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酒厂去看看情况

“韩晓康”

袁海棠娇躯先是微微后转,旋即又立马扭过身来,摆出一副刚刚看见、而且还挺欣喜的样子,“韩晓康同志,你怎么来了?”

韩晓康笑笑,算是和她打过招呼了,然后朝着大门那边走。

“等等.你往哪去我,我还有点事儿”

韩晓康回道,“我娘叫我回家吃饭,还忙着呢!”

袁海棠小跑几步追上来,用她手中的铝制饭盒轻轻碰了碰韩晓康的胳膊,“这马上就要到中午了,都说来的好不如来的巧,走,我请你去伙食团里吃顿好的!”

韩晓康转身,“蒸的豆瓣膀?挺奢侈的啊。”

袁海棠扭头看看前后左右,见没有什么人注意这边,张嘴娇笑道,“伱的鼻子可真灵!隔得老远,居然连伙食团里吃什么菜,都能闻得出来。”

在这个时期,大家肚子里没油水。

遇到生产队里谁家吃肉,邻居隔的老远都能闻得见。

不仅如此,而且他们是用的藠头回锅、还是用的蒜苗炒肉,大致都能分辨出来。

今天中午区公所的伙食团,很显然是在用豆瓣酱蒸肘子,那种独特的香味很浓郁。

“豆瓣膀”这道菜很有特点。

它和餐饮服务社的卤猪头肉差不多,个性鲜明,香气扑鼻,谁闻到那股特有的味道,也能分辨的出究竟是什么菜品。

“跟你一块去伙食团吃饭,我感觉.挺替你丢人的。”

韩晓康提议,“要不.你给我打包两份,我带回去吃?”

袁海棠笑容一滞,随后尴笑一声,“那那好吧,既然你有事,所以我也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韩晓康同志稍等一下,我去给你打.呀,一份豆瓣膀,伙食团卖5毛5,那位大师傅说了,原则上,每人只能打1份。”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韩晓康伸出手,又准备给眼前这个心眼儿多的比筛网还密的婆娘屁股上,来上那么一巴掌。

因为旁边有人经过,于是韩晓康悻悻垂下手,“这点小事,我相信你能弄好。”

“那好吧,我去想想办法,试试看。”

袁海棠转身往伙食团那边走,“别忘了我那个.已经没剩下多少时间了呢。”

韩晓康笑道,“忘不了,应该就是这两天,一准儿会有人把东西给你送过来。”

等到袁海棠略带忐忑、有一点欣喜期盼的走了跟个即将掀开盖头的新娘子一样的:对未见的那个家伙,那是真的又怕又担心,却又心慌慌的期待着

平时袁海棠不会那么大方,请韩晓康吃全部用猪肘子做成的豆瓣膀。

想什么呢?

哪怕韩晓康反过来请她吃,袁海棠估计还嫌跟着韩晓康坐在一起吃饭挺磕碜、让她在干部面前不够体面呢。

其实,

她不过是想通过此举,好向韩晓康催催稿,免得耽搁了她的前程罢了。

而那篇广播稿,相信现在陈伟和陈晓端两兄妹,已经在加班加点的赶稿、润色了。

等到他们精修完毕,一准儿就会送到广播站来。

韩晓康站在区公所的大门门廊里,没等一会,袁海棠就拿着饭盒回来了。

“给,两份。”

袁海棠擦擦她额头上的细汗,“伙食团规定,每位公社工作人员只能打一份.我都快磨破嘴皮,食堂的大师傅总算答应给了我两份呢!”

韩晓康接过饭盒,“你本来就是靠耍嘴皮子吃饭的.对吧?这叫专业对口,好了,谢了,饭盒改天我给你拿回来。”

揣上滚烫的饭盒,韩晓康出了区公所,然后便急急忙忙的往酒厂那边走。

——刚才,袁海棠的话半真半假:伙食团规定,每位工作人员只能打一份豆瓣膀。

这应该是真的。

5毛5一份的豆瓣膀,这价钱,就相当于是半买半送。

纯属区公所伙食团,在给全体工作人员、干部职工们变相发福利。

要知道做一份豆瓣膀,差不多得用重1斤左右、而且还是半肥半瘦的好猪肉。

换成外面的行情,光这一斤猪肉、加上里面的调料,至少也在1块钱以上了。

公社伙食团规定每人只能打一份,这个肯定不假。

假就假在“原则上”这三个字了规定谁规定的?

