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进军朝鲜

此时的沙皇是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他今年刚刚三十六岁,正值壮年,他在位期间俄国对外战争不断,国内的暴动和起义也不断,这个时候他刚刚镇压了盐商们的暴动,却已经将自己的视线转移到了远东地区,在他看来,远东的这块土地不仅辽阔,而且人口稀少,即便是不用通过战争的手段,也能够将它们据为己有,只需要派遣一支人数很少的探险队,就能向欧洲人在海上圈占殖民地一般将这些地方全都纳入囊中。︽,

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举动引来了远东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仇恨,甚至为两国接下来的战争埋下了伏笔,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俄国人是在三月份才收到了远东的探险队被清军全部歼灭的消息,阿列克谢心中愤怒不已,但是眼下也没有精力向远东继续派兵,西伯利亚的这些地区被吞并的时间还不长,这里幅员辽阔,但是却地广人稀,没有深厚的根基,再加上气候过于寒冷,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一年甚至都只能收获一季,这样的条件显然不太适合军队驻扎的,因为人数太多的话,粮食的问题就很不好解决了。

至于远东地区,这里的条件比之西伯利亚还要差上许多,大军过来之后后勤补给自然是一个大问题,所以他还不太敢派出大部队前来,不过这件事情肯定也不能就着算了,阿列克谢想了半天,最后决定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部队到远东来。他对自己的士兵十分有信心。东方的那些落后的民族只会使用一些冷兵器。战斗意志又差,根本就不可能是他的精锐部队的对手,因此只需要三千人的部队就能轻易的拿下远东地区。

再将目光转回到清廷这边,尽管猜不透项玉送信给自己的意图,但是康熙皇帝不想失了风度和礼节,于是也给项玉写了一封回信,不过两军之间的对峙情况并没有因为高层的两封书信而有所改变。

整个冬天双方都在紧张备战,寒冷的天气终于将满清人骨子里面的血性重新的激发了出来。他们意识到了生存的空间要用自己的战刀去开辟,而和先辈们一样的功绩也要凭借着自己的一步步拼搏而争取。

在赶走了俄国人之后,清军派出了四五支部队向西边和北边进军,意在恢复他们之前的统制,重新将这些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而且康熙皇帝还想趁着冬天中华军不会向北用兵的时机,向东进军,跨过鸭绿江,拿下整个朝鲜,在这之前。朝鲜就已经是清朝的藩属国了,每年都要向清廷进贡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不过因为清军在正面战场上的节节失利,使得朝鲜人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愿意向清廷纳贡了,要是放在以前,这样的事情康熙皇帝还不会大动干戈,但是眼下朝鲜的粮食对于清廷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没有了粮食,这个冬天几十万清军将很难完成冬训,这样的话就会大大影响来年开春的战斗了。

于是康熙皇帝派出了使者,带着自己的严厉责令,让朝鲜人继续向自己称臣,并且及时缴纳上之前没有进贡的粮草及其他物资。

朝鲜国王这个时候是显宗李棩,显宗今年只有二十六岁,还十分年轻,他继位的时间已经有七年了,在他的祖父仁祖皇帝在位期间,后金当时对朝廷进行了多次的征服,终于在1636年至1637年这一次出征的时候将朝鲜征服,使得朝鲜被迫向后金称臣。

当时清军围困了朝鲜的都城很长时间,给朝鲜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尽管朝鲜最终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但是因为朝鲜人十分排斥清廷,称他们为胡虏,心里还是更加亲近于明朝的汉人政权。

虽然汉人的政权已经灭亡了几十年,但是朝鲜人依然对清朝十分反感,在显宗的心里,他也不想受制于清廷,而这个时候刚好中原地区崛起了一个新的汉人实力,这个政权不仅从日本人的手中收回了琉球群岛,而且还将清廷的上百万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只能狼狈的逃回了关外。

显宗一看,时机到了,眼下正是脱离清廷的影响,恢复自我的大好机会,于是一边派人偷偷的坐船前往北京,准备向中华帝国递交国书,请求得到中华军的保护,朝鲜人愿意尊中华帝国为他们的宗主国,不愿意再受满人的管制,一边断绝了鸭绿江,并且从国内调集了八万军队,部署在北边的防线这里,准备做好武力的防卫。

可是令显宗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个国家对于自己的行为的反应可谓是大相径庭,他想要得到回音的中华帝国那边,迟迟不见到有回信,似乎对方早就忘记了这件事情,显宗等得焦急,于是又派了一批使臣前去,再一次递交国书,想要引起中华帝国皇帝项玉的注意。

不过另一方面,朝鲜人的举动却真的引起了清廷的注意,这个时候本来就在正面战场上憋了一口气,好哇,你个跳梁小丑还敢窜出来,那就别怪我拿你开刀了!

