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 黄浦江大桥

80年代的上沪,还远不是几十年后的东方之珠,马路上公交非常的陈旧,不少还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有轨电车,资源也非常紧张,公交站台之上,不少人排着队伍等候公交,紧张的时候想上车可能都要等上几轮。

浦西之外,大部分建筑都是两层楼的样式,屋顶上看着像窝棚,一些商业街其实也都是无数的小店铺组成,和后世的小商品市场很是相似。

市政府大厦其实也是一栋民国时期的白色大楼,楼顶之上也是圆顶设计,拥有很强的既视感。

跟在王维德身后,徐志很快就到了市高官的办公室。

见徐志到来,黄道涵立刻起身走了过来,笑着握手道:“徐先生,欢迎光临。”

“打扰黄书记的工作了。”徐志笑着说道。

“哪里,徐先生客气了,请坐。”黄道涵带着徐志坐在了办公桌前的沙发上。

黄道涵说道:“这几天马克公司的谈判听说非常的顺利,看来很快我们就能开始正式的合作了!”

“合作当然是越早越好!”徐志笑了笑说道,与上沪市的谈判其实很简单,无外乎厂房地址、合资分配、管理问题、员工安排等等。

地址比较简单,就放在了安亭镇,这也是未来上汽大众的厂房所在地。

合资分配则是美方投资外汇美金,中方则以土地、部分现金、建筑工程等项目入股,具体数字还没确定,至于股份则是中方51%,这是没办法改变的,目前的合资法就是这么规定的。

而管理权美方则是丝毫不肯让步,这也是徐志安排的意思,在这一条上双方争议较大,不过也正常,这么大的投资总会有不少纠纷存在。

总体来说,谈判的进度是远超大众项目,因为美方在国产化这一块让步很大,这对中方的诱惑极大,与之相比,大众项目在这个问题上不知道扯皮了多久。

这也是黄道涵比较满意的地方,卡车是重要的生产物资,全国货物的运输很大程度都要依靠卡车,而且目前国内卡车也异常紧张,上沪市虽然是全国的工业中心,但是在汽车领域也只有一家大型的拖拉机厂,如果马克项目成立,那一片地区的经济将会被带动,政府的税收也会提高很多。

随意的聊了两句话,黄道涵主动弹起了正事,问道:“徐先生,听小王说你又有新的投资计划,不知道是什么项目?”

徐志笑道:“黄书记,不知道上沪市的一些基建工程可否对我们港资开放?”

内地改开之后,一直意图吸引外资进行基础基建建设,不过具体能不能投资还得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同意,而且基建也必须合资,一般情况下中央那边都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地方政府这边则是要处理各种细节,也需要考虑到发展需要,又或者未来如何合理的收回投资。

“原则上是没问题,不知道徐先生想投资什么基建项目?”黄道涵笑着问道,这些年上沪市虽然税收全国第一,但大量的财政收入都上交给了中央政府,自己反而经常没钱进行市内基建维护。

徐志道:“最近几天,我一直在上沪市游玩,欣赏各地美景,但我发现如果我想去浦东,就非常的麻烦,轮渡那边要等待太长时间,而且听说碰到上下班时则更是拥挤,以前甚至还发生过踩踏事件,所以我觉得如果我能在浦东与浦西之间建一座大桥,会对老百姓的出行有着很大的帮助!”

“建桥?”黄道涵听完后立刻陷入了沉思,过了片刻后说道:“徐先生的这个提议的确不错,上沪市的百姓的确需要这样的一座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高领导提出的工作要点,这句话是目前内地政府发展的核心要素,这意味着国内的任何事情都得在这个问题上让步,也是每个官员都绕不过去的坎。

但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就是交通方便,有了顺畅的交通,工厂的货物就能够快速、低成本的运输,老百姓也能轻松简单的出行,前者刺激工业,后者刺激消费。这是一个地区发展经济的必然条件。

胡应湘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港资,投资了未来内地最赚钱的高速公路——广深高速。

想富裕,先修路,这是远古就存在的真理!

