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卖了365块钱

第193章 卖了365块钱

天朝的丝绸,茶叶以及瓷器,历朝历代都是享誉全球的拳头产品。

只不过,后来天朝的茶叶渐渐没落,被三哥那边大量生产出来的红茶,给占据了大部分海外市场。

另外一个瓷器,由于这么多年来缺乏大的改进,渐渐的也就被某个联邦国家的产品给抢走了不少的市场份额。

好在如今还有一个丝绸,依旧是长盛不衰,畅销海内外。

尤其是通过经互会销往东欧的丝绸,给天朝带来了大量急需的宝贵外汇。

而巴蜀地区本就是盛产丝绸的地方,最为鼎盛时期,在整个巴蜀地区,基本上每个乡镇都有一个专门收购蚕茧的部门,叫做蚕茧站。

富顺县自然也有蚕茧站。

由于蚕茧收购具备非常鲜明的季节性,所以在产品收购淡季的时候,富顺县蚕茧站,是不会开门营业的。

在这段时期里,占地广大、位置又比较偏僻的蚕茧站大院,往往就成了一些暗地里谈着恋爱的年轻男女,或者是社会上那些、五花八门的家伙们的聚集之地。

他们之所以选择在这里来,做一些彼此都喜欢做、或者是不喜欢做的事情。

主要还是因为蚕茧站大院里树木成荫、有些地方还荒草丛生,最是容易藏匿人。

只要往蚕茧站的大树上一爬,老远就能看见有没有别人接近这里。

如果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的话,这些家伙往荒草里一钻,别人要想再找到他们,那无异于想在荒山上找到一只野兔一般困难。

而那些想对某些特定的人下狠手、要想在这里教训一下对方的家伙。

他们则只需要把目标带到荒草里来,然后就可以随便施为随便他叫破喉咙也没用,只因为这里占地太宽广了,平时基本上很少有人会过来。

即便是偶尔有一对跑到这里来谈恋爱的年轻男女,他们各自都很忙,通常这些人都不会有心思,去管别人的闲事。

今夜,等到华灯初上。

那些上班的厂里职工们回到家,乒乒乓乓做完饭,等到他们各自吃完饭之后,严重缺乏娱乐活动的这些城里人,一个个的也不想浪费电费了。

洗个脚,撒泡尿,各自沓着烂布鞋爬上床去睡觉。

等到晚上9点的时候,整个县城,此时基本上已经陷入了一片寂静。

街面上,只有几条主要街道亮着昏暗的路灯,有气无力的为极其稀少的行人提供着照明。

韩晓康打着一支手电筒,独自顺着向别的住客打听来的路径,来到了县蚕茧大院后面的围墙下。

荒草之中有蟋蟀求偶,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在那里浅吟低唱。

周围很黑,很安静。

等到韩晓康找到纸条上约定的那棵大树,随后便站在树下,静静等待着鼹鼠的出现.

没过一会功夫。

蚕茧站的围墙之上,悄无声息的出现了一道黑影。

“关掉手电筒,切记不要乱照乱晃.”

韩晓康一言不发的关掉手电筒。

“来了?”

“来了。”

“小兄弟,你想脱手什么货?”

“几个袁大头。”

“几个袁大头可不值钱,小兄弟,难道你不知道.”

“知道,50块钱以下的生意,你们不做。”

“既然你知道我们的规矩,那你还拿着袁大头来找我们?难道你手上袁大头的数量,很多?”

黑影站在高高的围墙上,居高临下的凝视着韩晓康,“可我从你上坡的姿态来看,我可以肯定,小兄弟你身上并没有携带重物。”

眼前这位鼹鼠,他说话的时候有点含糊不清,让人难以分清楚对方到底是男是女?

直觉告诉韩晓康:眼前这位鼹鼠,多半是位女的。

只是她在说话的时候,不但故意装作粗声粗气的,而且她的嘴里,似乎含着个东西。

这才使得鼹鼠说起话来,总是有点含浑。

黑暗之中,

其实韩晓康和鼹鼠彼此之间,根本就看不清楚对方的神态,更看不清对方的眼神。

但韩晓康却偏偏感觉到了,眼前这位身材娇小玲珑的鼹鼠,她在看着自己的时候,戒备之心似乎并不是很强烈。

从她的身上,更没有表现出来,哪怕一丝丝的敌意。

这,又是为什么呢?

