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杨兰逸一说,文笙就明白了,敢情元恺和高祁两伙乐师已经由争夺羽音社的控制权变成了在杨昊俭跟前争宠。

从监军江北,到谭、白两家联姻,而后白文瑞拿到了兵权,明眼人都看出来,二皇子杨昊俭离着皇位已经越来越近。

眼下元恺一伙争不过高祁,毕竟张寄北死了,他们缺少一个同对方势均力敌的领袖,但话说回来,若是张寄北没死,王光济怕也不会接受招安。

高祁得以跟着杨昊俭到白州来,元恺却只能留在京里,听从白文瑞号令。

“你姑丈身边还有谁?”

“只有王七、付春娘他们几个了。我姑夫现在只是个闲散侯爷,身边不敢多留人,王七是不想出去当官,付春娘没处可去。”

听到付春娘这名字,文笙不由地望了王十三一眼,这么久了,不知付春娘是否还把一腔心思放在这混小子身上,当年他大言不惭说是要娶京中贵女,现在虽然造反未成,好歹娶个小官的女儿不是难事了。

杨兰逸不知道她把念头转到了王十三身上,继续慨叹道:“招安以后,大家都当了官,只有姑夫过得不如从前了,不过他现在也顾不得别的,我小表哥病得不轻,人虽然救回来,大夫说子嗣上面怕是有些麻烦。到了奉京一安顿下来,姑姑就张罗着给他纳了好几房小妾,姑姑还说,要是小表哥真生不出来,等日后我生了儿子,就过继一个给他,姑姑看不上姑丈那边的。”

他偷偷拿眼睛瞟着文笙。期期艾艾地道:“……顾,我一时心软,就答应姑姑了。”一副怕文笙生气的样子。

文笙脸色一黑,这臭小子,给他三分颜色,他就开染房!

旁边王十三忍不装噗”地笑出声来。

钟天政将手里的茶盏放到桌子上,发出“叮”的一声响。淡淡地开口:“时间不早。两位旧也叙得差不多了,不如早早回去吧,我和顾姑娘赶紧商量完打仗的事。也好叫顾姑娘早早休息。”

虽然“两位”有他一个,王十三却没有作声,坐在一旁,露出了一副看好戏的神情。

果然杨兰逸一听这话。立刻接上了话头:“商量打仗的事啊,那赶紧商量。我也是乐师,对了,我还没有告诉你们呢,我妙音八法已经练到第三重了。”

他两眼亮晶晶地望着文笙。一脸得意劲儿,“看我多厉害,快来夸奖我”的意思简直呼之欲出。

文笙有些意外。点头道:“不错。”

杨兰逸这两年跟着王光济疲于奔命,没想到乐师技艺上还能有所突破。足见他天赋不错,再一个确实用功了。

钟天政的逐客令白下了,眼见杨兰逸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心中烦躁,不由地抿了下唇。

以前没觉着这小子这么烦人啊,说轻了不理,说重了,到好像自己同他一个档次,急着炫耀他的四重之境……

钟天政不动声色,低头喝了口茶,目光一瞥,突然明白为什么他这么烦眼前的两个人了。

一个杨兰逸上蹿下跳,一个王十三笑嘻嘻在旁看热闹,而文笙也带着笑戏谑地望着杨兰逸,两人的神情竟是如出一辙。

钟天政更生气了,他笑了一笑,问杨兰逸:“你们这次过来多少乐师,都归高祁管么?”

杨兰逸回道:“二三十个吧,除了我,都是羽音社原本跟着高祁的,二皇子才叫他说了算,那姓高的一副奴才相,他不敢拿我怎么样。”

羽音社内讧的仇算不到杨兰逸身上,杨兰逸是从玄音阁出来的,如今王光济也不是敌人了,高祁确实没必要和这啥事不懂的小少爷一般见识。

钟天政挑了下眉,温和地笑道:“总是不怎么方便,你不如趁着高祁未睡,赶紧去和他说一声,从明天开始加入我们这边得了,这边有五十位乐师,都是你先前的同窗,队长还是顾姑娘,咱们一起上阵杀敌,也好有个照应……”

话还未说完,杨兰逸已经一跃而起,连声道:“好,钟师兄你提醒的太好了,正合我意,我这就去。”

这下文笙和王十三都敛了笑容。

钟天政低头,吹了吹杯盏中的浮沫,他就知道,只要和文笙沾上边儿,杨兰逸那是九头牛也拉不回。

王十三连招呼也不及打,匆匆跟着杨兰逸出门,钟天政望着两人背影,脸上露出了揶揄之色。

“杨昊俭恨我入骨,何必拉他来蹚这趟浑水?”文笙沉声道。

钟天政翘了翘嘴角:“他乐在其中呢。”顿了顿又道:“他这么蜜蜂见了糖一样巴着你,杨昊俭会不知道?与其放他在照应不到的地方,还不如弄到身边来看着。”

