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比艺术更离奇的生活

农村最后一种好多人家都养的动物,就是狗狗了,它也是农村孩子的好玩伴。

以前说起的时候,他就说是家里的狗,随着后来宠物市场渐渐兴起,品种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议论着自己家的京巴、萨摩耶、拉布拉多、吉娃娃、杜宾、比格……。他忽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小时候养过的,和他一起玩耍的那些狗了,他们是什么品种,叫什么名字呢?

很多人叫它们土狗,冯一平当然不接受!土对应的是洋,土狗,听起来就觉得那里面充满了浓浓的鄙视和嫌弃。这些人是什么心态呢,都什么时代了,居然还觉得,就连国外的狗都比我们国家原产的狗要好?

后来,好像也有不少人想都了这一点,于是,这类狗狗有了一个高大上的称呼,“中华田园犬”!称呼是大气了,冯一平却觉得很陌生,一点都不亲切,小时候养的狗,怎么也和这个名字对应不起来。

现在,政治课上,十二岁的身,三十多岁心的冯一平,假装专心听课,实际是在准备为钱搞创作的冯一平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农村几乎家家都养狗呢?看家护院?不是,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没什么好东西,有什么可看的。农村流动人口少,也几乎没有什么外来人,有什么好护的。

再说二十多年后,几乎家家都楼上楼下,全部电气化的时候,公路直接通到门口,来往的人也多,更需要看家护院的时候,塆里反倒没有几户人家养狗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他弄不明白,反正,这个时候,养狗的人家多。

冯一平家也一样,从他记事的时候起,养的第一条狗是条母狗,也是一年会生两窝的,不过一窝只有四五只小狗狗。冯一平当时还小,连学都没上,特别喜欢这些毛茸茸的小东西。

他从小多病体弱,塆里同龄的孩子,比如冯文,就会欺负他,他索性带着一群狗房前屋后的玩。还给那些狗狗都取了名字,比如小黑、小乖、小快、小慢的,也因此得了一个雅号,“狗司令”!他和那些狗很亲,以至于那些小狗被送给别人家好长时间,都长大了,看到他还会摇着尾巴过来跟他玩。

那一年,狗妈妈生下六只小狗,还没等小狗们可以送人的时候,狗妈妈就生病不行了。于是家里就从那六只中挑了一只,冯一平取名叫做小乖的,留下来,从此,这只狗就是冯一平的朋友加兄弟,两人形影不离。

姐姐上学,爸爸妈妈到山上干活,把他留给奶奶。奶奶年事已高,孙辈又很多,她也照顾不来,再加上奶奶一直不喜欢梅秋萍,因此冯一平和也奶奶不太亲。

所以,在外面玩累了,每天中午,都带着小乖坐在门前的石阶上,等着爸爸妈妈回家。经常等着等着,瞌睡来了,就抱着小狗睡在石阶上。经过的人都说,冯一平和他的狗兄弟感情真好。

等到冯一平六岁那年开始上小学,小乖每天早上,都把冯一平送到可以看到村小学的山岗上,才回家。每天中午和晚上放学的时候,当冯一平走上村前的那座石桥,小乖就一准从屋后冲出来,两腿搭在他肩上,大舌头在他脸上舔来舔去的,亲热的不得了。

但是好景不长,三年级的时候,狗狗的发情期,它在村里各个塆子里跑,找那些气味相投的雌性。偏偏就有些闲汉见不得这些事,趁它们在一起的时候拿大棍子打,以此取乐。当时小乖已经不小了,估计也有了些脾气,同样的事于是几回之后,他就追着那些打散它们的人咬,一共咬了两个人。被咬的人当天就找上门来,冯振昌和梅秋萍说了不少好话,他们才罢休。

村里的说法是,狗一旦开始咬人了,以后见到不熟的人就会咬,用村里的说法是,这狗疯了,不能留。

冯振昌也没和冯一平商量,就找来村里的两个人,一个是以前就经常打狗的,一个有把铳,山上没什么东西好打,他平时就用铳打打树上的鸟什么的。

经常打狗的人拿着绳套,另一个人就拿着他的铳。从他们进门的那一刻,小乖应该就意识到了,它觉得不对,耳朵竖起来,嘴里低沉“呜呜”发声示威,摆出进攻的姿势,突然,瞅个空子,就朝门外跑,遗憾的是,被早有准备的人堵了回去。

在门被关上的那一刻,看到的情景让冯一平知道了什么叫狗急跳墙——小乖看到从门口跑不掉,想跳到房梁上。它转身朝后跑,一次次的朝墙上跳,爪子在土砖墙上留下一道道痕迹,最高的一次,居然前爪将将够到了房梁……。

冯一平当时没有哭,因为他知道,哭也没用,爸爸的决定,他改变不了,趁里面还在搏斗,他只能又一次跑开。

后来,他听姐姐说,小乖后来看到跑不掉,干脆就咬着铳管……!如果类比的话,这也是一个用胸膛面对着敌人枪口的勇士!

小乖最后应该被大家吃了,冯一平有没有吃,关于这一点,他好像选择性的遗忘了。不过,推断一下,当时已经三年级的冯一平,已经懂事,懂得感情,懂得愧疚,会选择。他虽然改变不了小乖的命运,也不能阻止父母最后把它端上餐桌,但至少他自己会尊重它!

