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34一道高考易错题

第86章 34一道高考易错题

看完这个这有自己名字的论文题目,普朗克又看了看手里这篇论文的厚度,只有薄薄的几页纸。

这又让他不禁有些好奇,自己、爱因斯坦以及无数物理学家们耗费二十多年的时间和心血,都没法成功解决的难题,难道就这样被中囯天才轻轻松松地给化解了吗?

普朗克调整了一下架在鼻子上的眼镜的位置,开始认真地阅读起陈慕武的这篇论文来。

莱布尼茨,没错,就是发明了微积分的那一个,除了数学家之外,他还是一个哲学家。

他曾经提出过一个哲学观点,叫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意思是在宏观世界中,并不存在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即使看起来一模一样,但总是会有办法将它们区分的。

经典力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即使两个完全相同的粒子,它们的运动轨道也不会相同。

只要追踪它们的轨道,就可以确定这两个粒子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所以在爱因斯坦的推导中,他自然而然地也认为每个光子都遵循宏观世界的规律,都是独一无二的。

即使一个系统中只有两个光子,光子A和光子B,如果让这两个光子互相交换位置,得到光子B和光子A。

因为每个光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这个双光子系统在交换位置前后,也会被视为系统中的两种不同状态。

在这里,陈慕武提出来了一项与众不同的新观点。

他认为,在微观世界中,【光子是不可分辨的全同粒子】。

因为光子没有质量,所以只要两个光子的频率相同,那么它们就会是完全相同的光子,并不会存在什么光子A和光子B的分别。

在这样一个由“光子和光子”组成的双光子系统,在交换位置后,仍然还是一个“光子和光子”系统。

也就是说,这次交换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系统的状态仍然保持着一致。

只不过是在光子是可分辨的还是不可分辨的这个问题上选择了后者,再利用理想气体那一套手段,陈慕武就轻松推导出了普朗克定律的表达式,而不是像其他选择了前者的其他物理学家那样,得到的是另一个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维恩定律。

陈慕武的论文,到此戛然而止。

其实他本可以由此继续引申下去,只是因为论文写到这里时,他刚好在老鹰酒吧里收到了布莱克特送来的普朗克的这封信,所以他干脆就在此处作了个结尾,并不影响完整性,仍能算的上是一篇上好的论文。

至于他本想引申的那些其他内容,就被陈慕武留到了下一篇论文当中了。

读完了手里陈慕武的这篇论文,普朗克眉头紧锁。

他似乎看懂了,但又没完全懂,总感觉这次中囯天才在统计方面,出了一个大问题。

有一道经典的概率题,问两枚相同的硬币各掷一次,国徽面同时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因为会出现“徽徽”“徽字”“字徽”“字字”这四种情况,所以两枚硬币同时国徽面朝上的概率,应该是四分之一。

而陈慕武这篇论文给普朗克的感觉,就像是他在计算概率时,把“徽字”和“字徽”当做了同一种情况,认为只会出现“两徽”“两字”和“一徽一字”这三种情况。

所以按照他的这种算法,两枚硬币同时国徽面朝上的概率,就变成了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在高考中很容易犯错误的考点,如果在试卷上,陈慕武填了三分之一这个答案,那么他一定会被扣掉这道题的全部分数。

但是在普朗克手中的这篇论文中,陈慕武采用了新的统计方法,却让他简简单单地就得到了正确的普朗克定律。

而普朗克定律又是从大量的黑体辐射实验结果出发,得到的最为贴切的一个公式,物理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所以说,宏观的统计办法在微观世界里并不适用,其实陈慕武写在论文中的这种新的统计办法,才是最接近事实真相、最正确的哪一种吗?

思考了许久的普朗克,虽然没想明白,但最终还是决定发表这篇论文。

至于这篇论文里的内容究竟对或者不对,仍然就像往常那样,交给读者们评判就好了。

……

一个多星期之后,普朗克又收到了陈慕武从剑桥大学寄来的第二篇论文。

这就是他本来想写在上一篇论文中,但是因为临时被打断,所以单独择出来的后一半。

这次,陈慕武又解决了另外一个困扰物理学家们很久的问题。

那就是按照经典的统计力学计算,理想气体在温度无限接近于绝对零度时,它的熵不会变成零,而这刚好违反了热力学第三定律。

对此,有些物理学家们找到了一个自欺欺人的解释,那就是理想气体之所以叫“理想”气体,就是因为它只会存在于理想化条件中,却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里。