文笙狐疑地望了他一眼。

没了两个碍眼的人,钟天政心下那团不快终于消散,便欲继续刚才的话题:“杨昊俭……”

他只说了三个字便停下来,皱起眉头,目露疑惑。

文笙正奇怪,就听着外边传来了敲门声。

咦,没听到脚步声,外边的兵士也没有通报,谁在门外?文笙道了声“请进”,门推开,门口站着的竟是去而复返的王十三。

王十三手里捧着几页纸,一本正经的,就像换了个人一样,见屋里两人诧异地向他望来,咳了声,眼睛微眯,在大胡子的遮掩下似是露出了个有些羞涩的笑容:“那个,顾姑娘,我有几个问题搞不懂,想来请教一下。”

文笙怔了一怔,很快回过神来:“什么问题?”

王十三眼睛一亮,进屋关上门,看钟天政没有给他腾地方的意思,搬了把椅子凑到桌案旁,这样就相当于将文笙和钟天政由中隔开。

他把手里的纸递过去。探身求教:“……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格物是什么意思。”

文笙将目光落到纸上,脸色不由缓了一缓。

只看王十三进门时那做作的模样,她如何不知这是此人不喜钟天政耍心机支走了杨兰逸,特意以求教为名,来行捣乱之实。

对待学问,应该有足够的尊重。不应成为幌子。

不过当她看到纸上的字迹。听到王十三问的问题,却有些气不起来了。

纸上的字较以前工整了很多,初见骨架。这一年多王十三做着造反的营生。想是很忙的,能练到这般程度,足见下了不少功夫。

当日江北战事激烈,王光济不敌朝廷大军。文笙在写后面几封信的时候,已经预感到和王十三的书信往来不会长久了。

最后一封信里。文笙写的是《大学》。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而王十三的这个问题,正出自这里。

她目光渐转柔和。同王十三道:“我还没有多谢你,多亏你离开兰城的时候高抬贵手,放过了厉建章、孔安他们。”

文笙如此郑重。到叫王十三颇觉不自在:“这算什么,小事一桩。不过我看这事你忙活一通也没得着什么好处。那些老糊涂把救命之恩高的头上呢,啧,我都替你亏得慌。”

文笙笑了笑,并未在意。

钟天政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王十三,虽然在文笙印象里,他和王十三从未见过面,应该是素不相识,但其实王光济的那帮亲信手下他个个都做过一番了解。

提起王十三,谁不知道这就是个没正形的混混,大事指望不上他。

但此人武功到是他们那些人里头最高的,为这个,王光济屡屡容忍他,把他当个保镖护卫使唤。

若说这人会勤奋好学,半夜找人请教学问,那简直是猪都能上树。

那他这是做什么还用问么,缠着文笙,想给自己添堵呢。

不过王十三可不像杨云逸好忽悠,不愧是习过武的,钟天政几次开口,都被他以四两拨千斤给随口化解了。

到后来钟天政真生气了,这股火不是冲王十三去的,而是针对文笙。

你还有没有点身为女子的自觉,怎么什么人都往回招惹?

钟天政狠狠瞪了文笙一眼,见她根本毫无所觉,正忙着给王十三授业解惑呢,自己留着怎么都多余,当下站起身,沉着脸出了门,扬长而去。

他却不知王十三此际耳朵听着文笙说话,却将一半心思放在了他身上。

王十三从小就学会了看人脸色,这些年更是在江湖中打滚,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今晚钟天政不怀好意,杨兰逸全无所觉,他却立刻就感觉到了。

这一次按他的本意,是想留在京里,什么当官、得朝廷重用,他都没放在心上,只想着能像当年陪着杨兰逸混京城那样,继续过逍遥自在的日子,顺便照看着王光济。

可王光济的夫人却把他找了去,叫他到白州来看着点杨兰逸。

战场上的凶险到在其次,他们是降将,不得不处处小心。

王十三实在没想到,杨兰逸明明这两年看着正常多了,一见到顾文笙,立刻故态萌发,就像一匹脱缰野马,拉都拉不住,而他第一次感觉到危险,不是高祁,不是杨昊俭,竟是一个小白脸乐师。

所以钟天政前脚一走,王十三就再不是前一刻那全神贯注的样子,“啧”了一声,身子往椅背上一靠,全身跟没了骨头一样:“这姓钟的咋回事,我们既没杀他爹,也没睡他婆娘,见面就玩笑里藏刀这一套。”

文笙打住,横了他一眼。

王十三叫文笙这一看,登时没了把握,试探道:“难道还真是得罪过他?”

