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银行开张

巩永固在结算完皇家工业公司这一个月的营业额后就立即进宫面呈给了朱由校。

“陛下,这是皇家工业公司最新收得的七十五万两,比上个月有所下降,盖因京城里的商贩俱已订购完毕,在他们的订单未售卖完以及其他地方的客商未来之前,估计订单会有一定的下滑,但预计在江南、湖广等地买卖打开以后,又会大赚一笔,另外,郑家也有意从我们这里订购大批货物运到南洋去卖,而且估计不低于千万两。”

听巩永固如此说,朱由校也很赞同地点了点头,对于这里面的升值潜力,他自然也是很看好的。

不过,当他一看见巩永固手里的银票,就想起了银行金融的事,倒也不由得问道:“这些银票都是谁家的?”

“几家山o西票号和徽州的都有,自从陛下铲除八个大晋商以后,徽商也有机会参与到这票号的生意来,而那几家没被打压的原来比较小的山o西票号也因此壮大了不少,且都对陛下感恩戴德呢,说若不是陛下您,他们也会一直被范家等压制。”

巩永固如实回答后就站在一边,而朱由校却是不以为然笑了笑。

他自然知道这些人哪里是对自己感恩戴德,不过是想跟着自己赚钱而已,但这金融和外贸都是重要的国家经济命脉,不能一直控制在这些私人手里,银行得尽早开办起来。

而对于外贸,在没有海军建立之前,也只能先让郑芝龙等海盗先些财。

“朕交给你个任务,你想办法去挖几个做票号生意可靠的人来为朕所用,现在晋商被打压,徽商在这一块也还未站住脚,正是他们内斗之时,也是朕插进来这个行当的最好时机,不过,朕要玩的比他们大”。

听朱由校这样说,巩永固也不由得暗自欣喜,这票号生意自然也是获利颇丰的行当,只是以前被几个大晋商操持着,别的人没办法掺和进来,如陛下所说,如今是最好的时机。

“臣遵旨”,巩永固退了下去后,就立即去拜会各大票号的掌柜,有他这个驸马都尉亲自出马,再加上是给朝廷做生意,且还可以直接授予官职和直接分股,因而要想挖这些票号的墙角倒也不难,难的是挖几个靠谱的。

没到半个月,驸马巩永固就冷眼选了五个看上去老成而又经验丰富的票号掌柜来觐见朱由校。

这些人搁在现代也算得上是金融系统的高级主管,在商场上自然也是磨炼得宠若不惊,因而见了朱由校这个皇帝陛下,也没有表现太过拘束。

在这五人行了礼后,朱由校也没客套,而是询问他们对现在票号生意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同时,朱由校也表达了自己的一套近代银行观念,并给他们资料,让他们直接下去看,然后写成折子再呈上来。

前的知识是不可能通过朱由校的一番讲解,然后这些人就能一下子明白,顿时就变成了个优秀的现代银行家的,更何况朱由校自己也不过是个自学者。

朱由校要让他们自己领悟并考察他们在这金融方面是不是真的能走在别人前面。

虽然现在还没出现银行,但资本的活跃早已使得金融活动在大明变得异常丰富,所以这五人在同朱由校进行交流和吃透资料后,也明白了这所谓的开银行是怎么回事。

简单点说,操作方式其实和票号没什么不同,都要开户,但在银行储存银钱不但不收取费用还能得到利息。

虽然,这些人能理解开银行是干什么,但却也不理解陛下为何还要倒贴利息,众人只道陛下是想通过此方法去争夺票号行当的生意,即便是先赔些钱也无所谓。

可朱由校让他们开办皇家银行,且直接下旨,让他们把利率调到二十取一时,倒也是让他们更为惊讶。

但朱由校并不以为然,谁都知道开办银行从来都只有只赚不亏的事,即便是票号主要利润靠的也不是收取手续费,说实话管理与运输银两所花费的成本,所谓的手续费也完全抵不上票号的成本,而票号利润自然是还是靠着放贷和其他投资。

只是,现在还没由票号演变为银行机构,因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存钱不但不给钱还能收钱的地方。

