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场大富贵

晚明以来,整个明朝的学术界本就掀起了与西方交流的狂潮,要不然也不会有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一事。

许多思想较为开放的士大夫们也开始学着容纳其他思想,并推崇利用自然科学去弥补儒家的不足。

而如今在皇帝陛下朱由校对“奇技淫巧”的热枕并推动下,这一点更是被进一步放大,朝廷之上达官贵人们也喜欢去根据报纸上的什么有趣的科学实验现象去讨论里面的原理。

某翰林院的老编修在读了朱由校通过简体翻译的繁体版的经典物理学资料后,也对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产生了兴趣,并也有些信服,甚至还专门去报纸上表自己的观点。

结果这样一来也引起一大群不同意这个观点的学子们的反对,两路人便干脆约定在京城最高的酒楼楼阁上做起了这个实验。

据东厂的人报道,当时的京城可谓是万人空巷,无数好事者都去了那里观瞻,朱由校得知后并没有命人去阻止,还让顺天府和兵马司的人不必阻拦,并维持好现场秩序即可。

不过后来,朱由校却听说输了的是坚持伽利略理论的那位老翰林,而赢了的却是一位年纪轻轻的小监生。

而那家酒楼据说也因此生意更加兴隆,因为好杂学着也总是喜欢去那里辩论。

如今朝堂政事之言论管控极言,但对于这些杂学之事却是全然不管,因而讨论这类话题的自然也就越来越多。

一直居于末流的自然科学开始抬头,而在朝中,朱由校直接管控的科学技术也开始取得各类新的成就。

陈癞头颤颤巍巍地朝朱由校行了一礼:“草民,不是,微臣陈实在见过陛下。”

朱由校喊了一声平身就笑问道:“陈实在,对吧,你这个名字读起来还真是拗口的很,朕还是照着你们宋院判喊你的方式称呼你吧。”

说着,朱由校就起身来到陈癞头身后,掀开了那面用红绸布遮住的银镜:“这就是你们做出来的银镜?”

“是的,陛下,臣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门技艺,从氢氧化钠到硝酸银,再到银氨容易,臣摸索了半月,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流程,还请陛下过目。”

说着,陈癞头就把一本大约一尺长半尺宽的大册子递给了朱由校。

别对陈癞头说出这些化学词汇而感到惊讶,历经长达半年的努力,陈癞头之所以能成为少有的几个工程院院士,并从一个普通老工匠成为翰林院的检讨,的确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而且不但如此,册子上的这些由他自己写的毛笔字也是字字娟秀,其书法造诣丝毫不亚于某些进士,连其画的流程图也颇得章法,且形象易懂。

“很好,总算是不枉费你自己辛苦这么久,朕决定送你一场更大的富贵”,朱由校说着就吩咐人将驸马巩永固唤来。

这巩永固乃侍奉永安公主之驸马,朱由校之所以能注意到此人,也还是在报纸上看见了此人的言论而对自己的这个姻亲产生了兴趣。

原因是这个巩永固喜欢结交文人雅士也爱几句惊世骇俗之言且有一日就提出了国家衰亡并非商人之罪盖因大商非朝廷也的观点。

Wωω ¤ttkan ¤¢O 意思就是不能因为商人重利就把一切罪责加到这些商人身上,人本就是自私的,一些大地主大商人在有了钱权后自然会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自然就会威胁国家利益,但是如果让朝廷做这个最大的商人,那就没有矛盾这一说了,毕竟最大商人的利益就是国家利益,而如此一来,国家就会进入对外扩张的状态。

这种托拉斯的观点一提出来,着实让朱由校有一种知己难逢之感,并立即召见了这巩永固,且有意让巩永固做自己的商业代理人。

毕竟这巩永固除了是勋戚也算是自己人外,而且此人本身就是京城的大粮商,接手自己的商业计划也不算难事。

朱由校虽然一直在打压代表商人利益的江南士绅阶层,但他也并想过一直靠着小农经济去拯救大明。

小农经济过于依赖土地因而造成周期性现象的固有模式,大明的小农经济展几百年已经进入死胡同,结局要么是被满清或者其他政权代替通过大量屠杀使得人地矛盾恢复至两百年前而从新展小农经济要么就只能在这个资本苏醒的时代寻求突破。

而朱由校作为大明的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只能选择后者,他可不愿意和这个古老帝国一起为华夏殉葬。

“微臣巩永固见过陛下!”

