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37陈慕武走马上任

第298章 37陈慕武走马上任

陈慕武极其不情愿地进入到了1927年。

邶京政府也好,遖京政府也好,虽说存在了四十多年的民囯,在它的有生之年中每一年都很烂,而今年尤其如此。

开年唯一值得欣慰的事,是人民群众迫使英国被迫放弃了汉和九茳的英租界,似乎是给1927年开了一个好头,南方政府领导下的中华民囯马上就要步入正轨,蒸蒸日上。

但这只不过是一种欲抑先扬罢了,因为事情发生后不久,丧失了两块殖民地的英国政府就出于报复心态,派出大量军队入驻到仩海的公共租界当中,严防死守。

然后某某阶级的软弱投降性就再次出现了,为了能让新成立的政府获得欧美列强的支持,南方这边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英国人的这种践踏主权的行为。

再然后,到了四月……

不说什么“时代里的一粒沙,个人头顶的一座山”这种屁话。

就算是当一粒沙子,他小陈也立志当一粒金沙,势必要改变点儿什么。

可是即将到来的1927年,陈慕武是一点都不奢求能够做出一些什么改变。

倒不是说他没有那个能力,大的改变不行,做一个在沙滩上把搁浅的鱼力所能及扔回海里的小男孩还是可以的。

但他还不能那么做,因为这沙滩上除了鱼,除了海水,还有一种横行霸道的其名为“和”的螃蟹。

只要做出一些稍微不符合进程的出格事情,这螃蟹就会挥舞着钳子脚步嚣张地向你跑来,直接夹断。

这种情况下,陈慕武别无选择,他仅能做一只逃避现实的鸵鸟,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把头深深埋进沙子当中,就像等待通灵这件事情的热度过去一样。

好像在最近几年里,陈慕武每一年的圣诞节和元旦都是在巴黎,而不是在英国剑桥度过,似乎法国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一样。

在德布罗意家好吃好喝了半个多月,虽然不知道英国那边风头消散的到底如何,可陈慕武还是拉着有些不太情愿离开的卡皮察,赶在开学之前回到了剑桥大学。

想要热度消散的最佳办法,就是不去回应,因为每天总有层出不穷的新的热点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吸引普罗大众的眼球。

事实证明,陈慕武的做法确实不错,虽然回到剑桥郡之后,走在路上还是偶尔会被擦肩而过的行人侧目而视,但整个英国范围内对这件事的讨论,和之前疯狂时对比已经降下去了很多。

可这并不意味着陈慕武不会在熟人之间受到调侃,就算老师卢瑟福已经离开了剑桥大学,他这个卡文迪许实验室代理主任已经走马上任,和实验室大管家查德威克见面后,对方和陈慕武说的第一句话也是……

“陈主任,卢瑟福主任临走前,特意交代我,如果见到你之后一定要问你一句话:‘陈,既然你都已经是法力无边的大通灵师了,那我很想知道一件事,原子核中的那个电中性粒子到底存在与否?如果存在的话,我们卡文迪许实验室又能否在这场全世界物理学家都参与的捉迷藏中,第一个把它给找出来呢?’”

一直都很想找到中子的人,委托上辈子发现中子的人,问自己中子能否最终发现。

这个问题中涉及到的人际关系还真是奇特,对此陈慕武肯定是毫不犹豫就给出了答案,“能”。

他觉得眼前的场景,很像是清宫电视剧里远道而来的钦差大臣,在向地方官员们传递皇上的口谕,差点就要像里面的剧情一样,自己下一句应该说的是“恭请圣安”,而查德威克再回一句“圣躬安”。

“奏对”完成以后,刚才一直在学卢瑟福的口气,绷着脸的查德威克,面部表情终于舒缓下来,展现出英国人身上难得的幽默另一面。

“主任说了,让你别理会那些风言风语,安心把实验做好,让卡文迪许实验室再多出一些成绩,比其他的什么都重要。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你是大老板,我们上上下下全都听命于你。”

