否给我们大家详细的阐述一下。”

项玉算是了解赵登明这个人,他虽然带兵很狂,为人比较张扬,这让很多人都对他有一点意见,不过赵登明有一个特点,那即是从来不夸大其词,要么慎言,要么说出去的话总有自己的根据,这也使得项玉和张聪两人都感到有点好奇,不知道他这一次的依据是什么。

赵登明明白项玉的意思,只见他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拿出一根木杆,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说道:“各位将军请看,清军的物资是从运河下来的,然后从官道上运到福建,这才能够解决大军的吃饭问题,不然的话凭借着泉州、兴化福州这一带的物资肯定是不足以支持这支十五万的大军的,毕竟福建是耿继茂的地盘,而且清军统制它的时间还不是很长,生产建设绝对没有这么快的恢复。”(。)

第290章 两难抉择第241章 大海战的前奏第356章 对峙第64章 抵达基隆第192章 议和第180章 海战爆发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61章 激战荷兰人(二)第108章 炮击皇城第155章 联军内讧第303章 大问题第51章 荷兰人的援军第371章 破局第24章 明军的出路第117章 安排李云聪第1章 战败的将军第402章 平定准葛尔(一)第188章 疏散华人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317章 论战第210章 安置第74章 意外之人第92章 兴办教育带一百零二章台中攻城战第131章 伤亡惨重第221章 军火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287章 再歼援军第135章 战斗的尾声第40章 下一步计划第210章 安置第351章 击败清军第4章 兵临城下第35章 击溃荷兰舰队第416章 驱赶守军第118章 狙击大队第9章 粮食危机第292章 人口掠夺第184章 海湾炮战(上)第313章 秦文的分析第181章 搅乱队形第189章 圣地亚哥堡第37章 送上门来的机会第81章 挑拨离间第265章 攻占海南岛第247章 巩固海权第399章 雅克萨之战第141章 扩建军工厂第6章 三桂定策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84章 战前布局第195章 西班牙人的反应(二)第54章 金门败军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325章 江户湾第151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240章 兵临城下第353章 岳乐挂帅第140章 新枪实验第129章 分头行动第372章 难民潮第374章 大水拦路第332章 巨额赔偿第401章 置身事外第131章 伤亡惨重第81章 挑拨离间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谋第263章 夜袭镇海(三)第362章 印度来客第237章 城外交战第56章 军械所第119章 粮价风云第270章 打到荷兰人的家门口了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265章 攻占海南岛第261章 夜袭镇海(一)第371章 破局第343章 海澄攻防战(六)第338章 海澄攻防战(一)第314章 白塔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35章 击溃荷兰舰队第96章 项玉回府第223章 拔掉澎湖岛第268章 经略南洋第33章 遭遇风暴第115章 大演武第51章 荷兰人的援军第173章 顾惜缘第426章 决战沙俄(二)第380章 鏖战镇南关(一)第399章 雅克萨之战第264章 谋划海南岛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104章 两面合围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应(三)第346章 海澄攻防战(九)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86章 筹备货币第234章 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