巩永固这几日一直住在宫里与朱由校交流想法,这也让巩永固得以与妻子永安公主难得的共聚了几日。

在大明朝,驸马这个角色很憋屈,不能和自己的妻子像平常夫妻一般耳鬓厮磨,一般驸马只能和公主定期见面,且还得经过女官的准允。

而如今,朱由校则直接下旨让巩永固就住进永安公主宫中,对巩永固而言倒是一个小小的恩惠。

“起身吧”,朱由校说着就朝陈癞头介绍起来:“陈癞头,这位是驸马都尉巩永固,从现在起,朕要成立一家皇家工业公司,而这家皇家工业公司将要办的第一个厂就是皇家玻璃厂,对于什么是公司,什么是厂,朕之前已经给你们讲过了,跟你们常说的作坊差不多,只是要大些复杂些,而玻璃你们也知道朕的意思就是这新出的透明琉璃,你陈癞头负责找人造这个玻璃银镜,学徒也是你去找,而你巩永固则负责去卖给那些有钱的达官贵人,如何赚更多的钱,是你负责的事,你们明白了吗?”

“臣明白!”巩永固忙应了一声,他已经控制不住的露出了笑容,以他多年的经验,陛下这玻璃卖出去只会大赚不会小亏。

Wшw ттκan ¢O

而陈癞头见陛下说要赐自己一场大富贵还以为是给自己加官进爵或者赏赐黄金千两,却没想到是让自己跟着一个驸马爷去办什么厂,说白了就是做生意,可他陈家几代人都是做的都是琉璃,就是没做过生意,这让他觉着很难,好在陛下的意思只是让他负责造玻璃,因而也忙学着旁边的这个驸马爷的样子,躬身道:“臣也明白。”

第三十六章 宁完我与鳌拜第一百九十五章 责问第八十六章 一死一割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尔喀部的反应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琏对战多铎第五百八十七章 诓骗奥斯曼与罗刹国第四十三章 启蒙第二十四章 血战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协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两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么死第五百八十八章 兵抵威尼斯第两百七十六章 藩王犯法与庶民同罪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兰西灭亡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弹发射与路障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缢死缅甸国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皇太极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枪杀西洋番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营初试牛刀第两百一十七章 让孔氏父子跪在文庙前第四百一十六章 两阁老斗法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锄奸第四百章 朱由校要当好皇帝第两百四十三章 刘孔昭倒戈与朱由校动屠刀第三百九十八章 从皇家科学院的书办开始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猪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极更大方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五十四章 工程营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风尘地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四十九章 瑶家女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里是东林党的老巢第十二章 当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第四百八十二章 责问户部尚书郭允厚第二十二章 撤换边镇总兵官第一百九十章 欲盖弥彰的孔衍圣公府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静的天启九年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触逆大明国威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国公民分三等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触逆大明国威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枪毙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与夷灭三族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风貌第两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广第两百六十六章 贼心不死的满清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两百七十三章 驸马献宝第五十四章 工程营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第一百零七章 大风起,胡乱始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五百八十七章 诓骗奥斯曼与罗刹国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内阁又添新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静的天启九年第两百四十五章 抓捕王文奎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头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四百七十八章 霍乱引发的经济波动第八章 皇后第二十五章 活捉鞑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四百三十四章 彻底占领爪哇国第两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张溥求情第两百四十三章 刘孔昭倒戈与朱由校动屠刀第两百一十七章 让孔氏父子跪在文庙前第七十四章 严格要求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终日的汉奸们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里是东林党的老巢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事学堂开学的一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启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缩影第六百零三章 开发美洲(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无知而又可笑的野蛮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皇太极第三百四十四章 别开生面的经筵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五章 朱由检最后的请求第一百一十七章 鞑子来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学士与兵部左侍郎视察津门第八十四章 让朱由检当监斩官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权第五百二十五章 军事上高压经济文化上低压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层文官间的斗争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龙威第一章 逼朕喝毒药第五百零四章 大开杀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