此时韩晓康的心里,不仅有点疑惑.

“说吧,你到底带了多少东西过来?”

韩晓康回道,“有5个袁大头,另外还有条小黄鱼。”

“哦原来如此。”

黑影从腰间取下一根细绳,将一头扔在韩晓康身旁,“把你的货绑在上面,我先看看再说。”

黑暗之中,韩晓康弯下腰,摸索着捡起绳子。

原来在这根小小的细绳顶端,系着一个小小的布袋,而布袋的口子上,还带着一根细麻绳。

只要自己把东西放到小袋子里之后,再把细麻绳拉紧,就能把布在口给收紧,从而避免袋子里的东西掉出来。

韩晓康从挎包里掏出5个银元,连同一根小黄鱼一起放进袋子里,随后轻轻拍拍手,示意对方:自己已经放好了。

“松开绳子,退后3步。”

黑影嘴里轻声命令,“千万不要试图使劲拽动绳子,把我从墙头上拉下来.这根细绳中间被磨过,是受不了力的。”

只见对方一边轻轻拉动绳子,嘴里一边告诫韩晓康,“绳子虚不受力,懂吗?”

韩晓康默默的点点头,“我是来卖东西的,又不是来钓鱼的,我扯你干什么?”

对方没说话,只是把细绳收了上去,随后拿着上面的小布袋子,就准备跃下墙头.

“等等!”

韩晓康开口了,“你准备拿着我的东西,就这么走了?”

“哦?你对我不放心?”对方身形一滞,“既然如此,那这笔买卖,不做也罢”

一边说着,墙上那道黑影一边举着小布袋子,做出一副准备扔回给韩晓康的样子,“我们做事,自有我们的规矩,小兄弟,你既然如此不相信,那我们就没必要再继续下去了。”

韩晓康冷笑一声,“当面验货,只要货没问题,就该钱货两讫。如今你却拿着东西就走,若是你真的跑了,我上哪找你去?”

“呵呵.既然是做买卖,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那还做什么呢?”

黑影站在墙头上,稍稍犹豫了一下,“你也不去打听打听,从旧时期到现在,干我们这行的,何曾卷过别人的东西?”

韩晓康冷哼:“道上的事情我不懂,即便是你们曾经卷走了别人的东西,我如何能知道?”

“唉”

黑影身形微微一颤,最终破例做出了一点点让步:“这样吧,你侧过身去,不得偷看,我就在墙头上看货,怎么样?”

韩晓康瞟一眼围墙上的黑影,最终也只能稍稍转过身子,以避免和对方面对面。

鼹鼠他们干这种行当,属于常在河边走,稍不注意就会弄湿鞋的勾当。

哪怕他们交易成功十次,但凡有一次失了手,所遭遇到的损失就会特别严重。

所以每次交易,鼹鼠们都非常的谨慎,就是为了防止遇到那些、专门来给他们挖坑的人。

而那些前来和鼹鼠进行交易的人,除非是打过很多次交到的老顾客,否则的话,鼹鼠们是不会当着客户的面验货的。

他们往往都会把货拿到一边去,仔细查验过这些货物的成色之后,再重新回来开始议价。

这么一番操作,前来卖货的人心里自然都和韩晓康一样,担心被人卷走了东西。

对于这种情况,鼹鼠当然心里有数。

但为了他们自身的安全考虑,在这方面,鼹鼠是从来不会让步的。

这些人秉持着一种观念:信得过就继续,信不过就拉倒。

鼹鼠们往往宁可放弃交易,也不会去轻易冒任何一点点风险。

今天晚上,

站在墙头上那位鼹鼠,其实是对韩晓康做出了很大的让步的。

等到韩晓康侧转过身体之后,黑影从她的腰间拿出一支很小很小的、似乎是专门改进过,用纯手工做出来的手电筒。

只见她自己也微微侧身,随后把手电直接伸进布袋子,这才打开了手电筒上面的开关。

用来缝制布袋子的布料很厚,微弱的手电筒光根本就穿不透。

所以即便是站在围墙下不远的韩晓康,哪怕凝神看过去,其实也看不清楚鼹鼠的面貌。

更何况对方的脸上,还罩着一块黑布,哪能看得出来一点端倪?

