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三个试验

唐凡丁思考了半天,结合广播信息,决定做三个试探的小试验。

一个是稻田养鱼,二是稻田按播胡豆,三是稻草覆盖洋芋。

稻田养鱼据唐凡丁的记忆,稻田养鱼可追溯至三国魏武时期,而且就在这几年全面推广。但要挖更深更宽的沟,劳动量大,妈妈再宠爱自己,但投入的人工什么的实在太大了,估计不会同意,如果有了后面两项的成功,就会有大大的话语权。现在才收稻谷,想着明年的种植略微早了点儿。

稻田按播胡豆非常简单,随便一说大家都会做。这是滇省流行几千年的种植方式,经久不衰。胡豆又名蚕豆,明李时珍说:“豆荚状如老蚕,故名蚕豆”,据《太平御览》记载,蚕豆为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故名胡豆。以川、滇、湘、江、浙、青省居多,川省有道名小吃:怪味胡豆,现在正风靡全川;而滇省也流行将青蚕豆剥开取出或素炒豆米成菜、或焖成豆米饭。它还可做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

蚕豆是有名的可以跟根瘤菌等可以固氮的微生物组成命运共同体:根瘤,蚕豆利用阳光照射,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很多有用的有机物质,把营养物质输送到根瘤供微生物生存和繁衍后代,根瘤菌也投桃报李,把它们吸收的无机养分、水,主要是氮元素反输到蚕豆中。两种生物相依为命、取长补短、休戚相关。

等太阳晒几天、排水沟沥几天水、稻田没有积水时,将选好的健壮蚕豆以20公分×20公分的距离按入稻田,利用稻田土壤里面的水分,让蚕豆发芽,稻草桩桩慢慢腐烂可以为它提供一些营养。这样比较省事,不再挖地也节约了时间和劳动力。

洋芋,学名马铃薯,一个“洋”字说明它进入中国大约在明清时期,胡豆的“胡”字说明它在汉唐时期引入中国。洋芋是一种喜低温的农作物,已经继玉米、水稻、小麦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利用水稻收割后的水和温度,用稻草覆盖种植洋芋是桂省研究推广的一种简便农业种植方式。它总结起来其实挺简单的:“摆一摆、挖一挖、盖一盖、翻一翻、捡一捡。”具体做法就是:选取健康无伤口的洋芋作种,按25公分摆在稻田上;挖排水沟时,把泥土盖在洋芋上;再用稻草覆盖洋芋;收获时翻开稻草,直接弯腰捡洋芋就完成了。如果成功,对唐妈妈和自家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福音,恐怕就是传说中的事半功倍。想像是丰满的,而现实是否是骨感的,只有试验了才知道。

晚饭是面条,可当面条都泡沱了,也不见唐隆回家,母子俩只得先吃了。终于到8点多时,一身酒气的唐隆回来了。唐凡丁一见此情形怕挨揍,不敢把自己的决定告诉酗酒的老汉,本想给他倒碗热水,可惜自家以前没这种习惯与设备:连个开水瓶都没有。一夜无话,唐凡丁勤练不辍。

第二天清晨饭罢,唐凡丁对唐隆说了自己的决定,他居然没有当一回事。唐凡丁突然想起来,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唐隆都是开学时给点学杂费,期末看一下成绩就可以了,对自己的学习说好听是充分信任,说不好听是玩忽放任。

从此唐凡丁开始了半工自学之路了。

107 回归正轨114 迎接春游046 进城卖葛028 看望姐姐024 买牛回家042 出尽风头053 广播节目058 正式收购022 鸵鸟雄鹰066 唐妈挨打003 首战告捷051 抢收抢种095 要上成都087 反对办厂115 成都买布039 点点很苦108 花节开幕097 建厂送亲048 元九登高019 山地挖坑099 坝坝宴席039 点点很苦032 无后为大020 祸从口出054 稻田养鱼042 出尽风头063 讹传受伤001  初冬迷雾045 论功行赏022 鸵鸟雄鹰053 广播节目014 收稻开学068 进派出所065 有点收获053 广播节目068 进派出所048 元九登高052 勘探无果065 有点收获038 腌制腊肉060 吃酸菜鱼085 冬作试验077 承包茶园108 花节开幕115 成都买布083 川中游历033 勘探队来094 计划受挫109 被套成本049 点点喜事116 荣昌买猪028 看望姐姐071 灯泡刺眼025章 与牛磨合028 看望姐姐070 八月丰收034 新年伊始106 心灵旅行112 别样宣传094 计划受挫019 山地挖坑047 葛粉热销048 元九登高042 出尽风头033 勘探队来087 反对办厂067 自卫伤人113 修路迎客112 别样宣传022 鸵鸟雄鹰043 趣味运动005 诡异重生028 看望姐姐066 唐妈挨打115 成都买布107 回归正轨084 绵阳11050 试制新茶008 外婆葬礼027 再战再捷007 外婆病逝017 三个试验086 再次买房085 冬作试验040 除夕过年100 大年三十050 试制新茶010 赛尿小孩037 趣味跳绳107 回归正轨035 上学半日005 诡异重生092 计划建厂063 讹传受伤059 鱼与熊掌027 再战再捷003 首战告捷113 修路迎客055 青贮饲料116 荣昌买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