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面壁计划

从科大集成电路设计大赛就看得出来,为什么计科院要在黄培面前力争活动的举办进行,活动从天行社发起举办以来,就让报名的各参赛队历经一个星期准备,然后在计科院八角楼展开大赛,重奖之下果然必有勇夫,因为奖金金额的巨大,光报名的就有三四百人,队伍也有二十几支之多。

参赛内容涵盖了电路设计,系统设计,版图设计,仿真验证等多个集成电路设计门类内容。当然,负责把关和评委的都是计科院的相关专业老师和教授,而因此通知到的媒体也有好几家,其中程燃还遇到了谢飞白那个搞新闻出身的姐姐王玉兰。

王玉兰的商报集团旗下在今年开办了《经济报道》周刊,正应和目前国内财经媒体兴起的大环境,把成立地点放在了南州。

王玉兰也是跟着过来的第一批人,科大在国内地位还是很高的,这场集成电路设计大赛又是以计科院的名义,而且应和国务院十八号文件,一些相关刊物报纸也就进入科大,王玉兰在现场的时候还撞见了程燃,于是两人打了个招呼。

王玉兰问程燃,“谢飞白把我家一辆车开走了,当时我妈心软,说是支援给他上课用,他的政法大学地方偏,没有车不方便,他有没有经常来找你,显摆带你去到处玩什么的?”

程燃连连摇头,“我们见面都是正常的生活,学习。”谢飞白这个姐姐今天是一席白色套装,经历职场打磨之后,还剪了短发,现在一副强硬而精烁的形象,程燃心知肚明谢飞白从来在他姐压迫下的经历,哪敢多说话。

王玉兰狭着眼睛看过来,“你该不会是给他打掩护吧?”

程燃笑,“哪能呢。其实他也是懂事长大的人了,你大可不用以前的眼光来看他,我觉得飞白成长很大。”

王玉兰道,“我倒认为,一个人骨子里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行吧,你们科大这回搞得这个大赛挺新奇的,集成电路设计大赛,还没听过现在国内哪个大学举办过,我到南州这边来就有人跟我说过,科大这边很多东西是前沿的,每搞一个新东西,都值得关注,因为没准过不了几年,这事就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你是志愿者或者工作人员吧?不打扰你了,你去忙吧。”

王玉兰也就是碰巧撞见了程燃,聊两句,紧接着科大这边还有领导跟过来采访的媒体进行一些知识普及,大家都要到一个屋子里,统一的进行一个讲解,因为记者很多又不是相关专业的,不通过这样的普及,有的时候连自己报道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也难免出现知识上面的谬误。

王玉兰跟程燃聊着也就是看着这个时间要到了,也就才结束了交流,跟随着今天到来的报纸采访人员到了一个多媒体教室里,计科院的一位负责老师在讲台上招呼大家就坐,然后说今天内容由我们天行社社长给大家交代一下,为什么要举办这么一个设计大赛的前因后果。

然后现场的这些记者们也不说讶异,但至少是感觉到有些奇特的主讲人并不是这位老师,或者任何一个教授院长,反倒是进来的是一个大学生。

程燃打开幻灯片,跟大家讲述了国家相关产业的落后,相关领域的追赶乏力,痛处,科大人决定从小我做起,在校内开办集成电路设计大赛,激活这方面创造力的初衷来龙去脉。

而让在场的这些媒体记者们觉得不同的是,居然这么个大学生,讲述得内容言简意赅,很能激起和带动他们的情绪,满堂里都是唰唰唰提笔记录的声音。最后当程燃的那句“今天的大赛兴许只是稚嫩的,也是有很多机制上的不足的,但只要持续发展下去,希望星星之火,也能燎原。”相信会用在今天很多报纸文章的收尾句式上面。

等这场普及会开完过后,媒体陆续出来,王玉兰找上程燃,“举办方有个天行社,所以你是科大这个社团的社长?”

程燃点点头。

“才大一就当上社长了?”王玉兰扬眉,“这也是你们举办的活动?”

