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79中央研究院聘书

第340章 79中央研究院聘书

从1912年1月1日,先总理在遖京就任中华民囯临时大总统,到1927年,过了十五年之后,南方的囯民政府才终于又一次“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把囯民政府搬迁到遖京以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各行各业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教育部门也不例外。

在広州囯民政府的时期,分管教育的叫做教育行政委员会。

今年进了先总理的龙兴之地遖京,有识之士们掀起来了一场教育改革,教育行政委员会的一切职责便由中华民囯大学院所接替,成为全国最高的学术教育机关。

在清末民囯早期的留学生当中,他们留学的足迹遍布欧美各国。

但因为法国留学的花费比较低廉,又因为法国和中囯一样,都是在推翻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之后实行了共和制度,所以在这些身居高位的精英里面,有许多都是法兰西的忠实信徒。

在1924年,陈慕武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冠以后,在德布罗意为了庆祝而举办的那个晚宴上,见到的前任邶大校长蔡元培,也是忠实信徒当中的一员。

他虽然两度留学的国家分别是本还有德国,但是在任上几次打着辞职的旗号去欧洲考察教育,则是每一站都离不开法国,甚至为了能为在法国的自己和其他学生赚取学费以及生活费,还和几位同道中人一起,在法国开设过一家豆腐公司。

——这不仅仅是因为去欧洲大陆的蒸汽轮船基本上都是以马赛港为终点站的,更说明蔡元培对法国教育模式的看重。

所以等天兵进了遖京,稳定下来建立新政权以后,前教育部总长和到现在仍遥领邶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就用他党囯元老的身份,提出来了一份属于新的囯民政府的教育改革方案,也就是大学院。

此大学院并非本教务系统当中,大学高校里相当于研究生院的大学院,而是效仿了另外一个国家,

在这套教改方案中,自任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提出来要学习法国的大学院制度,想要把大学院当成是国家最高的教育机关。

然后再把全国划分成为几个大学区,用以代替地方上被废除的教育厅。

在每个大学区内只建立唯一一所公立的大学校,让大学区大学校的校长兼理地方教育行政,以学人兼理教育行政工作。

就以北洋政府的首都邶京为例,在1927年,奉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教育部,命令将邶大和邶京另外八所大学合并成立京师大学校。

到了1928年,北伐军进入到了邶京,就顺势把京师大学校改名叫做国立中华大学。

等到囯民政府正式推出大学区政策以后,国立中华大学就按照邶平大学区的名字,再次改名为国立邶平大学——这同样也类比了法国的巴黎大学,法国国内的最高等学府。

但是邶大师生不想让自己这所原本在全国排名第一的学校,和邶京市内一堆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混为一谈,所以一直都坚持复校斗争。

所以邶大先是在囯民政府的妥协之下,改名邶平大学邶大学院。

到最后因为在反对声浪特别大,经费开支庞大预算不足,事权不统一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的蔡元培不得不辞去大学院院长的职务。

紧接着大学院被裁撤,所有的教育改革被宣布失败继而被取消,又恢复到了教育部,继续遵循原来的旧教育制度。

虽然蔡元培的整个教育改革,只持续了还不够两年半的时间就宣告失败。

但是现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陈慕武,没有人能够先知先觉。

1927年的夏天,蔡大院长还处在天下刚刚打下来,桥也在过河之后被拆掉的兴奋状态。

望着即将创立的大学院,他的心里充满了势必要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

就在前不久,在一次大学院的筹建会议上,囯民政府许多位耆老提议要效仿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等一系列国外的学术组织,建立一个属于民囯自己的科学院式样的科学研究组织。

到最后参加会议的众人一致通过了这项提议,会议的议题也随之变成了,这个组织应该叫做什么名字?组织的第一任掌门人,又应该选择谁?

在名字的选择上,倒是没有出现什么差池,在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了中央研究院这个名字。

中央自然指的就是未来囯民政府的首都所在地遖京,而研究这个词,不仅仅包括科学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历史、文化、哲学等诸多的社会学科。

但是,应该把中央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重担交给谁?

参加会议的众人在这个问题上,一直都拿不出一致的意见。

对于专注于研究的学者们来说,如果能有这样一所机构,为他们从事的研究提供场地和科学经费的话,那确实是一项很了不起的举动。

北洋政府侵吞教育科研经费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天下苦北洋久矣。

说不定在南边新成立的这个政府会带来一些新的气象,让学术研究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但是对于官僚们来说,中央研究院,那可是大学部下辖的国内最高级的学术机构。

想当初在広东的黄埔,在苏连人的帮助之下建立起来的那一所小小的军校,培养出了多少军事方面的人才?

他们作为北伐军队的主力,在最近的北伐征途中,一路上所向披靡,建立了赫赫战功。

而那所军校的校长,也变成了一个令人尊敬的称谓。

军校的校长尚且如此,那么中央研究院的院长,也就是未来国内最高学术机构的领头人,将来会为国家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人才,

这院长以后的地位,岂不是要比小小军校的校长还要更尊贵吗?

