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黄雀在后

炮声就是约定好的信号,炮声一响,城门前的中华军士兵迅速的将城门打开,端着武器就冲了出去,粤军士兵也紧随其后冲了出去。

城外的一万滇军显然没有想到对方竟然敢开城门,因为这个时候自己的大军就在后方,而对方打开城门之后很有可能来不及关闭城门,造成城池失守,所以这些驱赶百姓的士兵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会遭到守军的袭击。

一方是毫无防备,一方是精心准备,因此战局很快就如赵登明所想象的一样,滇军士兵几乎没做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被击溃了,士兵们乱作一团,而中华军的士兵则成功的拦在了滇军和前面的百姓之间,

“快快,都进城,不要慌,排好队,老人小孩在前面。”粤军士兵这个时候开始组织城外的百姓有序撤离。

按照赵登明的计划,完全撤离这些百姓需要一炷香的时间,而这段时间他们要尽力的组织吴三桂的军队,不能让他们靠近。

“瞄准突破了火炮封锁的敌军,优先s击骑兵和将领!”姜晓这个时候带着狙击大队埋伏好了,他们的目标是尽量的杀伤和迟滞敌军,尤其是不能放过对方的那支三千人的骑兵。

因为考虑是攻城战,所以吴三桂并没有带很多的骑兵前来,不过为了压住阵脚和威慑守军,他还是带来了三千人的骑兵,这个时候,对于城下的百姓和军队而言,这三千骑兵的威胁要远大于吴三桂那十万大军。

不过好在之前的炮击对吴三桂的军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而且持续不断的炮击产生的硝烟也阻挡了他们的视线,使得他们在满地都是伤兵和尸体的地上不敢加速,而且骑兵的阵型也被破坏掉了。

不过骑兵的速度优势很快就体现出来了,趁着守军的火炮间歇,这些骑兵迅速的冲出了浓烟,朝着广州城这边全速冲了过来,他们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占领城门,即便是不能夺下城门也要尽力的托住城外的守军,冲散他们的阵型,使得守军不能安全的撤回城内。

不过他们显然没有料到自己已经成为了守军眼中的猎物了。随着骑兵的近,外围的中华军开始组成防御阵型,准备迎接冲锋了。

中华军手中的步枪的s程在对付骑兵上面很有优势,不同于满清的骑兵,吴三桂的骑兵的骑s要稍稍的弱一些。但是更加偏重于重甲骑兵,对敌人的阵型的冲击力会很大,这样的骑兵防高血厚,很难处理。

不过在中华军的步枪面前,他们身上装备的铠甲简直如无物一般,根本就阻挡不了高速飞行的子弹,不过为了提高杀伤力,中华军的对付骑兵的时候一般会在两百米左右的距离上才开枪。

不过对于姜晓的狙击大队来说,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枪法高明。可以瞄准敌军骑兵身上的一些铠甲无法覆盖的位置,比如说颈部、眼睛等区域,这些都属于致命区域,只要一击命中,对方非死即伤,就算是枪法差一点的,也可以瞄准骑兵胯下的战马开枪,打死了他们的坐骑,这些骑兵的战斗力连普通的步兵都不如。

不需要姜晓的命令,士兵们就已经对各自的目标开火了。这些士兵的枪法都是万中挑一,而且是经过大量的训练和实战锻造出来的,因此即便是在这个距离之上,也极少有人失手。大多数人都命中了目标,而冲过来的骑兵中间足足有一百多人从马背上跌落下来,骑兵主将见此情况心里大惊,他没有看到来袭的箭矢或者兵刃,这显然是对方的火枪产生的伤亡,只不过对方的火枪的威力也实在是太过惊人了一点吧。隔着这么远的距离都能对自己造成这样巨大的伤亡。

骑兵主将刚下下令让士兵们分散开来,免得受到对方的集火,这样可以稍稍的减少一些伤亡,只是还不等他开口,就被一颗急速飞来的流弹夺去了生命,眼前一黑,便从马上掉了下去。

这支骑兵在短短的两百多步的路程之上就损失了超过六百人,而持续不断的打击不仅大大减缓了他们的前进速度,而且让他们的阵型大乱,再加上主将阵亡,士兵们没了主心骨,所以冲到两百米以内的时候基本上都犹疑不决,冲锋的信心也大受影响,而早已严阵以待的中华军士兵则立刻用一阵密集s击将他们退了。

赵登明望着向后退去的骑兵,心里稍稍的送了一口气,吴三桂的这些精锐部队也不怎样,先前的一万军队精锐没用到一刻钟的时间就被全部击溃,这支骑兵远看着气势不俗,但是也是这么不经打。