清廷很快就调集了十二万大军,其中六万是骑兵,准备一举跨过鸭绿江,进攻朝鲜。

朝鲜人这个时候可真的是被吓到了,他们几十年前就跟清军打过仗,对清军的战斗力可谓是记忆尤新,虽然清军在中原的战场上打不过中华军,但是收拾收拾自己家里的那些二三流的军队,怎么都不是难事吧!

朝鲜人心里一慌,就有点后悔自己当初的举动了,不应该在没有得到中华帝国的保护的情况下,就贸然的跟清廷撕破了脸面,这个时候被人的军队打了过来,自己上面还没有大哥罩着,这可如何是好?

二月初,清军就已经跨过了鸭绿江,向南杀了过来,朝鲜军队一触即溃,根本就没挡住清军的攻势,甚至连拖延一下清军的前进的作用都没有起到。

清军势如破竹,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就拿下平壤,然后清军一路烧杀抢掠,很快就抵达了朝鲜的首都汉城的脚下了。

在1636年的那一次出兵的时候,清军并没有攻城的打算,一路上南下也都是发挥自己善于野战的特长,绕过了朝鲜的一众城市,快速的南下,赶在朝鲜的各支勤王的军队抵达汉城之前,就已经将汉城给围住了,而且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方式将陆续抵达的各地勤王的军队逐个击败,这才使得朝鲜国王心灰意冷,只能投降。

而这一次清军在进军的路上,虽然速度依旧很快,但是因为跟进了很多的步兵,所以一路下来,各地的城池纷纷陷落,而且八旗子弟还杀出了血性,一路之上烧杀抢掠,简直是在施行种族屠杀,仅仅十天的时间,朝鲜王国北边的人口就被屠杀了大半,本来朝鲜的人就不多,再加上万历年间的那一次朝鲜战争,使得南部的人口数量大为减少,这个时候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总算是恢复了一些人口,但是这个时候被清军这么一屠杀,这些年增长的人口立马都化为泡影了。

(。)

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侦察船第90章 发现行踪第227章 攻城战第22章 接应败兵第119章 粮价风云第284章 故技重施?第91章 大获全胜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374章 大水拦路第37章 送上门来的机会第168章 女海盗第16章 大战将至第238章 铁模铸炮第187章 进攻马尼拉第344章 海澄攻防战(七)第204章 海上遭遇第409章 定边之策第95章 百年海军第103章 恐怖的臼炮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393章 去而复还第62章 路遇陈永华第255章 清廷的封锁(二)第305章 雨后春笋般的清廷水军第241章 大海战的前奏第37章 送上门来的机会第148章 华人的村落第224章 商议第371章 破局第92章 兴办教育第119章 粮价风云第163章 马尼拉的情报第24章 明军的出路第429章 对日作战第308章 远渡重洋的英国人第363章 莫卧儿使者第363章 莫卧儿使者第219章 意外的情报第333章 家族难关第174章 海盗岛第24章 明军的出路第167章 南洋海盗第37章 送上门来的机会第203章 追剿海盗第227章 攻城战第290章 两难抉择第399章 雅克萨之战第147章 坑爹的项玉第111章 拜访老农第132章 火烧连营第111章 拜访老农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366章 莫卧儿人买炮!第283章 出兵第255章 清廷的封锁(二)第59章 明军内乱第69章 积极备战第187章 进攻马尼拉第69章 积极备战第332章 巨额赔偿第271章 夜幕下的密谋第20章 涂岭大战(三)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173章 顾惜缘第44章 厦门风云(三)第114章 北方变故第211章 清廷的警觉第118章 狙击大队第261章 夜袭镇海(一)第66章 讨伐部落第406章 朝鲜战局第34章 海上激战第151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118章 狙击大队第228章 攻城战(下)第35章 击溃荷兰舰队第208章 滔天火海第255章 清廷的封锁(二)第393章 去而复还第239章 北方的神秘战舰第49章 成功突围第359章 浓雾偷袭(二)第346章 海澄攻防战(九)第90章 发现行踪第296章 意外收获第161章 输光了老婆本第8章 枭雄相会第266章 李云聪的动作第431章 中南半岛和澳洲第17章 风云诡谲第10章 临危受命第290章 两难抉择第198章 对付海盗第15章 送上门来的葡萄牙人第15章 送上门来的葡萄牙人第353章 岳乐挂帅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154章 阵地危急第262章 夜袭镇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