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第228章 竞争对手愁啊愁

星海VCD横空出世,让各地电器厂商有些猝不及防,纷纷购置VCD回去拆解。

姜万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他和团队正在研究VCD,快有结果了。

结果,Y视突然播放出星海VCD的新闻。

“为什么之前都没有VCD的相关消息!”

“为什么星海集团没有公布研制出世界第一台VCD机,而是上市了才公开!”

“奸商!”

等他去查专利的时候,星海集团已经注册了,审核通过刚过几天时间。

买了几台星海VCD机回来,拆解分析,大概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星海集团的VCD做得很精致,他认为自己仿造的话,不可能做得那么好。

绕个圈继续做吗,第一市场都被人家占了,营销搞不过人家,人家都承包了Y视了,天天广告,看着都烦死了,而且各省市纸媒,甚至公共汽车上都有星海VCD的广告,那得砸进多少钱啊。

东西没有人家做得好,营销比不过人家,资本没有人家那么雄厚,竞争肯定是竞争不过的,只能采用低价销售策略。

之前,他还预测第一年销量不低于两百万台,如果能拿下这个市场的话,大有赚头,他们投入近千万美元算什么。

如此看来,他们前期投资的钱就打了水漂,感觉没有必要再研究下去了。

姜万孟一脸沮丧,冷汗都冒出来了,整个人变得灰心丧气。

此时,在丑国的孙燕还不知道桦国内的情况,直到姜万孟在8月5日打电话给他方才知道。

孙燕早有意料,想不到星海集团真是研制出VCD了。

他问他方柏,但人家说是一种新型的CD机,只是一直拖着没有上市。

就是有所顾虑,他与姜万孟合作研制VCD机,降低了投资预算,最终只投资了五百万美元,目前用掉了两三百万美元,损失不大。

姜万孟也有投资,但没他投资大。

亏的话,肯定是一起亏了。

“孙总,星海集团使用的是贵公司的解码芯片吧?”

“是这样的,没错。”

“对方研制VCD,你不知道?”姜万孟语气有些冷漠,有点责怪孙燕。

孙燕投资有损失,心情不是很好,脾气也上来了:“我要是知道,我还会卖给他零部件吗?

你在质问我?

我投的钱比你多了,为什么你不去查重专利?

国内市场调查的事可是你在负责。”

被问到专利查重,姜万孟有些心虚,之前并没有去查,但此时非常无奈:“查了,人家专利刚通过。

孙总你先消消气,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还有没有必要继续研制下去,你真的愿意放弃这个市场?”

他没有说之前并没有查,只是Y视播放新闻出来才去查。

“孟总,事情有些糟糕,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咱俩说话不必遮遮掩掩了。”孙燕有点火气,他只是有点怪姜万孟,并没有怪方柏忽悠他。

人家秘密研制,怎么可能暴露信息出来。

“如果说,你公司断了星海集团的解码芯片,我们再购买星海集团的专利,可以独吞这个市场。”姜万孟说完后,感觉自己这话说得太傻,如果可以赚大钱,人家凭啥卖专利。

难道拿解码芯片来威逼?

“姜总你真会开玩笑,星海集团是什么公司你没查清楚吗,钱比我们多,你觉得凭什么人家愿意把专利卖给你,人家独吞这个市场不好。

至于断了人家芯片,你以为人家不会换一家,只是时间长问题。

哎,算了,我们的合作就到此为止吧,我亏得不比你少。”孙燕感觉姜万孟的想法太搞笑了,论关系,他与方柏的关系并不差,更何况还与人家有合作关系,还欠三百几十万枚解码芯片。