因此韩晓康只是用眼角的余光瞟了对方一眼之后,便索性转过头去,不再看她。

而此时站在围墙上的鼹鼠,正忙着借助布袋子上的小缝隙,仔细观察里面的小黄鱼。

至于说袁大头,鼹鼠见得多了。

他们只需要在黑暗中用手掂量掂量分量,再往上面吹上一口气,就能辨别出来这些袁大头的成色。

所以墙头上的鼹鼠,她现在在仔细观察的东西,正是袋子里的那条小黄鱼。

这只鼹鼠显然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她只是打开了手电筒,粗略的晃了一眼那根小金条的色泽。

然后用手指头掐了一下,随后便迅速关掉手电筒。

周遭顿时又陷入一片黑暗。

微微沉默了片刻,或许是墙上的鼹鼠想借助这短暂的时光,恢复一下她的视力。

随后只听她缓缓开口问,“小兄弟,这些东西,你想卖多少钱?”

韩晓康反问,“你能出什么价?比如说里面的袁大头,你能给多少钱一个?”

眼下黄金的行情自己不太了解,只知道个大概。

但是因为袁大头在旅店的时候,那个胖苗苗已经给过自己一个价了,所以韩晓康打算先用银元的价格,来试一试对方到底诚意有多少?

“银元给你3块钱6你也别和我讨价还价,这又不是在鸽子市场上买大豆花生,2分钱、3分钱都还要争论半天。”

鼹鼠开口道,“小兄弟,你这根小黄鱼是蓉锦钱庄出品,纯度还是有保障的,以前买卖这些东西都是论‘两’,而如今是说克,我给你10块钱1g,怎么样?”

韩晓康仔细想了想。

似乎自己以前在阅读一些资料文献的时候,隐隐约约记得在5,60年代,国际黄金的价格大概是在20块钱1g左右。

这样一算下来,眼前这位鼹鼠其实只给了自己一半的行情价?

这就有点黑了啊!

所以韩晓康最终开口问,“10块钱1g,你是不是赚的有点太多了?”

“干我们这行的利润低了,谁会干?”

鼹鼠倒是不藏着掖着,而是大大方方的回道,“也不想想,哪怕我们交易成功10回,但只要被抓住一次,那得付出多惨痛的代价?”

对方说的也是有道理,偏门生意,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利润。

“给13块钱1g吧!”

韩晓康叹口气,“你一倒手就能赚7块,35个点的利润够可以了,毕竟这是硬通货不是?”

“咯咯咯没想到你这个山里出来的小子,居然还知道外面的行情?”

韩晓康的回答,出乎对方的意料,惹的鼹鼠当场就笑了,“小兄弟呀,偷听那种台,可是要杀头的!以后可不敢去干这种事情了,好奇害死猫!”

原来对方以为韩晓康家里有收音机,偷听了一些不该听的外台?

站在墙上的鼹鼠笑的有点突兀,以至于露出了她的女声。

只听见围墙里面,当即就有人低声咳嗽一声。

惊的围墙上的那位姑娘赶紧噤声,重新用略带沙哑的含混声音,开始和韩晓康讨价还价,“13块钱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拿到货之后,还需要倒手再卖出去这样子,我给你加1块钱,觉得成咱就成交,不行就”

“就这样吧。”

韩晓康赶紧堵住对方的嘴,“一根小黄鱼是31.6克,算下来你得给我347块6。5个袁大头,18块钱,一共是365块6那6毛钱就算了,就当我请你吃冰棍。”

鼹鼠在黑暗中微微一笑,但她的心中却是吃了一惊:眼前这家伙,心算能力未免也太强了吧?

