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第315章 办刊

“他竟然能够仅仅只是通过这种数学推导的方式,就能够将电子的行为推算到了如此程度?”

麦克·海伦的眼中充满了不敢相信。

作为一名材料学家,他属于实验派。

也就是更倾向于通过实验来研究、合成新材料,而不是像研究理论材料学和计算材料学的那些人一样,喜欢通过理论计算的方式来研究。

而这种情况在材料学界也算是一种倾向,实验为王,理论什么的稍稍靠边,基本上也就只是作为实验派材料学家们的辅助用。

但是,现在李牧的这篇论文,就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篇论文里面所阐述的作用,以及相关的预见,让他也不得不为之眼前一亮。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篇论文中对电子行为的精准分析,这对全世界材料学界来说,都将有着雪中送炭般的作用。

毕竟,对于当前的材料学界来说,想要合成出一些新的,并且有价值的材料,运气成分占比相当之高,理论完全是辅助。

更多的,是根据当前一些已知的材料配方,然后再考虑不同元素的属性,通过一些计算的结果来预测,再来进行合成。

而对于这种研究方法,成功率也并不是多么的高,不然的话,每年那么多材料方面的预算砸下去,指不定什么强相互作用材料都已经研究出来。

这样的材料学界,得到了这样一篇论文,称之为雪中送炭,也完全不为过。

麦克·海伦感到不可思议,他旁边的同僚们当然也都感到不可思议。

“如果是真的话……贝伦斯那家伙恐怕首先就要高兴坏了。”

“别说是贝伦斯了,他们那帮研究计算材料学的恐怕都要过圣诞节了。”

几个人的面容复杂。

一是为材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茫然,二是为李牧能够研究出如此理论而感到一种落差。

明明,他们也研究了这么久的材料学,怎么人家随便跨领域搞一下,就能够搞出这种东西来了?

这一刻,他们体会到了研究数学和物理的那帮人的想法。

其中有一个人忍不住做出了揣测:“话说,不会,他的这个理论其实没啥作用,不然的话他为什么只是发在他们华国的论坛上面,而不是投稿给期刊呢?”

另外几个人顿时都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

麦克·海伦无语地说道:“这篇论文咱们刚才都一起看完了,你说这理论有没有用?”

理论有没有用,对于他们这种级别的学者来说,很容易就能够看出来,毕竟像密度泛函理论这种对于计算材料学来说,称得上是圣经的理论,他们也是很认可的。

而研究出密度泛函理论的科恩,也为此获得了199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对于材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

那个人也意识到自己说的有点愚蠢了,所以也不再说什么。

最后,他们齐齐叹了口气,这个房间中,也陷入到了一阵沉默之中。

而从他们这里开始,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外材料学的学者们知道了【材料电子行为原理】这个全新的理论,这也使得全世界的材料学者们又一次活跃了起来,讨论这篇论文的意义和作用。

众多材料学界的大牛们纷纷都站出来,表示了对《材料电子行为原理》的认可和肯定,也正如麦克·海伦他们预料的那样,对于计算材料学和理论材料学的那帮学者来说,这可真正称得上是过圣诞节了。

相关的论坛上,这些学者们狂欢了起来,也有不少这方面的顶尖学者开始探讨将这篇论文里面提到的方法和密度方法理论进行结合,来帮助他们计算材料学更进一步。

然而,就在他们想要做出这种尝试的时候,问题来了。

这篇论文的原文是用中文写的,这就让他们感到着急了起来。

他们想看见李牧的英文原文,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贴合作者的本意。

然而,现在他们在网上看见的都是翻译版本,而翻译出来的效果……只能说是不尽如人意。

英译汉可能会有不少优秀的翻译家,但是汉译英这方面,就相对来说太少了,最关键的是,在翻译过程中还能够准确的判断李牧的意思,用的词汇也得准确,最关键的还得是有相应的专业度。

不仅得精通中英双语,同时还得对材料学有深刻的认识,嗯……在知识面上,少说也得包含了量子化学、计算材料学、理论材料学,同时也还有一定实验方面的内容等等。

总而言之,能够精准翻译出这篇论文的人,几乎称得上是少之又少,至少就目前来说,还没有谁能够站出来说自己可以。

于是乎,就有不少国外的材料学者们开始喊话李牧,希望他能够写上一篇英文版,造福世界材料学,而那些材料学方面的顶刊编辑们也都站了出来向李牧发去了投稿邀请。

就这样,全世界材料学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华国的东海岸,长江的出海口,沪市。

……

“关于投稿这件事情,我还需要再想想,就现在来说的话,应该是不能给你明确的答复。”

佘山科研院内,李牧的办公室中,他正在打着电话,而电话的那头,就是《 Nature Material》的主编菲利普·康恩。

这位编辑在这段时间以来已经给他打了三个电话了,但是无一例外,全部都被他拒绝了。

正如他最开始想的那样,关于这篇论文,他现在并不考虑投稿给国外的那些期刊,目前来说,倒不如利用他的论文,提升他这个研究院的知名度。

当然,在此之前,还需要把办刊资质这方面的手续给搞定。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打断了他的思考。

拿起手机一看,是张亮伟打过来的。

“老张啊,找我啥事。”

“我现在正在赶往你研究院,有件急事要问伱。”

“什么急事?”