他只是亏了两百多万美元而已,赚不到VCD的大头,但从解码芯片上,他是可以赚钱的。

本来,如果姜万孟继续研发下去,而不是搞其它动作,他也愿意折腾下去,小赚一点也行。

但姜万孟说的话让他很生气,事情没做好,质问到他头上来了。

当然,星海集团的雄厚实力,也是让孙燕有些退缩了,他感觉姜万孟搞不过精明的方柏,继续投资下去就是一个无底洞。

方柏胆子太大了,没有上市,就敢跟他购置六百万枚解码芯片,另外五百万枚芯片还是签协议的。

现在孙燕仔细一想,总算知道方柏的布局了。

问题是,人家赌对了。

他和姜万孟比不过方柏的眼光和战略,在市场上竞争,肯定也搞不过人家。

想想方柏在丑国多会搞事情,还有一个投资公司呢,他自己也有两百多万美元投资。

论关系,他与方柏的关系,比他与姜万孟并不差。

刚开始他觉得姜万孟挺不错的,但跟方柏一对比,就没法比了。

讲完后,姜万孟那边沉默了,知道这个投资亏定了,软坐在椅子上。

孙燕看对方不说话了,他也气在头上,直接挂断电话。

几天后,倒是有不少国内商人打电话咨询,想采购几百几千枚解码芯片。

孙燕还欠方柏三百几十万个呢,年底都没法交齐货,怎么看得上几百几千枚的小定单。

就算给的单价高,他也不能卖,这岂不是给星海集团树立竞争对手,方柏知情后,说不定下一批不在他公司定制了。

……

粤城,爱多电器有限公司,会议室。

老板胡标正召集技术人员开会,桌上摆了几台拆解开的星海VCD机。

在七月底时,公司购置了几台VCD机回来拆解分析,目前已经有结果了。

核心零部件解码芯片来自斯高柏公司,激光头的进口商标被抹掉,但还是被他们查出来了,来自岛国公司。

伺服电机也是进口货。

还有一些零部件,都没有商标,星海集团刻意隐瞒,也有可能是星海集团生产的。

经过技术团队二十多天的分析,觉得可以仿造,但得绕开人家的VCD专利。

分析制造成本最多三百块钱,批发价竟然卖三千块钱,太暴利了。

只要卖一万台,那就是赚两千多万元。

他们估算,目前星海集团销量不低于十万台了。

胡标非常眼红,所以投入资金攻研VCD机,这是暴富的机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核心零部件采购困难。

胡标问下公司的采购经理:“怎么样?咨询厂家了,解码芯片能买得到吗?”

“订单从五百枚加到五千枚,斯高柏公司也不愿意卖,单价都提到20美元了,还是离岸价。我们只是打算先做一批样机而已,光解码芯片就打算投入十万美元,外汇也不是那么容易搞到的。”

“先不说成本问题,对方没说原因吗,五千枚订单不算少了。”

“厂家只说没货,没打听到更多消息。”

“艹!”

胡标拍了下会议桌,忍不住爆粗口。公司已经投入十几万元了,拆解工作也耽误不少时间。

会议里的十几名员工沉默下来,不敢出声。

胡标拿出烟点燃,吸了两口,长吐出一口气,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一下。

VCD机出来后,他们专门研究过星海集团。

星海集团成立不到三年时间,资产数十亿元以上,那个年轻老板太厉害了。

想不到人家布了这么大的局,不仅Y视有广告,省电视台,省报甚至公共汽车上都打有广告,粤城的电器商场都有卖VCD机了,就连国营电器商场大门口还挂有“本商场有卖VCD机”海报。

集中轰炸宣传,粤城很多市民知道VCD机了,还有小商贩买一台VCD机专门播放小电影赚钱,想不知道都难。

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全国布局终端销售,营销手段非常厉害,估计宣传费用已经投入上千万元。

但对于人家的盈利而言,宣传费用根本不算什么。

竞争不过星海集团这个商业巨擘,他只是喝汤就行,一年赚几千万就乐呵心满意足了。

胡标眉头紧皱,深沉地说道:“VCD机制造不难,外壳都没必要搞那么精致,还用铸铝,塑料都可以了。

一些零部件,在粤城电子商场就能掏得到,最多到厂家定制而已。现在再打电话给斯高柏公司,问多少量定制才有货。”

“老板,现在洛杉矶那边是凌晨。”