所以一个理想中的模型违不违反热力学第三定律,同样也不会影响到现实当中来。

而另外一些物理学家们对此则表示忧心忡忡,生怕热力学大厦又会就此崩塌。

但无论是自欺欺人,还是忧心忡忡,谁也没能对这一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陈慕武在这篇论文中,再一次运用到了他提出来的那种新的统计方式。

他把理想气体分子,也当成了是和光子一样的全同粒子。

然后,奇迹再一次发生了。

在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理想气体会发生一种奇特的相变:大量理想气体分子将“凝聚”在一起,不再是以单个分子的形式存在。

这是一种不同于“固、液、气”三相的奇特的第四相,当温度最终达到绝对零度时,所有的理想气体分子都将变成这个第四相,彼此之间不再有任何的差异。

众所周知,熵是一种描述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物理量,既然大家彼此之间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那么熵也自然就变成了零。

这样一来,理想气体在趋于绝对零度时,它的熵也就完全符合了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要求了。

陈慕武再一次拯救了热力学。

看完他的这第二篇论文,普朗克终于相信了陈慕武提出来的这个统计方式的正确性。

于是他决定追回已经排好版准备付梓印刷的《物理学年鉴》,让排版工人重新排版,为的就是能让陈慕武的这两篇论文同时发表。

……

事实上,在原时空里,陈慕武所写的这第一篇论文,是爱因斯坦在1924年间收到的一封信。

这封信寄自印度的加尔各答大学,写信的那个人叫做萨特延德拉·玻色。

玻色再一次给学生的讲课时,就是计算错了上面的那个概率问题,才用错误的概率算出了正确的普朗克定律。

得到这一结果的玻色欣喜若狂,他也顾不得为这次错误的计算找出一个正确的理论解释,就直接把过程整理成了论文,准备往欧洲物理学期刊上投稿,让自己也扬名立万一回。

作为高贵的卡雅斯塔,带嘤帝国忠实的臣民,玻色投稿的首要选择,自然是英国的物理学期刊。

你爱带嘤国,可是,带嘤国爱你吗?

玻色像陈慕武一样,也把这篇论文寄给了英国的《哲学杂志》。

然后,他就遇到了和陈慕武一样的问题,即编辑根本也不把印度人的论文放在眼里,连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在对待投稿论文的态度上,作为带嘤头号殖民地的印度人玻色,还是要比陈慕武这个中囯人高贵了一些。

因为最起码他们的主子还给他回了一封信,虽然只是一封早就批量印制好了的拒稿通知。

但和陈慕武不一样的是,玻色可没有一个叫做爱丁顿的贵人。

在英国受挫之后,他想把论文转寄给德国,然后就发现自己不会德语。

最终走投无路的玻色,把这篇论文寄给了当时全世界最有名的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还在其中另附了短信一封,提出来了两个略显无礼的请求:因为他玻色不会德语,所以请爱因斯坦能把这篇论文翻译成德文,再将它发表在德国的物理学期刊上。

好在被“如何正确推导出普朗克定律”这个问题所困扰多时的爱因斯坦,对这篇论文的内容很感兴趣,所以他自动忽略了玻色的无礼,不但找人翻译了论文,还亲自送到了《物理学杂志》的编辑部,没错,这本期刊正是《物理学年鉴》的竞争对手。

有了爱因斯坦的背书,玻色这篇论文很快就得到了发表。

对一个仅仅寄过来一封信,连面都没见过一面的外国人,爱因斯坦都能表现出如此的真诚。

这也是为什么陈慕武当初在穿越过来时,看到报纸上刊登出爱因斯坦将要在仩海讲学的新闻后,会认为自己遇到了一个天大的机缘。

因为他在当时就已经确信,只要自己能够拿出来一篇足以打动爱因斯坦的论文,那么后者绝对可以凭借自己的名声和威望,让这篇论文发表在欧洲物理学界的任何一本顶级期刊上。

之后的一系列事情发展都证明,陈慕武的这步棋,赌对了。

陈慕武在第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这个新的统计方法,在原时空里叫做“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而在第二篇论文中提出来的这种独立于“固、液、气”三相之外的凝聚态,叫做“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虽然这个凝聚完全是由爱因斯坦独立发现的。

