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6章 全网热议,于历史中目睹蛇神!

第116章 全网热议,于历史中目睹蛇神!

不止是张老师,身边其他小朋友也投过来好奇的目光,看着这个新转过来的同学。

虽然胡小草话不多,但是长相可爱,倒是十分让人有好感,有时候不止大人看脸,小朋友也是如此。

被这么多人注视着,胡小草却没有任何紧张,她有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心智。

只不过过了半响也没有开口,大概是在心里组织着语言。

张老师笑容更加温柔了,“没关系的小草,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可以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片刻,小草似是总结好了想法,她慢慢抬起头,明明是个孩子,但在这一刻却有了一丝大人的气质,认真的说道:

“老师,我觉得刻舟求剑的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不是刻板,也不是固执,而是追忆、故地重游。”

张老师诧异,“哦?怎么说呢?”

胡小草:“因为,这个故事所教导的并不是警示作用,而是‘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的意境!”

张老师顿时惊讶的张嘴,愕然的看着胡小草,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眼眸划过一抹不可思议。

打量着面前的小女孩,完全没想到这样深奥的话、冷门的诗词,竟然是出自一个孩子的嘴中。

她平日里都在看什么书啊!

都在琢磨什么啊!

胡小草没有注意到老师的惊叹,依旧自顾说道:“这个故事的寓意也可以是:刻舟求剑找的不一定是剑,而是以前的自己。”

胡小草歪了一下脑袋,思考稍许,“嗯……而怀念过去,其实就是在时间里刻舟求剑呀!”

“所以,这怎么能是固执与刻板呢?”

胡小草目光赤城,话语恍若清流,流进了张老师的心里,荡开了无数的涟漪,童真稚嫩的话语却说出了大人都想不到的话。

相比之下其他小朋友的懵懵懂懂,并没有完全明白胡小草话语里的意思,只是觉得她说的很深奥。

有一种莫名的道理,但是具体道理又想不明白,如果他们记得这段记忆的话,可能要多能以后才会恍然大悟。

因为对他们来说,长大后,教育才能完成它的闭环。

张老师却是陷入了思考当中。

她突然想起了一首歌的歌词:‘我吹过你吹过的风,我走过你走过的路’。

不正是当下的情景吗?

正如胡小草所说,刻舟求剑不过是故地重游,每个人都试图想要在时间的长河中打捞着过去的东西,最终却是徒劳无功。

这个故事口耳相传,流传至今,留下的却是个警醒世人的故事,诙谐当中透露着些许讽刺。

许多成语故事都是如此,用意警醒世人,可又有谁能够知道,它们当初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

大家是看客,而不是参与者,想法也都带有极大的个人主义色彩。

而作为故事里的当事人,他们当时又是怎样一个心境呢?

胡小草的观点在小朋友当中,也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

“感觉小草说的好有道理啊,不愧是班级里面名列前茅的人,先前我还觉得她是个只读书的呆子呢”

“虽然小草说的和张老师完全不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小草说的更好一点。”

有人赞同,自然也会有小朋友反对。

“这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啊,我觉得求剑的那个人就是很傻好么,咱们做事可不能像他一样。”

“说的神神叨叨的有什么用,明明张老师的才是正确说法,大家可别被误导了。”

“张老师也没说小草讲的不对啊,你这样就有点太过分了吧。”

双方各执不同的意见,甚至都快吵起来了,孩子们的争执把张老师的思绪拉回了现实当中。

张老师回过神,看着吵得面红耳赤的众人,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孩子们,每个人的见解和观点都有所不同,不能准确说谁对谁错。”

有小朋友突然问道:“那张老师伱觉得胡小草说的是对的吗?”

