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138小甜甜和牛夫人

林徽因在十几岁的时候,曾经跟着他的父亲林长民一起,到欧洲各国游历过将近一年的时间。

在伦敦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位女房东。

也正是在这位身份是建筑师的女房东的影响之下,青少年林徽因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开始对建筑学感兴趣。

也是在英国的这段时间,林徽因结识了他爸爸林长民的一个弟子,徐志摩,当然也就曾经去过徐志摩当时正在做旁听生的剑桥大学。

但一是那个时候的林徽因年纪不大,二是她在英国待的时间毕竟有限。

所以她虽然去过剑桥大学,但是短暂的访问之旅,毕竟让人的记忆不算深刻。

火车上,坐在一起的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好像马上要到达郊游地点的小学生,他们对即将访问世界上最有名气也是最底蕴的高等学府而感到兴奋。

陈慕武则是在闭目养神,他这次出行完全就是轻装简从,没有像上次去泰晤士河沿岸观看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赛艇比赛那样,依据大哥陈慕侨的建议,乔装打扮把自己包裹了个严严实实。

他觉得英国这帮对黄种人脸盲的白人,或者说是不屑于记住黄种人脸的傲慢,就算自己不打扮,应该也认不出来他是陈慕武。

当然,如果有人上前询问的话,陈慕武也可以矢口否认,说自己根本就不姓陈,也不是剑桥大学的博士,他只不过是慕名而来而已。

估计他这个漏洞百出的回答,可以骗过不认识自己的大多数人。

他们坐的依然是快车,几个小时就已经到达了剑桥郡火车站。

当然,陈慕武觉得这个车的速度还不算太快,比起他那次开着送给卡皮察的新款奥斯汀轿车,带着从美国安装完粒子加速器回国的考克罗夫特,从伦敦开往剑桥的时间要长的多。

那个瑞典的小马库斯,答应人的时候拍着胸脯,信誓旦旦,说不必担心,一定会把一辆遵守英国交通规则的右舵沃尔沃送到英国来。

可这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别说是一整辆汽车,陈慕武连一个轮胎的影儿都没看见。

陈慕武没有提前发电报,所以下了火车之后,也就没人开着车出城来到火车站接他们。

陈慕武带着梁思成和林徽因在火车站外的公交站点排队,上了一辆从城外的火车站和剑桥郡城内之间通勤公交车。

陈慕武在1923年初到剑桥时,从剑桥郡火车站向剑桥大学通勤有两种途径,一种就是像他们现在这样坐公交车,而另一种是招手叫一辆出租马车。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不断扩大,汽车占有率的提升,剑桥郡的出租马车规模不断萎缩,最终彻底销声匿迹,被逐渐兴起的出租汽车所取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再次回到剑桥大学之后,陈慕武并没有急着去卡文迪许实验室报道点个卯,而是先带着这新婚夫妻两个人,到剑桥郡的旅馆中开了一个房间,作为他们这几天的临时驻地。

然后他们又去陈慕武经常招待客人的那个小饭馆儿里,吃了顿午饭。

吃完饭之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个人才在陈慕武的带领之下,穿过剑桥大学周边一条条大街和小巷,来到了位于自由校巷当中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虽然几个月的时间没来,实验室内外相对陈慕武的记忆来说,也没有一丁点儿改变。

“陈博士,下午好。”

“好久不见,陈博士。”

从他甫一走进实验室大门的那一刻开始,陈慕武就接到了源源不断的别人和他打的招呼。

陈慕武一边和众人作着回应,一边带新婚夫妇两个人走向自己那间尘封了几个月的办公室。

或许尘封这个词用的并不准确,只是办公室的主人陈慕武几个月没在而已。

建造上个世纪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到现在已经历经了五十多年的时光。

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已经和麦克斯韦那个时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那个时代,实验室是一所气派的建筑。

但是到了现在,随着实验室的项目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物理学实验,从事实验的人员数目也不断增加,卡文迪与实验室的空间资源很是紧张。

只有少数几个德高望重上了年纪的教授,才能在实验室里获得一间专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除了他们,还有这项资格的就只剩下了实验室主任卢瑟福的女婿福勒教授,还有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陈慕武博士。

陈慕武自从在卢瑟福的授意下,从查德威克手中接过这间办公室的钥匙以后,他就一直没有独享的打算和念头。

他的办公室从始至终都向身边的朋友和学生开放,让他们不用再每天从各自的学院和卡文迪许实验室之间奔波,而能在实验室当中有一间屋子安心地搞研究。

基本上陈慕武身边的这些朋友,每个人都有一把他办公室的钥匙。

而陈慕武在自己办公室里唯一上锁的地方,就只有一个曾有他私人物品的柜子而已。

陈慕武没掏钥匙,直接就推开了自己这间办公室的门。

进去之后,他发现果然有人坐在自己的办公桌旁。

起初狄拉克还不以为意,觉得是赵忠尧或者是考克罗夫特当中的一个人,要来办公室为即将到来的博士答辩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

但是他听到了多个人的声音,这些人嘴里讲着自己不太能听懂的中囯话,而且里面甚至还有一个女性,狄拉克这才好奇地抬起了头:“陈,好久不见了!”

