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第444章 烟火,热闹

第444章 烟火,热闹

赶大集这种事情,农村孩子多少都是经历过的,只是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特点,比如有的地方“赶大集”是定期进行,每个月的十五或者初一,在某个地方凑一块儿。

有的主打吃一桌,有酒有肉就行,哪怕喝一碗羊汤、粉丝汤,也都行。

有的就是商业化气息很重,搞得跟过年赶集一样,摊位费、卫生费、市场管理费短期内赚上一笔,租摊位的老板也凑日子挣一笔快钱。

多少总有。

一般本地的老百姓,也就是赶个热闹。

张浩南以前比较节约,钱很少乱花,用起来很克制,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大集上一块钱两发子弹的打气球,他玩得不亦乐乎。

“艹,他妈的怎么打不中?”

不远处张浩程自诩“五家埭神枪手”,结果臭狗屎,连个塑料葫芦娃都赢不走。

张浩南倒是中了几个小玩意儿,他根本就没瞄准,乱打的。。

随缘枪法带来的随缘奖品,主打的就是随缘陪伴。

今天换了一双长筒靴的樊素素看着就高挑,牛仔裤也很贴身,多少带了点二十年后“网红”的气质,明明是个高学历校花女神,张浩南竟然冒出加个微信随个八百块的念头。

“不是我说你啊素素,你这一身弄着也太没档次了。”

“可是看上去比较骚啊。”

“你这么一说,让我肃然起敬!”

“哈哈。”

张老板知道,是自己肤浅了,自己用有格调的方式,去思考樊素素,那是不对的。

在同学们眼中,樊素素同学是“校花”,是“女神”,但在樊素素同学自己看来,她只想从姐夫的眼神中看到迫不及待。

迫不及待把她外套脱掉,迫不及待把她内衣脱掉……

脱掉脱掉,通通脱掉……

别的都是细枝末节,根本不重要。

“风尘味”重一点又如何,又不是重给别人看的。

同学们眼中的自己,永远是高冷女神,当然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是个阳光开朗的女神……

这次“广陵市秋季集市”规模很大,主体部分是原先的“烂尾楼”外围,而两条马路,也被临时拿来使用,划分了摊位,各种棚子连成一片,不过每隔一段,就会有个安全消防的标识,放着简单灭火装备。

戴着红袖套巡逻的人不少,有监督卫生的,也有查缺斤少两的,还有调解纠纷的,除此之外,便衣也不少,主要是反扒。

这种“赶大集”,扒手都是高频出没,扒手跟反扒成员之间的斗智斗勇,那也是相当的热闹。

倘若听到一阵剧烈的动静,又传来“抓小偷”的声响,那大概率就是反扒成员又立功了。

樊素素还跟张浩南跑过去凑热闹看小偷长啥样,结果什么样的都有。

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健全的也有残疾的……

可见各行各业的人类多样性,大抵上都是共通的。

“菠萝怎么卖?”

“一块钱,有现泡的,老板要吗?”

“伱给我削一个,我喜欢生啃。”

“好嘞。”

卖菠萝的摊位也卖甘蔗,还卖橙子,还卖柿子,柿子上面带着点草木灰,这说明是自己焐熟的柿子,也算是一种营销。

广陵吃脆柿子的很少,几乎没有,所以自己焐熟的柿子,反而有不少人过来挑挑拣拣。

小木棍戳着两块菠萝,张浩南也不觉得麻嘴,他吃菠萝,菠萝吃他,很公平。

樊素素还是喜欢啃甘蔗,也是现削了一根,斩成好几节,塞在了塑料袋中,张浩南帮她拎着,一路走一路啃。

还得是校花,就是有素质,甘蔗渣都是先吐手掌心,然后塞到小塑料袋中,哪里像张老板,菠萝啃完之后,小棍子找了个角落就是一扔。

“哎呀姐夫你别乱扔垃圾啊。”

“我没乱扔,那里是垃圾堆。”

“……”

