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争论

“陛下问臣,为何要抓王立松。很简单,因为他对臣拟好的春闱一甲有异议,不同意按照臣的要求阅卷。”顾世海冷笑了一下,道,“当然,臣听闻往年他也有异议,但是往年他都是上一纸奏折自请退出春闱阅卷。今年他却突然不肯了,执意要参与阅卷,与臣为难。”

“至于李文清,他什么都不知道,就在朝堂上胡言乱语。所以臣就提点了他一下,让他管好自己的嘴。若非他朝上进言,便不会把陛下卷进来,后面的很多事都不会发生,陛下此刻还可以在后宫中当个快活皇帝。”

听到这里,叶倾怀突然问道:“卷进来?顾阁老此话何意?顾阁老觉得,朕应该在干岸上站着看吗?看着朕的禁军滥杀无辜,举刀砍向朕的子民?”

顾世海冷笑一声,抬手指向跪伏的人群,道:“滥杀无辜?陛下觉得这些人无辜?他们质疑的是大景的整个体系制度,他们想要动摇的是大景的国之根本!陛下还觉得他们无辜吗?”

“顾阁老言过其实了!他们只是要一个公平,求一个公道,何至于上纲上线至此?”

“公平?陛下生来锦衣玉食,有些人生来却食不果腹。这天下本就没有公平可言!公平,只有我们给他们的,没有他们能要来的!”

叶倾怀被他说得一时语塞。

“陛下跟着这些人一起造朝廷的反,是指望着这些书生为陛下开疆拓土,还是指望靠他们能肃清吏治?臣告诉陛下,这些从小受过穷挨过饿的人一旦坐上高位,只会比现在的官员更变本加厉地搜刮民财。”

叶倾怀打断了顾世海道:“若是如此,那便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

她眼中闪过坚毅的光:“如果是人的问题,朕便除掉这样的人。如果是制度的问题,朕便废了这样的制度。如果是朝纲的问题,朕便修改这样的朝纲。”

顾世海似乎怔了一下,眼中浮现出一股隐隐的恨意,冷笑道:“竖子痴言!三省六部条条律例都是圣祖一朝反复锤炼敲定的,岂是说改就能改?”

叶倾怀垂下了眼,沉吟道:“圣祖定下的规制,自然是当时的金科玉律。但并非所有的圣明之言都是古今通用之理。孩童长大了,儿时的衣服尚且不再合身,何况法令规制?圣祖皇帝开国之时我大景在籍人口只有九百万,耕地五千万亩,如今却有在籍人口三千余万,耕地两万万亩,州府部司的编制也远比圣祖时繁杂。今时已不同于往日,法令规制若还一味固本守旧,照抄圣贤,便如七岁孩童强穿三岁旧衣。”

顾世海本以为叶倾怀不过是一时激愤之言,没想到她已想得如此深远,能作出这番对答。他不禁怔了一下,然后微微摇了摇头,呢喃道:“果然还是稚子意气啊。”

然后,他看向叶倾怀身后的人群道:“陛下今日此举,是为了给朝廷的除旧革新铺路吗?”

叶倾怀亦回头看向了身后的人群。

“不,朕没有想过那么远,朕只是不想辜负他们的信任罢了。而且,”叶倾怀神色坚毅道,“不论在哪朝哪代,有什么样的前因后果,兵士手中的刀枪都绝不应该指向手无寸铁的民众。”

“顾阁老,你说得没错,人与人之间生来便是不公的。但是身居高位者,同样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和压力。朕作为皇帝,需得励精图治,时时自省,若有一刻松懈,可能就会被叛军冲进城来砍了脑袋,又或者在史册上留下万年骂名。顾阁老问朕为何谋反,朕今日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避免这两件事的发生罢了。”

因为她亲身经历过。

顾世海道:“陛下想要的是一个朗朗乾坤,一团和气的朝廷。可惜,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叶倾怀摇了摇头:“朕想要的不是那样的朝廷。那样的朝廷,是不存在的。朕想要的,不过是一个贫有所依,难有所助,劳者有其得,政者有其为的世道罢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朕如何不知?只是,”叶倾怀话音一转,凛然道,“就算水不能至清,但也不能至浊吧!”