“行,那你晚上打,明天我要结果。解决不了解码芯片货源问题,我们根本没法入场。”胡标咬紧牙关,压制着自己脾气。

没有明说仿造,作为老板,只说借鉴星海集团的产品,绕开一条路生产自己的品牌VCD机。

人家出厂价卖三千,他就卖两千,照样大赚。

论成本控制,胡标觉得没必要搞那么精致,大批量生产,成本也就两三百块钱一台机子,出厂价卖一千都有大赚。

次日,胡标得到结果。

一次性采购量要达到50万枚,20美元一枚,年采购量不低于三百万枚。

这是供货条件,也是孙燕觉得值得冒险的事,当然,他希望人家放弃,别再打听了,别再诱惑他了。

桦国VCD机的情况,孙燕已经搞清楚了,他就死赚方柏的钱已经够了。

方柏已经给他打电话了,五百万枚解码芯片结束后,继续五百万枚,不希望他把芯片卖给其他采购商,特别是桦国厂家。

孙燕大概能够猜到方柏的打算,哪怕生产不了那么多VCD机,也要堵死关键货源抢时间。

以方柏目前的资本,他找新的厂家搞解码芯片不是问题,就是耽误时间而已。

“你确定你没耳聋?一次性采购五十万枚,一千万美元,把我公司卖了也凑不到这么多钱!况且国内谁能凑出这么多外汇!”胡标明明看到蛋糕就在眼前,就差一步,结果吃不到。

听到采购经理汇报结果,他当然不满意。

采购经理一个晚上都睡不着,不敢跟老板汇报,太荒唐了,但该说还是得说,被骂得低头不敢反驳,说道:“老板,我也很气,多次确认了,而且是对方老板的话,说到底就是不愿意卖而已。”

胡标深呼吸一口气,这不是啥好消息,说道:“知道了,准备一下出国手续,我也出去,希望当面能谈下来。”