他的声音当中有着几分惊喜。

“保罗,你忙你的,我只是带着两位客人到实验室里转一转,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陈慕武的话虽然这么说,但是狄拉克却不能顺便就坡下驴。

他还是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子从办公桌后绕了出来,收到陈慕武在客人面前伸出了手:

“你们好,我是保罗·狄拉克,现在是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一名研究员,也是陈博士在剑桥最好的朋友。”

“狄拉克先生,见到伱很高兴。我叫梁思成,这位是我的太太林徽因。

“既然您有事情在忙,那我们就不做过多打扰,先告辞离开了。另外,祝您在问题的研究上取得顺利。”梁思成大大方方地和狄拉克握手,做出了回应。

而他身边的太太林徽因则稍微显得有一些局促,她觉得自己和先生梁思成的到来,可能打扰到了陈慕武的这位朋友狄拉克的工作,耽误了一件了不得的要紧事似的。

她用眼神示意陈慕武,他们要不要赶快离开这里。

陈慕武会意,跟许久未见的狄拉克简单聊了几句最近的情况,就带着两位客人离开了自己的办公室,甚至直接离开了卡文迪许实验室。

他交代狄拉克,请后者转告自己的老师卢瑟福,说他已经回到了剑桥大学,目前正在陪客人在校园里进行游览参观。

等他把客人安顿好之后,就会第一时间去到老师的办公室里向他报道,请他不要责怪自己。

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大门,离开自由校巷走到了康河边,林徽因这才敢大声说话了起来。

“陈博士,这间卡文迪许实验室不愧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物理学实验室,看上去就很有底蕴。

“但是我总觉得,贵实验室内部所使用的实验器材和管理制度,好像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我虽然不太懂物理学,更不懂物理学实验,但我在耶鲁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参观过那里的实验室。

“两相对比,我觉得耶鲁的物理实验室最起码窗明几净,实验台上的仪器摆放的很整洁,比起刚刚的那个大厅里一张又一张充满了油污的实验台,看起来要顺眼许多。”

林徽因从一个女性视角,比较客观地指出来了卡文迪曲实验室的大问题。

且不说实验仪器的新旧,这个问题完全只是和实验室的经费有关系。

美国人有钱,实验仪器当然要更加先进一些。

而之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卢瑟福只能拿着有限的经费惨淡经营。

在陈慕武这个财神爷到了之后,实验室里才变得富裕了起来。

除了实验室的经费问题,还有就是林徽因口中说的那个,实验室里面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差距。

美国不愧是当今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他们不仅在工厂里的管理制度更加先进,就连实验室里也引入了管理学,有着自己的一套规章制度。

相比之下,卡文迪许实验室就变得像是落后的手工作坊。

虽然卡文迪许实验室里有着数量众多的教职工和学生,但是实验室当中的基础实验模式,确实就像是家庭作坊那样。

大部分实验都是由某位教职工或者是某个学生提出申请之后,经过实验室主任和他身边小圈子中的几个人讨论之后获得批准,然后就开始独立完成。

就像陈慕武刚刚到达剑桥大学的时候,他自己做了单个粒子的伽玛射线散射实验,也是同样自己做了可见光的散射。

就算有的实验不是一个人做,而是分成小组靠众人携手,但是这个实验小组的人数,基本上也都控制在两三个人范围之内。

整个卡文迪许实验室内的人员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有效的沟通交流手段。

如果不是卡皮察在几年之前组建的那个用来探讨学术的卡皮察俱乐部的话,大家相互的信息交流可能比现在还要更少一些。

而在美国,这些实验室每隔一周或者半个月,就要召集全体人员,开一个组会,研究一下下一步的实验方向是什么。

那里实验人员之间的沟通很通畅,长此以往下去,就算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美国的实验物理学水平超过曾经的世界中心欧洲,也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陈慕武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却从来没有向卢瑟福提出过建议。

因为卡文迪许实验室积习已久,在现有的体制基础上进行改革,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陈慕武只能等瑞典的王子学院开幕之后重新开始,彻底改变这种作坊式的实验研究模式了。

对于林徽因提出来的这个观点,陈慕武只是简单的应付了几句,没有过多地为卡文迪许实验室进行解释或者辩驳。

他只是向两个人透露了,自己在斯德哥尔摩筹建的那所学校,基本上马上就要建设完成,到了新学校那里,自己一定会采用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还有就是目前新学校那边急需大量的老师,尤其是向瑞典学生教授中文的那一种。

陈慕武拜托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个人回国之后,替他寻找一下合适的人选。

如果真找到的话就推荐到瑞典来,学校那边开出来的待遇绝对是非常丰厚的。

他这番交代绝对是意有所指,希望林太太能够成功地把徐志摩给他哄过来,别再想不开去坐那个安全性能十分堪忧的飞机了。

导游陈慕武带着两个人,沿着康河的河畔一直走到了粒子加速器所在的那间实验室。

时值暮春,康河里面已经有了在其中畅游的健儿。

“陈博士!”