张老师并没有随口敷衍,或者因为自己的身份拉不下面子,而是认真思考过后,认真的点头道:

“老师觉得小草说的很有道理,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不管是刻舟求剑也好,还是故地重游也罢,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想法。”

当初看刻舟求剑的故事,张老师的观点和大部分人都是相同的。

完全没有想到,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在一个小孩子口中听到不同的答案,引发了她的深思。

教育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有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你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

即便张老师是由当初的小丫头,成为了现在教书育人的老师,她也仍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

有句话说得好,学海永无止境。

张老师感慨无比,看着胡小草可爱的脸庞,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小草谢谢你。”

胡小草眨了眨眼睛,大概不明白为什么张老师突然说谢谢,她忍不住问道:“张老师你为什么要说谢谢啊。”

“等你长大就明白了,老师很欣慰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解。”

“谢谢老师夸奖。”

“小草,能告诉我你是从哪里学的这些东西吗?”

“我喜欢看书,看古代的书,每次看我都能获得启发,而且……”胡小草回答,抬头看向眼前的江水,神色迷茫道:“而且,那里好像有一个我认识的爷爷在指引着我……”

……

伴随着叽叽喳喳的声音远去,这块土地再度变得沉寂下来,叶秦看着张老师等人的背影,神色颇为感慨。

“没想到会在这里相遇。”

他更没想到,当初那个营养不良的小丫头,如今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外貌上的,更是胡小草见识层面。

从刚才那一番话可以窥见一二,完全不像是她这个年龄说出来的。

这份阅历是胡小草的亲身经历,再结合自身的悟性,没有任何人可以复制。

毕竟同龄人还在天真烂漫的时候,胡小草瘦弱的肩膀就已经承担起生活的重任,驾驶着生活的这艘小船在风雨里摇摇晃晃。

她所期望的刻舟求剑,又何尝不是追忆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呢?

她又何尝不想在岁月的长河里,打捞起曾经无忧无虑的自己,与健康的母亲呢?

有这么一番感悟,叶秦其实并不惊讶。

“这孩子的确是有慧根的。”

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沉淀在水面上,好似有无数宝石,随着光线变暗,两岸青山的轮廓也不断加深。

江水横跨千百年,历经多少春秋。

发生在江边的故事,也不断被后人提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这份见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有所变化。

Wωω ⊕ttКan ⊕CO

叶秦恍惚中看到一老翁撑浆而来,饱经沧桑的歌声在青山绿水当中不断的徘徊,像是在劝解着世人一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原来是战国时期,《刻舟求剑》的斑驳岁月片段。”

叶秦不知道自己的事迹能否流传千古,被后世铭记。

也不知道后人若是知晓他的存在,谈论起来时又会是何种神态。

他只用知晓,哪怕刻舟求剑,故地重游,道法依旧永存,亘古不变,这就够了。

哪怕这条路上只有他一个人。

“对了,那我刚才到底观想成功没有。”

叶秦观想到最后一步,结果被拉了回来,而且这次观想物也比较特殊,是在岁月斑驳片段里面观想,他也不确定和现实当中的有没有什么区别。

叶秦稍微感知了一下,自身似乎并没有出现什么变化。

本源白骨显化出来,貌似也没有什么区别。

叶秦不禁有些失望,“难道还是失败了么。”

是因为在斑驳岁月片段当中,不构成观想的条件,还是因为本来已经成功,结果临门一脚突然被拉回现实,所以打断了观想进程?

“算了,大不了在现实当中观想也是一样的。” 叶秦安慰着自己,视线忽然被白骨掌心的上清观所吸引,隐约感知到了几分薄弱的岁月力量。

按理来说斑驳岁月的碎片稍纵即逝,可以说是消耗品的存在,一旦被激活后,过不了多久就会消逝在这个时空里。

就像上次在左慈墓穴当中一样,回到现实世界后,叶秦再也无从感知这股力量。

这次他竟然在上清观里面感受到了微乎其微的能量波动,虽然很小,但也足够让他震惊不已。

“这是怎么一回事。”

叶秦的精神力渗透上清观里面,想要弄清楚这种变化究竟是从何而来。

白骨手上缩小的上清观无法用肉眼观测,但是却能够用精神力感知到。

内部一切和之前没有任何区别,除了——

叶秦眸中似有惊疑之色,“这里什么时候多出了一条水渠!”