“电话不方便说,等我过来吧。”

最后也没废话,电话挂断。

放下了手机,李牧想了想,随后也大概猜到了张亮伟的目的。

微微一笑,随后他便在办公室中等待了起来。

张亮伟的速度很快,约莫半个小时之后就到了。

“你这速度,超速了吧。”

看见火急火燎的张亮伟跑进办公室的样子,李牧就笑着调侃了一句。

“你可别诽谤我啊。”张亮伟摆摆手,没好气地说了一句:“全程都保持在限定速度以内的,我很遵纪守法的。”“好好好,你遵纪守法。”李牧失笑着摇摇头,随后问道:“行吧,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位大司长这么急急忙忙的?”

张亮伟二话不说,直接从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掏出了一份档案,放在了李牧面前,说道:“这几个专利,是你们公司申请的吧?彭祖科技公司,法人云容裳,你那个女朋友,股东里面也有你。”

“可别乱说,我们是正常关系的啊。”

张亮伟翻了个白眼:“你说这话,你自己信么?要我说,你倒不如赶快确定关系,尽早把婚给结了,然后再生个后代,你这么聪明,你这女朋友也挺聪明,后代说不定也是个人才,不骗你,上面都有人表示过关注。”

“这个云容裳的家庭也不错,书香门第,她爸是咱们文旅部的专家,还是作协的荣誉会长,唔……虽然是文科方面的,不过和你也称得上是门当户对……”

“打住打住。”李牧一头黑线地让张亮伟停住,怎么进门的时候还那么着急的样子,怎么说着说着就开始扯这种事情了。

“你一个堂堂国院司长,关心这种事情,掉不掉价。”

“你可别乱说啊,我这叫关心国家重点人才婚姻关系,属于工作内容。”张亮伟理直气壮地说道。

“那你还是走吧。”李牧直接表示送客。

“诶,别别别,好好好,不说就是了。”张亮伟赶忙说道,“好歹都成年人了,真是的,还这么害羞干嘛……”

只不过李牧的眼神还是让他赶快住了嘴。

“好了好了,就这个专利,是你搞出来的吗?”

李牧早已经将资料看完了,也正如他之前料想的那样,这档案上面写的,正是关于锂硫电池几个专利申请。

这种重要的专利,申请了之后,自然立马就得到了关注,所以现在张亮伟亲自找上来,李牧并不意外。

“是的。”李牧点点头,面色平淡的,仿佛就是十分普通的专利一样。

但张亮伟反应就大了,他手舞足蹈起来:“我靠,这可是锂硫电池,还有固体电解质,在之前就像常温超导体一样,属于理论中的材料。”

“哥,我喊你哥行了吧,这么牛逼的东西,你怎么一脸啥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

李牧摊手:“我连常温超导体都搞出来了,一个电池嘛,弄出来了就弄出来了呗。”

张亮伟顿时哑然,随后无力地摆摆手:“行吧,不愧是您,牛逼。”

随后他又凑上前问道:“这个电池……技术上能实现保密么?”

李牧摇摇头:“这电池最关键的难点就在固体电解质上面,不过合成的方法比较低,另外,研究固体电解质的人对硫化银都挺熟悉的,最多就是里面的碘他们可能觉得不好搞,但估计也就两年的时间就能够逆向出来了,这东西不像常温超导体那样逆向起来困难,算是比较有迹可循的。”

“好吧。”

张亮伟只能遗憾摇头。

“我知道了,这边会尽快帮你们把专利通过,国际上的专利也会尽快帮你们拿到。”

“另外,宁得时代还有比外迪那边估计也要不了多久就能够知道这件事情了,到时候他们可能会来找你。”

“这个就看你的商业打算了,如果你打算自己生产的话,我们也能帮你公司提供便利,也不用担心这两家公司找你麻烦,如果只是打算专利授权的话,宁得和比外迪大概会抢破头,看你了。”

“我知道了。”李牧颔首。

宁得和比外迪是当前世界电池行业的两大巨头,其中宁得占据的份额更是第二到第四名加起来的总和差不多。

所以他们的新电池技术,肯定绕不开这两家公司,当然,值得高兴的是,两家电池巨头公司都是华国企业,而李牧研究出来的这个锂硫电池技术,显然也是属于华国的。

“对了,听说你最近在学术界又搅风搅雨了?”

李牧摆摆手:“怎么能说是搅风搅雨呢?我就发了一篇论文而已。”

张亮伟笑了笑,如果就只是一篇论文,哪会造成这么巨大的轰动?

想一想,要是等到锂硫电池的消息曝光出去之后,恐怕又得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震动。

这可都称得上是材料这方面的重大突破。

到时候,李牧的那篇论文,恐怕又得引起更多的关注了。

忽然,就在这个时候,李牧问了他一句:“对了,我打算给我们科研院办个院刊,你那边能帮忙把资质、手续什么的都给办理一下吗?”