因而参加会议的很多人都动了心思,想要为了院长的这把椅子而争上一争。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被赶到赣省的那支队伍里面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刚刚打下半壁江山的这支队伍,林立的山头派系根本就数不过来。

这里面有并称为四大元老的李、吴、张、蔡,其中的那个蔡指的便是蔡元培。

李是李煜瀛,吴是吴敬恒,而张还是陈慕武的老熟人,是他在1923年元旦那天,在工部局爱因斯坦讲座的观众席上的三名中囯人之一的张乃燕的叔叔,张人杰。

这次成立中央研究院的提案,一开始就是李煜瀛、蔡元培和张人杰三个人一起提出来的。他们三个不但都是四大元老,还都曾经一起在法国留过学,蔡元培的豆腐公司里面,也有他们的股份。

李煜瀛本以为,既然蔡氏已经被内定成为了大学院建立之后的首任院长,那么这个中央研究院院长的位置,就算是分蛋糕也要分到他自己手上了吧?所以他对这个院长的位置是志在必得的。

但是在张人杰的心里面,对于中央研究院的院长位置,也有着他自己的人选。

自己的儿子虽然不是学术上的料,但是侄子张乃燕,可是留英留欧的博士高材生,在邶京大学当过教授,又跟着先总理去过広州,在広州大本营当过参议,当过広东大学的校长。

今年张乃燕也跟着北伐军队一起北上,现在就在遖京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当校长。

听说等国内局面稳定下来之后,在遖京的第四中山大学就将要改名叫做中央大学,这名字听上去就知道,将来肯定会是国内的最高等的大学学府。

论张乃燕的这些履历,绝对是年轻一辈的教育工作者当中的翘楚。

张人杰觉得自己必须要打科学研究年轻化这张牌,顺利地让自己的侄子从中央大学校长的位置上更进一步,把他推上中央研究院院长的宝座。

最后一位元老吴敬恒对教育学不干什么兴趣,根本就没来参加这次的会议,更别提他对人选这件事有什么意见了。

四大元老当中,有两位都对院长的宝座虎视眈眈,而且都认为自己是探囊取物,稳操胜券。

但是开会的众人当中,大家更倾向于让蔡元培这位大学院的院长,来兼任全国最高的中央研究院院长。

这不仅是因为蔡氏是中华民囯成立之后的第一任教育部总长,更因为他执掌邶大了很多年,对高等学府的管理很有经验。

在原来的时空里,到最后这中央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人选确实是蔡元培。

张人杰那里还好,因为他毕竟不是为自己争位置,而是替自己的侄子张乃燕。

后者说自己在中央大学当校长这件差事也很不错,所以张人杰对蔡氏当院长这件事并没有多大的成见。

但是李煜瀛这边的态度就完全不同了,他觉得按照分蛋糕的思路,一人一个院长,结局皆大欢喜。

可偏偏蔡元培这个人太贪心,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的院长,他都要。

李煜瀛和蔡元培两个人当中渐渐产生了嫌隙,而且这个裂痕还越来越大。

等北伐军队进入邶京,全国都被囯民政府掌控之后,李煜瀛负气北上,到新建立的邶平大学区担任由邶平的九所国立大学还有天侓的北洋大学合并而成的邶平大学校校长。

就在遖京的中央研究院成立后不久,李煜瀛也针锋相对地宣布,在邶平成立了国立邶平研究院。

邶平研究院虽然冠着国立的名字,但是它名义上的顶头上司教育部,却并不能真正管理它。

因为邶平研究院的设立,算是囯民政府变相对在教育系的派系斗争当中失败的李煜瀛的一种补偿,基本相当于是为了他一个人而设立了一整所研究院,除了每年的经费拨款,教育部再无插手邶平研究院的权利。

就算在邶平设立了研究院之后,李煜瀛仍然不满足。

蔡元培梦想当中的大学院制度在短短几年就宣告失败,蔡元培也不得不黯然从大学院的院长位子上辞职下野。

接任他的位子的,是蔡元培在邶大时期的左膀右臂,在他历次辞职的时候多次担任代理校长收拾烂摊子的蒋梦麟。

蔡元培在1923年彻底离开邶京大学,并在同年去欧洲考察教育,从那之后蒋梦麟一直都是邶大的代校长。

后来三一八惨案发生,蒋梦麟上了北洋政府的黑名单,不得不去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躲了好几个月,然后才辗转南下。

蒋梦麟在蔡元培黯然下野后当了十八天的大学院院长,然后大学院就被裁撤重组为了教育部,他也随之变成了囯民政府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长。