他明明记得这条水渠之前根本不存在。

如今它却像是一条银带环绕在道观内部,一点都不显突兀,反而和谐无比,叶秦感知到的岁月微薄之力,就是从溪水里面散发出来。

原本惊讶的神色已经被喜悦还有兴奋所取代。

“难不成我成功了?!”

叶秦隐隐有种预感,眼前这条渠流和先前观想到的江河肯定有莫大的关联,不然的话怎么解释这条溪流里面夹杂着微薄的岁月力量。

但他也不太肯定,毕竟眼前的水渠和江河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

叶秦至今闭上双眼,都能够回想起江潮泛滥不已,惊涛骇浪,卷起半人多高的浪花场景,实在是震撼人心。

相比之下潺潺水流,显得不值得一提

不管怎么说,水渠和江水之间肯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叶秦精神力全面渗透进去,除了隐约感知到那点岁月之力,水渠和普通的似乎没有任何区别。

除此之外,白骨和道观也没有发现其他的变化。

叶秦收将精神力全部收回,“暂时还看不出这条水渠有什么作用,但想必不是反哺肉身的观想物,而是和上清观一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

“但不论如何,这都是由斑驳岁月片段里观想出来的造化,想必肯定不一般,甚至可能不在上清观的作用之下!”

“后面可以继续再观察一下。”

江水滔滔不绝,在阳光的照射下,宛若银带挥舞,又因两岸青山倒映其中,增添了几分苍翠的颜色。

微风一吹,树影婆娑,江水里的影子也跟着晃动起来,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形状,像是时间的年轮从当中碾压而过。

叶秦看的有些出神,梦境还是现实?两者交杂在一起已经让他分不清楚,哪怕第二次进入那斑驳的岁月片段,叶秦依旧没有搞懂其中的原理。

它是怎么诞生的?

需要什么条件?

规律是什么?

除了悟道之外,还能给自己带来什么造化?

这些他都暂时无解。

但不管怎么说,这段经历对他而言都是难能可贵,或者说每次斑驳岁月片段的开启,都是场奇妙的机缘。

能够与古人对话,接触不一样的世界和领悟,对于他心境又或者修为都有很大的提升。

唯一可惜的是,无法带去、带回东西,不然就更bug了。

“不知道下一次的斑驳岁月片段,会出现在哪里?”

叶秦心里隐隐增添了几分期待。

和左慈论道,他受到启发,遵从本心,有了心境的提升,最终令自己得悟气丹大道;和老翁的讨论,让他明白了除却万物之外,唯有道法永存,亘古不变的道理,坚定了他的道心,还观想了江河造化。

由此可见,他先前猜想是对的,这世界许多地方都存在斑驳岁月片段,也不一定非得是名寺道观这些地方,只要是拥有古老历史遗迹,也许都有可能留存岁月片段。

只是想要激发的话,还需要那么点机缘,并非任何地方都有,其中的规律和原因,暂时也没摸透。

“走啦。”

这附近已经被叶秦探索完毕,再呆下去也没有什么必要,叶秦最后回过头看了一眼江河。

身影也随之消散在晚霞当中。

……

另外一边,郊游已经结。

张老师还在办公桌前奋笔疾书,准备着明天的教案,脑海里不知不觉想起白天胡小草说的一番话。

哪怕是到了现在,心绪依旧无法平静。

“叮咚——叮咚”

手机不断传来消息提示音,她拿起来一看,后台的私信已经爆满。

原来今天她把胡小草的回答发表到了网上,只是想发出来分享一下学生的见解,没想到居然火了。

浏览量和获赞已经过了十万,而且还在以恐怖的速度不断增长,许多人都跑到下面评论,诉说着自己的感悟。

张老师惊喜的点开评论区。

【反方向的蛙】:“我读书少你别骗我,这居然是一个小学生能说出来的话?该不会是博主自己编造的吧。”

【晶莹剔透的城】:“看到这个回答,我真的很有感触,刻舟求剑是遗憾,掩耳盗铃是放纵,削足适履是将就,邯郸学步是从众,原来故事里面的人一直都是我自己。”

【二十出头】:“如果回忆是刻舟求剑,那前进就是望梅止渴?”