伙食团大师傅?

还是后勤主任?

他们又归谁管?谁又给他们制定规定?

呵呵在区公所里,暂且不说袁海棠她年轻、人又长得漂亮了。

光是她负责的这个宣传口,其重要性不用多说,谁都心里有数。

——成绩,不一定得靠干出来。

所以别看袁海棠没什么实权,但她在公社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受上级的重视程度,那可不是一般的普通干事,能比得上的。

她只需要在大伙食团大师傅面前杏眼一瞪、小嘴一撅,话再说的好听一些。

一惊一乍之下,半撒娇半生气,包管食堂大师傅浑身骨头都得酥.扛不住,扛不住,哪能扛得住啊?

恐怕师傅宁愿自己不吃、宁愿把他的那份省出来,也得优先保障袁海棠的供应。

再说了,刚才明明就没到饭点。

可袁海棠早早的就拿着饭盒去伙食团,韩晓康不相信她纯粹是去找大师傅聊天的。

袁海棠还不是想多打两份,哪怕拿回家去吃也划算啊只不过她也没预计到,会被韩晓康半道截胡而已。

没事,天下的肉,天下人吃。

袁海棠她是个女孩子,吃太多的肉.不好,容易三高。

等到韩晓康出了区公所大院,顺着县级公路往前走3里多地。

然后再往一条机耕道上拐了个弯,接着继续走1里多路程,就到了一处悬崖顶上。

振兴区的小酒厂,就建在悬崖底下的一个大山洞里。

据说这个山洞的深处常年恒温,很是利于窖藏白酒。

所以振兴区这家酒厂生产出来的苞谷酒、六粮液,一直畅销周边好几个区县,很是给区财正带来了不少的经济收益。

其实这座小酒厂,以前原本也是私人作坊。

酒厂小老板,还是韩晓康以前初中同学的爹。

只不过后来被公私合营之后,这座小酒厂就变成了“振兴区工业办”下属集体性质的公办企业。

生产酒的原材料由区粮站直接拨付。

像高粱、糯米这些东西则由区公所,直接向其所属生产队,下达“派购”任务。

而酒厂的那位小老板,如今则摇身一变,成了主要负责酿酒技术方面的“酒厂技术员”。

自此以后,无论酒厂赚钱还是赔钱都和他无关了。

每反正每个月,区公所会给他发级别工资、以及对应的粮食供应和糖票、布票这些东西。

从曾经自负盈亏的小作坊主,变成了旱涝保收、端铁饭碗的酒厂职工。

倒是不清楚这位同学他爹,他在厕所里究竟笑过多少回?

韩晓康站在悬崖顶上看清楚道路,随后顺着石洞旁边的石梯,顺阶而下。

不多时就来到了酒厂石洞门口。

由于酒厂是修建在一个巨大的石洞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厂大门”。

站在石梯上,直接就可以把酿亮酒厂里面,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给尽收眼底。

等到韩晓康进了酒厂。

修建在石洞门口那几个巨大的铁锅上,正放着几副老大的蒸笼,想来,他们这是在忙着蒸酿酒原料。

蒸汽腾腾、热浪袭人。

袅袅婷婷的水汽之中,钻出来一位赤果上身、只穿着一条大裤衩的干瘦中年人,“小伙子哟,这不是我二娃子的同学,韩韩.?”

“韩晓康。”

韩晓康回道,“叔,正忙着呢?”

那人笑笑,“忙,一辈子就是这么个劳累忙碌的命。你来.有啥子事吗?我家二娃可不在这里上班,正在生产队里忙着修补地球呢!”

