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困局

叶倾怀怔了一怔,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罗子昌会搬出这么个理由来。且他这套说辞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来之前便准备好了的。

叶倾怀虽感意外,转念一想,却又觉得合情合理。

一直以来,叶倾怀都十分关注此次春闱,几度当朝发火,罗子昌若说是学子暴乱,肯定是要不到叶倾怀的调令的。

于是他便拿出了这么一套说辞。想来,多半是顾世海授意的。

倒也是,在顾世海看来,叶倾怀如今最上心的莫过于秦宝珠,他以皇帝的心肝宝贝为由请令,皇帝自不会允许旁人非议,关心则乱下必会同意调动禁军。

若叶倾怀不知晓学子们的计划,又或者她当真是盛宠贵人耽于美色的昏君,那想必此时已拍案而起,亲自下令镇压暴民了。

不得不说,是一手十拿九稳的好谋划。

但顾世海做梦也不会想到,本该血气方刚的少年皇帝其实是个女子,对于美人更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他更不会想到,学子们谋划击鼓请愿之时,叶倾怀就坐在他们中间。

“既然是骂朕的,朕得去听听他们都骂了些什么,是受何人指使的。”叶倾怀说着,提腿便要往宫门走去。

罗子昌猛地移了半个身位,拦在了叶倾怀身前,半跪在地,抱拳道:“陛下,暴民不在少数,且手持凶器,刀剑无眼,请陛下慎重!”

他言辞恳切,半分没有让路的意思。

叶倾怀冷声道:“怎么?罗统领是要朕做缩头乌龟吗?”

言罢,她又要往宫外走去。

罗子昌半跪着又移了一步,牢牢地挡在叶倾怀身前,道:“末将不敢!但如今皇嗣凋零,还请陛下为天下计,切勿意气用事,以身犯险!陛下只需赐末将一道调令,许禁军出城平乱,末将等便可将此事平息。”

他身形高大,这样拦着,叶倾怀竟绕不开。

硬闯不动,叶倾怀换了个曲线救国的思路,道:“罗统领,朕的玉玺不在此处,朕要下调令,也要有玉玺才行。你这样拦着,朕怎么去给你颁旨下令啊?”

罗子昌犹豫了一下,却没有让开,道:“陛下,今日京中动荡,皇城中也难免遭到波及,还请陛下少些走动,末将愿替陛下去取玉玺。”

叶倾怀轻叹口气,道:“依罗统领的意思,朕今日看来是走不出这景寿宫的宫门了。”

罗子昌垂着头没有说话,姿势却固执着没有动,算是默认了叶倾怀的话。

“玉玺搁在怡春宫里。右衙卫毕竟是外臣,不便进入后宫。李保全,你替朕跑一趟吧。”叶倾怀唤着李保全,目光却没有从罗子昌身上移开。

“你过来,朕告诉你玉玺放在何处。”叶倾怀又对李保全道。

李保全快步走到叶倾怀身边。

罗子昌微微抬起了头,用余光看着叶倾怀和李保全。

叶倾怀面色如铁地看着罗子昌,压低了声音,附在李保全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声音道:“想个办法脱身,然后把所有能调动的左衙卫都调来景寿宫。”叶倾怀顿了顿,又道,“另外,给陆宴尘传个话,就说王立松有危险了。”

听到最后,李保全不动声色地抬眼看向叶倾怀,眼中有些慌乱,似乎想解释些什么,却碍于眼前的情势压制着没有出声。

叶倾怀亦看着他,目光锐利,像是穿过了他的眼底直达心口。李保全突然觉得,在眼前这个年轻的皇帝面前,自己仿佛没有秘密可言。

这令他感到脊背发凉。

看到李保全的眼神,叶倾怀知道自己猜对了。

自从芳华姑姑告诉她,她第一次偷偷出宫时李保全向宫外传递过消息起,叶倾怀就一直在留意李保全背后的人是谁。

若是陈远思或者顾世海,那她便要想办法换个内廷大总管了。

直到后来她与顾世海在景寿宫吵架那次,陆宴尘当天下午便得到了消息,快得令她咂舌,那时她便怀疑李保全与陆宴尘有私下的往来了。

那之后,她又试探了几次,发现李保全也不是事事都向陆宴尘传递,仅有的几次都是叶倾怀有危险的时候,于是她也没有追究。

既无危害,叶倾怀本不打算戳破,想等着李保全自行向她托出。但眼下已是危急存亡之际,便顾不得许多。

王立松的安危可以说是关乎局势走向的关键。断不能让他死在雷州。

叶倾怀看着李保全的目光平静犀利,却又带着几分殷切而沉重的期待。

这是举国相托的神色。

叶倾怀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李保全被她看得心中一震,透凉的血液像是燃烧了起来。