虽然名字中都带有“玻色”,但他只不过是在犯错误时偶然解决了普朗克定律的推导,甚至他都不知其所以然。

是爱因斯坦凭借一己之力,提出了光子是一种全同粒子这个概念,并将其发展成为了一项伟大的理论。

如果以物理学先贤牛顿来类比的话,那么玻色就是那个被苹果树上偶然掉下来的苹果砸了一下的颅骨。

而爱因斯坦,才是从中思考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那颗天才的大脑。

这也是为什么,有关“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在之后拿了数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玻色本人却从未染指过这项物理学的最高荣誉。

这可和种族歧视毫无关系,毕竟玻色的老乡拉曼,就真真实实地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不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在七十多年后的1995年才被物理学家们在实验室中所证实,说不定爱因斯坦可能还会凭借此项功绩,在获得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过,现在也没有必要再去争吵玻色和爱因斯坦两个人,究竟谁对这项理论的贡献更大了。

因为这两篇论文即将在新一期的《物理学年鉴》上发表,自此以后,这两种概念就将会被称为“陈统计”和“陈凝聚”了。

(本章完)

第139章 87汉学家和文物贼第135章 83假石头和真石头第442章 181瑞典王储的礼物第408章 147新元素提取成功第36章 36斐克小伙剑术精第178章 126护犊心切卢瑟福第239章 187我不在,你请回吧第108章 56一山放过一山拦第427章 166玻尔和爱因斯坦第311章 50陈慕武的老熟人第282章 21陈慕武的空欢喜第214章 162宗师摸鱼训练师第75章 【上架感言】明天凌晨的更新将暂停一第283章 22怎么多出来一个第331章 70博士论文答辩会第123章 71显微镜和奖学金第209章 157骑行健将爱丁顿第275章 14渣男的人生经验第144章 92替朋友挡了一刀第38章 38如果能回到过去第90章 38漫天要价的通用第269章 08夜访极司菲尔路第423章 162国王的晚宴邀请第423章 162国王的晚宴邀请第179章 127树欲静而风不止第373章 112反目成仇的公使第276章 15一件美妙的事情第78章 26至高荣誉剑桥蓝第348章 87如何固定氘原子第369章 108太阳能量的来源第80章 28从哥德堡到丹麦第93章 41世间万物皆是波第133章 81伪·菊次郎的夏天第204章 152我只有一个问题第422章 161希尔伯特的邀请第107章 55意料之外的图像第78章 26至高荣誉剑桥蓝第269章 08夜访极司菲尔路第148章 96尼尔斯的美人计第145章 三一首席牧马人第224章 172数学同样不完备第227章 175爱因斯坦的笑容第283章 22怎么多出来一个第154章 102爱因斯坦很心烦第102章 50行星一出天下惊第400章 139二十英镑的礼金第430章 169陈慕武成家立业第225章 173陈博士无欲无求第94章 42神秘行星埃克斯第383章 122指着鼻子骂大街第170章 118荷兰物理学中心第380章 119我当你的证婚人第236章 184起电机再起波折第321章 60讽刺大师周树人第218章 166攀援高手卡皮察第137章 85猜出一个方程来第444章 183金融市场弄潮儿第381章 120重返斯德哥尔摩第46章 46勃然大怒的玻尔第338章 77实事求是卡皮察第185章 133完全背离了初心第277章 16爱因斯坦的野望第25章 25八道湾胡同访友第338章 77实事求是卡皮察第367章 106曹操 袁绍和马超第265章 04南开大学的礼物第278章 17萝卜保卫萝卜坑第300章 39一脸不快的玻尔第15章 15来自邶大的邀请第372章 111诺贝尔奖庆功宴第54章 03令人头痛的论文第75章 【上架感言】明天凌晨的更新将暂停一第2章 02语不惊人死不休第151章 99学术小偷狄拉克第126章 74解铃还须系铃人第11章 11人怕出名猪怕壮第269章 08夜访极司菲尔路第363章第374章 113陈慕武拂袖而去第393章 132热热闹闹中囯年第403章 142另外一种新元素第62章 11早期预印本系统第313章 52陈慕武帮帮场子第186章 134约克公爵的邀请第374章 113陈慕武拂袖而去第211章 159加州大学的邀请第112章 60诺贝尔奖的提名第332章 71去美国谋个教职第422章 161希尔伯特的邀请第105章 53不速之客找上门第104章 52时代周刊第一人第394章 133格里菲斯的实验第337章 76躲清闲的陈主任第356章 95来自联美的邀请第70章 19截胡达人陈汉臣第347章 86激动人心的时刻第265章 04南开大学的礼物第423章 162国王的晚宴邀请第258章 206阴魂不散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