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热闹

过年的时候,冯一平的家里总是特别热闹,几乎所有在外经商的人家,回家之后,都会来他家里坐坐,无论他们现在在外经营的项目,和老家味道面馆,和嘉盛,有没有关系。

因为即便现在没有关系,一开始肯定会有关系,冯家冲人开始在外经商,就始自冯振昌和梅秋萍去省城卖糖炒板栗。

受他们的影响,后来陆陆续续的有人丢下锄头柄,去了省城,去了市里,去了其它的地方,也是卖糖炒板栗,或者后来开面馆,或者在外面的城市,找到了其它的机会。

或者是当五里坳发展得越来越好,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时,一些人回到五里坳从事制造业,一些人成了五里坳生产的产品,在各地天然的中间商……

而这些逐渐走出去,并已经站住脚的人,免不了要带契自己的亲朋好友,而亲朋好友也会带契他们的亲朋好友……可以说,我们几乎每一个私营经济活跃,民间实力豪富的小城镇,都是以这样的模式发展起来。

我们得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饮水思源的特质,但如果源头是冯一平家,那自然就不愁大家没有这样的特质。

所以从小年之后开始,到冯一平家坐一坐的人,涵盖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一开始就只是冯家冲本村的,现在到他家来的人,已经不限于本市本省,都有不少操着不同风格韵味普通话的人。

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一开始走出去的那批人,交友的范围越来越广,他们自己,或者是儿女,和外地人成家的也越来越多,他们的这些外地亲朋,肯定也有不少从事他们的行业,而这些人,自然也不愿意放过这样名正言顺的来冯一平家的机会。

尽管多数时候,比如说现在,他们都见不到其实最想见的冯一平。

反过来,因为这其中的一些人,都算是自家生意,至少也是五里坳一些厂家的有力臂助,对这些一年只来一次的人,冯振昌他们也挺客气。

所以说,当逐渐富裕起来以后,冯家冲这个原本非常传统的村子,很多事情和风气,便不由自主的逐渐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原来维系大家关系的,主要还是传统的宗族亲情或者邻里之情,但现在,更多的则是利益。

而这一点,已经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原来在村里借钱,你说要给利息,那简直就是在骂借你钱的人,但现在,但凡是借钱,开口的一方,必然会主动先谈利息。

也没人哀叹什么人心不古之类的,连村里最年长的那些人,也迅速适应了这样的现状,而大家的关系,也没有因为这样的改变而变得生疏,反而更加紧密亲热——共同的利益,最容易形成一个集团。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在冯一平富甲天下的情况下,他家乡的人,依然保持着男耕女织的现状,以及相应的传统习俗,那才真的说不过去。

因为来的人多的缘故,照例会有子侄甚至是辈分上算孙辈甚至更低的人过来帮忙照应,也在其中帮忙的文华文才兄弟,最是受欢迎,因为他们离冯一平最近。

又因为现在是过年,因此这兄弟俩的个人问题,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在第十八次接受了热情关怀的同时兼带的热情推销后,冯一平的这两个侄子,也生出了和冯一平一样的念头,这过个年,还真不如上班轻松。

梅秋萍和几个侄媳妇一起准备瓜果茶水,因为家里一般只有老两口两个,平时他们并不留饭,都是到明天,也就是腊月29的中午,在村里工厂的食堂里,从省里的酒店调一个厨师团队来,给大家置办一餐中饭。

因为听说冯一平明天中午会出席的缘故,今年报名参加的人很多,这其中,还包括市、县、镇三级的领导。

根子上就是农村人的梅秋萍,心里其实也喜欢每年底这样的热闹,或者说是排场。

只是,在今天几次给冯振昌倒茶的时候,对他都没什么好脸色。

虽然她现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希望是能和儿媳妇一起操办,但这样的事,为什么非得在孩子过年的时候一说再说?

你就是一说再说,能让他听你的吗?

听山上别墅那边的人说,冯一平连黄静萍母子俩都不找,只找了肖志杰和王昌宁一起喝酒,她就觉得心痛,因为她清楚,儿子一向就不喜欢喝酒。

冯振昌对老伴带着怨气的眼神视而不见,高声的和一屋的人聊着自己的看法,“我们这一代就不说了,也只能做现在的这些生意,但是下一代,可一定要花力气培养,”

“我看,一平他们的重点,还是高科技的方向,我听他说,就是未来的面馆,都有可能是自动化的,”

他的话自然有人附和,一个论辈分是冯振昌孙辈的村里人说,“是的是的,一平叔刚收购了一家英国的公司,那是设计芯片的,听说连原来的诺基亚,现在的苹果手机的芯片,都由那家公司设计,”

“要说这些生意,不要说做,连是什么我们都搞不清楚,”

冯振昌点头,“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大家现在做的这些生意,赚钱当然也赚钱,但要说更有前途的,当然还是这些高科技的东西,”

“一平也和我说,我们这一代,花半辈子一辈子的功夫,算是把家里的经济条件改善了,现在论生活水平,在国内至少也是中等或者中上……那我们的下一代,就应该要在其它的方面,赶上国内的水平,”

