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 辽东情况

自从大明与满清议定海州卫以南的辽东半岛全归大明以后,朱由校打算是以辽东半岛和山o东登莱为基地建立一个足够坚固的前沿战略阵地,并在日后对吴襄部和满清起到钳制和夹击作用。

而且,朱由校想的是让袁崇焕统领辽东半岛和登莱一带的军政大权,毛文龙负责军事行动执行,这样大明在辽东的战略态势将不仅仅是单纯的游击,而是将游击和堡垒封锁相结合的可攻可守且且步步蚕食的战略。

但现在,袁崇焕因为骄傲跋扈被自己处死,而毛文龙虽说有开镇一方,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但的确也有袁崇焕所说的放浪不羁,拥兵过重之嫌,且在私德纪律上也有所不足,再加上朝中不少大臣对一武官开牙建府颇多微辞,因而朱由校便没有让毛文龙直接管辽东半岛和登莱两地军政。

最后,朱由校不得不让兵部尚书卢象升空降海州卫,并开始统筹管理辽东半岛和登莱两府。

而蓟州的事务则交与杨嗣昌管理,如今禁卫军各地新军编练已经卓有成效,皇家军事学堂的先期军官生培训也已经走上了正轨,在下一期招生工作开始前,卢象升倒也抽得开身,去主政辽东半岛和登莱两地。

卢象升起于地方,不但善于统兵也善于民政,因而让卢象升去主政辽东和登莱其实本来就比让袁崇焕适合得多,而且据锦衣卫来报,卢象升去辽东后第一件事就是拜见了毛文龙,且还与毛文龙来个桃园结义。

兵部尚书与封疆大将结义本是大忌,但也得按照实际来看,在这个重文抑武的时代,兵部尚书卢象升敢折腰与毛文龙结为弟兄更多的政治意味是卢象升明白毛文龙在辽东的地位和战略价值,所以才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与毛文龙携手相好以让毛文龙相信自己的意思。

朱由校听闻后也没有任何意见,这种结义只是私交,在这个时代,即便是皇帝也没办法阻止文官与武官的相互依附,但自己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让一方做大,无论是休戚与共还是剑拔弩张的都不重要,不要联合在一起对付自己这个皇帝。

卢象升没有拿半点尚书的架子,且事必躬行倒也折服了毛文龙,因而在辽东半岛的军事布置也顺畅得多,再加上如今朝廷钱粮充裕,因而没到一两月,整个辽东半岛便新增城堡三十余座,开垦荒地数万亩,恢复生产的农牧地也达到数万亩。

其实,上述成就也与新近迁移了大量人口去充实了辽东的原因有关,人口则是从秦晋等地招募的流民以及一些犯官的家属奴仆,其中不乏一些有些文化水平的,卢象升干脆成立学校,先对东江兵进行知识普及(主要是歌功颂德的洗脑内容)。

如今被杀的三十余名大明子民正是如今新编入辽东户的百姓,在收到朱由校的意见是要对吴襄部采取报复行动的旨意后,卢象升就连夜召集了毛文龙等诸将领和自己带来的一批由秀才举人到进士不等的基层地方官准备商议如何对吴襄部采取报复。

“在这关外,从来就是我们欺负别人的理,如今却被别人给捅了一刀,真是够丢人的,上千石粮食被劫倒是小事,但关键是我们大明何曾被这样欺负过,三十四条人命和二十七人受伤,这可不是小事,而且陛下下了严旨,务必要对吴襄部采取报复,诸位可别忘了袁崇焕的下场,所以在座的今日都提提意见,一定要尽快拿出对吴襄部的报复办法来。”

卢象升这么一说,毛文龙便主动前来单膝跪在地上:“此次我大明子民被杀实乃末将疏于职守所致,末将有罪,请大司马责罚!”

“毛总兵不必如此,此事不怪你,而且现在也不是追究谁责任的时候,而是怎么把这个仇报回去”,朱由校这么说,毛文龙就又站起身来朝卢象升拱手道:“以末将看,不如我们直接掘了他吴氏一族的祖茔,如今由于吴襄部与满清在锦州大战一场,使得吴襄将其守墓的大量精锐也调到了锦州,如今正是我们报复吴襄部的最好时机。”

卢象升听了毛文龙所言,便抚须点了点头:“此计不错,毛总兵,你且把如何掘墓,如何引开吴襄部注意的大致想法告之于我们,我们要尽快拿出一套方案来,让吴襄部尝尝我大明朝廷的厉害,同时也打消日后移民至此地的百姓的顾虑。”

