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锦州之困

在中华军占领了蒙古之后,形势对于清廷而言已经是越发的危急了,在拿下了蒙古之后,清廷西边的屏障也就失去了,而且中华军还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养马场,能够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即便是中华军的骑兵部队成军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中华军可以将军队调到蒙古草原靠近清廷的这边,绕过太行山脉和其他山势的阻隔,也绕过了辽东这一条狭长的走廊,不必花时间去一点一点的攻破清军的堡垒,就能够直接威胁到盛京的安全。

更加糟糕的是,由于中华军的海军实力实在是太强了,所以其军队还有可能通过海上线路,乘船在辽东半岛甚至是锦州东边的这一带直接登陆,因此清军实际上是面临着来自三个方向的威胁的。

清廷经过一年的扩军之后,这个时候是终于从朝鲜战争之中恢复了过来,其军队的总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人,不过要防备三个方向的威胁的话,这一点军队还是远远不够看的。

康熙皇帝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尽管他已经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无奈对方的实力要远超过自己,而且双方手中可以调动的资源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尽管这个时候中华的兵力四少于清廷的,但是其国内的人口数量庞大,军队的扩招是十分容易的一件事情,而反观清军这边,除了目前的这二十五万军队之外,族内的几乎所有的成年男性具有作战力的壮年劳动力加在一起还不到十万人,这一仗如果消耗下去的,就算是拖,清廷也会被拖死,甚至满族也会被这场战争拖到男丁锐减,甚至有灭族的危险。

在结束了蒙古战役的两个月之后,中华军就发动了对清廷的作战,中华军这一次调集了十五万大军,其中山海关方向只有五万人。而北边则集中了八万军队,还有两万人准备乘船在辽东半岛漫长的海岸线上发动攻击。

清军的应对措施比较被动过,面对来自山海关的中华军,清军还是选择层层抵抗的方式延缓其推进速度。而在面对来自北边的八万大军的时候,清军在锦州集中了六万人,在盛京集中了五万人,在辽东半岛也布置了五万人,还有三万的骑兵部队作为机动力量伺机赶往各处去支援。

而中华军的北边的这八万大军的正面几乎没有什么阻挡。因此很快就向前推进了一百多里,这个时候来到了锦州城和盛京之间,只是这个时候选择进攻哪个地方都有点不太合适,因为这样一来很容易遭到另外一个地方敌军的袭击,清军的机动兵力加上驻守在两处城内的守军,能够瞬间集中十四万的军队对付中华军的这八万人。

不过清军的这个部署比较不利的一点就是,一旦中华军从山海关突破的话,其部署就将非常被动,锦州城内的六万大军就被限制死了,不可能北上支援。只能南下抵挡中华军的推进。

在看穿了这点之后,负责北线进攻的中华军也丝毫不着急,就驻守在锦州和盛京的中间,即便是两个城池的守军加上清军的机动部队全部出动前来进攻他们,也不会讨到丝毫的便宜,而他们这样的话等于是阻断了清军部队南下支援锦州以南的路线。

尽管中华军北边的部队没有南下夹击锦州的守军,但是从南边北上的中华军和从东面海上登陆的中华军对锦州城形成了一个包夹,使得城内的清军难以脱逃。

在这种情况下,驻守在盛京城内的清军显然就十分着急了,康熙再也坐不住了。立即亲帅着五万大军和三万外围军队,组成了一支八万人的部队开始南下驰援锦州。

不过中华军这个时候已经在通往锦州城的必经之路上布置好了防御阵线,因此面对着清军的进攻一点也不慌,而锦州城内的清军六万军队刚想移动就被从海上登陆的两万中华军给堵住城内了。

双方的军队布置的犬牙交错局势看上去一片混乱。清廷尽管拥有着兵力上的优势,却被分割成了三段,并且这三段军队都处于不利的被动位置,而中华军在南边由于阻挡住了锦州城的清军南下,所以南边的清军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之下只能疲于应付,因此自然是很难抵挡住中华军的进攻。很快就被拿下了五座堡垒。

清军这个时候连忙将部署在靠近朝鲜一边的五万军队调过来,加强对北边的中华军的进攻,意图尽快的打通这一条连同锦州城的交通线。

只是赵登明不慌不忙,中华军在锦州城的北边建立了三层防线,依靠着自己在武器装备上的巨大优势,牢牢的掌握着自己的阵地,尽管清军这边的攻势十分犀利,但是除了一次又一次的无功而返并且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之外,根本就没能取得丝毫的效果。

