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权

经过挤兑风波这么一闹,使得大家对皇家银行的信用度不但未减反而陡增,特别是在征收赋税来临之际以及各大巨商要与皇家合伙做生意时,由于朝廷只认银元,因而逼得这些人不得不来兑换银元。

但朱由校已让皇家银行明确定有规矩,半年前兑换免除一切手续,但现在兑换就得收取手续费。

当然,为了照顾百姓,不让百姓为了交税来换银元时还得额外支付手续费以增加负担,朱由校便让户部行文,皇家银行出告示,日后兑换额度在一百银元以下和十万以上者可免除手续费。

前者自然是为了方便百姓换银纳税时而不使他们遭受损失,后者则是促进大户们能更多的兑换银元。

不过,朱由校的这个举措倒也实实在在的让百姓尝到了实惠。

而且一经报刊宣传,都说陛下如今这不但不是在与民争利,反而是与民让利。

群臣中有懂事的还专门撰文歌颂此事来,倒是一些家里也有大产业的官僚巨贾们很是幽怨,他们现在要想跟皇家做生意就必须得兑换银元,而兑换还必须得兑换十万以上的大数目,不然还得倒贴一大笔钱,这下子是逼得他们不得不接受银元。

而实际上,众人并不知道的是,朱由校起初才是与民让利,现在才是与民争利。

为了使的新货币银元能顺利投入市场,朱由校本只是想赚取点银元与纯银之间的质地差额。

可谁知,这么一来,平白多了好几项杂费的收入,先储户们提前取银的违约金其次是兑换银元时的手续费,这样一来,朱由校还比预计还多赚了上百万两银子。

这倒是扛过这次挤兑危机后的一次意外之喜,为了表示对户部和其他官员们在这次挤兑危机中对皇家银行的帮助,朱由校还专门拨出一小部分给这些官员们了额外奖励,百官们也获得了些奖励,但大都虽然表面上感谢陛下隆恩,内心却是叫苦不迭,因为这些本就是从他们嘴里吐出的银子。

有钱有势的官员并不在意这些额外奖励,但对一些比较穷困的底层京官而言,可是实实在在的福利,甚至有的官员感叹总算是不用靠着典当度过下个月了。

甚至一些在报刊上撰文支持朱由校实施改革或者声援改革货币和开办银行等好处的官员们还获得了几乎相当于其半年俸禄的奖金,这下子也算是让一些脑子灵活的官员明白,时时刻刻跟着陛下的路子走,陛下是一定会给你好处的。

随着一系列鼓励使用新货币举措的实施,银元开始逐渐在市场上流通开来,而市面上的金银等货币也开始被回收,甚至宝钞也被回收回来,金融秩序开始进入正轨,而皇家银行的规模也开始扩大,储备银也已突破千万,甚至比现在的太仓还多。

同时,皇家银行也开始进行放贷,并鼓励商人们借贷。

由于是皇家的牌子,倒也有不少做大买卖的商人来皇家银行借贷,这样一来,朱由校又多了一项收入。

皇家工业公司这边,随着皇家工业公司专卖的银镜或玻璃如此畅销,一些眼红的商人也开始学着皇家工业公司的样子,在一些比较精美的商品上也镀上“皇家专卖”的字眼和皇家工业公司的专用商标,却全然不顾,户部已于天启八年四月下旬布的最新告示、

告示内容是:从即日起,新的公司或作坊可于户部或者州府衙门的户房注册专属商标,一旦注册成功,将受到官府保护,若有敢盗用者,必实施严惩。

尚宝司丞刘铭仗着和朝中几位大佬沾亲带故的背景,也没把户部的告示当回事,便毫无顾忌的用了皇家工业公司的商标进行卖,甚至还刻意降低一半的价钱,一些喜欢拿皇家工业公司专卖商品来衬托身份而又没多少钱的也就都到他这里来买。

这样一来,刘铭倒也赚了不少钱,比那些无品牌直接售卖的商人要赚得多。

但没隔多久,就有户部官员找上门来,说他已经盗用了人家皇家工业公司的商标,让他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这刘铭也没当回事,将自己老爹曾经是户部尚书,当今户部堂官还是自己父亲当年一手提拔起来的事说了,那户部的主事也只好灰溜溜的离开。