自那以后,家里再没养过狗。

当然,狗肉,冯一平是吃过的。前年的时候,刚进腊月,二舅就送上来一条狗腿,家里炖着吃了,冯一平记得,那汤很好喝。

哦,原谅我,小乖!

人总是很健忘,这些事,现在刚上初中的冯一平记得。到了后来,这些全部会被抛在脑后,直到2010年的一天。

那时冯一平的生意已经走上正轨,闲暇时时常会在网上看电影。时间一长,他喜欢看的差不多都看了,这天他又在暴风影音上挑,看到好多次都置之不理的《忠犬八公》,张彦在旁边说,这个分高,看这个吧。

冯一平看评分就知道,这个电影可能会不错,但看电影名字,就知道是说的日本狗。主演又是李察基尔,流亡印度的**喇嘛的拥趸,08年的时候,抵制我们中国奥运会的一个家伙,就有些不喜,一直没看。但既然张彦说了,其它的选择也不多,那就看吧。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有些平淡,后来的一些情节,比如小八飞快的从篱笆下,扒个洞钻出去;它和教授小心翼翼的对付臭鼬,最后还是免不了中招等情节,还让人发笑。

但看到后来,教授夫人多年后回到小镇,看到毛皮不再光滑、步履不再矫健的小八,还在火车站门口等;最后大雪纷飞的晚上,小八知道时日无多,最后一次来到车站门口的花坛上,用力的撑起眼皮,望着那扇教授一次次推开,然后走出来笑着叫它的门,回忆着从一开始,教授的和他在一起点点滴滴,最后坚持不住,闭上眼睛的时候,张彦已经哭得稀里哗啦的。

冯一平没哭,但他不停的擤鼻涕,桌子上堆着一大堆纸巾。

是啊,有些故事,不峰回路转,跌宕起伏,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但平淡简单的让你忍不住泪如雨下。

后来,冯一平和张彦说了小乖的故事,张彦眼睛红红的,说她们家那也有类似的事情。一条狗,在主人去世之后,和村里人一起,把主人送上山,然后一直守在他坟前,第七天的时候,狗也跟着去了。

后来,冯一平还特意向老丈人求证过,确实有这么回事。所以说,虽然说艺术都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实际上,很多时候,生活,其实比艺术更出乎你意料,更离奇。

所以,这一次,冯一平想写的,就是把这些都综合起来,揉进一个故事里,写一个孤寡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老狗的故事。

如果这篇故事被发表,那也能算是冯一平的一次原创,有多么精彩他不敢保证,但很多情节他亲身体会过,至少能保证言之有物,带着他的真情实感,不拔高,也不故作**。

非常感谢您的点击!新人新书,出头大不易,可以的话,能收藏,投推荐票吗?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与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看好第三百九十七章 且行且珍惜第一百五十三章 闻风而来的风投第六百七十二章 万里赴会第一百五十九章 欠人情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炒鱿鱼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较量第三百二十四章 费力拉拢(修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准备充分第二百一十五章 据为己有第一章 不爽的巨头第八百四十四章 现场课第六百八十一章 安排第九十三章 硬逼着我搞房地产吗第五百一十九章 教训第六百七十四章 不好对付的主第五百五十九章 争风和低头第两百八十四章 断然拒绝第七百一十八章 酒会第一百九十六章 好男人的养成第四百七十章 你好小扎第二百一十七章 我们的明星第二百零四章 试水原油期货第六章 南方居,大不易第八百八十七章 无视第九十三章 果然如此第九百四十四章 无奈第两百四十二章 最重要的一个伙伴第六十九章 自由飞翔第八百一十三章 不太顺的新战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正确的挑刺第二百九十三章 理财途径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总动员第八十八章 努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来条铁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耳提面命第二十二章 一潭死水(秋之神光3)第七百零八章 用意第四百七十八章 先见之明第九十三章 同样直接第四百三十八章 变通第二百九十二章 小人报仇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话直说第五百六十一章 打消疑虑第一百七十五章 面试?授课?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个女孩一台戏第四百六十七章 不一样的丝带儿第二百四十章 朋友 圈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坚持和放弃第五百一十三章 姐妹兄弟第三十七章 欢乐的吃货第七百七十五章 刁难第八百八十六章 实力很关键第三百六十二章 挥别校园第二百一十四章 属于******的挑战第六百四十八章 不舍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贯的原则第七百四十九章 干脆第九百三十七章 问题第三百五十三章 鼓劲第一百零四章 搞定第三百零七章 新提议第六百一十二章 未来应该是这样的第二百八十章 事是做出来的第九百三十八章 花朵第八百零三章 我们这是在做梦吗第一百六十六章 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下)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想法第一百零一章 吃醋第八十一章 多此一举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一尝夙愿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变策略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宴第六百四十二章 耿直第一百零三章 广为人知第三十七章 节操扫地第九十章 祝寿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误会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突变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有两条路第七百六十四章 调戏第四百九十五章 情深如初恋(秋之神光7)第七百二十九章 重视第五百六十四章 又一个第一次第八百四十二章 以毒攻毒第六百零七章 无可避免第二十二章 战略合作第二百零七章 节日和生意第八百八十章 没有结果的结果第二百章 能不能有些出息第三百二十七章 艰难的说服第四百七十四章 何如激流勇退第两百七十五章 坏消息第五百六十八章 端倪第三百二十九章 学着独挡一面的女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同的担忧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记住2005(下)第七百五十六章 一晾晾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