“光靠社团可不行,还有院系上的支持,校方也开了绿灯。我们只是起到倡议和出人出制度的作用,今天参赛的教室,微机和相关评审都是校方来做。所以搞得比较大了。”

“刚才你说这个活动还很稚嫩是什么意思?”

“这是第一届,当然现在国内还没有大学搞过这个,但我们所以才需要一些报纸上面的帮忙报道,搞出一些影响力来。就像是之前我所说的初衷一样,能让更多人激起对这个领域的兴趣,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这样才能汇集足够数量的人才,投资和政策。科大做这个也是第一次,而且就是科大里面,相关的人才也还是太少了,所以其实不用以太高的标准来看大学生们在这个大赛里面能拿出什么复杂的高技术的作品,这更多的是激励大家的兴趣,发现个中人才的天分的一场活动。”

王玉兰歪着头看他,微笑,“所以,你需要我们把这个事情报道开去,包括先前的统一口径说辞,也其实是在制造危机感?”

“我不同意制造危机感这个说法,因为危机本就在那里。我们国家相关领域的落后是事实,追赶在我看来大处需要去做,大处有十八号文件,国家队集成电路的大规模投资,也可以有我们这样的从小处做起。”程燃道。

王玉兰盯着他,“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科大其实只是第一步,如果可能,你们会把范围尽可能扩大,不同大学、高校,全国范围内,连成一片,甚至以后把科大集成电路设计大赛前面的科大两个字去掉?”

程燃心忖谢飞白这个姐姐果然不愧是搞新闻的料,相关的敏锐和嗅觉,实在可以举一反三。

王玉兰道,“我想到稿子怎么写了。”

然后这个出身国内最顶尖新闻专业大学,如今作为《经济报道》元老大将之一来到南州打江山的心高气傲的女子,微笑起来。

“大时代电子工业风云起,五十载缺芯少魂艰难路。少年人心气吞山河,狭路相逢,愿为星火铸太阿。有朝一日,身负龙剑斩群邪。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大概王玉兰也没有想到,以后她的这段话写下的这段文字,会被引为经典,成为一段激荡历程的写照。

……

举办集成电路设计大赛其实并不是想要搞出什么一朝惊世骇俗的技术,形象点来说,程燃只是做了一张网,把科大的包括本硕博学生都框进来,寻找其中可以待打磨的璞玉之才。

而且还要多层次消化掉这些人才,拿给聂云,胡志伟这批人进行打造,或者放在天行社,用无数外包的项目练手,也争取能够多多背靠到科大资源的技研所,把不同门类的人才挖掘到手人尽其用。最后放进汉武,放进CQ,放进联众……

科大的这场集成电路设计大赛,也是作为一个前进经验,这之中的课题设计,流程运作,媒体合作规范,都可以再往后,用到其他大学,甚至跨高校的运作上面。

这其实也是后世科技公司普遍在进行的事业,联合高校开展科技大赛,然后从中更好的配置人才和就业,同时还能为公司的制度,福利和战略进行宣传,一方面解决校园优秀人才的出路问题,一方面则可以让科技公司得到口碑和人才,积攒社会声望,可谓双赢。用这种方式,可以名正言顺把一个又一个高校的潜力人才绑上战船。21世纪的人才战略,谁掌握了庞大的科研人员基数,谁就可以以力破道。

而作为国内大学中相关领域站在顶尖前列的科大,则有让程燃这么发挥运作的平台和资源,而且也有登高一呼的号召力。只要大赛成功,形成定式,往后推广下去就会很顺利,而且也能更好地和当地政府合作推广,得到很多政策资源的支持。

集成电路设计大赛诞生了一个冠军,一个亚军,还有几个属于细分门类的突出者,这些人或是被天行社聂川,或是被搞汉武研发的聂云盯住,但其实程燃也不担心发掘出来的人才会外流,因为实际上现在这些人只有潜力,在相关专业领域,如果没有人带着,还是很难出头的。而现在外界不管跨国公司还是国内研发,所要求的都是有资历,拿来培训一下就能用的人。大概没有公司和机构愿意等你来慢慢成长。