文笙充耳不闻,道:“你把我刚才说的重复一遍。”

王十三虽然分神,却并非没在听,老老实实将文笙说的一段复述了一遍,暗暗后悔不该挑了这么一篇来做戏。

王十三对于识文练字确实很感兴趣,世人对于禁忌的东西总是充满了好奇,王十三尤其如此。

大约是因为小时候偷学识字被打留下了太深的印象,长大后他就对这些东西有一种本能的向往,再加上文笙写来的信总是像画一样好看,她看到了他每回的进步,字里行间总是充满期许。

所以即使随王光济退守飞云江,地盘没了,每天都有人病倒,朝不保夕,他仍一有空就划拉两下,习惯了嘛。

不过最后的这篇文章,实在是不对他的胃口。

什么修身、慎独,离他实在是太远了,有那空整日胡思乱想,哪如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快意恩仇才是他中意的生活,而不是变成一个循规蹈矩的书呆子。

钟天政一走,王十三就想停下来,换个有意思的话题聊聊。

可叫他郁闷的是,文笙根本不接茬,真就是一本正经地在讲这篇文章。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这是讲为什么齐家要先修身。”

文笙面无表情地瞥了王十三一眼,需要了就拿出来当挡箭牌,没事了就想收起来,想得美,好好学着吧小子。

王十三改而趴到桌子上,百无聊赖地道:“屁得公允,我看谁顺眼自然要偏向他,讨厌谁,就叫他去死。‘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这是圣人吧?”

他怀疑地偷偷抬眼,这小妞不知从哪找来这么多东西,他拿了一些词句找人问过,就是教书先生看了都面露茫然。

文笙十分直白地道:“你当然做不到,我说这些只希望你知道,真正的君子是个什么样子,若有一天你遇到这样的人,要记得尊敬他们。”

王十三“噢”了一声,暗想他这是被鄙视了吧。

这是杨兰逸和王十三来到化宁的第一个晚上,第二天杨兰逸果然跑来加入了玄音阁的乐师队伍。

钟天政开始没当回事,不过一个晚上,以后还有许许多多个晚上呢。

可谁知那“许许多多个晚上”他竟也很难找到机会同文笙单独相处。

杨兰逸几乎是每晚都跑到文笙帐篷里报道,继“好学”的王十三之后,小少爷表示他对古琴也很感兴趣,想跟着文笙学一学琴。

ps:这章写得好开心,

写文的乐趣大半在此!

希望大家也看得开心。

有亲爱的读者留言心疼心渔,加入正版订阅,开心!开心!开心!

第305章 于泉第一夜第138章 善后事宜第349章 刀削面还是混沌面?第137章 救星驾到第475章 战书第550章 你知道的太多了!第166章 人各有志第386章 恼人的喷嚏第222章 再战危星剑第400章 过大年第422章 新娘子第89章 华服美食第146章 琴名太平第108章 鼓与歌第397章 爆竹声响第347章 去去千里烟波第382章 江审言第418章 善后第128章 盛世佳话第513章 索囚第138章 善后事宜第437章 做媒第469章 住宿的烦恼第135章 生死斗第1章 顾九小姐第311章 梦有醒时第21章 失约的少年第264章 新乐第210章 临时抱佛脚第378章 贪恋第233章 诚意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218章 远方来信第528章 一劳永逸第247章 还以颜色第394章 《大崇律》第255章 请与我保持十丈以上距离第443章 鼻血第123章 同组乐师第161章 冤家路窄第42章 追捕第147章 咸吃萝卜钟天政第290章 在路上第116章 大教训第85章 大音希声第312章 探花第475章 战书第293章 首战第375章 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第167章 逃出玄音阁第105章 荐书难求第451章 寻找线索第133章 惊变虎啸台第357章 驱蛇鼓第261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第330章 接风第387章 鲜花和牛粪第290章 在路上第163章 摊上大事了第125章 直入甲等第261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第427章 又见面了第253章 怎么又是你?第225章 首战告捷第309章 还可以再抢救一下第387章 鲜花和牛粪第307章 夜宴第244章 金蝉第351章 抹黑他第409章 逛灯会第321章 成亲第62章 山外来客第201章 私斗第395章 尾巴第512章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第538章 战后构想第59章 坏脾气第344章 风云会第528章 一劳永逸第513章 索囚第232章 大事件第10章 赏菊秋景第87章 双桐镇第498章 危如累卵第516章 伊人踏月而来第214章 左右采之第146章 琴名太平第67章 一张曲谱第495章 谁是第一人第54章 乡下戏班第407章 备战上元节第9章 两个选择第395章 尾巴第380章 刺吴第482章 破局第456章 白云坞第164章 虎头滩大捷第180章 王光济的谋算第464章 衣钵第554章 瓮里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