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极刑

“他的身世有什么问题吗?”叶倾怀问道。

她没有注意道,一旁的陆宴尘眉目沉了一沉。

“他父亲名叫林墨棠,曾任刑部侍郎,因犯上不敬被处以极刑。兴瑞帝曾说过,林氏子孙永不重用。”苏红微道。

叶倾怀早就听闻林聿修双亲早亡,却没有听说过他父亲曾在朝为官过。不仅当过官,还有这样一段惨烈的过往。

她刚要开口询问,却听顾世海向苏红微问道:“他是林墨棠的儿子?”

顾世海的诧异显然不比叶倾怀少。

但他的诧异并不是叶倾怀那种一头雾水式的,更多的是意外。

“顾阁老识得此人?”叶倾怀问道。

顾世海收回了看向苏红微的目光,垂眸道:“家父曾与林墨棠同朝为官。”

叶倾怀忖了忖,顾世海的父亲曾经做过好几年的刑部尚书,若是林聿修的父亲曾做过刑部侍郎,那两人应当是关系密切的上下级。

但从顾世海复杂的表情来看,两人的关系并不是普通的上下级那么简单。

“他犯了什么事?”叶倾怀问苏红微道。

苏红微顿了顿,面上露出了几丝为难之情。

不止是他,众人都默了默。

“怎么?他做了什么难以启齿吗?”叶倾怀问道。

苏红微轻叹了口气,答道:“他在太和殿上当面质疑兴瑞皇帝,出言不逊,被处以大辟之刑。”

叶倾怀皱了皱眉。

兴瑞皇帝死的时候她只有四岁,对这位皇爷爷并没有多少印象。但是从她所学过的史料中看,兴瑞帝并不是一个暴虐的皇帝。

林墨棠究竟说了什么话能让他盛怒至此,直接把人砍了呢?

苏红微偷偷看了一眼皇帝并不好看的脸色,道:“陛下,林墨棠的事当时闹得很大,朝中老臣都知道,若是陛下执意违背兴瑞帝旨意重用林聿修,只怕有失孝道,难为表率啊。”

叶倾怀决定钦点林聿修为状元时,便想到了必会有人出言阻拦。

他是白衣出身,又是王立松的学生,难免会被人拿来做文章。

她甚至都想好了驳斥的回话。

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林聿修会在身世上出了问题。

偏偏对于这个林墨棠,她是一无所知,便是要驳斥也无从论起。

叶倾怀闭了闭眼,按着额角道:“兴瑞帝说的是‘不得重用’,不是‘不得高中’,并不碍他提名状元。春闱榜单不做调整。至于他出任什么职位,”叶倾怀叹了口气,道,“朕想一想,容后再议吧。”

说完,叶倾怀结束了这场长达一整天的漫长殿试。

——

“林墨棠的事情,你了解吗?”走在回景寿宫的路上,叶倾怀问身边的李保全。

“回陛下,林墨棠在朝中任职时,老奴还在梁王府中当差,朝中的事知道的并不详细。而且,林墨棠死后兴瑞帝曾下过禁令,不许朝廷和宫中议论此事。如今过去了这么久,恐怕知道的人已不多了。”李保全答道。

叶倾怀皱了皱眉,呢喃道:“林聿修应当知道原委。但是朕此刻不宜召见他。”