吴三桂此时正与自己父亲高兴地坐在宽敞明亮的广厦内喝着酒,各自怀中还偎依着一位美人,父子两人都是上下其手,倒也毫不顾忌影响,其中,吴三桂甚至亲自将一杯清酒倒入一美人嘴中,然后将这美人推到其父面前:“父亲请饮此茶。”

“吾儿孝心可嘉”,吴襄一张乌黑老嘴含住了那红唇就吮吸了一口夹杂着唾液的酒水,很是享受的品味起来,然后就对吴三桂说道:“此次锦州之战能击退皇太极,我儿居功至伟,朝廷想借鞑子之手消灭我们,真是痴心妄想。”

“朱由校以允诺满清不干涉我们任何军政事务为条件而使得皇太极能毫无后顾之忧的攻打我们,虽然我们保住了锦州,却丢了大凌河堡这块要地,损失不可谓不小,朱由校此招不可谓不毒,为了让他尝尝教训,杀他几十子民和抢他千石粮食,看他如何应对。”

吴三桂自己也喝了一杯后就将酒杯重重地放在了桌上。

倒是吴襄不由得担心地问道:“你说朝廷知道后会不会借此大举兴兵,剿灭我等,要知道这朱由校可是一直没忘了当年我们屠永平之恨,如今我们与鞑子刚刚打完一战,元气大伤,只怕很难扛得住朝廷的雷霆之势。”

“父亲大可放心,如今朱由校忙着推行新政,又铲除了北宗孔门,还降低了儒家孔氏地位,可以说是激怒天下士子众怒,如今仗着他的禁卫军和保皇党压制着这些士子的怒火,如果他擅开战端,就得做好后院起火的准备,即便是不起火,我们也要帮他起火,不过以儿臣看,朱由校不会这么莽撞,现在各地禁卫军的精锐依旧还散布在关内各地,没有集中之象,我们现在要防范的是卢象升和毛文龙会不会采取报复,不过儿臣已经严令各处将官务必要严加小心,坚壁清野,最好减少单独行动。”

吴三桂说道。

第三百四十三章 郑芝龙归附的条件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业公司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太极来京城第两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织造局门前撒野第两百七十三章 驸马献宝第两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动作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两百四十三章 刘孔昭倒戈与朱由校动屠刀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一百八十章 这是好事呀第一百零八章 偷袭定边堡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视贵州与陈眉公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满满的鞑子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三百零三章 下狱(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兰西灭亡第五百六十章 利物浦销烟第四百二十章 缉拿爪哇国王储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夺回澳门第一百零七章 大风起,胡乱始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层文官间的斗争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杀李永芳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与成立军事学堂第五百零一章 当今大明之社会风气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规矩则杀之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五百八十七章 诓骗奥斯曼与罗刹国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怀好意与严惩不贷第三百九十八章 从皇家科学院的书办开始第五百二十三章 直接枪杀西洋番第两百五十五章 让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一百一十七章 鞑子来了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六十二章 授课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占关宁军老巢第四百八十八章 到西伯利亚开矿第四百四十三章 伏击皇太极第两百三十七章 很坏很坏的朱由校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杀李永芳第两百七十一章 处置王文奎第四百八十七章 汉化从改名开始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三百七十七章 销毁烟土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传动员鞑子普通民众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四百二十六章 将钱谦益打入诏狱(第五更)第三百零一章 因材施教第三十四章 谁说我大明科技落后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怀好意与严惩不贷第九十七章 迷茫第五百八十七章 诓骗奥斯曼与罗刹国第两百四十一章 禁卫军兵围篱水阁第两百零八章 孔闻诗要求见皇帝朱由校第一百四十四章 温体仁拜访刘宗周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亚第三百五十一章 郑芝虎被擒第五百二十九章 轻视与重视的不同后果第两百六十六章 贼心不死的满清第五百六十九章 斩杀克伦威尔第五百二十九章 轻视与重视的不同后果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发现第五百七十九章 朱由榔缢死缅甸国王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吴三桂第三百九十五章 让伽利略来大明第五百二十九章 轻视与重视的不同后果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异处 (第三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五百八十五章 卢象升与杨嗣昌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国扩张到奥斯曼附近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极的最后一击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很忙,帝王很闲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层文官间的斗争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四百五十二章 皇太极被押解进京第三百二十八章 宁远城外筑京观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两百三十四章 骚乱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对袁崇焕千刀万剐第五十六章 管生活的刘汝愚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场大富贵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十四章 谁说我大明科技落后第两百六十九章 罚藩王第两百二十七章 沙龙帮第一百九十一章 谋杀与官绅们的反对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对城里汉人动手第两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个活口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