大赛完满成功,院系上面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大赛当时是一个星期准备,然后比赛当天在计算机面前四个小时上机操作出成果,这个过程中计科院不少教授老师都在现场,为许多团队进行技术指导,这些辅导中也看出了这场大赛的价值,有的人才科大的一些研究院就已经瞄上了。

媒体的报道也让这场大赛在关注,学界有人撰文表示科大的集成电路设计大赛属于国内首开先河,此类活动相关领域高校可以以此为样多多益善。

而几乎也只是科大的集成电路设计大赛刚落下帷幕不久,清华园内一个刚刚成立的,名为“天行清华社”的协会,也在联合隔壁北大,开始进行清华北大的相关大赛活动筹备工作了。

……

程燃把这些都告诉了姜红芍,天行社,理念,运作,还有这场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的热闹,那些大学的室友,前辈,师兄师姐们一起进行的这个事。然后姜红芍在安静听完程燃说的这一切之后,声音略有些柔和,像是秋水长天一色,温暖而惆怅。

“程燃……我很羡慕啊。”

……

……

来自姜哥的……羡慕。

大概不曾和姜红芍打过交道的人,不会知道这句话从她口里说出来的概率会是多少,就好比奥特曼突然有天不打小怪兽,猫嫌面前的鱼没有隔壁家锅里的饭好吃。

但是她很羡慕。是的,从蓉城的那场风波导致局势动荡,她出国读书,看上去老姜颇有风浪来临便孤身迎去之态。

然而大部分人大概只看到她的潇洒,而不知道其实在她坚强的背后,她那些利用补课和图书馆巡检工作,争取经济独立之后,就把一切功夫扑在了其实相对而言时间很紧的学习课程,常常一个面包两片培根,蔬菜沙拉就当抵一天所需要蛋白质维生素的日子,披星戴月,她其实过了很长的时间。

她也会不会有天感到孤独?

而在这些颇为单调的生活之中,程燃就好像是她的窗口,可以看到那些她出国后不能体会的,无法接触的丰富多姿的大学生活,那些志同道合,一起做事,可以相互无碍笑闹亲密无间的朋友们。

这些大概她也不太会有吧。

所以她观望着程燃的大学生活,听着听着会笑起来,看着看着也会笑,好像这些不就是她曾经所憧憬的样子。

所以她会羡慕。

……

集成电路设计大赛结束的当天,天行社和学生会的志愿者收拾现场,撤横幅,捡垃圾,张静带领的志愿者队伍把七七八八的各种桌子凳子现场都整理完毕,过来和程燃等人会和,大家兴奋的击掌,庆祝这场大赛的圆满成功,和程燃击掌之后,张静看他眼睛,微笑相迎,“恭喜你们!”

程燃道,“功劳是大家的。”

时值黄昏,有金色的晕游走在校园之中,映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那是一种共同投入的,有意义的,获得了成就感的光环。

张静站在程燃身边,觉得这一刻他们一定好看极了。

……

后来有人提议一起去南门外吃火锅庆祝,大家响应,足足坐了三个桌子。

本来程燃最后准备请客,但大家表示AA,因为以后可以这样聚很多次,于是一干人等就凑钱,等到程燃的时候,张静笑,“骗我那么多次,这回你帮我给钱!”一人二十,程燃帮张静一起,两人出了四十。

但是其余一干人等在旁边起哄,笑得十分鬼魅。

回学校的时候程燃拿出了最后几张票,给了室友们,其中给了王新博两张,也给了张静。

“一起去看音乐会。”

大家哇得惊呼,张静眼睛里仿佛一如当晚的星彩。

新世纪开年的最后一个月,他们一行人的大学时代,一起去看秦西榛的南州音乐会。

这大概以后会是很多当时人们的记忆,也是他们一行人深刻的一个纪念。

当天科大前往南州体育馆的人络绎不绝,科大学生中自己掏钱买了票的也是泱泱之众,包括了张静的室友们,一边叫嚣着程燃只送了张静票,怎么都不能让他们独自在一起啊,一定要当电灯泡。但是到了现场,却也因为大家座次不一样,所以报复不成只好含恨分开。

