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荣华堂

可过了鹅颈关,路途才刚过半呢。

白家沟是一个四面环山的谷底,清朝初年的时候曾经荒废了上百年,直到白家先祖发现了它,在这里开荒种地繁衍生息。

白客曾经想不明白,白家先祖为何要到这么一个“地无半里平,天无一日晴”的地方开荒种地,生存繁衍。

后来听老爸讲述一些家史多少明白了些。

清朝初年,人所周知的原因,蜀地人迹罕至。

朝廷号召各地居民到蜀地开荒拓垦。

估计白家先祖来得晚了,好地段没能抢到,只好继续向犄角旮旯里挺进。

最后终于找到白家沟这么个地方。

这里的土地虽然不够平坦肥沃,但也算得天独厚。

谷地中央有一条小河,常年川流不息。

小河两岸则有大片的竹林,可以起到巩固堤岸的作用。

只要多费点人力精心开垦,解决温饱是不成问题的。

在小路上走着的时候,白客还不时看向道路两边的山野地头。

由于人多地少,地势不够平坦,这一带的土地都被充分开发了。

但凡石头少点的土地都能看到一块儿块儿的农田。

农田里不时看到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

说起来奇怪,这一带的气候其实是很差的。

冬天湿冷,夏天潮热。

洗一件衣服,晾晒一个星期都不干。

但这一带长寿的老人却很多。

即便在眼下这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田间地头还总能看见挥锄劳作的,七八十岁的健康老人。

离村口老挺远,就看到了乌央乌央的村民。

这些村民绝大多数是白家人,他们对父子三人翘首以盼。

看到这幕盛景,白策的眼睛湿润了,连忙加快了脚步。

白宗也在后面紧紧跟着。

白客这才想起来,大哥跟老爸一样,都是第三房的长子长孙。

到了跟前,这群陌生人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对着白宗、白客指手划脚。

虽然看起来有些不礼貌,但白客却感觉有些温馨。

白策拉着白宗和白客向宗亲们一一介绍。

而白策指着那些陌生人介绍时,白客却一个都记不清,因为好多都在三辈儿人之外了。

但无论如何,白宗、白客哥俩的辈儿还是很高的,很多看起来比白策还老的人都得叫白客叔叔。

大家簇拥着父子三人向村子里走去。

村子里,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土地都被充分开发出来,而且多大种的是水稻,连正常行走的小路都没留下。

唯一能够行走的就是田埂。

由于三天两头下雨,田埂极其湿滑。

当地村民早已习惯这种路径,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行走自如。

白宗、白客他们哥俩只能颤颤巍巍地走。

要是一不留神掉进稻田里那就糗大了。

众乡亲簇拥着父子三人穿越阡陌纵横的稻田,来到谷底的高处。

那里也到处都是农田,不过种的并不是水稻,而是像苞米、蔬菜之类的东西。

在歪七八钮的农田之间,有一小块儿空地,那里有一个坟包,竖着块儿墓碑,上面书写着“白秉文”三个大字。

白客知道这个白秉文就是白家第三房人的先祖。

他是白策爷爷的爷爷。

当年,白家第一代先祖带着老婆和两儿一女在白家沟住下来后,开始了拓垦耕种的生活。

但前三代一直过得十分艰苦,有时连温饱都难以维持。

主要原因在于人丁不够兴旺,缺少开荒种地的劳动力。

直到三四代之后,白家出了一个叫白华章的先祖,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个个身强力壮,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五大房人。

没多久,白家沟的土地已经不够他们开垦了。

五大房人中,只有老大白胜文、老三白秉文留了下来。

其他三大房人继续到外面拓垦开荒、开枝散叶去了。

又过了若干年后,白胜文的子孙们也纷纷出去了,白家沟便只剩下第三房人这一支了。

而白策和白宗就是第三房人的长房长孙。

此时,墓碑前早已摆放着新鲜的贡品,墓碑也被擦拭一新。

在众人围观之下,二叔先拿来一挂鞭炮放了一通,然后拿来香和蜡烛等东西。

先在香炉两边点燃两只蜡烛,然后白策举着三炷香跪在墓碑前。

白宗和白客则各自举着一炷香跪在父亲身后。

三人手里的香被二叔点燃了,然后举着磕了三个头,这才缓缓起身。

围观的父老乡亲们又寒暄一番,纷纷离去了。

白策的兄弟姐妹中,眼下就剩二叔和三叔还留在白家沟。

三叔常年在外干木匠活儿,家里只有三婶和两儿两女。

乡亲们都散去后,二叔领着父子三人走向老房。

白家的老房眼下二叔一家住着,三叔另外在谷底高处又建了一所宅院。

在此之前,白策曾经对自己儿女把老房吹得天花乱坠,仿佛老房就是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一般的存在。

