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出格的关心

不少眼圈红红的华侨们走了,中资机构的人也走了,向晓芳她们隐蔽的向冯一平挥挥手,跟着留学生代表,也一起走了,只剩下使领馆的官员,和冯一平他们这些随访的代表。

冯一平马上感到,大家明显都兴奋起来,因为接下来,就是他们这些随访企业家的福利时间,总理将在这,亲切接见他们。

也没人说什么,除冯一平外,在场这些普遍都四十岁往上走,谁手底下都管着一个在各自领域影响力不小的公司的家伙,非常自觉的跑到前面列队,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吴总他们激动不已。

像吴总他们这样的民企老板,在国内,几乎就没有被总理接见的机会,所以现在,就是这次随访的重头戏。

哪怕这次随访,商业上没什么成果,但是,能跟总理握手合影一张,那就是顶好的成就。

对他们这些民营企业主来说,跟领导人的一张合影的照片,意义重大。

当然,有人也许会说,这有什么稀罕的?这个能值一百万吗?

相信很多人会告诉你,这个虽然不好用钱衡量,但如果真要用钱衡量,那还真不止这个数。

那些平常自个也官威赫赫的国企负责人,同样激动不已。

他们虽然见到领导人的机会相对会多一些,但是,他们更重视这样的机会,因为,一定意义上来说,总理就是他们的大老板,但这个大老板一般都神龙见尾不见首,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那还不抓紧着力表现?

你说,国企负责人跟领导合影的照片,有什么用?既不能算业绩,又不能算功劳的。

相信这话一问出来,好多人都会大摇其头,真是幼稚啊,这样的问题也能问出来,真是一点都不懂政治!

所以那些家伙们,一下子就复活了好多年前年,在幼儿园,或者是在小学时的技能,非常自觉的排成了几排,而且一个个不动声色的都抢占了个好位置。

在场的人,平均水平那真是没话说,都不用人整队,几下之后,队就排得整整齐齐的,冯一平这样的讲究谦恭礼让的小年轻,自然而然的被挤到队伍后头,但这会,却是吴总都顾不上帮他。

当然,吴总还是没能挤到第一排去,不过,能在第二排抢一个位子,他也挺心满意足的,没办法,虽然都是企业家,但是,前排的那些,不但是经济主体,还都是亲儿子,而且还是有品级的。

总理带着一众官员,挨个跟前排的那些人握手,大多数时候,都只是笑一笑,极个别的,会简短的说上一两句话,看口型,也就类似于。“你们好,辛苦了!”之类的——这就让那些人都激动不已。

有点类似于他们的孙辈,在幼儿园或者小学,被老师别上一朵小红花时的表现。

真是,激动,激动,兴奋,兴奋,骄傲……。

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或者新闻里经常出现的一句话来形容,“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有幸跟总理握手的,并不只有第一排的,后面的也争先恐后的把手伸出去,吴总也不例外,这样的机会,一生中可能就只有一次。

吴总很幸运,总理握住了他的手!

冯一平非常清楚的看到,这个儿子都比自己大,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的人,这会眼睛发亮,脸都涨得通红,握着总理的手,说都不会话了,一句问候的话,花了平常几倍的时间才说完整。

哦,当然也不排除他是故意这么做的,这事吧,冯一平估计,以吴总的精明,还真做得出来。

总理从队伍的这头走到那头,按理应该回到队伍中间,跟大家合影留念,再到对面话筒的位置,对大家发表讲话,但是,他并没有。

他不动,后面的一大队官员自然也没动,或者平易近人的跟身边的企业家聊几句,或者是跟身周的同侪耳语,只有国办的同志有些着急,行程紧着呢,下一波等待会见的已经到位。

他们正准备去提醒一下,总理在队伍里扫了几眼,然后就看到了静静猫在最后一排最旁边那个角落里的冯一平,招了招手,“哦,我们的小冯总原来在这,”

冯一平一下子就成了众人瞩目的所在。

但是,冯一平清楚的感觉到了,看向自己的那些眼神中,有很多或眼红、或嫉妒、或不爽的。

估计我们好多人的名字总理都叫不出来,怎么好让他在第一次出访这样的大事里,还这么费心的记着你?

这怎么话说的?俺真心不是想抢大家的风头,真的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少年,默默的感受领导的关怀。

但是这会显然已经由不得他,他连忙颠颠的跑过去,诚惶诚恐的握住总理的手,“总理好!”

“呵呵,我在国内都听说了你在美国的作为,不错,真不错!”总理握着他的手说,“我们的企业家就应该这样,不但要在国内发展好,在国际上,也要发展好,”

他这会没有对现场的人说,“你们要向小冯学习”之类的话,这样的场合说这样的话,自然是对冯一平极高的评价,但同时,也很可能会让在场的很多人对冯一平看不惯,甚至是怨恨。

“总理您过奖了,我做的还很不够,侥幸取得了一点成就,也离不开国家的培养,领导的关心,也是托了我们好政策的福,”冯一平说了一通很老套,很有我们国家特色的套话。

但这些话,这会并不全是套话。

和那些嫉妒的、看不惯的人想的一样,总理此前跟自己毫无往来,他能在这样繁忙的国事活动,也是他就任政府首脑的第一次出访,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出访的间隙里,居然还能记得自己,这不是关心,那什么才是关心呢?

