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项玉登基

莫卧儿这个时候的疆域很大,人口众多,而且其潜在的敌人也很多,所以整个国家几乎四面都是敌人,他们最强大的是骑兵,这也是在沙漠地带的王牌军队,也是他们的主要军事力量,但是在对付印度南部的一些城邦的时候,这些骑兵就很难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了,这样一来,国家的陆军就需要加强,来弥补骑兵的这个短板。

蒙古人在攻打欧洲和中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使用火炮这种武器了,但是几百年过去了,这个时候的莫卧儿人还在使用着祖祖辈辈们传承下来的老式火炮,这种火炮不仅笨重,而且威力很低,火炮的质量也很差,根本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和印度南部的那些城邦作战的时候,莫卧儿的军队被守军的炮火打的吃尽苦头,于是就想要获得和守军性能一样的火炮。

经过多方打探,他们知道这是欧洲人流传过来的一种武器,但是欧洲人在他们的地界并没有活动,而且据说欧洲人的这种火炮的要价极高,一门火炮要五千两白银,而印度并不是盛产黄金和白银的地方,在陆上丝绸之路被奥斯曼土耳其截断了之后,莫卧儿人已经很难获得大量的财富了,要不然他们也不至于因为修建一座泰姬陵就将自己搞的一贫如洗啊。

奥格杜萨知道洋人的火炮的报价,而中华军的火炮性能不输洋人,因此他十分担心中华军这边的开价过高。

项玉哪里会知道荷兰人在印度将火炮卖的这么贵,因此当他开出2000两一门火炮的时候,就已经感到后悔了,因为他从奥格杜萨的脸上看到了笑容,没错,笑脸。

项玉这个价格已经是葡萄牙人在澳门贩卖的红衣大炮的两倍了,这个人竟然还笑得出来,果然是自己出价太低了啊。

不过说出去的话也就不好在更改了,而奥格杜萨这一次是带了大量的财报。因此一口气提出了要购买四百门火炮,正好,这个数字将中华军多余的火炮全都吸收了,项玉也感到比较满意。

双方的这一笔军火交易金额十分巨大。一共是八十万两白银,这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虽然比不上卖给英国人的那一台蒸汽机,但是也算是废物利用总归是赚了。

奥格杜萨一行人买了火炮之后并没有充足的运力,因此按照双方商议的协定。这些火炮将由中华军这边分两次交付,莫卧儿人这个时候交付四十万两白银的首付钱,等到第二批火炮抵达之后在交纳另外的一半费用。

这一点对于中华军也是有利的,毕竟一下子将军队的火炮全都卖了,军队短时间之内就没有火炮可用了。

莫卧儿国使臣在达成了一系列的协定之后,使者一行人就乘船离开了基隆起程返航了,熬个杜莎上面还有好几个兄弟,这个时候正是争宠的时候,他可不想一直在外面久待。

而基隆城此时却传出了一件大喜事,那就是项玉就要正式登基了。

其实在项玉一回到基隆的时候一群官员就联名上书。要请他登基,而项玉也知道这个时候确实是到了这一步了,不然的话手底下很多人都会寒心的,于是便按照礼节再三推让,官员们当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了,于是连续三次众人联名上奏,项玉最后不得已,这才顺应民心登基为帝,年号鸿泰,暂时定都基隆。按照明朝的六部、内阁制度设立朝政。

陈永华为第一个殿阁大学士,督察院由项玉直接管辖,大理寺的教给王彪辖制,五军都督府第一任都督自然是张聪了。其他职位也各有任命,但是因为这个时候中华帝国的官员比较少,因此制度还不是很完善,项玉本身对于西方的民主制度,比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比较感兴趣,不过知道这个时候国家显然是不适合这种制度的。等到他完成了统一的大业之后,国家的局势逐渐的稳定下来,这才能够考虑转变政治制度。

