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万岁

沈君瑜耳朵红了,心砰砰直跳道:“尽胡说!”

十六暗笑,是不是胡说,有眼睛的人都知道。

“百姓们如何?!可有内应等人生了什么乱子?!”沈君瑜道。

“他们对公主还很担心,说是公主受伤,不少子民难受的哭了,弟子们都盯着呢,若是有心人误导,不会放过,”十六道:“门主对公主有信心,也要对子民们更有信心,他们就算担心,也是坚定的相信着公主的,如今不过是望眼欲穿的等人回来,没出什么乱子,只要公主在,便是他们最大的倚仗,他们心里坚信着呢……”

沈君瑜点点头,“春暖花开,若是京郊外再开战,麦田又要被毁了……”

十六听着也沉默了。

“税制之改,怕是要往后延一延了……”十六道。

“不延,只要在公主辖下,一定要立即实施!”沈君瑜不容质疑的道:“军费不足的地方,一起想办法,但是,想要天下,只有仁义之师,才能得到,有些事,万万不可总想着等到容易些的时候再实施,正因为艰难,苦过,一起走过的路才更珍贵,以后这些子民,将是公主最大的倚仗!”

“是,我明白了!”十六点头道。

回了相府,沈君瑜依旧忧心,虽然十五传信说,李君玉并未受伤,可是,没有亲眼看到,他终究是放不下心的。

一天半过后,李君玉的大军终于到了城外,风尘仆仆,京城百姓闻风而动,奔走相告,相约往城门奔去看大军回归。

不少百姓听到大军的呼喝声,已经泪流满面。他们一见李君玉进城,纷纷的跪了下来,不用人强迫,便哭喊着道:“……公主,万岁!”

这一声喊出来,声音也越来越大,几欲震天,李君玉也略微有些吃惊,忙下了马,对旁边的百姓道:“快快起来,不要如此!”

“公主征战劳苦,草民等欣阅公主还师!”有士人也被这一幕感动,他们低声道:“公主之功,保得京城片地安稳,草民等谨记在心!”

这一声声的,让跟在她身后将领也流了泪,他们流过血,流过汗,这一路回来几乎是疲于奔命,拿命在征战,可是,从不知道原本眼泪甚至更比血和汗更叫人动容,不少江湖中投入军中的糙汉子从未想过有这样的峥嵘,一时哭的不能自已……

打仗打的是什么,有人是为了土地,为了江山,也有人是为了养家,钱财,为了成名,可是,这一切的希望,在这一刻突然都不重要了……

他们觉得百姓的仰望才是他们的灵魂,能让他们片刻得升华与燃烧。

军队中的人已经乱了,进来以后,有些人本就是京城之人,有家人寻来,抱在一起哭笑,不能自已,百姓自动自发的,人挤人,到最后来迎接的百官反而挤不上前了,他们的表情是既高兴又无奈,还带着一点兴奋和喜悦,有些已经在默默擦泪了。

有公主在,他们的靠山就在,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信任,他们仿佛能触摸到深入灵魂的喜悦。

李君玉与百官们打声招呼,好不容易才在人群中看到墨砚,她便忙摆手道:“君瑜呢?!”

墨砚喜悦不已,见她不像有伤的样子,便道:“门主在相府,人太多,我怕挤着了,拦着没让出来……”

“我去见他,没出来才好……”李君玉朝百官抱了抱拳,道:“犒军事宜全仰赖于各位了……”

“不敢当累,公主只管前去,这里交由臣等既可,”百官忙道。

“军士们劳累,有些想回家的,先让他们回家休整……”李君玉又鞠了一躬,百官们吓的不轻,忙躬身行礼,哪里敢受她的礼,一一应了下来。

李君玉便离开人群,匆匆的去了相府。

街上全是热闹的喜极而泣的声音。

不少兵士红着眼睛抱着亲人,安慰着他们道:“公主一点也不严厉,一路虽然艰苦,可是,公主治军严明,有各位同袍在,打仗打的心甘情愿,就算为公主而死,也是甘愿的……”

说的各亲人都哭了,又道:“这样才对,这样的军士才是咱们朝廷的军风才貌。”

不少军士家在京中的已邀了一些家不在此处的同袍,或是孤家之人的同袍一起归家了,倒没落下什么人来,百官们早准备了酒肉,一一的发放下去。

军士们吃着酒肉,慢慢的红了眼睛,心中不知怎么的就是好热血,仿佛心都与这座城,这里的百姓连到一块去了。

“你们在军中可听说了?”有家属对着军士道:“相爷改了税制,以后种地,除了交三十税一,再没有别的赋租等租庸调了,以后还会设立军户与女户,分永业田,军户免征三十年税,可子孙相传,以后,苦日子总算过去了,有好日子过了……”

几个军士一听眼睛更红了,道:“一直与公主行军,倒是不曾听说,这样好啊,好啊……”

“是啊……”那军士的老娘擦了擦眼泪,道:“我儿啊,可要好好打仗,等天下没有仗可打了,你便回来种地,再取个绝了户的女户,军户与女户成婚,女户也会免税三十年,这是多大的好事,以后天下终于有太平日子可过了……”

“没想到,还能等到这一天……”那军士笑着道:“那儿子就好好打仗,在座的都是儿子的同袍,哪怕儿子战死了,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替我孝顺老娘,老娘可不要担心无人送终!”

