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五章 南宗来人

在北宗孔氏忙着开祠堂逐出孔闻诗一支并谋夺其家产时,南宗的长房长孙孔尚乾也已经到达了曲o阜。且孔尚乾一来,就与内阁大学士李明睿见了面,李明睿甚至当即认他做了授业弟子。

孔尚乾不由得大喜,能成为当今阁老且还是陛下身边炙手可热的阁老的学生,这足以让他傲视文坛。

李明睿带着孔尚乾立即来见朱由校,而这时候,孔志奇也已在朱由校跟前听训。

“孔志奇,听李阁老说,你也是孔圣人的后人,且还是他的嫡系后裔,可是这么回事?”

朱由校笑问着将半边身子坐在杌子上的孔志奇。

孔志奇此时已换了一身由阁老李明睿赠予的半新不旧的铜钱直裰衣,显得有些不自在,在朱由校面前更是怕的不敢抬头,声音细如蚊虫的回道:“回皇上,草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嫡系,也不敢冒充圣人之后,但阁老和几位老爷都说草民是圣人后裔,草民也糊涂了,全凭皇上做主。”

冒认宗族在民间算得上是僭越大罪,特别是在曲o阜这等受传统宗族思想统治根深蒂固的地方,孔志奇自然不敢随意说自己也是圣人之后,但他也知道自己若是成了圣人之后,肯定是有好处的,所以他也不直接说自己不是,而是说人家阁老和几位学究老爷都这样说了,自己也不知道该信还是不信,就看陛下您愿不愿意给我这个恩德了。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聪明,朱由校见这孔志奇把问题抛给自己,不禁哑然失笑。

但偏偏朱由校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且已经习惯了在群臣百官面前摆出君王的威严来,但在孔志奇这样的普通庶民面前却也是不自觉的没了居高临下的架子,忽又变得很温和,笑着说道:“李阁老学富五车,他既然说你是圣人后裔,自然是没错的,不过具体是不是,与圣人嫡系后裔血缘远近,等到南宗的孔家人到了,就能一切真相大白。”

“南宗的孔家人”,孔志奇倒也听说过,但从小在北宗孔衍圣公府当佃农的他对于孔家分南北两宗也只是听说而已,所以他虽感到有些惊讶却也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时候,李明睿走了进来,而他身后正是孔尚乾。

孔尚乾也是第一次面圣,心情也有些忐忑,但背负南宗孔门重托的他也不敢在当今陛下面前露怯,见到朱由校,虽说行礼的动作有些僵硬,但话语却并没有因紧张而显得结巴。

“学生孔尚乾见过陛下。”

“起身吧,你就是孔尚乾,你家祖父现在身体如何?”

朱由校随口问了一句,在此之前,他已从李明睿口中得知这孔尚乾的祖父即现在的南宗孔门族长孔贞运还是万历四十七年的榜眼,最后还官至左春坊左谕德,但也因朱由校当年对东林党一系的官员大清洗,而孔贞运也因此被罢免。

朱由校对于孔贞运这样的士绅官员也没有什么好看,但比起剃自愿做奴才的孔胤植而言,孔贞运却是在听闻甲申国变后哭死的一位烈臣,因此,朱由校对其倒也没有偏执之见,如今既然其长孙来见,便象征性的问候一句,也算是君臣一场的应有之礼。

“回陛下,托陛下洪福,祖父还算康健”,孔尚乾回道。

“甚好,让你等来此,想必李阁老已经大致告诉你了,孔文宣王乃儒家开创者,是王朝教化之集大成者,其圣明之德功在万世,利在千秋,其子孙之血脉传承也半点马虎不得,你既为孔门后裔,又是南宗长房长孙,理清家族脉络义不容辞。”

朱由校说了一番话后,孔尚乾自然知道陛下是提醒自己莫要让一些血脉不纯之徒白白占据了孔圣人之爵位,既然陛下更倾向于自己南宗,心里自然是欢喜不已,忙道:“陛下所言极是,学生已托祖父吩咐,带了家族中世代相传的家谱,最远可追溯到秦汉,所记孔门支派无数,另外还有各地祖茔碑刻拓本也一并带了来,可为家族血缘纯杂之佐证。”

孔尚乾就请命将其所带家谱带上来,朱由校自然没有拒绝,忙命人按照李明睿事先建议打了一盆清水来,待到孔尚乾的小厮们将一箱家谱册子抬上来后,孔尚乾亲自拆开封条和铜锁。

然后孔尚乾朝朱由校拱手表示感谢后就主动去水中洗净了手,用抹布擦干后戴上自制手套开始拿起一册家谱来:“陛下,此家谱**计有六十六代圣人后裔传承,且其中也记录了北宗孔门原始祖孔元措起变因投靠蒙元而致使血统杂乱一事,按照道理,孔元措之后便染了胡风非我孔门正统。”

“照这么说,北宗孔门就是杂种了?”

