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要去美国

此时的冯一平并不知道已经惹上了麻烦,正在率众很过瘾的吃烤肉。

这是一家老字号,位于什沙海的“烤肉季”。

在这个乍寒还暖的时节,在这个辛劳一天后的傍晚,面对一波碧水,远望西山夕阳,面前的小火炉上,羊肉被烤得嗞嗞作响,空气中,弥漫着肉的香味,且不说吃,闭上眼只吸一口气,就感觉是满满的幸福。

后来,当冯一平对回报越来越低的机电生意不满的时候,当他看着下面中间商退回来的那些满是油渍,糟蹋得不成样子的机器,要他们维修的时候,特别是有些客户退回来要维修的机器,比他本月发货还要多的时候,他内心真是崩溃的。

他曾经很认真的想过要转型。

机电生意不做了做什么,他对张彦说,就开烤肉馆!

不是一大票的男女精英已吃素为荣以吃素为乐吗,他就偏想反其道而行之,就做烤肉,牛、羊、驴、骆驼、鸡、鸭、鹅,各种肉,而且名字都想好了,就叫“肉食者”。

他相信还是有不少男女汉子喜欢肉,喜欢动物油脂的,鄙就鄙了,不能远谋也无所谓,我就是要吃肉。

不过,那时的他,已经习惯了安逸,被生活的惯性磨得没什么斗志,等闲不想太折腾,所以这个想法就一直还是个想法。

这也是生活最无奈也最有趣的地方吧,虽然权衡过后,有些事只能想一想,但是,能想一想也是好的,梦想也有力量。至少,类似这样的梦想,让我们在压力满满的日子里。还感觉总有路可退。

因为这个关系,就让他对类似的烤肉店。总感到很亲切。

夹一筷子不膻不柴,香醇味厚的羊肉,再吃一口烤得外焦里脆的芝麻烧饼,咂摸上一口老酒,那享受,就两个字,“完美!”

其实,他今天更倾向于武吃。围着那口大铁锅或者烤肉炙子,拿着尺把长的六道木,把那些腌渍好的肉,自己烤着吃,那样更有味道。

可是,今天来的都是娘子军,武吃,同样只能想想。

他和黄静萍,温红,还有刘丹丹。自小都在农村长大,这会吃得欢实,就金翎和方颍芝两个。有些纠结,吃了几块肉,就像赎罪或者补偿一样,忙着在烤肉里面找洋葱香菜之类的素的。

冯一平给金翎夹了一筷子,“放开吃吧,也到了该养膘的季节,”

他真不是会说话的,一听养膘,连本来就是吃不胖体质的黄静萍。都去找素菜吃。

“都留给你吧,下个月你去美国。想吃都吃不到,”金翎很结实的给他夹了几筷子。

是的。考虑到美国那边的呼声,冯老板,冯专家决定,下个月去那边转一圈,当然不仅仅是演讲几场,他这一次去,可不轻松,事情多着呢。

比如,要跟在美国的一些金融资本后面,趁着水浑,小小的摸个鱼;要在那些华尔街的大佬面前,小小的露个脸——既然几家公司都准备到纳斯达克上市,这是很必要的事情;要考察早就关注的一些公司和项目;要在哈佛或者斯坦福所在地买块地建房子,为明年做准备……。

“美国啊,”除金翎之外,其它的几个女孩子,眼里都是向往。

也是,不管怎么说,恨它也好,厌它也好,它总是这个时代,最发达的国家。

黄静萍这次也不去,不过她也不失望,早就说好了,等明年冯一平三年级的时候,他们俩一起去,冯一平这次去,也有打前站的意思。

“也就那样,没什么好,”在坐的唯一去过美国的金翎说。

她这么说,是不耐烦大家等会向她问关于的美国的那些事。

“对,你现在,还有没有被那些作家的粉丝骂?”金翎适时的转移话题。

冯一平笑,“洪总说一些论坛上是不是会冒出一篇声讨我的帖子来,也还好,可以理解,”

桌上另外的一个80后,刘丹丹说,“可是他们凭什么说我们是叛逆的一代?我一点都不喜欢,”

“这个评价其实也没错,不然他们的书,为什么那么多80后喜欢,不正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吗?”方颍芝说。

冯一平帮刘丹丹解围,“他们说的那些叛逆的一代,不包括我们这些乡下的乖孩子,”

乡下孩子想叛逆,挺难的,一般刚露出苗头,就被鞋底子给打没了。

“不过,这个人云亦云的说话,我也是真的不同意,我们怎么叛逆了?不就那几个陡然成名的,三观都不成熟的孩子,说了一些他们长大后看了自己会脸红,现在的大人听了会觉得这孩子不乖的话而已吗,算什么叛逆?”