要知道在这个时期,能断文识字的人都算不错了。

由于基础教育的质量普遍不高,大家伙儿算起粗账来,其实大多数人都感觉很吃力。

哪怕是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无数人都还在掰着手指头、甚至是脚趾头一块儿上。

掐着指头算半天,才能算的清楚。

除非是那些在商业行业里面摸爬滚打久了的人,否则的话,普通人是算不了那么精明的.

而眼前的韩晓康在须臾之间,就如此精准的计算出来这个结果,鼹鼠哪能不感觉吃惊?

其实鼹鼠当然也知道,韩晓康给出的这个金额是对的。

不过鼹鼠对于计算结果,并不是算出来的,而是她在这个行业里面干久了,对于各种重量的金条究竟价值几何?

鼹鼠早就能背下来了,不需要计算。

等到付完钱。

鼹鼠站在围墙上神色复杂的看了韩晓康一眼,然后转过身正准备跃下墙头离开。

却听见韩晓康一声轻喝:“等一下!”

(本章完)

第3章 先弄一道保护罩第163章 退让不来和平第115章 打到3只肥羊第171章 欠我50块第168章 摸进野猪窝第46章 狂野二师兄第98章 建设家园第99章 心往一处想第9章 住在猪圈的人第90章 故土故人故事第61章 给她一巴掌!第178章 第一次去县城第66章 铁娘子不再见第85章 笔架山走起第109章 山的那面有什么?第159章 小农庄初具规模第138章 表哥的领导第150章 当好人挺贵第205章 盖房子不容易第7章 野狼谷遇险第73章 这里的人挺好第54章 鸽子市场第159章 小农庄初具规模第7章 野狼谷遇险第72章 掏钱买断第20章 好奇怪的婚礼第86章 骸骨和运输机第114章 不许吃生肉第58章 成了抢手货?第41章 不能晒太阳的人第44章 深山了余生?第78章 姑娘的投名状第148章 初遇潮汕人第49章 突如其来的问候第35章 护身咒是猪会飞第195章 城里并不美第189章 县城鸽子市场第202章 丰巢柜的新功能第158章 阿菊病了第196章 土豪回乡第41章 不能晒太阳的人第16章 给老娘缝新衣【求追读啊,票票不敢奢第80章 这里叫黄荆沟第185章 家外有家第16章 给老娘缝新衣【求追读啊,票票不敢奢第54章 鸽子市场第88章 大战蟒蛇第48章 差不多完工了第170章 女人之间的角力第189章 县城鸽子市场第173章 这人很能打第174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110章 发现林豹踪迹第48章 差不多完工了第1章 我要当一家之主第61章 给她一巴掌!第120章 一头快饿死的狼第165章 相互试探底细第87章 残骸中寻宝【感谢各位支持,今天发的第73章 这里的人挺好第159章 小农庄初具规模第59章 区公所伙食团第87章 残骸中寻宝【感谢各位支持,今天发的第129章 不让盖房子?第207章 武举人真败家第130章 大队长廖先明第195章 城里并不美第170章 女人之间的角力第35章 护身咒是猪会飞第55章 卖野猪肉咯【2章合1,6000字大章】第199章 队伍又壮大了第18章 回锅肉打包第87章 残骸中寻宝【感谢各位支持,今天发的第197章 婚姻并不是那么纯粹第119章 再见武小双第1章 我要当一家之主第203章 快要打稻谷了第67章 执着的表哥第145章 参加抢粪大作战第108章 猴子摘梨第10章 想盖几间茅屋第168章 摸进野猪窝第149章 别饿着乡亲们第44章 深山了余生?第150章 当好人挺贵第141章 差点干起来第131章 差不多就行了第152章 好想吃肉肉啊第34章 小双和小杰第184章 两个真男人第188章 知道感恩的人第107章 猴王了不起啊第22章 阿菊姑娘来了【追读啊,您的追读太重第146章 谁是你老丈人!第130章 大队长廖先明第185章 家外有家第111章 丰巢箱温和上涨第164章 两个婆娘斗法第91章 我的路我做主第126章 狐假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