老婆婆红了眼睛,却是点了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这样的朝廷,哪怕为此战死,也是心甘情愿的,有奔头啊,咱们这些军士图的啥呢,不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嘛,这一天,总不远了……”另一军士笑着举了酒杯,道:“任何人想要打破这里的平静,我便是死,也不饶他!”

“便是下地狱,也休想动京城里的安宁,谁也不行!”另一军士也举了杯道:“为公主干杯,为相爷干杯,为老天开眼干杯!”

他们一饮而尽,道:“痛快!”

“哈哈哈,什么狗屁河西王,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想打败公主,这是不可能的罢……”有军士有点醉了,嘲笑起来。

“老娘,你是不知道河西王被公主打了三次以后那畏缩的军中样子,哈哈……真是搓的跟驴似的,想打不敢打,想拼不敢硬拼,畏手畏尾,不痛快!”

老婆婆听的直笑,她一直为军士们添酒添肉,又加炭火,叫他们吃个痛快,打消他们一身的疲惫。

而这一幕,发生在城中的每个角落,有些百姓家中没有军士的,也都去了附近的相邻有军士的人家,送些米面,几把米,一把面,两颗鸡蛋,也是心意,有些汉子便站在屋中不走了,就着简陋的地方随地一坐,眼睛发亮的听着他们说着战场上的每一幕惊心动魄。

直到万家灯火升起。

这样的温馨一幕,伴随着大半夜的热闹,狗叫声,鸡叫声,还有院子里只要不下脚的地方种的菜,有的人家院子里的枣树,桃树,炊烟,太平而安宁。

很多百姓听着听着想到以前投奔来京城之前的日子就哭了。

多少伤心事,于今夜再惹起伤痛,这一代人,怕是一辈子都忘不掉了,也许等老去的那一天,能带着过去的伤痛入土,而他们希望当他们老了死去的时候,这个世道是太平盛世,没有人再去背负那种能压弯人脊梁的伤痛。

站起来是痛苦的,也是兴奋的,为了自己,为了死去的家人,也为了同袍,更为了自己和下一代,下下一代人的未来。质朴而淳厚。

粮食珍贵而稀少,酒是粮食酿成,自然也少,发放的酒,他们珍惜着喝了,喝的个个哭红了眼。然而心里却是温暖的。

人间自有真情在,到了此时,无比的珍惜。

军营中很少能饮到酒,除非打了胜仗,犒军时,一人能发一碗,酒可是个稀罕物,他们喝着喝着不由想到,这些酒也不知是从多少人口中节省下来的,一时又心酸不已。

他们为自己,为民而战,而民也为他们自豪。哪怕有一天马革裹尸还,也值了。

这一次回来,有不少人家也有丢了命,还有残了的兵士,他们的遗体已经烧成灰,却被军士们都带了回来。

家人抱着骨灰哭成一团,将酒洒在他们灵位前,又难过又心酸。

不少伤残军士办理了退役,他们脸上有点黯然和悲伤。然而,他们依旧是英雄。

“一将功成万骨枯,公主刻了他们的名字带了回来,说以后在太庙一一刻上他们名字的英雄碑,以后供世人供奉,瞻仰……”有军士道。

家属点点头,道:“能得千万人供奉,是十代修来的福气。”

有官员道:“你们放心,就算战死沙场,依旧设为军户,另外还有安置费用,会一一的发放下来,以后供家属安家立业用……”

第216章 书读的不多第164章 大神400.第400章 毒杀第259章 疑心第600章 星夜第204章 敬服第458章 仁义第444章 祭天第507章 问罪书第741章 大都第038章 慕容沣第468章 嘴硬第218章 东宫第141章 失望第254章 装疯第539章 金蝉计第120章 缘或孽第735章 求雨第596章 高烧343.第343章 解决第026章 忍够了第688章 无情第714章 决战第024章 监视388.第388章 粮草第617章 忠义第684章 遇刺第582章 防备第437章 师徒第081章 正帝337.第337章 大业第202章 狼毫第528章 逆鳞第642章 万民书第254章 装疯313.第313章 欺负第537章 郭赞第768章 大案第164章 大神第756章 天子348.第348章 嘴仗第126章 差别第633章 死城第728章 生死第056章 托付天下第563章 拱月第099章 国士难求第749章 太平第772章 耀太子281.第281章 双簧第069章 忌惮第631章 贬损第672章 交接第256章 假孕药第435章 失手第181章 马夫人第030章 千机门410.第410章 半信第055章 沈君瑜第099章 国士难求第117章 先发制人284.第284章 归附第179章 逃避347.第347章 草莽第638章 李皇叔第772章 耀太子第594章 追截323.第323章 军功第322章 心上人第056章 托付天下第070章 没脸304.第304章 窥伺405.第405章 红鸾第136章 密计第158章 全心尽忠第749章 太平第426章 疑心296.第296章 上书第219章 示威第052章 嫉恶第537章 郭赞第100章 决心第682章 求死第186章 情长第534章 四面楚歌第437章 师徒第583章 说服第545章 苦啊第539章 金蝉计第602章 威望第074章 笼络第646章 争议第462章 良策第601章 良将第099章 国士难求286.第286章 舅母383.第383章 行赏第171章 百人斩342.第342章 外室第709章 有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