这刘铭也因此是越的得意,甚至直接开始仿造皇家工业公司专卖的高端商品。

皇家工业公司总负责人即驸马都尉巩永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亲自去与那尚宝司丞理论,结果尚宝司丞刘铭也不理会。

最后,巩永固去找顺天府的王虢,王虢与刘铭父亲私交甚笃,且没把这个当回事,只是劝解驸马都尉巩永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没必要对此斤斤计较,毕竟在他看来,人家只是用了一下“皇家专卖”的名号,也不是真的用了御用之物,算不上什么大罪过。

驸马都尉巩永固见此只得去直接求见皇帝陛下朱由校,他作为皇家工业公司的负责人,可是切切实实的体会到刘铭此举给皇家工业公司带来的损失,他不相信皇帝不管此事。

如他所料,朱由校听说此事后是龙颜大怒,这注册商标可是一笔能挣钱的大买卖,通过户部注册的商标就代表着受到了官府保护,怎么能不当回事,如此一来,以后还怎能让一些商人来花钱注册商标。

朱由校将户部尚书郭允厚和顺天府尹王虢叫进宫中狠狠地骂了一通。

郭允厚虽然不明白陛下朱由校为何会因此事而震怒,但他也会甩锅,直接解释说户部已经对刘铭进行了警告,且挂着户部右侍郎职衔的巩驸马还亲自照会了顺天府尹王虢,所以说,让刘铭盗用皇家工业公司商标到现在只是因为顺天府尹王虢的不作为,与户部无关。

王虢听此是大呼冤枉,他也没想到这个事情被陛下如此看重。

好在朱由校也只是申饬了他一顿,且只是罚了他半年俸禄以示惩戒,并让他立即严办此事,若有半点包庇,顺天府不用呆了,直接去锦衣卫的诏狱里坐着。

王虢一听这个可是吓得不了,连忙允诺此次必定严办此盗用商标之案。

当晚,顺天府尹王虢就连夜照会了巡城御史,准备直接动用五城兵马司的人对刘铭动手,以此揭开大明第一起商标侵权案处理的序幕。

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极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启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缩影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圣公孔胤植气急败坏第十七章 结党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龙威第一章 逼朕喝毒药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击第一百四十九章 阁老纳小妾(一)(第三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户部尚书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事学堂开学的一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战多尔衮第两百零三章 判处凌迟第四百五十八章 克伦威尔照会锦衣卫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一百七十三章 群臣憎恨温体仁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八章 皇后第一章 逼朕喝毒药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动力纺纱机与文化产业兴起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两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个活口第两百九十一章 火烧左良玉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内厂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没耐心了第六十四章 朱由校的帝王心术第两百二十三章 辽东情况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歼第两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个活口第五百零三章 驱赶红毛鬼第五百九十二章 占领罗马与罗马教皇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鞑子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汹涌第六百零四章 朕还欠你一个首辅 (大结局上)第五百章 不平等条约第七十四章 严格要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杨嗣昌的意见第两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张溥求情第五十章 非一百白甲兵不能全歼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满满的鞑子第五百三十六章 红叶坞见顾横波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汉奸鲍承先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败缅甸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对付第两百六十八章 遇刺与谋杀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极中毒气弹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情的海兰珠第两百四十九章 冲突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五百六十七章 伦敦条约签订第五百一十章 让祁彪佳去西伯利亚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风尘地第五百八十五章 卢象升与杨嗣昌第四百二十一章 赎罪银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诸侯”联合抗明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规矩则杀之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极中毒气弹第三百八十九章 事情变得更糟糕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国公民分三等第一百九十九章 提审衍圣公孔胤植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学研究制度化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缢死缅甸国王第一百一十章 继续给他升官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与钱谦益的不淡定第三百五十九章 别忘了萨尔浒第两百九十章 山呼万岁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练与饮食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一百四十章 朝会(二)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兰珠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举改革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与成立军事学堂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见皇后张嫣第一百六十四章 后悔的储户们第四百一十四 又惊又惧的文官们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扩张才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第二更)第一百零八章 偷袭定边堡第两百一十二章 包围孔府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权第四百五十章 当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与奴才第八十八章 袁崇焕第一百九十八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两百六十三章 楚王朱世奎第两百五十七章 经济工作会议第五百六十七章 伦敦条约签订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击皇太极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