随即,项玉又宣布了将纳顾惜缘为皇贵妃,原本的松下美惠子则自然就成了皇后。

这样一来等于是双喜临门,因此项玉下达了中华帝国的第一个令,减免罪犯和战俘的服刑和服役期限,全国免征农业税一年,免征商业税一年,这样一来,全国各地的百姓都高呼万岁喜气洋洋的迎接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海峡这边的喜庆传到了福建这边,中华军随即罢兵停战,高挂免战牌,全军放假三天,好让众将士能够感受到皇恩浩荡的喜庆。

不过这个时候清军也没打算要向他们进攻,但是泉州这边的中华军却并没有放松警惕,该欢庆还是要欢庆,该警惕的还是要按部就班。

对项玉登基消息感到最气愤和不安的,当属满清的高层了,原先中华军虽然建国了,但是好歹在名义上还没有皇帝,只是被人当做前朝的遗民,而这个时候随着项玉的登基,两军只见的冲突就变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了,而且对方还是打着华夏正统,驱逐鞑虏的旗号,这样一来势必将会对满清统制内部的汉人造成很大的冲击,清廷不怕中华军的进攻,但是却害怕国内出现大面积的叛乱,这将会加大的动摇清廷的统制,而中华军因为兵力有限,因此短时间之内并不能对清廷造成太大的威胁。

“皇上!老臣有话要说。”范文程举着朝板颤颤巍巍的说道,他今天精神稍好一些,头脑也清晰了不少,因此见到这个时候局面危急,便有心要替小皇帝分忧,小皇帝幼年丧母,八岁丧父,这个时候又被权臣霸占了朝政,难道我大清将会成为又一个大汉吗?

群臣看到念过花甲的范文程这副模样,无不倍感凄凉,哀叹连连,只不过被鳌拜扫视一眼之后,众人都不敢言语了。

“范大人年事已高,依然关心国事,实则我大清之幸,来人,给范大学士赐座!”康熙小小年纪就已经显得气度不凡,这番话说出来领众人一阵低语。阅读。。

第344章 海澄攻防战(七)第225章 决战沙俄(一)第270章 打到荷兰人的家门口了第64章 抵达基隆第227章 攻城战第231章 包围圈第110章 目标城门第392章 祁口奇兵第121章 琉球的变故第八十五 湖边郊游第229章 台东舰的使命第264章 谋划海南岛第44章 厦门风云(三)第374章 大水拦路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332章 巨额赔偿第236章 出兵台中第343章 海澄攻防战(六)第80章 刘吴联合第8章 枭雄相会第338章 海澄攻防战(一)第229章 台东舰的使命第309章 前往马尼拉第210章 安置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60章 激战荷兰人第185章 海湾炮战(中)第191章 马尼拉的土着人第358章 浓雾偷袭(一)第260章 定海和镇海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54章 金门败军第329章 出城谈判第426章 决战沙俄(二)第372章 难民潮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第19章 涂岭大战(二)第256章 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一)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292章 人口掠夺第319章 通商条例第10章 临危受命第426章 决战沙俄(二)第388章 划江而治第264章 谋划海南岛第30章 游说董江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160章 千炮齐发第42章 厦门风云(一)第81章 挑拨离间第338章 海澄攻防战(一)第101章 梁军的布局第112章 李云聪的心思第150章 炸懵了第260章 定海和镇海第99章 项玉成亲第171章 出兵马尼拉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232章 冲出重围第275章 束手无策?第328章 问计第145章 岛津久光的犹豫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51章 荷兰人的援军第98章 发展战略第159章 中间开花第60章 激战荷兰人第428章 决战沙俄(四)第382章 三水议兵第408章 后宫琐事第149章 土着人,开战!第229章 台东舰的使命第296章 意外收获第129章 分头行动第418章 灭清第349章 最后一击第110章 目标城门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123章 陆上交战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253章 肃清原住民第314章 白塔第19章 涂岭大战(二)第79章 承天府军议第83章 抓获细作第32章 出兵台湾第1章 战败的将军第279章 百万劳力第328章 问计第112章 李云聪的心思第117章 安排李云聪第194章 西班牙人的方案(一)第150章 炸懵了第341章 海澄攻防战(四)第92章 兴办教育第94章 安置俘虏第419章 对抗沙俄第108章 炮击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