“陈博士!”

他们还在水中纷纷向给剑桥大学游泳俱乐部在奥运会上拿到了几块金牌的陈慕武打起了招呼。

在一年之前,这间在剑桥郡新建设的粒子加速器,还是来卡文迪许实验室参观访问的必去景点。

作为粒子加速器概念的提出者,陈慕武也当过几次导游,当时的他每一次都像是介绍自己的掌上明珠一样,对客人们如数家珍。

但是世殊时异,短短一年时间过去,这台静电式的粒子加速器,已经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

在不算太遥远的北欧,小甜甜2.0已经初具雏形。

虽然仍然有很多人都在排队等待使用这台粒子加速器,陈慕武的态度已经和之前截然不同。

他只是简单地向这两位客人们介绍了两句,然后就像那种低价团里面不负责任的黑心导游一样,宣布就地解散,自由活动,等两天之后赵忠尧的博士答辩会上,大家再相聚。

第352章 91我是顾家好男人第375章 114爱因斯坦不死心第294章 33离家出走的作家第183章 131小陈初试卖军火第112章 60诺贝尔奖的提名第57章 06陈慕侨左右为难第6章 06领事馆内的早餐第46章 46勃然大怒的玻尔第312章 51汉臣狮子大开口第10章 10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77章 125量子力学的诠释第433章 172东北大学物理系第275章 14渣男的人生经验第104章 52时代周刊第一人第167章 115盘古氏开天辟地第26章 26大先生的冷笑话第355章 94奥地利乡村教师第122章 70光宗耀祖陈慕武第293章 32陈慕武兴师问罪第117章 65连错误都算不上第319章 58小马,你要石油吗?第175章 123我本将心向明月第273章 12苏波边境的闹剧第27章 27讲学再次出意外第200章 148超导和科幻小说第377章 116也可能是您错了第355章 94奥地利乡村教师第9章 09目中无人的编辑第298章 37陈慕武走马上任第411章 150反应前后质量差第399章 138小甜甜和牛夫人第436章 175选拔考试的前夜第49章 48溏沽永利制碱厂第26章 26大先生的冷笑话第29章 29我的名字高仓健第396章 135来自坎京的来信第275章 14渣男的人生经验第254章 202漂亮姑娘嫁人了第333章 72剑桥大学毕业季第351章 90一代新人换旧人第283章 22怎么多出来一个第305章 44芝加哥的调音师第97章 45一种新的同位素又屏蔽了第379章 118护犊子的卢瑟福第204章 152我只有一个问题第182章 130洛克菲勒基金会第69章 18我的朋友叶公超第235章 183无能狂怒的约当第353章 92彼得的新婚礼物第112章 60诺贝尔奖的提名第278章 17萝卜保卫萝卜坑第85章 33二十三年似梦中第26章 26大先生的冷笑话第234章 182量子力学新形式第111章 59索尔维会议开幕第407章 146哥本哈根的回电第30章 30宋徽宗的瘦金体第161章 109斯德哥尔摩来电第340章 79中央研究院聘书第83章 31老熟人和新朋友第256章 204浪费时间的讲座第261章 209计划之外的会面第188章 136不是冤家不聚头第432章 171施汝为吃闭门羹第178章 126护犊心切卢瑟福第430章 169陈慕武成家立业第153章 101无处不在的幽灵第411章 150反应前后质量差第310章 49教皇他有几个师?第351章 90一代新人换旧人第404章 143第八十五号元素第154章 102爱因斯坦很心烦第13章 13普通家庭陈慕武第141章 89神奇的中囯幻方第380章 119我当你的证婚人第409章 148不被化学界承认第106章 54我是实验破坏者第403章 142另外一种新元素第419章第308章 47消失的哥本哈根第36章 36斐克小伙剑术精第46章 46勃然大怒的玻尔第180章 128伦敦鬼魂俱乐部第318章 57鸭子 氯化碘和溴第357章 96再次前往比利时第427章 166玻尔和爱因斯坦第393章 132热热闹闹中囯年第348章 87如何固定氘原子第395章 134陈慕武的真面目第396章 135来自坎京的来信第230章 178希尔伯特不服输第169章 117一年内连升三级第361章 100人类进化的极限第161章 109斯德哥尔摩来电第379章 118护犊子的卢瑟福第310章 49教皇他有几个师?第18章 18一字千金的电报第320章 59历史出现了偏差第40章 40拒绝康奈尔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