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设计思路之争

车身自重的降低,一直是欧美车系的设计师们感觉最难办的棘手问题,毕竟他们从小所学的汽车设计思路就是和日本人不同,做不到像日本人那样草菅人命的设计方案,那样太有悖于他们的设计理念和良心。

欧美的设计师,在设计汽车的时候,首先把汽车摆在的是一个服务于人的工具范畴,所以他们更多的考虑的是汽车的安全性,然后是操控性能,然后才是舒适性或者奢华性等等问题。

但是日本的设计师不一样,在他们的设计理念范畴,汽车就是商品,所以他们的设计理念考虑的更多的则是一款车如何能够让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心里满足感。

他们研究的对象更加针对的是人,也就是汽车的终端消费者,而不是车!

毕竟不是所有的汽车消费者都是有钱人,更多的家用汽车消费者所考虑的是,如何能够花最少的钱,买到一款既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有面子,然后在性能上有不弱于,或者是接近于那些中高端配置的车型,而且在这款车上最好花费是越少越好,比如更少的进维修厂,这样就能够减少一大笔的维护支出。

更少的烧油,这样就能够节省一笔燃油支出等等。

而日本设计师在这方面所做的功夫,确实是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他们可以说是把消费者的心里研究的最透彻的一群人。

如何能够在让消费者话最少的钱,却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很简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车身的材料上做文章。

发动机和动力总成,无疑日本人可以做的非常不错,和欧美的发动机有的一拼,但是在汽车的自重方面,他们的车型的自重,却往往要比同等级的欧美车型轻上不少。

他们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很简单,就是在车身制造的时候,使用钢铁的地方,能够用1公分,就绝对不会用1.5公分厚的钢板和钢梁,这样一来既能够节省大量的钢材,又能够有效的降低车身的自重,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这也就是大家为什么在几年之后的汽车调查栏目中经常能够看到,日本车甚至在使用泡沫来作为汽车的防撞缓冲区,有的甚至还节省掉了后防撞梁的缘故。

而且即便是有的车,装了前后防撞钢梁,用的也是最薄的一层防撞梁,甚至想富士这样的王八蛋,甚至给车子配上的居然是玻璃钢的防撞钢梁……

这样的车型,要是放到欧美,那简直就会被人称为是草菅人命,所以在欧美上市的日本车型,他们在偷工减料方面,当然是不敢做到像在天朝上市的车型,那样肆无忌惮的地步。

但是要是相比起来,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该薄的地方,那肯定是够薄,绝对不会给你多加哪怕是百分之零点零一的厚度。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钢材,也基本能够符合欧美国家对汽车所要求的最低车身强度,或者刚度。

毕竟这和欧美国家还有日本的钢铁冶炼技术发达有关,同等厚度的钢材,人家的钢材的抗拉伸度,还有强度,甚至是钢性都要比咱们天朝产的钢材好上一点五倍左右。

这也就是后世,大家为什么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在天朝出车祸的日本车会出现断轴,甚至是整车断裂撕开,甚至是像纸板一样被扯得七零八落的图片的缘故。

在天朝他们使用的是咱们天朝的钢板,但是咱们的钢板,达不到他们本国的或者欧美的同等级钢板的强度和钢性,所以一旦要是发生车祸,那后果真的是非常可怕的。

也许有人说,我买车又不是为了去撞的,而且我驾驶很小心的,开的也不快,也不会酒驾,所以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日本车省油,耐用,还有面子,买了都说好,那我只能劝你以后驾驶的时候,还真的求神拜佛才行。

毕竟老祖宗有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且天朝的驾驶环境有多恶劣,还有驾驶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开过车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有时候即便真的不是你的缘故,但是车祸还是会找上你,一旦要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那你真的只能是求神佛来保佑你了。

彼得介绍完了,他对这款车的车身和结构的设计,而这时候也到了记者们最感兴趣的汽车的动力总成的设计了。

K5的动力总成的设计,是由金小强来操刀完成的,所以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这帮记者们当然是找到了金小强。

本来大家对于这款车的发动机能够做到13:1的压缩比,还真是有些不尽然的,甚至很多记者都在暗自揣测华阳动力是否是在吹牛。

但是在之前,当大家看到彼得站在展台上,并且亲口承认是这款车的联合设计者之一的时候,大家也都释然了。

就算大家信不过华阳动力,信不过金小强,说白了就是信不过天朝人,但是彼得,作为一名世界知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欧洲闻名的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他大家总不能不信吧?

彼得站在台上,那就说明他对这款车也是有绝对的信心的,那就说明无论怎样,这款车的发动机所公布的13:1的压缩比,就绝对是真的。

金小强可能说谎,但是彼得总不可能跟着他说谎吧,毕竟彼得不可能为了金小强,把他辛辛苦苦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信誉,给赌上。

所以这时候原本对这款汽车的发动机充满了怀疑的记者们,十分已经去了八九分,大部分都已经相信了金小强他们之前所公布的数据。

不过这时候大家心里更多的感觉就是酸溜溜的,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即便他是个天才,可是不使用涡轮增压器,也不适用机械增压器,他就能够让发动机做到13:1的压缩比,他也太妖孽了吧?

“金先生,您能够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您为这款车设计的发动机吗?他到底是如何才能够做到在不适用任何增压器的情况下,使得空气和燃料的压缩比达到13:1的呢?”