不过趁着这段时间,城外的百姓差不多已经被全部转移到城内来了,而吴三桂的十万大军这个时候距离城墙已经不足一里了。

赵登明自然是没有头脑发昏到要在城下去跟吴三桂的大军决生死了,于是果断的下令让军队全部撤到城中来。

吴三桂策划和准备了好几天的计划,不仅没有取得预想之中的效果,而且还损失了上千名骑兵以及七千多名步兵,这个损失虽然不大,但是却极大的挫伤了他的信心,他对战局又失去了原有的信心了。

不过眼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大军都来到城下了,还付出了那么重的伤亡,不攻城的话怎么也说不过去的,所以吴三桂下令让大军开始攻城,他要一鼓作气的拿下广州城。

“将军,吴三桂他们好像要攻城了,要不要发信号统制李将军他们?”一名副将见滇军摆开了架势,准备大举攻城,从城墙上看下去,下面的士兵密密麻麻,就想一大片黑色的地毯一样,而尽管城墙上的火炮还在不断的开火,但是毕竟因为数量有限难以对城下的军队造成大量的杀伤。

“不急,这个时候开炮只会将他们吓跑,要是放这支大军返回了云南,等到那一天我们要打到云南去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我们最大的阻力,这个时候既然来了,那就不能放他们全身而退了。

其实早在中华军的陆军抵达广州城的时候,李权就带着海军的主力舰队来到了珠江的出海口这边等候着,依照目前的态势,吴三桂势必会对广州城发动进攻的,而为了抵御吴三桂的进攻,海军的支持将必不可少。

不过大规模的舰队的到来,使得珠江口澳门这边的葡萄牙人大为紧张,尽管他们知道目前广东的局势,但是一支规模庞大,足以轻而易举占领整个澳门的军队实在是让他们放不下心来,为此澳门总督还专门派人给中华军的将领送信,一边试探着中华军的目的,一边表示自己愿意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总之是竭尽所能的再行讨好之事,唯一的目的就是求中华军放过他们,不要对他们动手。

见到葡萄牙的信,李权也感到非常的意外,澳门的面积很小,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岛,这样的小岛在整个广东简直是数不胜数,要不是因为澳门岛上有一批外国人,相信谁也不会注意到它。

中华军本来也没有要对澳门动手的意思,况且即便是对澳门动手,根本就不需要出动这么大规模的舰队,在李权看来,只需要一艘铁甲舰,就能解决葡萄牙人的海军,再派三五百的海军陆战队,葡萄牙人就要举手投降了。

第335章 春季作战第31章 诸军议事第373章 关宁铁骑第163章 马尼拉的情报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381章 鏖战镇南关(二)第109章 发现红薯第281章 赵开第185章 海湾炮战(中)第297章 南京城下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412章 一战定蒙第265章 攻占海南岛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279章 百万劳力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186章 海湾炮战(下)第24章 明军的出路第416章 驱赶守军第179章 海战,拉开序幕!第165章 俘获蒂亚戈号第66章 讨伐部落第252章 粮食战略(二)第103章 恐怖的臼炮第287章 再歼援军第394章 退守辽东第27章 新的危机第188章 疏散华人第65章 粮食危机第427章 决战沙俄(三)第288章 兵分两路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应(三)第295章 天罗地网第270章 打到荷兰人的家门口了第107章 惨烈厮杀第365章 丈量土地第61章 激战荷兰人(二)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205章 海盗的主力第189章 圣地亚哥堡第305章 雨后春笋般的清廷水军第352章 江阴海战第169章 部落的战争(上)第31章 诸军议事第161章 输光了老婆本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295章 天罗地网第104章 两面合围第169章 部落的战争(上)第125章 北琉球国第270章 打到荷兰人的家门口了第254章 清廷的封锁(一)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36章 攻城困难第286章 初战告捷第388章 划江而治第264章 谋划海南岛第232章 冲出重围第352章 江阴海战第422章 沙俄退军第39章 激战台湾城第218章 施琅的计较第114章 北方变故第348章 最后一道防线第41章 郑成功的心思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120章 价格战第305章 雨后春笋般的清廷水军第65章 粮食危机第183章 西班牙舰队的覆灭第316章 接见英国使臣第103章 恐怖的臼炮第255章 清廷的封锁(二)第4章 兵临城下第52章 消失的荷兰人第191章 马尼拉的土着人第38章 爆破城墙第424章 征服中亚第340章 海城攻防战(三)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侦察船第152章 十万联军第336章 清军的反扑第80章 刘吴联合第13章 改编火器营第388章 划江而治第303章 大问题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237章 城外交战第357章 束手无策第2章 穿越的苦恼第38章 爆破城墙第235章 各自打算第360章 浓雾偷袭(三)第123章 陆上交战第380章 鏖战镇南关(一)第50章 金门危局第274章 难题第118章 狙击大队第357章 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