听到李牧说的这话,张亮伟一愣,随后他就意识到了李牧的打算可能是什么,当即他就是一拍大腿立马说道:“怎么不能呢?”

“保证一周之内就给你办的妥妥的,名字打算叫什么?就叫佘山科学研究院院刊?”

“唔,就叫,《科研》吧。”

“好名字,那就这样了。”

张亮伟当即便做出了决定。

“嗯,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的,嘿,你以后多在这上面发上几篇论文就好了,比如就把那什么,黎曼猜想的证明放在这个期刊上面,你说怎样?”

李牧哭笑不得:“好好好,等我以后真的解决了黎曼猜想再说吧。”

“说起来我也好久都没有听到说你解决了什么数学难题了,是不是该发挥一下?”

李牧摆摆手:“害,这种事情哪是说办就能办的。”

他现在还要思考一下,手上的那个任务该怎么完成呢。

“行吧,那就先说到这里了。”

张亮伟起身,他是个行动派,“我现在就先去给你安排一下办刊的事情。”

“不过,你有时间也多去看看人家姑娘……”

“滚!”

……

271.第270章 《自然》主编亲自上门156.更新和加更说明第53章 吵得头疼135.第135章 京大偶遇文火华第60章 两位院长掐架209.第208章 香槟已经准备好了174.第173章 两奖风波,杨老要见你131.第131章 补偿奖励任务完成:终极超频259.第258章 令人绝望的差距142.第142章 早知道不皮了98.第98章 固体电池的强悍306.第305章 固体电解质的思路312.第311章 随便改变一下电池行业的格局第47章 萨纳克和德利涅247.第246章 震惊的效果第27章 吃惊的袁思平205.第204章 后悔的怀尔斯115.第115章 五月227.第226章 最适合研究流体的空间:李氏空90.第90章 偶遇原子能院院长第18章 给李牧一个完美的大学生涯167.第166章 粒子物理界震动,对标准模型的69.第69章 定制培养方案237.第236章 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第21章 林尧:痛苦不能我一个人承受121.第121章 李牧的毕业答辩221.第220章 再秀数据分析第9章 也就几秒咳咳第59章 妈的,我怎么就不是这样的天才321.第320章 先跑一下120.第120章 《nature》的主动邀请317.第316章 这是特么的神迹307.第306章 召开新闻发布会第52章 争吵的国家经济研讨会118.第118章 诺奖得主的震惊第24章 别忘了,咱是沪交大学第24章 别忘了,咱是沪交大学314.第313章 此子恐怖如斯!第12章 新的任务229.第228章 医学界的激荡85.第85章 联合数学会议的邀请203.第202章 李赫特的吃惊225.第224章 好你个曹贼204.第203章 狄拉克奖章唯一获奖人!193.第192章 将圆法和筛法进行结合?108.第108章 巨额奖励275.第274章 SSR的超导体,令人震撼的微观世72.第72章 这叫做题?去投标吧!112.第112章 论如何让自己的导师成为院士108.第108章 巨额奖励207.第206章 国内的关注115.第115章 五月287.第286章 快给教授打电话!170.第169章 代表国家同你谈话229.第228章 医学界的激荡226.第225章 RSCA的惊喜效果,PEFF存在的重149.第149章 碰瓷?【为盟主16617155598745263.第262章 佩雷尔曼和黎曼猜想105.第105章 献给我们所热爱的数学第55章 九月见刊213.第212章 咱弟弟真厉害!168.第167章 完善标准模型的数学定义250.第249章 发散的思维,关键的拼图!290.第289章 邀请函第68章 任务结算,升级!二级脑海计算机231.第230章 杰森雷顿的鼎力支持121.第121章 李牧的毕业答辩302.第301章 人形自走计算机148.第148章 打杂扫地的135.第135章 京大偶遇文火华第38章 该作者名下共有八篇论文发表97.第97章 定向底层程序提取,固体电池技术第54章 突破性 创新性第35章 能够帮助国家经济的建模148.第148章 打杂扫地的第1章 脑海计算机186.第185章 揭示多维的存在!295.第294章 学生的成果和教授的成果88.第88章 反应堆分布问题(求订阅!)第59章 妈的,我怎么就不是这样的天才77.第77章 上架感言(求首订!!)317.第316章 这是特么的神迹314.第313章 此子恐怖如斯!265.第264章 一天销售5000万!314.第313章 此子恐怖如斯!131.第131章 补偿奖励任务完成:终极超频223.第222章 奢侈的研究299.第298章 科研院招聘工作启动第55章 九月见刊307.第306章 召开新闻发布会第5章 令人惊呆的奖励309.第308章 世界沸腾第9章 也就几秒咳咳282.第281章 知识的诅咒,国家期待您283.第282章 惊人的条件第27章 吃惊的袁思平123.第123章 真帮导师评上院士了?第3章 还能咋的,就那么看呗123.第123章 真帮导师评上院士了?263.第262章 佩雷尔曼和黎曼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