“呵呵,”应该是这样的话听得太多,总理没有回应他的那番话,“最近在看什么书?”他问。

虽然感觉投到背上的那些目光,越来越不善,冯一平还是只能跟上去,“最近比较忙,看的主要是商学院教授推荐的书,假期之前,功课比较重,”

“不是已经毕业了吗?”

“我还是斯坦福商学院在册的学生,”冯一平恭敬的说。

“学习好,要坚持学习,”

“我这也是被迫的,天才太多,不学习就跟不上他们的脚步,”虽然机会难得,但是冯一平依然不愿意在这样的人面前粉饰自己。

当然,总理如果问起他公司的产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他不介意当当王婆。

他这话倒让总理多看了他一眼,面对这样的机会,在他面前自曝不足的,还真是少见,“这个时代,新知识,新思想太多,天才不学习也会跟不上,”

“最近有什么新想法?”总理又问,“在这几年工作的过程中,有没有抓住一些新的闪光点?”

“关于云计算和云存储发展起来之后,我有一些新想法,最近正在酝酿大纲,”

“又是本新专著?”这次轮到总理有些惊讶。

“现在还谈不上,也就是对那个方向有一些想法,”冯一平还是很谦虚。

“希望尽快看到你的第二本专著,”总理说,然后站在那。

冯一平一看,自己跟着他,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队伍的正中,就站在总理旁边,右边是外交部长。

头一排的格局就是两个领导中间,安排一个企业家,但自己的这个,自然是最黄金的位置。

他现在都不敢回头,也不敢朝两边看,不用看就知道,有些人怕是掩饰不住自己眼中的怒火。

他猜对了,就是连吴总现在都非常眼红。

至于那些为了这次出访,精心安排了项目的,就更是意见很大。

我们知道冯一平的生意做得不错,但是这一次,他都没有什么准备,凭什么能站在那么好的位置上?

但是,随着摄影师“预备”声,所有的人,都换上了笑脸。

第一百二十章 老板威武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增资风投第二百五十二章 旧地重游第八百三十章 又被出差第一百八十八章 又有了点钱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笑柄第十二章 闲不住的外公第六百三十七章 好运气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处不胜寒第七百三十一章 跳支舞第二十五章 再受刺激(秋之神光4)第六十九章 急需改进?第七百五十七章 酒桌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教训第一百一十章 审时度势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甸甸的报告第三百零三章 雷霆一击第七百二十章 撕破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不情不愿?第二百七十章 避不开的麻烦第六百八十三章 计划终于出台第两百八十七章 登门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看好第两百一十一章 这排场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牒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波中画舫樽中酒第七百六十四章 炸开锅第八百二十章 会晤(上)第二十五章 再受刺激(秋之神光4)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热潮第二百九十九章 土豪小两口第八百六十八章 得改改第二百一十八章 加冕第十三章 糖炒板栗第八百八十八章 低头认错第七十五章 不辞而别第七百六十三章 感恩节第七百六十一章 坚持己见第一百六十四章 谷歌创始人的邀请第九百七十二章 轻视第三百五十六章 审慎的乐观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厢情愿的巨骗第四百零一章 彭博社是家好公司第七百八十七章 火药味十足第四百三十五章 暖风 冷风第一百四十四章 高利贷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做戏第五百八十五章 在印度等你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不太投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们都要第四百六十八章 无力感第三百一十九章 人和人第三百零八章 出色的对手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们赚钱我高兴(4/10)第一百九十三章 长大的烦恼第四十一章 报到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出手第三百零六章 小人之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几家愁第四百四十四章 那头很方第七十七章 第一次的吻第五百九十六章 重中之重第四百五十三章 好得让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机会第六百九十六章 盛况空前第三百零五章 抢头衔上瘾第两百七十二章 无话可说第一百八十九章 回头钱第七十四章 商量第一百三十五章 孩子第两百四十八章 劝解第二百零二章 什么是兄弟第八百六十三章 巩固(下)第二百一十八 经典套路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适得其反第一百五十章 幸福的烦恼第七百二十六章 该交的学费第八百六十八章 预约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控场第一百三十八章 惩罚第一百零三章 主动联系第九百八十四章 抉择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得抓紧第两百三十五章 热闹第三百六十二章 挥别校园第六百五十三章 双喜临门第八章 谁都有烦恼难受的时候第四百八十五章 完美第两百零八章 好人选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家欢乐第四百七十三章 失望透顶第六百三十九章 积极第两百二十五章 小秘密第八百三十三章 老套路第八百九十八章 流言第四百六十七章 逼婚第二百一十四章 梅建中发飙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警惕的卫士第一百一十一章 硅谷的新家(下)第二十八章 准备招兵买马第二百九十二章 时移世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