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落定

顾世海没想到叶倾怀会把刑部推到他的手里,让他已经到了嘴边的话不知该如何出口。

一时之间,他跪下接旨也不是,出声反驳也不是。他没有动作,其他人也不敢动,台上于是陷入了尴尬的僵持。

叶倾怀倒不着恼,她对顾世海道:“不过,顾阁老倒是有一件事说对了。提起逢迎上意,你可知道杜荆为何会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如此铤而走险,在这个案子上动手脚?”

不待顾世海答话,叶倾怀从怀中取出了那枚顾海望的长命锁放在案上。

顾世海离她最近,他低头只看了一眼,便认出了那是何物,顿时脸色突变。

叶倾怀转向杜荆,道:“杜荆,朕今日来此,本是要依诺将此物拿给你的,可是你背信在先,这件东西朕只能留下了。”

顾世海被她这一串模棱两可的说辞说得云里雾里,他侧过头看向杜荆,眼中满是不解和恼怒,像是在质问他为何不早与自己商量。

杜荆立即叩首在地,对叶倾怀道:“陛下,此事是罪臣自个儿的主意,与旁人无尤!”

“朕知道是你一人的主意。”叶倾怀看着他,停了会儿又道,“朕是看你为顾阁老如此殚精竭虑,他却一无所知,有些是为你不平罢了。”

说完,叶倾怀又慢悠悠地将那枚长生锁又收进了怀里。

顾世海全程注视着她的动作,眼神中难掩丝丝缕缕的慌乱。

叶倾怀却视若无睹,对顾世海道:“眼下多事之秋,各部都缺人,顾阁老,你辛苦一下,先把刑部尚书兼上。”

顾世海收回了目光,紧攥着的右手也缓缓松开了,他撩开前摆,跪在地上道:“微臣领旨。”

他言语中颇有几分壮士断腕的意味。

叶倾怀这才点了点头,道:“顾阁老快起来吧。刑部有顾阁老,朕就放心了。”

说完,她站起了身,走到了监斩台边,对周围的民众高声道:“朕今日在此重申一次,我大景以法立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无论是谁胆敢挑战律法之威严,朕都严惩不贷。”

人群中爆发出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

叶倾怀站在台上,看着这些布衣荆钗的人们,神色却愈发地沉重。

只有她知道,这个说来轻松的口号,要落到实处有多困难。

——

入夜,叶倾怀在景寿宫中翻看着堆在案边的折子。

白日里她一直在耵着杜荆的案子,折子便堆到了晚上才批。

所幸也没有几本折子送上来,叶倾怀很快便批完了。

“一天到晚都是这些没用的东西呈上来。”叶倾怀合上最后一本请安的折子后道。

叶倾怀叹了口气,对李保全道:“李保全,你明天跑一趟汇生典当,传个口信,就说最近无事,让他们都歇歇,能撤的人撤下来。”

李保全有些惊讶,问道:“陛下是觉得陶统领此次办事办得不力吗?”

叶倾怀摇摇头,道:“当然不是。正相反,此次能如此顺利,可以说全是仰仗鹰卫。只是顾阁老今日栽了个大跟头,回去必会清查身边的眼线,朕是怕陶远的人折了进去。”

她说到这里,转念一想,又道:“不过你说得对,朕突然下这样的命令,难免会让陶远多想。这样吧,你再带个话,就说,此次他居首功,朕想赏他些东西,问问他有没有什么想要的,若他不说,便从府库中拿些药材和器玩赏给他吧。”

“陛下思虑妥当。”李保全道。

“李保全,还有一件事。”叶倾怀说到一半,停了下来。

见她停下,李保全道:“陛下有什么心事,可以说给老奴听,老奴不敢说能为陛下分忧,但说不定能帮着想想办法。”

“这件事还真得是你才能替朕分忧。”叶倾怀迎着李保全抬头看向她有些惊讶的目光,笑着问他道,“你现在手上的活多吗?可忙得过来?”

