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没安好心的家伙!

李治突然之间发怒,让所有人都愣在了当场,倒是李弘反应的最快,不慌不忙的跪了下来。

“父皇息怒!”

紧接着,一众大臣们才反应过来,跟着李弘伏地高喊。

“陛下息怒!”

“息怒?”

李治的声音越发的气急败坏。

“尔等身为臣子,拉帮结派,挟持君上,真是我大唐的好臣子啊!”

这话的讥讽意味浓的很,对于臣子们来讲,不可谓不重,是以殿下跪着的大臣们,听到李治的这句话,几乎都是冷汗直流。

“臣等有罪,请陛下降罪!”

对于李治的愤怒,李弘倒是毫不意外。

开玩笑?

不管怎么说,李治都是一位皇帝,而且是一位并不昏庸的皇帝,而今天的情势,几乎已经和逼宫无异。

先前李义府的行为还在李治的接受范围之内,毕竟那些大臣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其实在整个朝堂中并不算很多。

但是后来情势发展到李绩为首的一干武将同样用这个法子出来,就让李治出离了愤怒。

试想一下,如果整个朝堂上动辄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请愿,皇帝还如何管理,大臣们都如此齐心,还如何让政令通达。

所以这个毛病,坚决不能惯!

先前是因为军方的态度让李治怀疑到了李弘的头上,如今李治确定了今天的事情并非李弘有意挑起之后,自然理所应当的爆发了自己的怒火。

可笑李义府连这一点都没看明白,贸贸然的继续攻讦裴行俭,只会让李治更加生气。

发泄了一通,李治坐在御座上,大口喘着粗气,一旁的武后贴心的端起茶水,递到了李治的嘴边。

至于殿下跪着的一干大臣,则是被吓得瑟瑟发抖。

“行了,都起来吧!”

生了一阵闷气。李治不情不愿的说道。

他总不能真的把殿上的人都换掉吧,想必先前这番震慑也应当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西征之事,刚才裴爱卿和李爱卿都已经对质完毕。各位爱卿都说说有何意见吧?”

李治恢复了平静,冷声说道。

这句话李治先前问过一遍,但是这一遍显然和刚才绝不一样。

这次是真的要大臣们说自己的看法,如果再出现刚才一样众口一词的景象,恐怕就真的是活到头了!

大殿内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当中。

如今帝后的态度不明。谁敢贸然前去碰壁。

没看见身份高如英国公,李中书都被陛下训斥的面红耳赤的吗?

“怎么都哑巴了?刚才不是一个声音比一个高吗?现在怎么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看见大殿内沉闷的景象,李治又是忍不住一阵怒火往上冲,寒声说道。

“陛下,老臣厚颜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听老臣一言。”

李绩不愧是历经三朝的老臣,转瞬之间便明白了李治究竟为何如此生气,当下心中一凛,沉声说道。

“西征大胜本为我大唐之幸,然我大唐向来以军功为重。概无功高盖主只说,如今守约立下如此大功,却因一纸奏章,毫无证据之猜测,被陛下卸去官职,夤夜召回长安接受审讯,老臣历经三朝,未曾见此奇景!老臣斗胆问陛下一句,若只凭一纸猜想便可将我大唐三十万大军的主帅定罪,日后又有何人胆敢继续领兵出征!”

老李说的很不客气。但是李治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愤怒,反倒脸色稍缓。

李弘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老狐狸能够混迹三朝果真不是个没脑子的主,这几句话虽然看似是在指责李治,言语之中甚至不甚恭敬。

但是以老大人曾为帝师的身份。如此说倒也不为过。

最重要的是,李绩对李治的心理把握的相当准确。

他清楚的明白今天武将齐心请愿的行为触及了李治的底线,如果军方真的如此齐心协力对抗文臣,那么很可能会超脱出皇帝的掌控,成为威胁皇权的利器。

这才是让李治如此暴怒的最大原因。

李绩的这几句话看似平淡,但是其实是在变相的向李治解释。

军方内部并非毫无隔阂。也不是如此齐心协力,只是因为裴行俭的遭遇起了兔死狐悲的感觉。

所以才如此齐心的上奏。

“李中书,英国公所说你如何解释?”

