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灯泡修理工

要是搁在平时的话。

王永强身为一名公社干部,怎么可能容忍区区一位生产队农民,冲着自己这样说话?

不说非得和对方吵出个子丑寅卯吧,但是让对方给自己道个歉,那是肯定要争取一下的。

毕竟区干事的脸面,还是需要维护的。

但现在这个时间段,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了。

所以手头上还有重大有任务没完成、而且知道在这种关键节骨眼上,绝对不能横生枝节的王永强,倒也没和韩晓康计较,而是闷声不响的,转身下乡忙活去了。

等到王永强走远,付红英赶紧把6寸盘里的剩下的豆腐吃光。

随后掏出手绢,很是文雅的一边擦嘴,一边慢慢走到餐饮服务社门口。

韩晓康低着头,正在忙活着把滚烫的蒸菜,往自己带来的盆子里倒。

所以没看见下嘴唇已经擦干净,但上嘴唇还残存着少量油花的付红英。

“咳咳.哟,晓康同学,你家里来贵客了?”

付红英像是刚发现韩晓康一般,很是讶异的站在韩晓康一侧,“打这么多硬菜回去,看样子,你家里来的客人,还不少吧?”

韩晓康微微一愣,随后抬头,“哦,原来是你啊没,不是家里来客了,就几位朋友随便吃点。”

“那你今天不进山?”付红英问。

韩晓康抬头看了看天色,随后摇摇头,“不了,时间上来不及。”

“那你.等我下班了,来一趟我家?”

付红英瞟一眼转身到后面忙活的餐饮服务社职工,确定1米之内没旁人后,才压低声音说道,“我家里的灯泡坏了,我又不会换.今天晚上,我爸妈、妹妹都不在家.你就帮帮忙好不好?”

她家里没人就没人呗,谁还不偶尔出去走个亲戚啥的?

可干嘛付红英非得强调这一点呢?

等等独居女子,请一个帅哥去她家里帮忙换灯泡?

这剧情,似乎有点熟悉的赶脚啊

振兴区目前并没有通电。

但临近区街道附近的一些村子,早已经拉好了电线,而且已经把电灯安装到户了。

只等着某个重大的节日,到时候县里和区里的领导,会胸前带着小红花,一起出现在区供电所的总闸面前。

坐排排、说屁屁。

按照等级秩序,上前吧啦吧啦一堆“电力对于工农业建设事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拥有了明亮的电灯,怎么能够促进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品质”之类的话。

等到大家都发言完毕,脸上各自堆起一副亲切的笑容,手拉手的共同把电闸合龙。

“咔嚓——”一声,火光四溅,电弧耀眼。

万千股对于普通生产队社员来说并不便宜的电流,瞬间就会涌进千家万户,给大家带来光明。

用电灯,肯定是比用煤油灯好啊!

至少这东西干净清洁,不会把家里的屋梁和墙壁,熏的乌漆抹黑的。

临近振兴区街道的那些生产队社员,一方面肉疼安装电灯的费用,一方面又因为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沾沾自喜:电灯晓得不?

咔嚓,亮了。

咔嚓一拉,又熄了。

根本就不用擦洋火,费力吧唧的去找煤油灯.安逸的很!

既然有人在那里吹牛,在那里炫耀,别人自然不能拆台,要不然以后就可就做不成好亲戚了。

于是听的人就会补上一句:用电灯,该很贵吧?

“贵?人家公家不会考虑到这些?咱们身为群众,肯定是能得到上级关怀和照顾的放心吧,一个月也就2,3块钱电费。听说等到新水库修好了之后,咱们的电费20年都不会涨价”

2,3块钱,还不贵?

听对方吹牛的人暗自咋舌:自个儿家用煤油灯,算下来,买洋油的费用,一个月也就是6,7毛钱。

只因为大家伙儿,但凡在家里能看得见,通常是舍不得点着煤油灯的。

所以他们每个月用起煤油来,一般都特别特别的节约,花不了几毛钱。

但是电灯不一样啊!