朱由校不由得说了这么一句,倒让孔尚乾一时讶然,但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拱手道:“正是陛下所言。”

“朕权且信你,不过这孔志奇一脉到底与孔圣人之血统远近如何,你现在可已清楚?”

朱由校又问向了孔尚乾,而这时候,孔志奇自己也竖起了耳朵,刚才关于什么家谱传承的言论,他听得糊里糊涂,但现在皇上提及自己的名字,他却是注意得很,毕竟对于他而言,如果真的变成孔圣人之后,绝对是可以让他获得从未有过的自信。

“回报陛下,学生已经查明,三公一脉正是失落无考的圣人嫡长子一脉,按照家谱记载,这一脉自两宋以后便已断绝,却没想到还有一支留传到现在,可以这么说,三公才是南宗最正统的圣人嫡系后裔。”

孔尚乾说着就转身朝孔志奇跪了下来,且直接磕起了头:“按照家族中的辈分,晚辈该唤你为三公,请三公受孙儿三叩,以全往昔不孝不敬之过失。”

孔志奇倒是受宠若惊,看了看当今皇上和其他人,忙又将孔尚乾扶了起来:“使不得,使不得,你若有这份心,还是多给皇上多磕几个头吧。”

“三公之命,孙儿不敢不从”,孙尚乾便又要给朱由校跪下叩,朱由校见此便坦然受了礼,才让他起身,并又问了其在学业上的事,勉励几句后就命他重理家谱,并在沐浴焚香后将孔志奇这一支正式记录入南宗孔门嫡系之册。

第五百二十六章 体验澳门城市生活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十一章 朱由校不好对付第三百二十九章 科尔沁被灭第九十六章 生杀予夺一念之间第一百章 情报第四百二十一章 赎罪银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枪杀西洋番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事学堂开学的一天第两百九十八章 凤阳发生新变化第三百九十八章 从皇家科学院的书办开始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卫生和医疗体系第五百七十三章 扩大战争与拉动经济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汹涌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检押解进京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满满的鞑子第两百六十八章 遇刺与谋杀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第一百四十四章 温体仁拜访刘宗周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异处 (第三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时代的汉文化扩张第三十三章 拆东林书院第一百八十八章 难以置信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与夷灭三族第一百九十四章 肮脏的孔府第两百九十八章 凤阳发生新变化第一百章 情报第两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费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两百五十二章 镇压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权第四百七十二章 预谋活捉多尔衮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百八十八章 难以置信第五十七章 朕的好儿郎第两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八十三章 修什么陵墓第一百八十八章 难以置信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时候开启战端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识抬举第三十四章 谁说我大明科技落后第一百七十五章 主子与奴才第两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员对国家资本的抵制第两百九十七章 皇家军事学堂第三期招生现场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与成立军事学堂第四百零二章 当古典军队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没耐心了第两百五十九章 皇庄的性质第两百七十五章 貌合神离第四百二十章 缉拿爪哇国王储第两百九十九章 公路收费第五百九十一章 占领佛罗伦萨城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很忙,帝王很闲第两百四十八章 朕想要的不止一个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七章 孙承宗不是杨涟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业公司第三百四十四章 别开生面的经筵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击第一百九十七章 从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两百二十四章 挖吴三桂祖坟第七十三章 训练开始第九十七章 劫粮之凶第两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发现第两百五十八章 郑氏海盗是个大问题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焕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汹涌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权第一百四十九章 阁老纳小妾(一)(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四百一十四 又惊又惧的文官们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一百二十章 炮营再显神威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第三百七十二章 郑芝豹被围第两百一十章 鱼死网破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四百零八章 禁卫军突然出现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检耳光第一百八十二章 东出山海关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两百六十八章 遇刺与谋杀第九十六章 生杀予夺一念之间第八十二章 逃出军营与杖毙第两百二十四章 挖吴三桂祖坟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汉奸鲍承先第两百六十九章 罚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