冯一平本人对这一点也很不赞同,“和我们的祖辈父辈相比,这算得了什么?我们祖父那一辈,敢提着脑袋打仗,说杀人就杀人,我们的父辈,敢把那些大领导,带过自己课的那些老师,拉出来游街,他们现在不过是说说话而已,相比而言,乖的不能再乖了好吧,怎么能说是叛逆?”

“只不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要,现在掌握着话语权的这些50、60后,可能是出于嫉妒或者羡慕,才把那一小撮人的表现,强加在我们这一整代人身上,”

他这些话,让那四个非80后无话可说,因为看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

“你总是有理,”

当然,冯一平可是明白的知道,十多年后,这些现在以“叛逆”自居的作家,自己都不会提这茬,因为那时流行的是暖男,以及各种心灵鸡汤,至于叛逆,那时的市场早就不需要那样的题材。

而那些给他们打上“叛逆”一代标签的人,看着90后的各种表现,顿时觉得80后,还真算不错。

…………

羊城,徐斌带着一帮人马跟在黄冠福父女后面,非常仔细的考察了那四家酒店,火车站附近的那家“冠福酒店”,让他们都眼前一亮,要不是接下来公司会买下这里,不好表现得太满意,他们第一次到那的时候,都得赞不绝口。

地段果然非常理想,整栋楼整体维护的也还算好,预估改造应该费用不会超标,而且广告效果很好,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虽然不用仔细调研就可以得出结论,不管把这买下来,还是租赁下来,或者特许经营,都是个不错的选择,徐斌还是带着手下一板一眼的把那些该做的调研一一落实到位,并大概了解了黄冠福提出来的收购条件,至于最终拍板,还得冯一平。

第八百四十七章 后悔吗第八百七十八章 相对无言第四百七十二章 额外的要求第一千两百七十二章 跟着嘴走第四百一十七章 用心(圣诞快乐)第五百四十二章 客人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现实的问题第五百零七章 毫不示弱第一百七十七章 意外的福利第七十四章 夜谈第六百九十二章 众望第九十七章 失望的姐姐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画饼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一票难求第八百九十七章 逼捐第三百七十七章 没一个省油的灯第一百六十六章 清风自来第一百一十一章 求人得主动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六百三十章 没忍住 也不想忍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逃避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签约第三百一十八章 微澜第三百六十六章 买买买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对赌第两百五十七章 紧锣密鼓第四十八章 送上门来的机会(上)第八百四十一章 分说第两百二十章 各有打算第一百四十三章 乔迁 夜谈第五十三章 我们也发起个峰会?第四百三十二章 伤不起第八十七章 回家(求收藏,盼推荐)第七百七十三章 索性闹大一些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市规划第八百四十二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急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很看好你第一百二十二章 接人第八十六章 这不是投资,这是捡钱第二百六十五章 创业社的项目第六百二十五章 选择第三百四十三章 殊途同归第五百二十章 拈酸吃醋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采访第二百三十二章 任性的处罚第六十三章 无关钱多钱少第八百七十二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付出者 寄生虫第七十九章 挑战第三百五十一章 界限第七十一章 觉得假也要做第五百一十六章 养猪第一百四十章 总算给了点阳光第六百二十章 难以置信第三百零二章 老司机的新体验第六百二十三章 殷切期待第八百八十四章 派系第六十八章 省级优秀学生第五百七十五章 准备收割第九十三章 同样直接第一百四十五章 伤心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折服第四百五十章 用行动说话第三百零二章 热闹的前奏第三百三十八章 再下一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创纪录(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图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排(求收藏 盼推荐)第九十章 在浦东盖栋楼第七百七十四章 好像搞得有点大第四百九十一章 耳提面命第三百二十二章 恍若新生第七百七十五章 刁难第六百九十七章 反驳第八百一十六章 盛宴第九十九章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下)第九百三十章 平凡中的不凡第三十章 熟男熟女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意外第八十四章 第二环第二百二十八章 从心第八十七章 闲适第三百一十九章 即将开始第九十六章 终入佳境第五百七十二章 牛气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实习狗仔第二百二十一章 失道寡助第一千零三十章 忙碌的早上第两百六十章 暴起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顿第九百零六章 大干快上(中)第七十一章 初到省城第三百六十章 峭壁边缘第四百二十一章 满怀希望第五百一十六章 由来已久的难题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期望第两百七十一章 过招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会面第一千零九十章 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