与爱多公司已经准备仿造VCD机的厂家目前不下一百家公司或作坊,他们没有爱多公司的实力,进展没有那么快,目前还有拆解分析当中,然后到市场上找类似的零部件。

解码芯片上面打有激光字眼,可以查得到厂家,咨询一下,打算采购一两百枚,人家不卖,说没货了。

VCD机在国产掀起波浪,无数商人闻到腥味,都想瓜分一下这个新兴市场的蛋糕。

商人对新兴商机比较敏感,但凡刚出现且被市场认可的商品,只要动作够快,照样能吃上肉。

星海集团已经证明了,他们能够跟在后面喝汤就行了。

8月底时,国内一些财经报道星海VCD,说商业天才方柏靠一个商品,月利润不低于五个亿。

这个年代个人财富过亿,那就是亿万富翁,多半是一城之首富,当地政府的座上宾。

麻蛋,一个月赚几个亿,银行印刷钱都没这么快。

泵车这种大型机械设备,投资巨大,不是一般公司能玩得透,星海集团能够吃下这个蛋糕,大多商人不眼红。

但VCD机这种成本仅仅几百块,仿造容易的电器,哪个商人不眼红。

也就是在这个月中时,盗版光盘已经应运而生,到了月底时,大街小巷上就有不少小贩和电器店出售。

都怪那些发财报。

星海VCD售量持续暴走,偶尔单日出货量达到2万台。

对方柏来说,VCD机项目已经告一段落,技术团队已经开始研制DVD机。

概念是方柏提出来的,但他并没有投入精力,靠技术团队折腾吧。

在8月20日时,方柏已经到申城国际工业展览会了。

今年的国际工业展览会,比去年开得有些晚。

如今的星海集团名气非常大,公司租赁了几个展位拼成一个数百平方米的展位。

此次重点展览产品是VCD机、40米泵车和45千瓦柴油机。

在去年展览会上,星海集团一炮打响,拿下上千万美元外贸订单,成为民营企业的第一名。

第一天展览会刚开始,无数观众就挤到星海集团的展位上,特别关注刚刚上市的VCD机。

可以现场下订单,一百台起售,出厂价一个样,没什么区别,好处就是可以到公司现场拿货。

方柏坐在后台看资料,他来展览会主要是收获人脉,找大客户。

离无名指升级仅差十多个人脉了,说不定这两天就能升级。

五百万级别以下的订单不用他出马,由销售人员负责。

现在金手指不认可中低端客户,要求越来越苛刻了。

第16章 我也可以赚钱养家呀第77章 中指升级LV3第54章 人生第一辆摩托车第253章 方柏入市,各方报道172.第171章 购买认购证第106章 财富1720万元,中级升级lv4(求月票第57章 第一个精英人脉第85章 隆重开张(求月票)第248章 同行的无奈和无力感123.第123章 路遇土匪第34章 财富3.2万元第256章 无名指升7级!(求月票)225.第223章 浪奔,浪流!第76章 佳雨公司在成长159.第158章 投资引起校领导重视(求月票)130.第130章 全国状元,食指升级124.第124章 申城购置房子181.第180章 变态的强身健体193.第191章 崔小强的恩情和路第79章 准备宣传124.第124章 申城购置房子第64章 不知哪个逗比想出这段逗比广告词166.第165章 公司高薪招聘第10章 金手指食指的作用第50章 我想吹气球238.第236章 引起社会关注128.第128章 梅县长的惊讶第23章 达成合作,前进一步211.第209章 百亿投资,市领导震惊130.第130章 全国状元,食指升级176.第175章 预售火爆,预收3326万元!244.第242章 终上电视了(二合一,6400字)236.第234章 某人气急败坏,估值跌了!第257章 新员工见面会,准备B轮融资(求月票第57章 第一个精英人脉第8章 家家有本难念经188.第186章 方柏上电视出名了241.第239章 总部年营收105亿元120.第120章 被盯上了118.第118章 牛比的兄妹第57章 第一个精英人脉218.第216章 方柏的先见之明第82章 别人出剪刀,你觉得我应该出什么?184.第183章 订单大增(求月票)第249章 华联超市公司估值,同学震惊144.第144章 开学140.第140章 秦舒雨学坏了201.第199章 个人财富719亿元第38章 财富6.5万元第50章 我想吹气球第57章 第一个精英人脉第6章 捡漏的乐趣140.第140章 秦舒雨学坏了第95章 打通县城关系脉络第53章 方总真了不起第84章 人脉升级(求月票)224.第222章 激动,又是百亿投资!130.第130章 全国状元,食指升级141.第141章 财富1980万元第99章 战斗前的团队放松活动198.第196章 院领导惊讶:华联超市发展这么第49章 这位同学好真诚第40章 方柏多会来事第17章 别打我小报告145.第145章 我要抱方柏大腿(求月票)212.第210章 突发情况,团伙作案第70章 方石感觉被儿子带坏了(求首订)246.第244章 你们知道申城首富方柏吗?第256章 无名指升7级!(求月票)第79章 准备宣传第23章 达成合作,前进一步215.第213章 接连不断的大消息第96章 争分夺秒筹备第250章 财富157亿元,准备救市177.第176章 财富暴涨,8750万元164.第163章 偷鸡不成倒蚀把米(二合一,求第112章 徐徐图之,贷款三千万!245.第243章 崔小强女友的惊讶第39章 岳父的抠门劲第9章 我也希望你不要介意118.第118章 牛比的兄妹第100章 数万人燃爆现场124.第124章 申城购置房子215.第213章 接连不断的大消息154.第153章 秋雅的忧伤(求月票)220.第218章 乔丹也震惊,他到底是谁?第62章 规划电器商场182.第181章 毕业季,伤离别第76章 佳雨公司在成长141.第141章 财富1980万元第112章 徐徐图之,贷款三千万!212.第210章 突发情况,团伙作案第78章 你眼皮有脏东西193.第191章 崔小强的恩情和路第40章 方柏多会来事第19章 就赚个辛苦费,你信么第45章 第一批电视售罄第73章 花钱买不到的财富第28章 浪奔,浪流219.第217章 国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