张浩南可看得清清楚楚,那里可不少塑料袋包装纸,还有各种吃油饼剩下的牛皮纸袋。

周遭无比热闹,熊孩子的快乐就是花个五毛钱看“美女蛇”表演,大概是刚上完《从南天门砍到蓬莱东路》那节课,迅哥儿家的“美女蛇”和肥胖的黄蜂、高大的皂荚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小孩子看“美女蛇”,老爷们儿就不一样了,掀开布帘,直接吆喝着要看“经典”的。

“三点式”的表演各种踩灯泡、喷火外加脖子顶钢筋。

倘若看客们加钱,脖子以外的部位也不是不行。

还有一些年纪更大的老大爷,他们就比较纯粹了,就是过来看看奶子。

这种潮流,放二十年后也是不过时的,精神小伙儿流窜不同网站看女主播的主要乐趣,大抵上就是私信或者直接评论一句“在?看看”。

想来永恒的艺术,都是如此经得住时代的考验,风霜的洗礼。

小的马戏团很吃场地,不过因为胜在门票便宜,捧场的人挺多。

白天嘛,就整正经的表演;到了夜色灰暗之时,就可以整点不正经的,看得人也就更多了。

南来北往的口音很多,有些“赶大集”的小商贩是全国赶集赶场,卖鹿角鹿茸鹿皮子的比比皆是,什么人参灵芝虫草应有尽有,卖蜂蜜卖茶叶卖调味品的更是密密麻麻。

那种前所未有的烟火气,简直就像是把一个国家都压缩到了小小的两条街一个广场中。

京城流窜的“大衣哥”在此也能见着,他们的摊位总是摆满了各种光盘录像带,还有各种磁带各种书,当然,清一色盗版的。

来买的人也很多,看书的也多,也有翻找光盘的,倘使一个眼神对上路了,“大衣哥”就会扬扬下巴,趁戴红袖套的离开之后,再问客人:“有经典的,要不要?”

“欧美的不要。”

“放心,都是香江和流求的,绝对经典!”

此时倭奴毛片的流行程度还很一般,当然这种文艺作品的流行,往往就是一夜之间。

互联网上赫赫有名的“病毒式营销”,在传播毛片这件事情上,不如当代大学生的一根毛。

什么叫有口皆碑啊?

各种传统小玩意儿也能看到,甚至摆摊磨剪子的老头儿也有,这些多是本地人,有个老大爷是秦邮县过来摆个摊,就是磨菜刀、磨剪子,他戴着一副有些年头的老花镜,身上套着一件同样很有岁月感的皮围裙,口袋和手边多是工具。

他磨得很仔细,就像是给自己的菜刀修整一下豁口,待到刀锋重新顺滑,他才满意地点点头,清水冲走上面的粉屑,抹布将菜刀擦干,刀把递给了客人,这一单生意,也就结束了。 往后的多少个年月日,大抵上两人都不太可能再见面。

今天是第一次见,也应该是最后一次见。

但终究是收获喜悦的,有人省了新菜刀的钱,有人赚到了辛苦费。

不错。

而有的摊位是修鞋匠,这修鞋匠也是本地口音,想来家中是有店铺的,亦或是寻了个弄堂摆摊,离菜市场定然是不远的。

皮鞋凉鞋运动鞋都可以修,胶鞋水鞋就像是补轮胎一样,磨得见着了里面的材质,再用自行车轮胎剪下来的一块皮,涂抹好了胶水,等上一会儿,再黏上。

牢靠精致的手艺虽然只是打个补丁,但就是牢靠又精致。

是个好手艺。

砰!

伴随着一声巨响,爆米花以最牛逼的方式登场,烟雾缭绕之中,多的是眼睛放光的男人女人。

有喜欢干吃的,但也有想要吃“炒米糖”的。

做爆米花的老夫妻显然是行家里手,他们操着楚州口音,却也能跟本地人熟练地交流,老汉忙着重新上锅,老妇人则是将模具摆好,新爆好的炒米,搅合上刚熬的糖浆,犹如泥瓦匠做地坪,抹得又平又亮。