叶倾怀指着身后人潮,道:“朝廷但凡还有一点良心,这些人今天就不会聚在这里。我大景的百姓向来都是逆来顺受,若不是被逼到真的是一条活路都没有了,便不会到殿前来闹事。这些学子能聚在此处击登闻鼓,说明天下仕子已没有出路了!”

叶倾怀放下了手,厉声道:“这样的朝廷,难道顾阁老觉得满意吗?”

顾世海看着叶倾怀,眼中有些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失望,他平静地问道:“陛下是一定要站在乱民那边吗?”

叶倾怀也平静了下来,她看着顾世海,一字一句问道:“顾阁老一定要站在朕的对面吗?”

顾世海的神色似乎有一瞬动摇,但很快,就被一个自嘲的笑容给盖了过去,又变成了那种夹杂着几许恨意和不屑的眼神了。

“陛下准备如何处置此事?”他看向周围的人群,问叶倾怀。

“其一,刑部即刻释放羁押学子;其二,春闱成绩取消,今科重试;其三,让王立松上殿陈情,案件重审;其四,追查三司替换人犯一事。”叶倾怀斩钉截铁道。

顾世海一一听完,略略一顿,突然大笑道:“陛下何苦这么费事,倒不如直接将臣裁撤了。”

叶倾怀没说话,而是神色认真地盯着大笑的顾世海。

顾世海有些好笑地看着叶倾怀认真的模样,问道:“臣现在有些好奇了,陛下手中除了三千左衙卫和你身后这些百无一用的书生,什么都没有。陛下是何来的自信,觉得臣会自断双臂任凭陛下处置?”

他眯了眯眼,看着叶倾怀,目光冰冷如霜,问道:“陛下有什么与臣谈判的资本吗?”

叶倾怀神色一沉,道:“朕可以立顾阁老的女儿为后。”

第150章 钳制第六十三章 圣旨第207章 长夜第104章 百姓第139章 政务第101章 出殡第122章 真假第141章 觐见第104章 百姓第五章 称病第四十章 策划第十九章 回宫第127章 贡士第五十八章 承天门第122章 真假第五十五章 东临门215.第215章 内乱第98章 何青长第80章 休朝第148章 忧虑第125章 落定第185章 高热215.第215章 内乱第81章 劝言第176章 败仗第六十八章 少东家第159章 起火第192章 红竹第一章 落幕第四十五章 夜谈第176章 败仗第135章 状元第155章 仓场第171章 醉酒第97章 恶人第六十三章 圣旨第二十三章 陈府第74章 番外——秦宝珠6第六十二章 谈判第122章 真假第二十二章 邀约第184章 渊源第85章 苦心第182章 梦魇第165章 珍惜第96章 较劲第209章 战书第153章 萧索第十八章 奔逃第73章 番外——秦宝珠5第138章 宣旨第169章 生辰第206章 疑云第197章 万寿节第十章 文校第131章 陈菊连第182章 梦魇第四十九章 还画第206章 疑云第175章 请求第84章 恶癖第118章 案卷第三十七章 抉择第五十七章 金鼓第十八章 奔逃第159章 起火第十五章 明路第160章 无眠第194章 过招第131章 陈菊连第121章 现形第174章 战况第203章 蝶舞第四十一章 入宫第163章 攀咬第四章 衷心第六十六章 慎刑司第137章 极刑第十七章 买卖第二十四章 婚事第131章 陈菊连第四十三章 位分第184章 渊源第三十五章 暗潮第204章 嬉春第110章 王立松第147章 请命第109章 右衙卫217.第217章 盛怒第三十九章 难平第72章 番外——秦宝珠4第十一章 秦阳第176章 败仗第185章 高热213.第213章 大局第117章 钱氏第二十八章 流放第三十八章 重逢第176章 败仗第93章 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