骄傲自满从来都不是陈慕武的性格,他连忙客气回去:“我只是侥幸获得了老师的厚爱,所以才临时接过了实验室的管理任务。可是我来到剑桥才几年,基本上什么都不懂,如果人遇到什么事情的话,还希望您能多多帮助我。”

“好说,好说。”

绝对不能得罪眼前这个大管家,否则他很可能花不到大部分都是由自己拉来的经费。

陈慕武并没有选择鸟枪换炮,高升进入到卢瑟福的办公室,他还是去了自己熟悉的那间屋子。

老师只是走了,又不是死了,他没必要通过提升办公室的等级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况且从1919年到1926年,烟草的气味早就填满了办公室里的各个角落。

不抽烟的陈慕武甚至觉得,如果有杆大烟枪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烟草,只需要进入到这间办公室中深吸一口气,也能暂时平复自己被勾起来的烟瘾。

从早就拍好的云室照片的轨迹当中,计算出产生的新物质是什么东西,还有这个新物质具有多大的动能,都不是难事。

甚至在未来高考中的物理计算题的难度,都比上面这两项工作的难度还要大。

赵忠尧和考克罗夫特早就按照陈慕武的思路,利用反应前后的质量亏损,和入射质子与出射阿尔法粒子之间的动能差,验证了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正确性。

距离他们两个人第一篇颇具分量的物理学论文发表,只差最后一步,那就是把用英语写成的草稿,逐字逐句翻译为德文。

按照考克罗夫特的意思,既然陈博士,当然现在应该叫他陈主任,答应帮忙翻译这篇论文,并推荐到德国《物理学年鉴》的普朗克处,他们又已经把该做的事情都完成了,接下来就只需要等着陈慕武回到英国。

赵忠尧虽然有不同的意见,可他没有当时就表达出来。

不算上那个偶尔来客串打酱油的奥本海默,他们这个研究小组只有自己和考克罗夫特两个人。

低头不见抬头见,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产生分歧的话不值当。

所以趁着英国本地人考克罗夫特回家过圣诞节和元旦的功夫,留守在剑桥大学的赵忠尧对着英德词典,逐词逐句地对着英文草稿,搞出来了一篇德文初版论文。

得知陈慕武已经回到了剑桥,今天早上赵忠尧特意抽空送来了这一版德文出稿。

按他的意思是送完之后就立刻赶回粒子加速器那边,听从陈慕武的建议,他们接下来要把锂靶换成铍靶和硼靶,继续用质子轰击,用云室拍照。

毕竟和陈慕武这种只在某个方面做出开创性工作,然后就转身投入新领域的“天才”不一样,他们在一个课题上取得突出的成绩已经颇为不易了,接下去要做的工作一定会是立足此地继续深耕下去,看能不能做出来一些更大的成果。

而且在当今的各个大学当中,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这台粒子加速器,那是蝎子粑粑独一份,抓紧这个时间差领先于别人,说不定未来就能步步领先。

着急回去做实验的赵忠尧要走,陈慕武却把他给留了下来。 他和奥本海默同年入学,今年也到了能拿博士文凭戴博士帽的时间。

而且赵忠尧现在手上有这个实验和这一系列的论文,毕业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就又出来了,那就是他毕业以后的去向问题。

赵忠尧是陈慕武从叶企孙那里要过来的学生,虽然说是学生,但两个人的年纪差不多,前者甚至还比后者要大上几个月。

如果没有陈慕武的话,在跟着叶企孙在清华做了几年助教之后,直到今年赵忠尧才会离华赴美,跟着密立根一起做实验,然后在1931年底才最终回国。

现在就出现了四年的时间差,陈慕武很想把赵忠尧留下来,瑞典的学校正处在初创阶段,每一个师资力量都弥足珍贵。

而且赵忠尧还不是普通人,他上辈子就是物理学教育大师,这辈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还应该能拿得到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不能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的话,陈慕武会觉得很可惜。

可毕竟还要尊重别人的个人意愿,从24年出国,到27年毕业,去国离乡已经三年多的时间。

现在好不容易拿到了博士学位,结果毕业之后连家都不让别人回,多少是有点儿不近人情了。

连叶公超那样早就已经习惯享乐的公子哥,都还忍不住回国,陈慕武又怎么好意思把赵忠尧给留下来呢?