这东西干净是干净,亮堂倒是亮堂,但是不管谁家用不用电,每个月的“线路损耗”,是必须要掏的。

假如1度电是1毛9分5,但最终结算下来,村里的电工会把线路上所损耗的电力,给统统摊派进去。

所以说,

最终生产队社员们的用电价格,其实一般都能达到2毛3,甚至是2毛7分钱一度电了。

贵就贵一点吧,反正平常大家只要能看得见,也不会拉开电灯。

这东西只适合实在是看不见的时候,才能开开用用。或者是家里来了山里的亲戚,在他们面前显摆之时,才会来个灯火通明。

花点钱,买个骄傲,倒也值。

头一批用上了电灯的社员,在那些还没有通电的亲戚面前,天然就带有几分优越感:

“咔嚓——”亮了。

“咔嚓——”又灭了。

再“咔嚓——”,开关上的拉绳断了.

韩晓康陪着陈晓端,陈伟,以及江跃江涛两兄弟吃过晚饭后,趁着朦胧的月色,慢慢吞吞的摸到了付红英家的院墙外面。

今天是来不及进山了。

江跃江涛两兄弟得在陈晓端家里凑合一下,而常龙磬家,原来距离陈晓端家并不远。

所以商量好了,明天一大早在餐饮服务社门口碰头,常龙磬便带着他的一双儿女回家去了。

陈晓端家也不宽敞,江涛两兄弟也只能打地铺。

韩晓康则推脱自己有事,可以自家去找住处,然后便离开了陈晓端家,独自跑过来帮人换灯泡了。

来到付红英家的院墙外,土墙上的蔷薇开的正艳,一朵朵鲜艳的红花纷纷爬出墙头,花枝招展的冲着墙外的韩晓康笑。

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子,韩晓康将石子丢进那扇,还透露着微弱煤油灯光的窗户。

“吱呀——”

片刻之后,一道模模糊糊的身影出现在堂屋门口,“谁?”

“我。”

“哦,大门没栓,赶紧进来嘘!”

“吱嘎——”,大门响了一声。

“轻点欸”

大门再“吱嘎——”。

韩晓康走到堂屋门口,却闻见一股很浓烈的香皂味道,“你在洗头?”

“嗯呢,连同洗个澡。”

付红英站在门口,一只手扶着半扇打开的堂屋门,身体微微一倾,“进来吧。”

进了屋子,那盏依旧还放在卧室里的煤油灯光,便顺着门坎倾泻过来。

昏黄的灯光,投射在只裹着一张粗布做成的浴巾的付红英身上,迸射出一片肉香四溢、入眼迷离的瓷白光晕。

“坏了的灯泡在哪间屋子?”韩晓康问。

“里面,就我睡的那间。”

付红英一手捂着浴巾,另一只手高高抬起,顺手指指放着煤油灯的屋子。

她胳膊窝里那把如同猪鬃毛做成的刷子,赫然在目。

这一幕,倒是把韩晓康看的一愣一愣的:好家伙!自己的前身的记忆当中,付红英一直都是一个身体瘦巴巴、说话温温柔柔、性子软不拉几的姑娘。

没想到,她居然还藏着掖着两把好刷子?