“还行,先前因为左衙卫的事情有些忙,赵将军调去右衙卫后,便好多了。不过后面陛下成了婚,后宫中有了主子,许是会略微忙些。”李保全答道。

叶倾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朕有一个想法,朕想让内廷承担一部分呈递奏折的工作。”

内廷不得干政,这是祖宗的遗训。

李保全大惊失色,他有些拿不准地看向皇帝,却见皇帝眼中满是郑重,没有半分玩笑的意思。

——

杜荆下狱后,一应事宜都移交刑部处置,赵胤实因在此事中有功,被擢升为禁军统领,与监查御史李文清一起参与案件审理。

叶倾怀没有再盯着此事,她的目光很快便转移到了另一件大事上。

春闱。

春闱三科已经考完,在叶倾怀不间断地敦促下,考生的卷子也在两天内便誊抄完毕,移交到了太清阁,由礼部官员与学士们一起批阅。

从卷子进入太清阁那日起,叶倾怀每天下了朝便往太清阁去,亲自抽查批阅过的考卷。

按照皇帝的要求,这批考卷必须在五天内批完。

太清阁的学士们迎来了一次规模宏大的集体加班。

其中包括陆宴尘。

在叶倾怀的执意要求下,陆宴尘出任了此次明书一科的主审官。

明书一科考的是文史,不同于明法和明算两科,明书一科有很多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譬如问史和策论的题目,因此在批阅时也是最容易受阅卷人主观认知左右的一科。

一般来说,明书一科的题目因为牵扯到治国理念和执政思路,因此大多会由年纪大资历老的大学士出任这一科的主审。

也是因此,叶倾怀刚一提名陆宴尘的时候,便受到了一众官员的质疑。

“科举是为国选贤,选出来的人要到各地各部去任职,去执行朝廷的命令。他们是要把朕下达的旨意落到实处的人,这些人必须要能够理解并认同朕的理念,才能和朕走在同一条路上,才能把朕的旨意贯彻好。而纵观整个太清阁,还有什么人比他陆宴尘更了解朕的理念和想法吗?”

叶倾怀的反问有理有据,没有人能答得上来。

于是,陆宴尘成为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名明书主审官。

(本章完)

第五十四章 突围第178章 图格第126章 狂言第九章 真相第75章 月夜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182章 梦魇第83章 楚定国第二十九章 复课第153章 萧索第184章 渊源第199章 困惑第128章 大婚第十四章 求亲第208章 失踪第三十二章 坦诚第71章 番外——秦宝珠3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193章 顾海望第192章 红竹第118章 案卷第99章 知遇第166章 辞呈第142章 得意第106章 陶二龙第207章 长夜第167章 病情第188章 要求第十章 文校第142章 得意第198章 贪墨第120章 刑场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196章 平等212.第212章 荒谬第207章 长夜第131章 陈菊连第135章 状元第81章 劝言第96章 较劲第105章 师生第188章 要求第162章 血光第149章 筹谋第79章 灵堂第六十章 对质第十九章 回宫第175章 请求第123章 杜正恩第141章 觐见第147章 请命第125章 落定第四十章 策划第156章 薛松第四十一章 入宫第81章 劝言第95章 进退第四十七章 京畿卫第85章 苦心第三十三章 放榜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三十四张 对峙第163章 攀咬第205章 夜色第三十二章 坦诚第十五章 明路第185章 高热第六章 会审第189章 突袭第69章 番外——秦宝珠1第80章 休朝第141章 觐见第121章 现形第一章 落幕第三十一章 试探第三十六章 失控第198章 贪墨第四十一章 入宫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114章 王思云第十三章 秦宝珠第六章 会审第206章 疑云第148章 忧虑第114章 王思云第三十七章 抉择第81章 劝言第157章 浊水第四十五章 夜谈第六十四章 刀伤第69章 番外——秦宝珠1215.第215章 内乱第六十四章 刀伤第四十二章 为难第176章 败仗第183章 再请211.第211章 瑞雪第78章 金牌第194章 过招第159章 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