所以他只能把事情和盘托出,给赵忠尧了两个选择。

如果留在剑桥,将来跟着自己去斯德哥尔摩的话,就一定会保证能有一份教职。

如果不想继续在国外漂泊,而是衣锦还乡,那陈慕武也可以帮他向国内最好最有钱的学校写一封推荐信——这最有钱最好的学校,当然是小张公子投入了大量精力的东北大学了。

当然,像赵忠尧的这个水平,有没有陈慕武的推荐信也无所谓。

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放到国内任何一所大学都是抢手货。

而且他的老师叶企孙现在还是清华大学的物理系主任,回国之后到清华当个物理学教授,那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两个选项看上去似乎都不错,而且相较而言,南方的北伐军节节胜利,国内的形势一片大好,谁还愿意去靠近北极圈的瑞典这种苦寒之地呢?

把这两个条件都提出来之后,陈慕武还打起了感情牌,说自己希望赵忠尧能留在欧洲,给自己多帮帮忙。

他在这里很忐忑,没想到在对方那里,根本就不叫个事。

出乎意料的是,赵忠尧给出的选择是留在英国,他想着利用国外的这些先进设备,都在学术上取得一些成就再回国。

尤其是剑桥大学才刚刚盖好粒子加速器,马上就到了摘桃子的季节。

此时回国,就只能一切都从头再来。

而且即使国内有足够多的经费,但工业水平远不能和英国相比,在国内的大学里建造一个新的粒子加速器,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也都比英国这边要多的多。

听完赵忠尧的选择,陈慕武总算是放了心。

前者急匆匆的回到离子加速器那边继续做他的实验,后者则是安心地搬出打字机,开始翻译润色这篇德语论文。

自从在巴黎临别以前,被陈慕武否定了他利用变换来构造电磁力和万有引力统一的想法的爱因斯坦,回到德国之后就一直闷闷不乐。

他的这种低落情绪,直到前不久收到了陈慕武的一封信才有所好转。

虽然这封信里的内容,并不是爱因斯坦最想看到的统一问题,可也算是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质能方程是从狭义相对论中推导出的结果,而且在其他方面也颇有影响。

就比如说陈慕武和德布罗意做的那个物质波实验,在他推导出物质波公式的过程当中,就用到了质能方程。

但这个公式一直都没被实验所验证过,却又一直都被物理学家们约定俗成的使用。

陈慕武在信中说,他已经于剑桥大学最先进的器材上面,做好了验证实验,近期就将给《物理学年鉴》投稿。

于是自从收到这封信开始,爱因斯坦隔三差五就到编辑部打听情况。

看到这种反常的行为,普朗克也忍不住打趣他:“阿尔伯特,你这是什么意思,要给我们投稿,还是要从我们这里挖人?”