德国记者不愿意问,因为他不愿意给金小强出风头的机会,可是架不住这时候日本人最先站了出来。

要说着日本人调整心态的能力,还真是不一般,毕竟如何让汽车更省油,一直是他们汽车研发的主要目标。

所以这时候金小强在不使用任何增压器,就能够做到如此高的空气压缩比,还真是让他们感觉到非常的好奇。

“额,我必须要纠正一下,13:1的压缩比,只不过是我们对外公布的数据而已,其实根据我们的理论设计,这款发动机所能够达到的最佳压缩比是14:1……”

金小强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又出现了和之前一样的乱哄哄的场面。

记者们是又忍不住,互相凑乎到一起,开始交头接耳了起来,不过这时候可是说什么的都有,总之金小强的话,每次都是能够让这些记者们好好的热闹一会儿。

“纳尼?……14:1的压缩比?所噶,这家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吹牛笔呢吧?13:1都已经够夸张了,这时候你居然还能吹出14:1来,难道这样的数据,就是靠着你的嘴巴说说就能够达到的吗?”

“哎!年轻人啊,怎么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呢……”

“哼!吹牛也不打草稿,等会儿,老子一定要好好的问问你,你的这14:1的压缩比,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嘿嘿,你怎么不说15:1或者16:1呢?等会儿,老子一定要好好的让你出出丑……”

台下的记者们在金小强话音刚落之后,在议论纷纷的同时,也是各自暗怀鬼胎,总之大家对于金小强嘴里所说出来的数据,就是两个字,不信!

再加上之前和金小强所结下的仇怨,这时候很多的德国记者,和日本记者,都已经咬着牙的等着在一会儿的提问当中让金小强出丑了。

“金先生,请问您是如何能够让这款车既能够做到13:1的压缩比,又能够做到14:1的压缩比的呢?”

德国记者率先提问了,其实很多德国的资深汽车媒体人,都是和美国人一样,比较喜欢自然吸气发动机的。

至于涡轮增压,或者是机械增压这样的技术,都是最近几年随着日本车大量使用,尤其是三菱和斯巴鲁这俩品牌,大量的使用涡轮增压技术,才带动了更多的消费者对这样的技术的热情。

所以这两年在很多德国的车型上,也渐渐的出现了增压技术,尤其是大众和奥迪,他们两个是做的最到位,和最先踏入这个领域的企业。

但是即便是他们使用了增压器的车型,别说14:1的要比了,即便是13:1的压缩比,他们也做不到。

所以这帮德国记者,真的是很好奇,华阳动力到底是如何在不适用增压器的情况下,做到这样的压缩比的?

第六百六十四章 替罪羊第七百二十七章 宝马找上门第五百五十五章 就它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跨省追捕&查水表第七百七十五章 汽车联盟第六百零七章 美国警车第二百六十二章 出谋划策第六百五十六章 攒钱应对危机第七百六十六章 价格大战第二百六十八章 红旗!红旗!第六百三十四章 华阳动力大动作引发的轰动第二百七十五章 发配边疆第六十六章 任重道远第二百二十六章 机床研发小组第二章 内幕消息第五百三十一章 布局日韩第八百九十四章 独家轮胎赞助商第七百八十五章 分门别类第三百四十章 又一款神器第三百八十三章 分一杯羹第四百一十四章 沃德十佳!第六百五十九章 执着的赌徒第七百七十一章 富豪于庶民第九百一十六章 巴西财团第九百六十章 丰美大餐第五百一十四章 品牌形象第七十八章 鸣户的杯具第七十四章 香江猛虎第二百四十九章 崩盘大逆转第三百二十五章 春色无边第六百六十六章 福特的日子也不好过第二百九十八章 联袂而来第三百四十八章 谈崩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军方的合作意向第四百八十九章 GT-R的底盘第八百八十一章 技术优势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西洋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五星级戒备第七百六十七章 大幕拉开第六百五十章 推销机床第九百三十章 未来的靠山第六百三十七章 电控系统谈判第八百九十章 争夺话语权第三百五十五章 跪下,唱征服!第六十七章 未来变速器的方向第三百一十三章 肢解尤科斯第三百六十九章 上帝保佑美利坚第四百六十九章 温水煮青蛙第六十一章 准备下手第二百零六章 来自通用的威胁第九百六十一章 打开日本市场第七百零一章 各怀心思第四十八章 非典爆发第二百六十章 新林荫大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施压第十三章 于飞的生死大敌第七百零八章 扩大化第六百零二章 圆满成功第二百二十六章 机床研发小组第五百二十四章 合纵连横第九百三十七章 率先下手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汽的野望?第八百一十章 终于有了突破第一百四十一章 投桃报李第八百四十五章 事态扩大化第八百六十三章 甲醇燃料的缺陷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民超跑第二百八十七章 车展上的对手第七百三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七十章 江湖再见第七百五十三章 两大热点城市第二百七十三章 狮子大张口第一百零五章 魔鬼赛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2005年的汽车市场第一百三十二章 开幕第一百八十九章 奥迪的掘墓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疯狂的刀具第四百三十三章 锂电池正极材料突破第五百二十九章 战略性合作第六百三十三章 立足大西北第三百三十四章 给逸动更新换代?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艺美院第三十七章 第一根凸轮轴第六百零七章 美国警车第三百八十一章 美国市场上的日系神车第七百零一章 各怀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 给逸动更新换代?第八百一十七章 风波第八百八十八章 赛事心愿第七百六十九章 K3和狮跑亮相第二百六十八章 红旗!红旗!第四百四十一章 内应力难题第五十四章 爽利人第八十章 无价之宝第五百二十四章 合纵连横第七百五十四章 被狙击第五百四十四章 选错路的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给你们一根毛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忽悠第八百零五章 两大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