这隐藏的,可真够深的

进了堂屋旁边的房间,里面的陈设很简单:一张简易写字台,没上油漆,处处透露出这张桌子平易近人的特质。

一张木椅子,愣头愣脑的,不讲究材质与造型,主打的就是一个结实。

另外还有一张挂着老式土布蚊帐的大床,床上还有一圈木梁、挡板。

上面雕栏画栋的,做工还挺精致。

一看这张床应该就是从某户,大户人家那里分出来的农村社员家里用的家家具具,很多时候都是分的,这种事情,在这个时期很常见。

付红英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都不怎么好,所以那张雕花大床,不可能是她先辈留下来的物什。

“灯泡在顶梁上面。”

付红英依旧保持着一手捂在胸前,一手高高举起往上指的姿势,“太高了,等会儿恐怕你还得去猪圈那边,取架梯子过来才行。”

韩晓康顺着付红英的胳膊窝往上看,眼神被她的粗刷子刷的,两眼直冒着精光,眼神一下子变得贼亮起来。

高高的房梁之上,安装着一个老式卡槽。

也不知道是哪个二把刀电工啊呸,恐怕连三把刀电工都算不上,跑过来替她们家安装的电灯?

一般来说,在农村里安装电灯。

讲究一点的人家呢,是用线槽将2根蛇皮电线卡在里面,然后顺着泥土墙壁走线。

但大多数农村里的社员讲究不起这些,所以他们通常就是用最廉价的蛇皮电线,直接接电入户。

然后在每一个需要安装电灯泡的地方,将蛇皮电线沿着房梁拉到屋子正中。

随后垂下来2米左右的电线,在顶端接上一个灯泡接头就好。

而来付红英家,负责帮她家里安装电灯的这个学徒,居然很是罕见的,使用了固定卡座式灯泡底座.

用这玩意儿,来安装在没有吊顶土屋子里,灯泡距离地面就太高了!

说实话,除非付红英家舍得用电费,敢给这间屋子使用100w的灯泡。

否则的话,哪怕以后合闸充电了,这间屋子照明的光线,也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这个时期的人,99.9%都严重缺乏关于正确用电、最最起码的基本常识呢?

至于连电流里面的正极,负极,都被农村绝大多数人,说成是“阴电”和“阳电”。

别说没上过学的那些生产队里的社员不懂电,即便是村里的电工,他们多半也就是些关系户。

他们多半的就是初小生,顶大高小毕业,哪有多少文化水平!

这些家伙,只是接受了“电管站”几天简单培训之后,便匆匆忙忙的上岗了。

所以他们干起活儿来的时候,就显得特别的随性。

即便如此,村里的社员们还得给他们敬上好烟好酒,陪着笑脸点头哈腰的,丝毫不敢得罪他们。

很显然,一个月之前来付红英家帮忙拉电线,安装电路和插座的那位电工,也就一南郭先生。

纯粹就是一个滥竽充数的家伙!

由于今天晚上天气炎热,等到韩晓康搬来梯子,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打湿。

咬着牙,继续帮忙干活吧!

问题是现在的梯子,都是用两根木头做成的直梯,把梯子放在房间中间,是很难搭得上房顶上的木梁的。

即便是搭上了相隔最近的那根木梁,人站在上面,也需要反过身来,才能够得着需要更换的灯泡的主梁。

这就需要在下面,有一个人牢牢的扶住梯子才行。

要不然梯子一滑,站在上面的人摔下来了,受伤恐怕不会太轻。

韩晓康人付红英扶稳,自己蹭蹭蹭的爬上梯子,使劲伸长手,取下卡座上的灯泡。

随后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仔细观察灯泡里面的那根钨丝.

这是一只很普通的25w的白炽灯泡,粗略一看,韩晓康感觉里面的钨丝好好的,并没有被烧断的迹象。

为了看得更真切些。

站在高处的韩晓康扭动手中的灯泡,不断的调整位置。

只可惜,付红英家里的墙壁,并不会比她的胳膊窝更白净,加上煤油灯光昏暗,隔的还远。

一时半会儿之间,真的还看不清楚。

而先前,韩晓康只是空手空脚的过来,也没有在半路上将放在丰巢柜里的手电筒拿出来。

现在在这么昏暗的屋子里,根本就看不清楚手上的这颗灯泡,到底有没有烧掉?

没办法了。

韩晓康从梯子上溜下来,直接把灯泡贴在付红英的浴巾上看毕竟她身上的浴巾白,跟那个照相用的幕布一样,反光。

“呃要不要我把浴巾扯开?”