他缓缓地点了点头,答道:“奴才明白。”

然后,他抬起头来,正碰上叶倾怀的目光。主仆二人在这一个短短的对视中,似乎道尽了千言万语。

李保全对叶倾怀行了个礼,然后跟着两个右衙卫的侍卫往怡春宫的方向去了。

宫门外的左右衙卫仍然在对峙着,双方都没有放松警惕。

宫里只剩下叶倾怀和罗子昌,还有右衙卫的武卫将军,叶倾怀对他并没有太多印象,只依稀记得他姓徐。

李保全走后,叶倾怀没有与他们说话,径自走进了主殿屋里,在书案边坐了下来,从桌上随便取了本书翻看起来。

罗子昌见她并无异动,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站在院中,时不时地看向宫门外,神色有些焦虑。

叶倾怀从书卷上方偷偷瞥了一眼罗子昌,见他没有看着自己,她摸了摸左边的衣袖。

玉玺正躺在她的袖口中。已经有好几天,她的玉玺都没有离过身了。

叶倾怀微微侧过头,余光中看到了书案侧面的墙上悬挂着的宝剑。三尺见长,半掌宽,剑柄处雕刻着龙纹,通体鎏金,古朴肃杀。

帝剑“龙渊”。

大景开国圣祖皇帝叶云寒的佩剑。两百年前,他正是提着这柄剑,从北都一路打到了榕州南郡,用累累尸骨铸就了这座至高无上的御座,开创了属于叶氏的盛世王朝。

相传,圣祖皇帝用这柄剑杀人无数,以致剑身戾气横生。九州平定后圣祖皇帝专门命人给这柄重剑打造了剑鞘,就是为了封住剑中的亡魂和凶杀之气。

从此这柄剑便被一代代的景帝束之高阁,恭恭敬敬地供奉着,再也没有人将这柄剑拔出来过。

日子久了,宫中便流传出一个传说。传说龙渊剑不能出鞘,一旦出鞘必要饮血,甚至会导致九州战乱再起。

而此刻,这柄重剑安静地挂在墙上,悄无声息,像是一件沉睡着的古物。

剑柄上的光芒闪过叶倾怀眼中,在她眼中映出一道寒光。

第203章 蝶舞第161章 硕鼠第三十二章 坦诚第123章 杜正恩第83章 楚定国第135章 状元第99章 知遇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五十五章 东临门215.第215章 内乱第163章 攀咬第87章 苏醒第196章 平等第116章 迷局第三十一章 试探第184章 渊源第十九章 回宫第169章 生辰第133章 对答第104章 百姓第五章 称病第四十九章 还画第114章 王思云第二十一章 质问第145章 军情第156章 薛松第五十三章 宫变第99章 知遇第164章 肝疼第158章 隐情第189章 突袭第五十八章 承天门第三十二章 坦诚第144章 封爵第192章 红竹第70章 番外——秦宝珠2第82章 天意第90章 恐惧第178章 图格第177章 挂帅第93章 开支190.第190章 难民第118章 案卷第70章 番外——秦宝珠2第182章 梦魇第五十九章 谋反第202章 月季第95章 进退第118章 案卷第156章 薛松第178章 图格第十章 文校第128章 大婚第200章 镜子第二十九章 复课第82章 天意第209章 战书第五十章 喜服第十五章 明路第80章 休朝第93章 开支第110章 王立松218.第218章 阻力第101章 出殡第十四章 求亲第130章 洞房190.第190章 难民第186章 兄妹第196章 平等第181章 皇陵第188章 要求第73章 番外——秦宝珠5第198章 贪墨第四十章 策划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六十五章 兰贵人第84章 恶癖第164章 肝疼第六十七章 血仇第六十二章 谈判第151章 兵粮第156章 薛松第二章 重生第121章 现形第四十章 策划第125章 落定第97章 恶人第207章 长夜第三十四张 对峙第五十五章 东临门第141章 觐见第98章 何青长第二十五章 除夕第六十三章 圣旨第204章 嬉春第143章 战事第183章 再请第二章 重生第138章 宣旨第六十一章 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