韩晓康掏出一包已经拆开的红梅烟,从中抽出一支香烟递过去。

随后把同学他爹给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问,“叔,我想向你打问一个事”

干瘦汉子一瞪眼,“如果你是想尝两口酒,那没问题,这个我可以做主,给你管饱都行。

要是想买几斤酒回去招待客人?这也可以,没问题,给你算内部职工优惠价。”

汉子压低声音,“可如果你想让我,给你在酒厂安排一份工作的话,这就得免开尊口了.免的到时候弄得你脸红、我也下不来台。”

汉子生怕韩晓康脸上挂不住,于是放缓音调解释道,“韩同学,你要知道啊,我自个儿家的屁股都还在流脓,又怎么能去替别人治痔疮?”

韩晓康点点头,表示理解。

眼前这位汉子,

连他自家儿子还是亲生那种,连他儿子的工作都解决不了,当然是无法替韩晓康弄这事儿了。

汉子显然松了一口气,随后问韩晓康来这里的目的?

韩晓康问他,“叔,我想从你们厂里买点陈化粮.不一定是买,也可以用好粮换旧粮。”

“怎么,你家里缺粮已经这么严重了?”

汉子吃了一惊,“要知道我们用的酿酒的那种陈粮,已经开始有点变色、气味也不太好闻。

要是吃呢,掺一点点在新米面,倒也能果腹。问题是吃多了,是会翻毛病的!”

韩晓康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这些后果。

陈化粮得看具体情况,要是腐败的不是那么严重的话,里面含有的黄曲霉素就会少一些。

人或者是牲畜吃了之后,会有一点点轻微的中毒。

如果是那些放的年头很长了的、而且因为潮湿发霉厉害的陈粮,那即便是用来给二师兄吃,它吃了也得蹬腿嗝屁。

见韩晓康主意已定、而且态度坚决,汉子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眼前这位年轻人,人家是有文化的人,关于陈化粮所隐藏的危害,应该也懂。

“你要多少?”

汉子问,“如果是个2,30斤,你拿回去掺着吃、或者是掺着用来养鸡,倒也是可以的。”

韩晓康低声回道,“越多越好.我可以分批一次,不限量的买吗?”

汉子猛然一惊!

“怎么可能?!”

汉子开口道,“区上每年拨给我们的陈化粮,拢共才2万多斤。如果是哪位乡亲遇到了困难、家里粮食缺口比较大的话,3,50斤我倒还能做主,低价卖给他救救急。

至于这点粮食去哪了?

我倒是可以把它做成正常损耗,向厂长解释一下、稍微补上一点钱,也就行了。但如果数量太大的话,那我可就整不来了。”

看来直接向酒厂买陈粮这条路,有点行不通。

所以韩晓康又问,“如果我用全新的好粮,来和酒厂换呢?”

“这个嘛”

汉子亮造了这么多年的酒,有人主动拿好粮、来换酒厂用的陈化粮这种事情。

以前他也遇到过。

因为在2,3年前,到处还允许私人养猪、允许社员们多养点鸡鸭什么的。

其中有些社员为了节约粮食,所以就会主动拿新粮来换旧粮,就是图个能多换一点粮食回去喂牲畜。

对此,酒厂也是很乐意的。

都说“粮为酒之肉”,只有好粮才能出好酒。

因为陈粮会失去新粮特有的香味,酸度增高、淀粉变得松散、粘性下降。

这是特征不仅会降低白酒的出酒率。

而且由于陈化粮其内部物质、以及分子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用陈粮酿造出来的白酒品质,也会有所下降。

因此酿过酒的人他们都知道一个道理:酒是老的香,但酿酒的粮食还得是选新粮为佳。

现在既然韩晓康主动提出来,要用好粮来换酒厂里的陈粮。

汉子沉吟片刻,随后很是谨慎的回复韩晓康,“这件事情,等到厂长从县里开完经济会议回来之后,我找个机会,和他私底下先探讨一下再说吧。”