在柏林大学里,这两位是同事。

但是在德国的物理学期刊界,这两位又是对手。

采用审稿人制度,慢慢超过《年鉴》的那本《物理学杂志》,爱因斯坦正是其背后的发起人之一。

他最近的几篇论文,基本也都发表在上面。

故而普朗克才发出了这个问题,他搞不清楚已经许久不给《年鉴》投稿的爱因斯坦,突然跑到编辑部来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哪里有什么论文可写?好不容易想到个点子,结果还被陈慕武给否定了。我这次到您这里来,也是因为陈博士给我写信说,他有一篇和我有关的论文,要投稿到《年鉴》上。”

普朗克听完会心一笑:“在离开德国之前,陈博士也确实跟我说过,他最近有论文要投稿给我。

“只要陈博士能一直稳定地给《物理学年鉴》投稿的话,你们那个《物理学杂志》想要超过我们,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章完)

第70章 19截胡达人陈汉臣第261章 209计划之外的会面第221章 169人命关天的疏忽第31章 31演戏演了个寂寞第310章 49教皇他有几个师?第306章 45不讨喜的美国人第63章 12朱兆莘礼贤下士第29章 29我的名字高仓健第358章 97陈慕武的新学生第415章 154姗姗来迟的中子第443章 182来自纽约的电报第328章 67知识变现的后果第247章 195冲冠一怒为小陈第354章 93物理学诺奖前瞻第436章 175选拔考试的前夜第444章 183金融市场弄潮儿第95章 43潘多拉的小盒子第334章 73家庭教师陈慕武第260章 208歇斯底里的朗道审核了第60章 09相思相见知何日第349章 88爱丁顿的好运气第123章 71显微镜和奖学金第432章 171施汝为吃闭门羹第332章 71去美国谋个教职第119章 67遇事不决相对论第365章 104驻比使馆的邀请第389章 128美国公使哈里森第78章 26至高荣誉剑桥蓝第233章 181剑桥车神狄拉克第95章 43潘多拉的小盒子第418章 157国际数学家大会第251章 199闷闷不乐的彼得第8章 08爱因斯坦真爱粉第213章 161小陈初试金融圈第187章 135布伦纳蒙德公司第42章 42密歇根湖的叹息第388章 127又是一年诺奖时第289章 28陈慕武不讲武德第193章 141黯淡无光的谱线第162章 110倒霉的爱因斯坦第28章 28龙潭虎穴孤去闯第208章 156老主任锦上添花第31章 31演戏演了个寂寞第91章 39陈慕武的老朋友第262章 01满洲俚车站即景第260章 208歇斯底里的朗道第314章 53不太愉快的会面第432章 171施汝为吃闭门羹第49章 48溏沽永利制碱厂第169章 117一年内连升三级第274章 13从波兰闪击德国第154章 102爱因斯坦很心烦第111章 59索尔维会议开幕第432章 171施汝为吃闭门羹第375章 114爱因斯坦不死心第54章 03令人头痛的论文第147章 95克莱因戈登方程第430章 169陈慕武成家立业第337章 76躲清闲的陈主任第442章 181瑞典王储的礼物第27章 27讲学再次出意外第294章 33离家出走的作家第238章 186有客自哥廷根来第225章 173陈博士无欲无求第171章 119科普利奖章得主第135章 83假石头和真石头第9章 09目中无人的编辑第306章 45不讨喜的美国人第379章 118护犊子的卢瑟福第323章 62另外一个聪明人第313章 52陈慕武帮帮场子第421章 160数学家大会开幕第287章 26代人受过陈慕武第58章 07各怀心思的众人第10章 10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05章 53不速之客找上门第269章 08夜访极司菲尔路第160章 108哥本哈根全武行第137章 85猜出一个方程来第108章 56一山放过一山拦第227章 175爱因斯坦的笑容第43章 43漂亮小姐嫁人了第439章 178不蒸馒头争口气第332章 71去美国谋个教职第413章 152我们不是朋友吗?第236章 184起电机再起波折第46章 46勃然大怒的玻尔第378章 117人逢喜事精神爽第328章 67知识变现的后果第349章 88爱丁顿的好运气第178章 126护犊心切卢瑟福第181章 129肥水不流外人田第410章 149丘吉尔有苦难言第162章 110倒霉的爱因斯坦第183章 131小陈初试卖军火第222章 170仁科芳雄的推荐第62章 11早期预印本系统第147章 95克莱因戈登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