程燃给寝室一干人留下的票是连号的,所以王新博带着女友高悦,李维,老郭,还有张静,就在看台同一排,不是内场票,但是在看台位置也很靠前。

秦西榛的音乐会正如程燃之前给的建议,走得路线就是意境为主,表演为辅,过程中各种音乐形式都表现了一遍,有追光之下长裙弹钢琴运指如飞的典雅和活泼的交相辉映,也有她抱着吉他单枪匹马弹奏,时而也有美男伴奏,也有著名乐队压阵。舞台效果也会变化,森林,星球,宇宙,童话,古典,她时而拖地长裙,时而装扮如女巫,时而白色蕾丝纱裙,配合舞台腾起的白色烟雾。

歌声穿透数万人体育馆。

有些歌程燃听过了,有些则是第一次听到,大概也是全新的。旁边的人会在一些副歌高潮部分跟着唱。

王新博和女友高悦相互依偎,觉得幸福极了。老郭和李维勾肩搭背,噢噢的尖叫声不断。还是首次参与这种演出的张静也被感染进那种氛围中,这时的一切情绪都会放大,让人随氛围沉浸在歌声里。

过程中,还是有人发短信或者打进电话,程燃亮屏的手机放下,又和身边人一起挥手,面对着那边台前此时作为主宰,颠倒众生歌唱的女子。

他揣回裤兜的手机里还躺着一条演出前收到的短信。

“今天在南州没时间,明天一起吃饭。”

第九十五章 临时甩锅第七十五章 修习内功和解围第九十一章 探索第十六章 各取一字第十一章 真想看看第一百六十八章 惊扰第一百零九章 不同世界第三十七章 生产第十一章 降妖除魔第十六章 泡了杯茶第十章 一剑摧城第四十二章 那场遇见第一百五十八章 地震第四十六章 我是不是会被灭口第一百二十一章 多美好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虚张声势第九十三章 一切都很美第一百六十三章 绝代风华第二十四章 表叔的真面目第五十八章 唇枪舌剑第九章 嚣张和沉默第一百八十章 眼线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必等我第六十三章 面壁计划第六十章 两根猪蹄第四十八章 欲擒故纵第六十二章 2,那1呢?第五十八章 纵论第一百四十四章 且当勉励第六十三章 波澜第九十六章 感言第五十六章 愿为星火铸太阿第一百七十三章 如青春浅薄第十八章 当格里格当第两百零七章 寂静的夜第一百三十二章 平静温暖第一百一十八章 那个少年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死了……第十一章 不甘第八十九章 喝会聊会第两百零九章 十中再无姜红芍(票票!)第八十四章 我们继续第三章 那是碰巧的第六十三章 波澜第一百六十三章 幕后之影第六十一章 嘴巴甜点第三十五章 土崩瓦解第五十五章 红袖红妆第五十八章 负责第一百六十八章 惊扰第十六章 如梦初醒第一百九十四章 K街见闻(下)第七十三章 钦点第四十七章 惊喜第一百九十四章 K街见闻(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邀请第一百章 中国队全灭!第一百一十八章 神女之悲哀第两百零三章 回家第一百零八章 不是为了你第四十章 恢宏第三十一章 不会抛弃你第一百零七章 不负此人生第五十章 不祥预感第二十二章 报复第六章 什么毛病!第二十二章 无法抓住的第五十一章 有一式从天而降第一百零九章 不同世界第三十九章 是么?第六十一章 忘乎所以和很稳得起第八十九章 推广大使第一百五十六章 圈套第一百八十九章 嘲弄第六十八章 高人?第一百零七章 海盗王的男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必等我第七十六章 风声萧萧第二十四章 少年之烦恼第一百五十六章 去你大爷的第六十九章 角落吃饭的你怎么能说话第八十五章 我很失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永不为奴第七十九章 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命更要紧第二十二章 无法抓住的第两百零九章 十中再无姜红芍(票票!)第一百二十四章 无心插柳第五十九章 来者不善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是一个段位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必等我第三十四章 以为自己是火炉啊第四章 我也……不知道啊第八十四章 上车,继续开,不停。第二十三章 针对第二十四章 少年之烦恼第二十五章 挑明第一百零七章 如山第一百二十九章 呵……第二章 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