其实,它跟白客他们在北方的家一个格局,只不过多了一进而以。

最外面一进院子,也是两间正房,然后东西各两间厢房。

只是由于南北风俗以及气候的不同,房子的格局稍有差异。

尤其房子的形状更是大不相同。

南方房子的房顶都是飞檐结构,铺着瓦的,房子也有棱有角。

而北方房子的房顶都是平的,房子也四四方方。

在南方人看来,死人才住四四方方的房子,活人的房子就要有棱有角。

当然,这主要跟北方的气候有关。

北方的房子,房顶要是盖瓦的话,几天就被大风刮走了。

打眼看上去,这老房子年久失修了,到处破败。

门楼上爬满青苔,院墙也破损了好几块儿。

看起来远不如白客他们在北方的小院。

但走到近前,看看房子的雕梁画栋,再看看一砖一瓦的构造,却不是白客他们北方的新房可比拟的。

它自有一种岁月的味道在里面。

穿过门楼,左右两边是廊道,可以直接走进外层的院子,也可以到达下一进院子。

门楼正对的院子中间,一幢残破的照壁挡住了去路。

照壁斑驳陆离,但还是能隐约看出用碎瓷碎片拼凑的几个字——荣华堂。

第三房人白秉文虽然在白家沟站稳了脚跟,但也只能算是解决温饱,接近小康而已。

住的房子也只是普通的砖瓦房。

到了白秉文孙子这一辈儿,长子生了两个孙子。

长孙映辉,次孙晓初。

这哥俩成年后都十分能干,二十来岁就把生意做到下江了。

他们往下江做桐油和中药材生意。

他们做生意时先雇人砍伐树木制造木船,用木船运送各种物品到汉武或者魔都后,就连船带物一起卖掉。

然后再坐船回来。

几次三番后,发了点小财,然后哥俩翻修了以前的老房,盖了两进的院子。

在照壁上还镶嵌了三个字:荣华堂。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美好时光第三十六章 大工程第八十八章 大买家第二百七十章 港衫儿第四百一十四章 甜水园第四十三章 停尸房第三百一十七章 人小鬼大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轮之乐第四百六十六章 推波助澜(为大执事紫川家族秀加更1/2)第三百六十八章 被侮辱的年代第三百三十九章 纯洁的友谊第九十七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二百四十章 强拆第六十八章 西单第六百二十五章 偶像第六百二十五章 偶像第二百六十章 二合一(二合一)第三十二章 王局长的私生活第五百三十七章 穷人富贵病第三百四十二章 有种的男人(为大执事卧槽这名加更3/3)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道第五章 越过山丘第三百四十三章 八零后第五十一章 走亲戚(下)第八十七章 弄潮儿第一百五十三章 以恶制恶(第三更)第六十三章 致富经第三百四十三章 八零后第三百四十四章 剪彩第十三章 明天到操场第二百一十二章 人生理想第二十一章 动物凶猛(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寸土寸金(第一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无证老司机第两百三十六章 赔本儿赚吆喝第一百零五章 金蝉脱壳第八十章 文化课第一百三十八章 内忧第三百八十三章 活久见第二百九十三章 流水第四十四章 座位第一百二十一章 看电视第二百七十四章 海蓝海蓝第三百六十三章 大家和小家第六十章 君子当成人之美第一百九十八章 你摊上事儿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备份第三百六十六章 姐妹第三百零七章 重获自由第六十六章 小伙伴第一百五十六章 夺魂(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少数派报告第六十八章 老牛拉小车第八十八章 大买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女为己悦者容(与屏蔽章节有几百字重叠)第二百零二章 通胀年代第一百零六章 两傻无猜第二百三十四章 城门楼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农夫 山泉 有点田第三百四十七章 纸里包不住过火(为大执事2009加更1/3)第五百七十七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四百二十章 开门红第五百四十八章 接地气第六百二十章 黄金时代第一百三十二章 家姐的身高问题第五百五十四章 喜新不厌旧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脸第九十章 春脖子第四十二章 赚钱容易花钱难第三百七十章 开始很美好(为大执事书友1611加更1/1)第十七章 门当户对第一百九十七章 撸起那啥加油干第六百一十四章 兔死狐悲第七十二章 连环杀手三要素第四十章 天女散花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爸你先来第二十八章 郊游第三百七十六章 自由早晚乱余生(二合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芥蒂第五百六十五章 我思故我在第九章 捕俘拳第二百四十三章 故地重游第三百六十八章 被侮辱的年代第七十九章 宴席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决大麻烦第十一章 军刺和管叉第五百二十四章 成全第五百三十章 上市与合资第五百三十三章 钓鱼第三百四十四章 剪彩第一百三十七章 征服未来第四百零九章 在细雨中呼喊(上)第六百五十八章 双重人格第四百五十九章 五迷三道第六百章 富贵险中求第三十三章 杀人仪式(上)第四百二十章 开门红第一百一十四章 强新娘第一百九十七章 撸起那啥加油干第三百五十章 搞出人命(为大执事老衲加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