【陌上烟柳】:“其实我们的一生不过时温习华夏的成语罢了,如果不是为了赶路,语文真的是最有意义的学科。”

【常青树】:“我现在才知道,刻在那里的不是标记而是回忆,多少人想回到记忆的某个时候,找寻某样东西,却只能站在船边徘徊,失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回来,你也不是当初的自己了。”

【黑龙河第一深情】:“人教人不会,书教人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

【一本小人书】:“所以说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原来我们都回不去了啊,只可惜道理很简单,明白的人却很少。”

【派大星】:“小时候很想买游戏机,但是那个时候没钱,现在长大工作赚钱了,再去买曾经想要的东西,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当初的渴求了。”

【开云楼】:“当初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有多少人曾经嘲笑过这个刻舟求剑的人,却在多年后做着类似的事情,不停的执着于过去。”

很多人有感而发,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以至于这个视频甚至还上了热搜,有不少人质疑这不像是个小孩子说的话。

张老师亲自下场说法,诉说了胡小草的故事,众人更是大有感触,不少人都表示想要资助胡小草,连带着胡小草本人都小小火了一把。

而在这些评论里,有一个人,名叫齐学清。

他是个很喜欢研究古代历史的年轻人,大学里面学习的就是相关专业,后面和自媒体结合起来,经营着自己的微博。

账号时常发布一些和历史文化相关的知识和科普,倒是积累了不少名气。

看看到张老师的回答瞬间就被吸引,再加上评论区的那些话,开始对刻舟求剑这一类的成语故事,产生了重大的兴趣。

有句评论说的对,经过时间的推移,流传后世的记载也并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确,毕竟有时候历史也会记载有误。

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呢?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很难消散,齐学清开始搜寻大量的历史还有相关史书,还真的被他找寻到了一点点蛛丝马迹。

故事最早出自于《吕氏春秋·察今》,通常用来含贬义,多指做事不知进退,墨守成规,不懂得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处理事情。

北宋·黄庭坚《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曾有这样一句诗:“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在这里亡簪也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有怀念顾旧的意思在里面。

作者在这里却把它和刻舟求剑相提并论,可见并不像大多世人认为的那样,说不定有其他的见解。

如果仅仅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么这些成语故事也不会流传至今,内里肯定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

齐学清抽丝剥茧,不断的深入,想要探访这些成语故事背后的秘密,他恍若推开了一扇尘封的历史大门,但却突兀的发现,这当中似乎不对劲。

齐学清越查越入迷,最后将自己整理到的资料,全部发到了网上,引发了不少转载和评论。

“刻舟求剑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但主人公好像是个撑船的老翁。”

“在这则成语故事中描述中,乘船的乘客有很多人。但是我查这段历史时发现,并非如此,船上应该只有两个人。一个老翁,还有一个与他产生这段经典故事的人。”

“但我查了很多文献却发现,与老翁对话的人一片空白,甚至没有任何记载,不知从何来,也不知从何去,好似根本不存在。”

“越查,我越头皮发麻,总觉得这段历史被迷雾笼罩……”

一时间,这则帖子被大量转发,本来是一段文学感悟,最后却又演变成了猎奇故事,顿时引得网友们加入讨论,并一同发起考古寻找,但的确如齐学清所说。

这段历史与成语典故,有很多文献记载,但却诡异的查不到源头。

就如‘不知来也去也’,被迷雾笼罩,仿佛游荡着一个历史的幽灵……

(本章完)