说着,她突然停下了脚步,跟在她身后的李保全和一众太监侍卫也立即停了下来。

“李保全,跟朕去一趟文渊阁。”说完,叶倾怀掉头大步往文渊阁而去。

李保全虽有些不明就里,但连忙招呼着下人们跟了上去。

文渊阁是宫中的藏书阁,贮藏有古今典籍数十万册。

除此之外,文渊阁中还有专门的一间阁楼,是供史官和内廷使用的,里面存放的,是大景历代皇帝颁布的圣旨文书,召开的各类朝会纪要,以及内廷留存的起居注。

大景已有两百年历史,这间阁楼已用去了一大半,通达椽梁的书架上密密麻麻地堆着各种卷册。

平日里,除了来存放资料的文书官员,这间阁楼里鲜有人光顾。

此时已过了亥正,楼里更是空无一人。

“李保全,你知道林墨棠是哪一年被处刑的吗?”叶倾怀的声音回荡高高耸立的书架间。

“老奴记着,应当是兴瑞二十一年九十月的时候,就是陛下出生的那年。”李保全回答得很快。

叶倾怀不禁诧异:“哦?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李保全道:“陛下有所不知,那年秋天,兴瑞皇帝生了一场大病,先帝入宫去伴驾。正是因为这个,敬敏太后不得不在梁王府中独自诞下陛下,先帝因为此事,后来时常自责。老奴记得林墨棠,是因为当年有流言说,兴瑞皇帝会病得那么重,便是被林墨棠给气着了。”

这个叶倾怀倒有些印象。

皇家诞下双生子一向被视为天降祥瑞的大喜事,但敬敏太后的双生子却一生下来就折了一个,顺平帝一直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当时没在府中,未能镇住邪祟导致的。一直到叶倾怀记事后,也曾多次见到他为此事而自责。

“兴瑞二十一年秋的史料在哪儿?”叶倾怀问向身边看管文渊阁的官员。

那名官员翻起手中一本厚厚的书册,过了好一会儿,答道:“回陛下,兴瑞二十年到二十四年间太清阁存档的文书在这一列第七排。兴瑞二十一年内廷存录的起居注在这边,那些包裹青色绢绸的册子就是。”

叶倾怀顺着他的手看去,见到整整一排架子上的册子都被青色的绢绸包裹着,一眼看去便有几百册。

叶倾怀皱了皱眉,这里的卷册都是高度涉密,在场的人中除了她没有人有资格看。

她长出了口气,往书架边走去。

这一翻,便翻了一个多时辰。

时近子时,文渊阁中寂然无声。

叶倾怀看着面前的册子,一双眸子在火光的掩映下彷佛深不见底的大海。

或许是因为兴瑞帝曾下令查禁关于林墨棠的言论,史料中关于林氏子孙不得重用的事情既没有相关的圣旨,也没有官方的记载。

叶倾怀翻遍史料,只在《廷议朝记》中查到一句史官留下的简单描述:朝议至节度使兵权节制,林墨棠重提北都王旧事,帝怒而斥之,林无悔色,仍狂言犯上,帝以其言辞粗鄙无礼着大辟之刑,令其子孙不得入朝为仕。

(本章完)

第133章 对答第四十六章 贵人第84章 恶癖第138章 宣旨第四十五章 夜谈第三十四张 对峙第五十章 喜服第十一章 秦阳第158章 隐情第143章 战事第170章 琴声第五十二章 困局第164章 肝疼第十九章 回宫第207章 长夜第170章 琴声第125章 落定第83章 楚定国第120章 刑场第97章 恶人第131章 陈菊连第81章 劝言第四十六章 贵人第145章 军情第201章 网第112章 夜饮第六十五章 兰贵人第七章 童话210.第210章 返京第二十三章 陈府第三十二章 坦诚第132章 殿试第二十六章 守岁第69章 番外——秦宝珠1第七章 童话第96章 较劲第184章 渊源第十七章 买卖第75章 月夜第170章 琴声第155章 仓场第125章 落定第92章 辞表第82章 天意第159章 起火第164章 肝疼第193章 顾海望第六十三章 圣旨第十章 文校第203章 蝶舞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75章 月夜第178章 图格第184章 渊源第117章 钱氏第171章 醉酒第89章 利刃第174章 战况第128章 大婚第181章 皇陵第189章 突袭第151章 兵粮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145章 军情第四十四章 往事第96章 较劲第208章 失踪第146章 争执第七章 童话第三十四张 对峙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三十九章 难平第107章 结余第157章 浊水第十二章 文心堂第186章 兄妹第179章 秦阳第136章 决意第129章 顾飞燕第114章 王思云第88章 鹰卫第184章 渊源第182章 梦魇第179章 秦阳第198章 贪墨第六章 会审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69章 番外——秦宝珠1第193章 顾海望第192章 红竹第129章 顾飞燕第153章 萧索第161章 硕鼠第207章 长夜第三十九章 难平第118章 案卷第149章 筹谋第132章 殿试第137章 极刑第176章 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