七月底,锦州城以南的所有堡垒已经全都被中华军拿下了,尽管消耗了很多的时间,但是清廷的援军依旧迟迟不能抵达增援,因此这个时候南边的五万中华军和早就抵达锦州城的两万军队一起包围了这座镇守着北国之门的坚城。

中华军发动了锦州战役,北边的清军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更加的着急了,一旦锦州失陷,中华军三个方向的军队就能够合兵一处,这样一来剩下的清军将万难抵抗了。

康熙此时正在军中指挥作战,眼下时间紧迫情势危急,他只能不断的催动着军队向中华军的防御阵地上进攻,但是这个时候清军的锐气早已丧失殆尽了,而且他们在之前的攻击之中已经付出了将近三万人阵亡四万人受伤的代价了,这个时候手中的军队已经折损过半,自然不会对中华军造成太大的压力。

锦州城是一座原本就是一座坚城,在加上明军在这之前不断地对其进行维修和加固,使得其的城防设施齐全,防御能力极强。

中华军调集七万大军对锦州城展开围攻,锦州城墙十分坚固,都是大块的大青石堆砌而成,中华军的炮弹打在上面直接就被弹了回来,而锦州城的城墙很高,搭云梯强攻的话对中华军是极为不利的,也会造成极大的伤亡,而城内的清军这个时候兵精粮足,因此龟缩在城内不主动出战,而一旦中华军强攻的话势必就会落入到他们的陷阱之中。

情势似乎没有张聪预料之中的那么顺利,因此,在一连猛攻的五天之后,中华军终于暂时停止了进攻,部队开始轮番休整,而张聪这个时候则在想一个破城的良计,之前时间对于清军而言十分不利的,但是现在,时间对于中华军而言同样是十分不利的,负责北边阻击的八万中华军这个时候尽管部队的损失不大,但是其粮草弹药已经接近告罄了,而清军的两万骑兵卡在了蒙古进入辽东的入口,因此中华军的后勤部队是没有办法向战场上运输各类物资的。

第424章 征服中亚第246章 战后的巨大影响第17章 风云诡谲第90章 发现行踪第231章 包围圈第370章 四国鼎立第45章 厦门风云(四)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270章 打到荷兰人的家门口了第74章 意外之人第307章 意外交火第407章 僵持阶段第115章 大演武第16章 大战将至第339章 海澄攻防战(二)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273章 兵临城下第71章 引蛇出洞第207章 突围第402章 平定准葛尔(一)第44章 厦门风云(三)第333章 家族难关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4章 兵临城下第65章 粮食危机第216章 安定吕宋第326章 白船事件第352章 江阴海战第277章 攻破巴达维亚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394章 退守辽东第92章 兴办教育第247章 巩固海权第27章 新的危机第417章 兵临盛京第273章 兵临城下第277章 攻破巴达维亚第83章 抓获细作第378章 战局糜烂第423章 远征舰队第83章 抓获细作第267章 占领马六甲第18章 涂岭大战(一)第108章 炮击皇城第23章 山谷伏击第338章 海澄攻防战(一)第315章 价格争议第185章 海湾炮战(中)第347章 外围失守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76章 将军府第98章 发展战略第302章 尚可喜的怒火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339章 海澄攻防战(二)第335章 春季作战第147章 坑爹的项玉第46章 厦门攻城战第131章 伤亡惨重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274章 难题第248章 谣言四起第414章 破城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练第399章 雅克萨之战第10章 临危受命第62章 路遇陈永华第198章 对付海盗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374章 大水拦路第337章 战果第19章 涂岭大战(二)第305章 雨后春笋般的清廷水军第227章 攻城战第141章 扩建军工厂第118章 狙击大队第140章 新枪实验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115章 大演武第296章 意外收获第263章 夜袭镇海(三)第309章 前往马尼拉第161章 输光了老婆本第310章 海登的心思第394章 退守辽东第158 章 中了埋伏?第127章 尚令的阴谋第266章 李云聪的动作第217章 侦查金门第228章 攻城战(下)第403章 平定准葛尔(二)第25章 炸药包实验第50章 金门危局第325章 江户湾第127章 尚令的阴谋第110章 目标城门第333章 家族难关第73章 日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