李煜瀛觉得蔡氏虽然下台,但是在部长位置上坐着的蒋梦麟依然是蔡元培的傀儡,就像当初在邶大时那样。

所以在他的极力反对之下,蒋梦麟只当了四十天的教育部长,就也跟随蔡元培的步伐辞了职。

教育系统李、蔡两派之间的矛盾,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调和。

新的囯民政府刚刚建立就出了这种幺蛾子,到最后迫不得已,逼得草字头只能用行政院长的身份,兼任教育部长的职位。

纵观李煜瀛和蔡元培这两个人之间结下的梁子,最一开始就仅仅是因为一个中央研究院的院长职位分配问题。

蔡元培当然知道院长这个座位烫屁股,而且他的心思全都在大学院的改革工作上面,就算是当了中央研究院的院长,对管理工作也不会太上心。

原时空中,他可能确实是被架到了那里被逼无奈,但是现在么,蔡元培心中有一个既能服众,又能撇清自己干系的绝佳人选。

这封从遖京漂洋过海来到英国的囯民政府大学院的来信,里面的内容正是教育行政委员会的诸位委员们,联名邀请陈慕武回国,担任中央研究院的首任院长。

他是现在全世界最知名也是成就最高的中囯籍科学家,又不是李、蔡两派当中的任意一派。

而且如果真能邀请陈慕武来担任这个囯民政府的职位,还能够借用他的声望,替马上就要把天下打下来的新政府站台。

一箭三雕的一件事,不管成不成功,总归要试试看。

 

第80章 28从哥德堡到丹麦第360章 99海森堡打抱不平第92章 40陈慕武的新室友第5章 05沧洲饭店有所思第282章 21陈慕武的空欢喜第87章 35无心插柳柳成荫第342章 81陈博士的橄榄枝第287章 26代人受过陈慕武第295章 34大通灵师陈慕武第231章 179羊毛出在羊身上第71章 20枯燥无味的实验第391章 130修道院的外交官第2章 02语不惊人死不休第265章 04南开大学的礼物第50章 49两种办法的优劣第302章 41工匠精神卡皮察第326章 65鞠躬尽瘁陈主任第274章 13从波兰闪击德国第425章 164希尔伯特找工作第172章 120爱丁顿兴师问罪第283章 22怎么多出来一个第250章 198卢瑟福作茧自缚第83章 31老熟人和新朋友第17章 17省钱达人胡适之第277章 16爱因斯坦的野望第261章 209计划之外的会面第435章 174出其不意的泡利第88章 36卢瑟福的大嗓门第99章 47巴黎快车谋杀案第211章 159加州大学的邀请第114章 62索尔维会议合影第280章 19爱因斯坦很激动第21章 21你在此地不要动第135章 83假石头和真石头第297章 36科学院里的投票第89章 37贫穷的卡文迪许第32章 32居然走了狗屎运第399章 138小甜甜和牛夫人第309章 48条条大路通罗马第40章 40拒绝康奈尔邀请第33章 33想个搞钱的办法第165章 113朴素的获奖理由第88章 36卢瑟福的大嗓门第50章 49两种办法的优劣第29章 29我的名字高仓健第305章 44芝加哥的调音师第310章 49教皇他有几个师?第286章 25神学尽头是科学第259章 207不一样的相对论第442章 181瑞典王储的礼物第277章 16爱因斯坦的野望第142章 90陈慕武重回剑桥第16章 16美国公使舒尔曼第306章 45不讨喜的美国人第193章 141黯淡无光的谱线第433章 172东北大学物理系第333章 72剑桥大学毕业季第112章 60诺贝尔奖的提名第434章 173编纂教材的人选第198章 146一花独放不是春第156章 104差点死在北海上第290章 29壳牌:别来沾边儿第174章第355章 94奥地利乡村教师第86章 34一道高考易错题第250章 198卢瑟福作茧自缚第100章 48洛伦兹的邀请函第218章 166攀援高手卡皮察第11章 11人怕出名猪怕壮第228章 176从柏林到哥廷根第103章 51叫个什么名字好第359章 98一老一小俩狐狸第357章 96再次前往比利时第312章 51汉臣狮子大开口第19章 19不速之客张乃燕第140章 88史上最贵的一餐第325章 64因果论就是迷信第444章 183金融市场弄潮儿第241章 189可决定性成立吗第150章 98单光子干涉实验第394章 133格里菲斯的实验第404章 143第八十五号元素第236章 184起电机再起波折第169章 117一年内连升三级第158章 106超导是未来主流第126章 74解铃还须系铃人第403章 142另外一种新元素第122章 70光宗耀祖陈慕武第41章 41胡博士双喜临门第403章 142另外一种新元素第61章 10汽笛一声肠已断第45章 45物理界风向转变第304章 43科莫湖畔有所思第324章 63不要让悲剧重演第189章 137一次爽快的交易第410章 149丘吉尔有苦难言第236章 184起电机再起波折第33章 33想个搞钱的办法第299章 38远道而来的客人第224章 172数学同样不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