李治的面色缓和下来,对着李义府问道。

“回禀陛下,臣身在京中,并非身在阵前,对于此等大事自然缺乏证据,然种种迹象表明裴将军嫌疑重大,臣身为宰相,自不能坐视此事演变下去,密奏陛下乃是应有之意。

至于召裴将军回京,自是因为如此大事,不得不查,亦不得不辨,陛下今日准裴将军进殿自陈,即是为查明真相而来,若裴将军持身公正,又何惧对质,陛下明察秋毫,自会还将军一个清白!”

李义府倒也机灵,一番话说下来,不仅把自己给择了出来,而且竟像是裴行俭心虚了似的,还小小的捧了李治一把。

“陛下,裴将军素来严正,此次虽急功近利,但却是为我大唐着想,何况前方军情瞬息万变,裴将军临机专断也无不妥,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时不查有些许过错也不掩其大功。”

刘仁轨跟着出位说道。

倒让李弘的眉头一皱,这个老家伙怎么会帮裴行俭说好话!

别人不知道,但是李弘既然有意重用军方,自然对军方内部的势力有所了解。

虽然如今的军方看似铁板一块,但全是因为有李绩在那镇着。

实际上军中已经分裂为了好几派,最强盛的莫过于受李绩支持的裴行俭一脉,但是除此之外,以刘仁轨为首的另一脉也有不小的势力,隐隐有和裴行俭抗衡的趋势。

当然,军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势力,整个形势复杂的很,不比朝堂上简单多少,但是目前来看,仍然是这两脉势力最大。

若是真的扳倒了裴行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刘仁轨。

李绩毕竟已经老了,军方的接班人也不是他能够一手决定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刘仁轨和裴行俭在李治心中的分量都不轻,否则也不会有现在军方的局面。

现在这个情势上,刘仁轨站出来替裴行俭说好话,李弘本能的感觉这家伙没安好心!

第一更!

第239章 活学活用第111章 有人指使啊……第224章 李贤的图谋第156章 老和尚是真老第12章 惊喜连连第307章 开撕第152章 亢龙有悔第217章 谈正事儿!第332章 谁算计了谁第362章 登门第325章 故布疑阵第123章 两个都不干!第294章 奇怪的举荐第193章 落幕!第227章 执着的武后第257章 李弘的想法!第253章 青衣男子第170章 这不符合规定……第64章 平息老爹的怒火的办法……第100章 幕后黑手第62章 终于结案了!第402章 王鸿来访第371章 局势莫测第230章 过节第104章 风波渐起第160章 谈正事儿第三百七十九章第182章 张柬之!第202章 这位客人,存钱吗?第140章 诘问开始!第273章 武后的意思第346章 不平静的一夜第310章 当然没有!第319章 英国公的心思第176章 胸有成竹第224章 李贤的图谋第237章 摆平许敬宗!第247章 压力!第26章 李弘的狐狸尾巴第41章 翻云覆雨小能手……第389章 局势大变第97章 小狐狸露尾巴了第5章 真有人敢使绊子……第30章 被坑的前奏第93章 爱吊胃口的张老头!第255章 西征引发的问题!第194章 如何赈灾第329章 可汗长子第338章 倒打一耙第107章 擒贼先擒王第68章 妥协还是坚持?第340章 暗手!第146章 棘手的问题!第81章 暗卫第391章 九成宫见驾第357章 烫手的山芋第381章 生疑第250章 一脸懵逼第263章 李弘的真正想法?第323章 为何?第338章 倒打一耙第67章 老妈不是那么好骗的……第104章 风波渐起第249章 又见挖坑!第206章 此人当斩!第118章 贺兰敏月第152章 亢龙有悔第337章 先声夺人第218章 相信我不是在吊胃口第195章 来自皇宫的消息第185章 比比谁人多!第172章 王义方的谢礼第328章 谁是真凶第314章 究竟是谁!第340章 暗手!第192章 揭老底儿第211章 喜大普奔~~~第5章 真有人敢使绊子……第34章 强势镇压第234章 李弘的法子第336章 宫中有旨第236章 李大忽悠!第88章 假戏成真!第306章 皇帝的决断第20章 初见端倪第65章 论如何忽悠老爹!第82章 没想到逆推……第399章 王鸿的招数第165章 武后召见!第148章 许敬宗的态度……第45章 太子妃归宁第37章 三司会审?第132章 这是作死的节奏啊!第44章 那一抹娇羞的风情第225章 朝堂之上!第23章 靠,你耍我第400章 醉翁之意第126章 两边一起密谋!第77章 不要小瞧女人第302章 局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