徐志说道:“黄书记客气了,我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名下有一家分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在全球寻找合适的基建项目进行投资,我个人也非常看好这座连通黄浦江的大桥,我方可以获得收益,而上沪市百姓也可以获得更大的方便,上沪市政府也可以获得税收,一举三得。”

黄道涵笑道:“说得好,我们政府吸引外资投资,不是为了占外商的便宜,而是为了共同发展。

其实说来惭愧,我们市委早就有了建一座连通浦东与浦西的大桥的想法,只不过一直资金紧张,没办法立项,徐先生此刻提出这个计划,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

徐志点头说道:“我已经从安排几名桥梁建造的工程师从香江赶来,具体的投资方案、资金什么都先不说,但我有一些想法,在这里想与黄书记沟通一下。”

黄道涵笑道:“徐先生请说。”

徐志道:“虽然上沪市是内地第一大城市,不过就汽车的拥有量其实并不高,大桥如果只为汽车服务,虽然也能缓解交通,但还是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在我的计划中,这座大桥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普通百姓的出行而建造,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时大量骑着自行车的工人,他们也需要方便的通过大桥。”

黄道涵有些不太理解,问道:“桥两边不是有人行道吗?老百姓可以走两边啊?”

“只是两边的人行道是不够的!”徐志摇头说道:“我准备与南浦大桥一样,采用双层架构,上方通行汽车,而下面一层不是供火车通行,而是专门供行人使用。”

“徐先生想的的确很周到。”黄道涵想了想后说道。目前上沪市的自行车持有量估计全球第一,数量以百万辆计,而浦东与浦西之间的人流量也是非常之大,如果只靠正常大桥两边的人行通道,的确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从下方再建一层,专门供行人使用,的确是最佳选择。

“基建么,自然是是以方便百姓为主。”徐志笑了笑说道,又见黄道涵似乎有些犹豫,又问道:“黄书记,还有什么问题吗?”

黄道涵说道:“徐先生应该知道,如果修建这样的一座大桥,按照目前的法律,是必须合资的!”

149 新街机游戏的畅销314 东亚银行317 30亿贷款73 飞行124 新的收购277 宝钢356 港督府夜宴(1)214 香江的隐形富豪229 再去深市359 港督府夜宴(4)31 片约32 诱惑358 港督府夜宴(3)134 青州英泥收购战(1)466 解决之道136 靑洲英坭收购战(3)219 心想事成333 深海工厂127 谋划无线360 天水围的第一步开发197 和记黄埔争夺战(6)247 前往弯弯84 谈妥29 拼命三郎209 和记黄埔争夺战(18)478 住友银行182 提前发布437 股东大会(2)304 金融布局356 港督府夜宴(1)326 新的贷款296 生日宴会(1)471 送上门的会德丰(2)236 拜访马克公司59 经销商112160 做多黄金期货435 再度合作258 宴会326 新的贷款12237 买断213 谋划港灯455 《狮子王》346 地王拍卖会(1)194 和记黄埔争夺战(3)365 巨额利润283 秦明道331 布局天水围(2)475 利益分配(2)381 入股三星电子385 挤兑312 大厦开幕425 试探(2)第6章 收入(求推荐收藏和加书单)383 庄氏两兄弟272 协谈(2)17 谈判(一)352 松下幸之助302 李健熙205 和记黄埔争夺战(14)——为微风而云舵主加更124 新的收购472 意外257 码头互换415 200亿港元投资计划239 九龙仓易主(1)129 两起收购的进展168 霍府之邀462 短信与电脑标准制定236 拜访马克公司222 合约敲定419 港元危机(1)422 佳宁破产157 盛田绍夫152 入股微软81 电子展会(二)359 港督府夜宴(4)104 买商铺344 动漫制作325 另有计划255 总结会议282 全包了78 德州仪器325 另有计划95 新的投资145 一切就位427 试探(4)16 闲聊93 再回美国260 三样礼物194 和记黄埔争夺战(3)32 诱惑392 鸿门宴(2)231 马克卡车260 三样礼物167 船王包玉钢480 准时到来的广场协议308 比尔盖茨414 回香江257 码头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