等到冷却时,更加锃亮的菜刀登场,歘欻欻几刀,横着切竖着切,一大版“炒米糖”便成了一个个小方块。

在这里等候久了的客人,赶紧将自带的口袋撑开,让老妇人将这些“炒米糖”倒在里面,跟着过来的孩子,早就塞了一块在嘴里咀嚼起来。

嘎吱嘎吱,嘎嘣脆。

只是称呼略有不同,有的人说这是“米糕糖”,干活的老夫妻也不争辩这个,不过是继续收钱继续干活。

离他们摊位不远的,是个年轻小伙儿,个子不高,可是很结实,单杠柴油发动机同样在做美食,米粒儿从进料口倒下去,混了一些白糖或者糖精,出料口一根根“米花棍儿”就冒了出来。

戴着手套的年轻小伙儿麻利地掰断,约莫三四十公分就是掰一下,倘若有熊孩子特别想要一个全世界最长的“米花棍儿”,他也会笑着帮忙扶一下,直到那“米花棍儿”的的确确长得有些离谱,孙大圣看了都馋哭。

这种热闹让张浩南久违得很,而到了人潮涌动的时候,搂着樊素素钻来钻去的感觉,同样很棒。

有一种“隐形色狼”的刺激感。

“姐夫,套圈儿,套圈儿!”

两人一直在找套圈儿的摊位,万幸套圈儿的摊位不但有,而且很多。

各种形式的都有,有套大件儿的,用的是藤条圈儿;有套小玩意儿的,就是个小藤条圈儿。

还有套活物的,广陵人酷爱吃鹅,所以有个摊位的老板,在圈栏里放了二十几只大鹅。

也卖,当然也顺便赚点套圈的钱。

这行当有诸多江湖传说,什么带磁铁吸住了圈儿上的铁丝等等,总之说得有模有样。

张浩南对此没有感觉。

直接来两百块钱的圈,对着各种娃娃就是一扔。

天女散花。

一把成功,当场就中了两个娃娃,批发市场大概三块钱一个。

樊素素很开心,搂着张浩南又笑又跳;老板也很开心,他嘴都要咧到后脑勺了,还送了张浩南十个圈儿玩玩。

这样的凯子对社会很有意义啊。

张浩南本人也很开心,毕竟小姨子开心了。

“哈哈,一个都没中!”

换了个摊位掏小物件儿,都是小陶瓷娃娃或者钥匙扣这些玩意儿,套了五十块钱的,一个都没中,这圈儿弹起来跟火箭升空似的,只能说随缘了。

本着雨露均沾的精神,几个套圈的摊位都试了试,最终含泪的只有本地套大鹅的那个摊位老板。

之前根本没人套中过,买大鹅的还更多一些。

张浩南就一块钱整了俩圈儿随手一扔,中了一只大白鹅。

昂昂叫的大鹅,就这么落在了张老板的手中。

有一说一,那一块钱还是买菠萝剩下的。

“哈哈哈哈哈哈……”

樊素素笑得前俯后仰,但是这大鹅养得真不错,大脑袋还不知道今天的命运就是盐水。

返回酒店的时候,顺手就让酒店弄个盐水鹅,得补补身子,毕竟还要接着跟樊素素单挑。

一对一的篮球赛,惯例双手持球破紧逼,艰难地赢下比赛。

勤于锻炼的樊素素身体素质越来越好,包夹能力是真的上了一个台阶,差点三分钟就把张浩南打吐。

晚上夜市更加热闹,各种“动次打次”各种喊麦,各种哄笑声,建康的酒吧夜场,于张老板看来,竟是也高级不到哪里去。

本质都是一样的,唯独建康的夜生活更贵一些。

不过再贵的夜生活,大概也贵不过张老板。

躺床上发呆的时候,樊素素聊起了“喀秋莎”新店的事情,赵飞燕打算在神森开个新店,樊素素就是新店的老板。

能不能赚钱,就看当地大学生还有“紫金科技”的员工们消费能力如何了,预计一年赚个七八十万没问题。

樊素素挺高兴,不过聊起这个事情,还是因为赵飞燕问她要不要在濑渚开个店。

其实是旧事重提,樊素素这辈子都不想回濑渚县,再加上之前母亲陈慧芬的突然出现,更是各种糟糕记忆如潮一般涌动。

“其实小时候我妈也常带我逛街,赶集也有好几次……”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琐碎的事情,似乎纠结着仅剩不多的母女亲情,但张浩南知道那啥也不是。