215.第213章 支遁入观,立地成佛第255章 打穿某国!94.第94章 白骨手托上清观!296.第293章 全球关注314.第310章 龙灵救场第4章 缘法妙不可言137.第135章 历史幽灵蛇大仙(二更)35.第35章 山中诡事第1章 重生了又好像没有重生161.第159章 群妖出山,震惊!136.第134章 新晋的人类禁区!!52.第52章 山神显灵218.第216章 各地大妖的动静146.第144章 赠你五雷符篆,青蛇再次显灵167.第165章 超凡显圣杀俗人!不敢高声语,314.第310章 龙灵救场220.第218章 山中群妖吐人言,叶秦闭关龙灵第284章 全国推广,人人如龙第249章 老龟钓声呐,大妖拦军舰201.第199章 轰动世界234.第231章 大妖救世297.第294章 龙源仙宗面向全国广招弟子353.第348章 送正派大佬顶包230.第227章 女娲造人,叶秦塑身,古人降世204.第202章 历史现神话第261章 三花聚顶,各方关注65.第65章 天地炼气!354.第349章 宝物盗走人也要擒拿126.第125章 欲成妖丹!150.第148章 国家的意志vs青蛇仙第274章 大国动作!99.第99章 消失的鼎与盗墓贼的尸体(一更)363.推荐一本设定很新奇的都市超凡类型的书181.第179章 妖仙!第30章 观想太阴,进阶第二境!第246章 开创人族第一宗门第275章 超自然修真局77.第77章 观想平天灾(8000字大章)362.第357章 栖光录音球的威力112.第111章 留下了一个阴兵过道的传说(二第20章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第253章 擎天巨兽从海底走向陆地!187.第185章 入海化蛟,龙王显灵!336.第331章 地球新公告,全人类集思广益第2章 《黄帝阴符经》195.第193章 官方的惊讶!37.第37章 万物有灵,挖掘神通232.第229章 古人远去53.第53章 110吗?我是人贩子155.第153章 大妖渡劫!!!108.第108章 一气化三清!351.第346章 龙源代打突然叛变340.第335章 地球佛门绝学威震寰宇修士320.第315章 诸天星辰落位,妖气弥漫地球第261章 三花聚顶,各方关注324.第319章 地球全力之役104.第104章 今夕何年见大蛇,岁月斑驳写古42.第42章 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305.第302章 修炼者出手!108.第108章 一气化三清!231.第228章 一妖一古人,镇一名山大川67.第67章 上山寻神!76.第76章 大型祭祀228.第226章 龙源山会谈第290章 全民修炼狂潮121.第120章 护山大阵!开发妖祖圣地?(万39.第39章 山中异事第30章 观想太阴,进阶第二境!311.第307章 全国发放丹药94.第94章 白骨手托上清观!368.第362章 上清宗解药很贵58.第58章 走访调查60.第60章 加密,档案封存!40.第40章 村中谣言,林间轶闻350.第345章 战场之中打广告310.第306章 踏足星空!329.第324章 惊恐的人族128.第127章 山神庙显灵啦!189.第187章 东海显圣,真龙现身!231.第228章 一妖一古人,镇一名山大川61.第61章 拜神340.第335章 地球佛门绝学威震寰宇修士130.第129章 全村升华,全国轰动!61.第61章 拜神230.第227章 女娲造人,叶秦塑身,古人降世150.第148章 国家的意志vs青蛇仙186.第184章 游历一年,处处留下传说第268章 全球争渡!345.第340章 扫荡大慈寨附近势力第266章 终相见328.第323章 高武第一年第269章 高考普及修炼法139.第137章 自古有蛇仙,青史不留名(二更第244章 他们的师尊会有多强?300.第297章 全球变化147.第145章 快快去请佛祖符纸,驱邪诛魔!35.第35章 山中诡事196.第194章 神通广大的东方神仙第250章 老乡,问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