韩晓康点点头,又给同学他爹地上一支烟,然后便告辞而去。

这件事情,急不得。

有人愿意用新粮来换陈化粮,可以提高酒厂的出酒率和白酒品质。

所以好倒是好事。

只不过其中牵涉到管理流程、以及新旧粮食之间,具体的兑换比例的换算问题。

尤其是第一条,可能不太好解决:毕竟振兴区只是一个小地方。

所以区公所的这些头茬干部,他们专业技能还有所欠缺,因此他们做起事情来,一般来说原则性很强、但灵活性方面就有点不足了。

而且由于他们多半都是多年战场厮杀退下来的汉子,对于地方上的具体管理事务,他们很多时候也是在边干边学。

尤其是涉及到经济方面的管理事务。

区公所其实真还急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补充到断干部队伍中去,以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酒厂的管理干部,他们多半首先追求个稳妥。

而不是去冒险哪怕风险很小,他们也不一定愿意去尝试。

第5章 开始进深山第34章 小双和小杰第62章 个糟老头子坏的很第202章 丰巢柜的新功能第83章 两个姑娘都趴窝第92章 调教小猕猴第2章 用广播稿拓展人脉第81章 小猴子又来了第204章 全体社员大会第83章 两个姑娘都趴窝第21章 拆了这桩婚【求追读,求那啥...读者第60章 金玉其外第104章 此地有煤矿?第136章 没人比我更懂训斥第6章 不怎么太爱钱第32章 小黄鱼和袁大头第163章 退让不来和平第21章 拆了这桩婚【求追读,求那啥...读者第100章 劲往一处使第63章 原来我是富二代第144章 得想办法狡兔三窟第60章 金玉其外第61章 给她一巴掌!第177章 得调走李平厂长第133章 都是煤油灯惹的祸第161章 武小杰和豹子第201章 灯泡修理工第7章 野狼谷遇险第78章 姑娘的投名状第96章 这蛇不吓人第120章 一头快饿死的狼第74章 霸总武小双第162章 山里有个红衣女郎第155章 开荒种地第43章 捞鱼打野鸡第85章 笔架山走起第60章 金玉其外第198章 常老爷子第68章 周敏周健跑路第50章 农村式骂街第67章 执着的表哥第123章 卖羊卖锦鸡第56章 知性陈晓端第23章 天麻与长蛇第92章 调教小猕猴第192章 不想卖胖姑娘第103章 试试改良后的种子第73章 这里的人挺好第72章 掏钱买断第86章 骸骨和运输机第101章 姑娘猕猴不两立第189章 县城鸽子市场第106章 走,找它算账去!第125章 差点被吓死第198章 常老爷子第77章 需要调教的周敏第64章 三嫂子你才是第18章 回锅肉打包第69章 我是她表叔公【求段落打赏】第58章 成了抢手货?第170章 女人之间的角力第168章 摸进野猪窝第71章 又又又要嫁人?第132章 借宿三嫂子家第22章 阿菊姑娘来了【追读啊,您的追读太重第195章 城里并不美第122章 弄点汽油第48章 差不多完工了第135章 再去鸽子市场第49章 突如其来的问候第131章 差不多就行了第172章 刘合营的过往第188章 知道感恩的人第199章 队伍又壮大了第38章 好糗的枪法第175章 刘合作有秘密第31章 洞窟探宝第91章 我的路我做主第68章 周敏周健跑路第66章 铁娘子不再见第40章 准备搭建庇护所第74章 霸总武小双第97章 驯化野蜜蜂第11章 还是当猎户好第172章 刘合营的过往第71章 又又又要嫁人?第68章 周敏周健跑路第18章 回锅肉打包第176章 袁海棠挺聪明第96章 这蛇不吓人第111章 丰巢箱温和上涨第80章 这里叫黄荆沟第42章 不会打枪还能行?第26章 武举人有点意思第89章 小狼崽子挺猛第172章 刘合营的过往第139章 钱不好赚呐第163章 退让不来和平第20章 好奇怪的婚礼第76章 母狼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