这不过是樊素素无法跟自己和解。

她跟陈慧芬之间,已经谈不上什么原谅不原谅,她不再怨恨陈慧芬的本质,不过是某一天樊素素跟过去的自己达成了和解。

跟原谅无关,跟陈慧芬这个生母……其实也无关。

广陵的秋季集市,就像是一个舞台,让她重构一下过去的美好,但那微弱的美好,在卑微悲惨面前,不值一哂。

张浩南是个优秀的垃圾桶,当然,樊素素也很克制自己,没有在张浩南这里宣泄情绪。

她在絮絮叨叨中睡着,睡着的时候,爱液永远要比泪水先干……

(本章完)

88.第88章 好消息75.第75章 渣滓118.第118章 是我见识浅了(第三更)155.第153章 舔到爽(第三更)315.第308章 要爽快第26章 咄咄逼人471.第460章 抓机遇的能力第590章 老板娘很忙,老板很浪448.第437章 意想不到的发展方向459.第448章 君子动口不动手528.第511章 这谁招架得住459.第448章 君子动口不动手534.第517章 江湖地位第27章 到松江476.第464章 稳如老狗的“紫金科技”369.第361章 油然而生345.第337章 丝滑第32章 一点小影响339.第331章 道德下限470.第459章 徐振涛的胡萝卜269.第265章 高,实在是高503.第489章 我喜欢吃板栗497.第483章 牛啊牛啊第587章 正是用人之际125.求张月票177.第174章 都病得不轻(第三更)153.第151章 舔狗舔到最后(第一更)第664章 别致529.第512章 早知道磕一个516.第501章 有缘无分气质佳第23章 没有格局第665章 原生态的自由市场(昨天那章后半截169.第166章 你是懂技术的(第一更)310.第304章 世界真小第58章 不敢做梦456.第445章 真是让人不爽214.第211章 “基业”(第一更)第569章 战略协作450.第439章 啤酒总动员153.第151章 舔狗舔到最后(第一更)第707章 意外的内宣突破188.第185章 让心态热切起来(第二更)420.第410章 试探第63章 什么福气第45章 捐车第71章 一点点规划249.第245章 浩南XX号(补更2)156.第154章 有人自认格局太低(第一更)191.第188章 张总高见(第二更)第676章 秃头老汉作报告522.第506章 消灭恐惧的最好办法第709章 挺能干165.求个月底月票吧。第620章 烟火,烟花,年第554章 新来的不太了解229.第225章 预防针(补更1)第621章 大年初一,红红火火403.第393章 匹夫387.第378章 李逍遥本遥有点害怕154.第152章 舔狗的PPT(第二更)501.第487章 有没有秘方第40章 联络感情92.第92章 逆转第584章 格局PTSD174.第171章 任燕摆布(第三更)前几天又被举报了,我现在得收着点。第619章 安逸436.第425章 茶话会第675章 属乌龟的460.第449章 屁事儿没有268.第264章 热情173.第170章 吃醋的沈锦蛮(第二更)467.第456章 狗叫权的权力来源524.过一会儿更新,先推一本书467.第456章 狗叫权的权力来源第684章 什么牛鬼蛇神都有第2章 保送生102.第102章 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第三更)174.第171章 任燕摆布(第三更)325.第318章 翻车(求个保底月票吧)99.第99章 老公你好帅(第四更)261.第257章 火爆542.第525章 金牌工具人第612章 打扫卫生409.第399章 饮食287.第282章 跟传说一样第719章 彼此没有退路227.第223章 不简单的座谈会(补更)364.第356章 张老板不做“空军佬”第649章 值得431.第420章 舒服,好用第556章 判断有误297.第291章 牌面拉满第620章 烟火,烟花,年第732章 锲而不舍的心理变态第600章 “开荒”牲口养成记第701章 加面396.第387章 大学生活好288.第283章 定心丸191.第188章 张总高见(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