“这个方面,主要是受教育方面,我们也不说赶潮流,就一定要出国留学,至少也要在国内读个不错的大学,毕业了,能做些比我们现在的生意,技术含量高一些的工作,”

“哪怕是接班做生意,也要带入一些新意来,这才是一代胜过一代……”

“退一万步说,哪怕以后他们还只是和我们现在一样的开面馆,一群大学生开的面馆,再怎么也该比我们这些初小水平的人开的面馆要好吧,”

“从整个社会上看,开面馆的都是大学生,这当然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

他显然是准备过,结合自己和儿子聊天时的一些话组织而来的这番话,让大家不停的点头,只是想着孩子接班自己生意的,还是占少数。

他们这群人,最是知道冯一平的眼光,既然冯一平现在把重点都转向高科技,他们当然希望下一代最好也是这样。

又有人问起,面馆是不是准备上市的问题,这时,梅秋萍空手走了进来,“大家先坐,一平有电话找他爸,”

看着老伴笑脸背后的火气,冯振昌乖乖的跟着梅秋萍走到厨房,“怎么了?”

“怎么了?“梅秋萍低声爆发起来,“一平说不能在家里过年,今天就得走,”

“啊!”冯振昌一下子愣住。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有些话算了,别说,你总是不听,现在好了吧,连年都不在家里过,”

侄媳妇他们过来劝,“婶,还是别说了,一平一会就到家,还是想着给他带点什么吧,”

“他这是要干什么?”

文华回答了冯振昌的问题,“小叔说德国有一家公司快要倒闭,欢迎我们去收购,”

“德国的公司?”

“是的,做芯片的德国公司,”

冯振昌对这事,完全没概念,他只是知道,自己是被老伴借机训了一通。

梅秋萍猜到了他的想法,“你看我干什么?你还不服气?这样的事,为什么一定要一平亲自出面?”

大家这时都听到了直升机的轰鸣声,文才从楼上跑下来,“小叔回来了,直升机正在降落,”

第七百七十二章 竞争第七十章 冷遇第五十七章 定计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们已经是第二十四章 齐至第二百零九章 爱很难 恨亦难第三百六十章 婆媳的第一次小冲突第三百三十章 群情振奋(为盟主sidneyliu)第四百五十六章 溜号第二百九十六章 逆天第八章 不能没有他第七百三十五章 劝你善良第三百七十章 免不了的应酬第两百七十四章 担当第二百四十一章 团聚第三百一十章 意气第八百七十六章 地方习气第两百六十九章 求助(为盟主sidneyliu)第两百五十三章 压力第七百三十九章 传承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难以抗拒第三百二十九章 旗开得胜第六百七十一章 转化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赌约第三百三十八章 重视第二百八十八掌 订餐第六百二十七章 犒赏第三百一十五章 瘫痪的服务器第六百二十九章 准备第九百三十七章 问题第二百七十七章 瞎扯也能扯出真相第三百二十章 超越(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磨合第三百六十六章 买买买第一百五十七章 蝇营狗苟第二百九十七章 热情的新邻居第七百九十二章 但见新人笑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杨酋长的努力第二十七章 孩子他爸的女朋友第九十章 祝寿第九十三章 准备再露一手第四百二十六章 绝对压制第一百七十五章 艰难时刻第六十四章 提点第八百零八章 趋之若鹜第二百四十章 鸣冤告状第一百四十九章 筹谋第七十二章 绝对的把握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年到,好运来第四十三章 最向往的第八百六十六章 NEXTDOOR上市第六百五十一章 齐家难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咬钩第三百六十一章 坠落第十七章 紧张筹备第一百三十二章 瞄准便利店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冒进第八百二十四章 重新认识第一百二十九章 都让人放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相会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会奥巴马第三百二十七章 帮忙的顾问第一百三十五章 孩子第一百零二章 舌战律师第六百一十四章 心凉第五百三十八章 合流第七百九十四章 开诚布公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们赚钱我高兴(4/10)第一百六十二章 可喜的成就第六十七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十七章 新时代的第一笔红利第二百七十六章 来吧,互相隐瞒第二百九十一章 累并快乐着第七百九十九章 号角吹响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哨李副校长第九百九十五章 委屈的老马第二百五十五章 野蛮女同学第三百五十一章 激动人心的承诺第四百四十一章 劲爆的发布会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算第八百五十四章 放下第二十六章 潜伏得很深的娱乐圈大腕第一百二十四章 赚钱比捐钱容易(1/10)第一百一十章 审时度势第七十六章 为我工作吧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讨没趣第四十一章 报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扑空第七百四十八章 热烈期待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看好第九百三十四章 高高在上第二百六十章 冷战第五百二十九章 失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杂志社的问题第三百七十四章 欢迎加入第一百五十八章 帮忙第一百六十七章 麻烦第五十六章 被敲诈(求收藏 盼推荐)第九百零五章 大干快上(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