不过,当皇家银行的牌子挂出去时,除了朱由校自己存进去的本金三百万两和巩永图等几个为了给朱由校面子而存了几十万两以外。

整个皇家银行营业一天,却是没一个人进来。

原山o西皇家银行行长,挂着户部主事衔的胡寿春,很无聊的站在竖有“皇家银行”四个大字的门牌前,是半晌也没见一个人进来。

略有驻足的也只是张望了几眼,笑问道:“银行是什么,看这上面的告示不就是票号吗,存钱还能得利息,谁信啊。”

“这只怕又是官府想出来的敛财的法子吧,好把我们做买卖的人的钱都给圈走”,一小商贩曾经受过被钞关宦官征收重税的苦,因而对官府自然也是苦大仇深。

不过,这时候,一小孩走了来,且直接就跑到胡寿春面前,问道:“你这里真的存钱还可以收利息吗?”

“是的,你只需在这张表上登记上你的姓名和户籍,在这里盖上手印,拿着这张做了防伪措施的票即可,请问你是定期还是活期?”

对于这第一个顾客,胡寿春表现的很有耐心,并亲自接待着他。

“什么定期和活期?”这小孩问道。

“定期有半年、一年、三年、五年,可以拿本金的十之一的利息,活期是可以随时取随时存的,但只有二十之一的利息。”

胡寿春说后,这小孩看了看外面,最后才说道:“活期吧,我三天后就要来取的。”

“那好,请在这里写上你姓名和户籍,以及存储本金”,胡寿春命自己副手唐益取了张活期条子来,但谁知,这小孩却只拿出一枚铜板笑道:“我只有一文钱,嘿嘿,是外面那位相公给我的。”

胡寿春看了看外面那位脸上带着嘲讽的秀才相公,没说什么,只是吩咐道:“一文钱也是钱,给他办手续!”

第四百七十七章 京城突发事件第五百九十八章 统一欧亚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扩张才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第二更)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终日的汉奸们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满门抄斩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当外籍院士第三百九十章 较量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占赫图阿拉城第九十五章 真实目的不是这个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战多尔衮第四百零六章 数百颗哥萨克人头与西征军第一百零五章 无权节制毛文龙第四百八十三章 卢象升做首辅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刘汝愚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门崛起的新方式第两百七十一章 处置王文奎第五百八十七章 诓骗奥斯曼与罗刹国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猪第八十五章 狠辣第两百五十六章 鸦片贸易带来的天启盛世第六十二章 授课第两百四十四章 董其昌,你想怎么死第两百九十八章 凤阳发生新变化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饶恕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四百三十五章 准备对付建奴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汉奸鲍承先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琏对战多铎第九十五章 真实目的不是这个第十八章 东厂与锦衣卫第三百三十三章 习惯了就好了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来京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围第四百三十四章 彻底占领爪哇国第一百零七章 大风起,胡乱始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欧罗巴第两百六十六章 贼心不死的满清第一百零三章 射杀第两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的战略第八十四章 让朱由检当监斩官第三百二十一章 微生物发酵在军事上的运用第两百七十八章 姻缘卦象第三百一十三章 杨嗣昌的意见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弃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的皇宫我的家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与成立军事学堂第五十三章 廷议第八十四章 让朱由检当监斩官第四百八十七章 汉化从改名开始第四百三十章 剿灭土著第四百四十章 卢督师看破皇太极诡诈之处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扩张才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三章 让朱由校头疼的事第两百八十六章 皇太极恼羞成怒与东厂来武昌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尔喀部的反应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尔喀部的反应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稳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无视林丹汗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营初试牛刀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内厂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两百五十六章 收获民心第两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个第五百二十二章 为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辅第两百一十七章 让孔氏父子跪在文庙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怀好意与严惩不贷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极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两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异处 (第三更)第九十五章 真实目的不是这个第四百一十八章 略输一筹的钱谦益第二章 红丸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罗刹国谈判第两百七十八章 姻缘卦象第四百八十一章 户部尚书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两百一十七章 让孔氏父子跪在文庙前第一百章 情报第五百三十章 全歼西洋联合舰队第两百九十五章 重新评定张居正第四十四章 封赏第三百五十二章 阁老送阁老第两百二十章 会见南京官僚第三百六十八章 祁彪佳与商景兰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三百五十章 郑芝虎败象已现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亲前夕的地方官反应 (第五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兰珠面圣第四百五十八章 关于电的研究进展第四百零一章 对峙第四百八十五章 张煌言去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