付红英对于韩晓康的举动,既然产生了某种误解,“这灯泡好像有凹凸镜的效果,你是不是想放大了来看?”

她读过初中,所以付红英还是懂得一点点简单的光学原理,“我,我真没想到小康,原来你也这么胆大。”

孤男寡女独处一室,对方还举着个灯泡在自家胸前比划遇到这种事情,饶是再豪放的姑娘也会感到害羞。

红着脸的付红英满是羞臊的低头,审视了几眼她自己的问题。

随后满是饥渴的抬起头,“要是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你能有现在1/10的胆量.我,我恐怕早都已经被你.”

(本章完)

第46章 狂野二师兄第56章 知性陈晓端第22章 阿菊姑娘来了【追读啊,您的追读太重第44章 深山了余生?第109章 山的那面有什么?第79章 藏着吃的人第118章 野狼进村了第165章 相互试探底细第54章 鸽子市场第138章 表哥的领导第39章 再入洞穴探宝第36章 会赏屎的猢狲第62章 个糟老头子坏的很第55章 卖野猪肉咯【2章合1,6000字大章】第163章 退让不来和平第71章 又又又要嫁人?第106章 走,找它算账去!第134章 半夜三更煮饭吃第21章 拆了这桩婚【求追读,求那啥...读者第95章 周敏又酸了第53章 粪坑里的小王第84章 往深山里去第121章 不敢乱收留人第24章 怪异的小猕猴第27章 当了背锅侠第25章 找到三七窝了第41章 不能晒太阳的人第88章 大战蟒蛇第162章 山里有个红衣女郎第207章 武举人真败家第50章 农村式骂街第1章 我要当一家之主第190章 准备找鼹鼠第55章 卖野猪肉咯【2章合1,6000字大章】第47章 乱枪怕不怕?第16章 给老娘缝新衣【求追读啊,票票不敢奢第170章 女人之间的角力第50章 农村式骂街第130章 大队长廖先明第191章 乌鸦的胖女儿第65章 被安排相亲了第137章 哑巴卖野狼第89章 小狼崽子挺猛第116章 有孤狼出没第104章 此地有煤矿?第115章 打到3只肥羊第35章 护身咒是猪会飞第112章 找到岩羊了第9章 住在猪圈的人第166章 请一个人质回去第62章 个糟老头子坏的很第184章 两个真男人第171章 欠我50块第120章 一头快饿死的狼第42章 不会打枪还能行?第200章 婚姻大事不能拖了第50章 农村式骂街第4章 花钱真的很爽第38章 好糗的枪法第87章 残骸中寻宝【感谢各位支持,今天发的第37章 传言不可信第69章 我是她表叔公【求段落打赏】第169章 连夜出山第95章 周敏又酸了第144章 得想办法狡兔三窟第99章 心往一处想第48章 差不多完工了第99章 心往一处想第100章 劲往一处使第85章 笔架山走起第25章 找到三七窝了第192章 不想卖胖姑娘第72章 掏钱买断第78章 姑娘的投名状第10章 想盖几间茅屋第57章 卖蝎子蜈蚣第204章 全体社员大会第132章 借宿三嫂子家第208章 阿菊的疑惑第125章 差点被吓死第31章 洞窟探宝第47章 乱枪怕不怕?第76章 母狼托孤第43章 捞鱼打野鸡第17章 狗王和猎枪第169章 连夜出山第21章 拆了这桩婚【求追读,求那啥...读者第9章 住在猪圈的人第119章 再见武小双第118章 野狼进村了第7章 野狼谷遇险第180章 也有高科技与狠活第145章 参加抢粪大作战第91章 我的路我做主第194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8章 成了抢手货?第144章 得想办法狡兔三窟第2章 用广播稿拓展人脉第35章 护身咒是猪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