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立法

“我在想,你说如果真的按照近代时期一样,设立义务教育,不是五年而是九年,你觉得可行吗?”孟悠悠想知道他的回答,干脆停了下来,问道。

“一边走一边说,这里太热了,”姜川拉着她往前走,“没什么可行不可行的,关键看那些领导们怎么想。”

他的话说的隐晦,孟悠悠没太听明白,“你是说他们会不希望这样做?”

“不是不希望这样做,而是想要这样做的决心有多大,”姜川解释的清楚了一些,“你要知道,国家的经济最近几年才开始发展,离所期望的目标距离还有很大,这个时候各个方面都需要用到钱,如果要把大量的钱都投入到教育上来,那么其它方面的配比明显就少了,所以这个时候得看这些领导们争取的决心有多少了。”

对教育要投入这是一定的,可关键是投入多少才是合适的,他这样说那孟悠悠就知道了,不要小看百分之一的占比,放在整个国民收入中,那可能就是非常多了。

可是保障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这是没法改变的趋势,身为领导人,不可能不知道教育二字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有多重要,可是再重要,那也不能放弃其他的方面,所以孟悠悠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并不能完全依赖国家,发展的比较好的省市,完全可以自己额外加大投入。

当然了,这件事并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而是要不断的开会研究,确保大多数人都能决策通过通过才行。

“那我写份报告上去,虽然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也是尽了我的一份力,”孟悠悠想了想,决定道。

她没有专注于大谈义务教育的必要性,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辍学率上面,结合支教过程中遇到的几个具体事例,孟悠悠特别强调了女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报告交上去已经是几天之后的事了,孟悠悠担心自己有地方写的不得体,还特地让陆乔年帮着修改了一下,结果陆乔年直接把稿子送去了报社。

“你的文章用词虽然不够犀利,但是读后引人深思,理应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改变自己固有的观念,”陆乔年很满意她的文章,点评道。

孟悠悠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又特地去交了一份稿子给胡严忠,但是还没等她见到胡严忠,就直接在姜家看到了陆庭山。

“孟悠悠同志,我想和你谈一谈你写的文章内容,”陆庭山也没有避讳,当着唐淑芬他们的面道。

“去吧,反正关起门来是家事,说错了话也不要紧,”唐淑芬看了眼姜远,见他点头,然后笑着道。

这话是在提醒陆庭山点到即止了,不管孟悠悠做的对不对,只是既然选择在他们家说这些话,那就不能把话说得太过了。

陆庭山明白他们的心思,要不然也不会特地跑来姜家说这些,“你就把我当叔叔,随便聊一聊就好。”

几个人坐在沙发上,孟悠悠开口道,“其实陆叔叔你要我说,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现实情况摆在那里,如果你曾经下乡亲眼见过,肯定知道情况远比我所说的更加严峻,毕竟我的家乡孟家湾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穷地方。”

越是偏僻遥远的山区,想要走出来越是艰难,而且即便是拼尽力气有了不同的出路,除非是能够走的又稳又远,要不然也很容易被一家人给拖回了原地。

“女孩子接受教育,这件事到底有多重要,我想不应该只从金钱这方面来说,而是应该在于多方面,首先她有了知识也有了谋生的手段,既可以养活自己为家庭带来收入,也能让婚姻关系更加稳定,然后对子女的教育方面,自然会比其他人更加重视,子女成才的概率也会增加,一笔笔的算下来,实则是在为国家节省社会上的各项成本。”

孟悠悠款款的说道,“设想一下,如果只是男性接受了高等教育,那不仅和毛**所说的男女平等相悖,更是在提高社会犯罪率,男人不喜欢没有文化的妻子,儿子也为没知识的母亲感到羞愧,只要几年时间,每年的新生女孩数量就会大幅减少,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难想象。”

她说的情况比较极端,可是陆庭山却知道了她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如果现如今的女孩入学率长期得不到改善,那么以后自然慢慢的变成了孟悠悠说的那样。

男人瞧不起女人,女人的社会地位大幅下降,伴随着的女性人口数量也就会不断减少,那么未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陆庭山不知道,但他知道古往今来,这样子做的结果不是好结果。

“可是如果按照你说的,设立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势必要平衡各种关系,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不得而知,”陆庭山同样有顾虑,皱着眉说道。

“立法这是最关键的,只有在法律保障之下,才能更好的提高大伙对这件事重要程度,改变他们长期以来的观念,”孟悠悠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另外,可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也很重要,免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确保那些贫困家庭不会因为钱而让女孩子不读书。”

能做的的确很有限,没办法,国内人口实在大多了,哪怕这几年经济开始发展起来,有人开始富裕了起来,可是那也不是真正的富裕,因为没人能够有经受任何打击的能力,一旦发生意外,所有的一切又要重新来过。

一次可以成功,但第二次却不一定会那样幸运,所以除了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性之外,国家对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投入同样不可少,只是这些话孟悠悠没法说,篮子里的鸡蛋就那么多,没法随便分,只能将就着来。

“立法……”陆庭山把这两个字又重复了一遍,忽然能明白孟悠悠在文章里为什么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一块儿关注这个问题了,因为靠着他们自己,压根就没法完成。

第三百一十九章 分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去世第四十四章 找人第六十五章 计划第二十八章 嘲笑第三百零一章 广告第二百五十九章 默契第三十五章 看错第九十九章 入伙第三百五十章 回家第二百零九章 拒绝第二百八十九章 除夕第三百八十五章 开业第二百四十章 离婚第九十五章 回来第九十二章 二舅第四百二十三章 送饭第一百七十六章 内疚第三百七十二章 还钱第三百三十一章 为难第四十七章 原谅第五章 谢恩第四百五十九章 脸面第二百七十六章 呼吁第四百五十一章 兴趣第二百八十七章 轻松第四百六十六章 结婚第一百五十章 决定第一百二十四章 偶遇第一百七十章 情书第八十七章 设计第三百五十四章 软肋第三百七十二章 还钱第三十四章 心眼第二百零七章 挑衅第四百零四章 校长第二百八十二章 熟人第三百六十一章 出国第三百章 破裂第四章 上学第七十二章 上学第四百二十五章 关怀第三百九十二章 校长第六十章 合作第一百四十六章 卧铺第四十六章 复印第一百七十一章 酸诗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年第三百五十五章 礼数第四百四十九章 立法第二百零三章 大纲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代第三百零八章 举报第三百一十六章 惨淡第三百七十章 遇见第二十章 尊重第四百一十六章 离开第二百二十二章 开除第五十六章 扔掉第四百六十四章 反悔第三百三十九章 衣服第三十八章 吴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线索第一百四十九章 做客第一百三十七章 山楂第五十七章 道歉第三百九十一章 关注第三百六十六章 重视第一百四十二章 事发第五十六章 扔掉第二百零四章 开张第三百五十四章 软肋第一百四十二章 事发第一百九十八章 倒闭第四百三十一章 错过第三百三十章 癌症第三十四章 心眼第二百一十六章 矜持第二百四十三章 晦气第一百一十三章 承诺第二百五十二章 要饭第一百四十章 见面第二百四十八章 冒充第三百六十七章 别扭第二百六十二章 开业第四百七十一章 送房第五十五章 夸赞第一百九十八章 倒闭第一百八十三章 委屈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婚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满第二百五十五章 舒心第三百四十八章 生产第二百三十二章 软肋第四百三十章 期盼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乞丐第二百五十八章 意外第三百六十七章 别扭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